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与脉搏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ICU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均行液体复苏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PICCO监测,观察组使用床旁超声指导。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液体复苏达标率、临床相关指标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6 h、治疗12 h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 h、治疗1 d、治疗3 d液体复苏达标率分别为76.67%(46/60)、85.00%(51/60)、91.67%(55/60),均高于对照组[58.33%(35/60)、65.00%(39/60)、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1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量低于对照组,3 d内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脉搏波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在重症腹部外科患者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重症腹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式对补液进行指导,研究组采取 Pi CCO 监测对补液进行指导。比较 2 组的补液总量、尿量、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 2 组治疗前(T0)、治疗 12 h(T1)、治疗 24 h(T2)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血乳酸、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并比较 2 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补液总量、住院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均< 0.05)。2 组心率、OI 水平组内比较 T0>T1>T2,MAP 组内比较 T0...  相似文献   

3.
无名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报道184例无名氏重型颅脑损伤患的护理管理。认为:尊重患生命价值.与民政部门联系,做好病历记录、患查核、安全、康复期等管理,是提高无名氏重型颅脑损伤患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强调医护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希望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无名氏重型颅脑损伤患的医疗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为指导的液体管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n=45)采取以中心静脉压(CVP)技术为指导的液体管理,观察组患者(n=45)采取以PICCO技术为指导的液体管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比较2组患者日平均液体量、ICU时间、住院时间;记录2组患者死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2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液体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89%,高于观察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技术在重度颅脑...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型颅脑损伤(SHI)可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及功能紊乱,其中呼吸系统损害对于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大影响。SHI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而加重神经系统功能恶化,两者互为因果。气道管理在SHI病人中极其重要,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需要护士具备较好的呼吸和神经病理生理学知识。主要就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管理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体温异常的分析,进行恰当的护理,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病残,改善预后。方法①高热患者采取冰袋、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冬眠疗法及降温毯;②体温不升患者采取保温措施;③做好一般护理;④注意综合降温。结果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预后。结论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分析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3例,并对其中伴有精神障碍的87例患者开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陶燕平  王子替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02-1103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对2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准确记录颅内压数值及波形,根据颅压变化给予相应处理.结果 29例患者监测3~7 d,均有ICP升高.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指导治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呼吸道管理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后患者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呼吸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参阅近年相关文献,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行气管切开、正确使用机械通气,是对SHI患者早期呼吸道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而护理工作繁重。总结我院50例病人护理体会有:(1)对病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应用监测仪。(2)加强对受累器官如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功能的保护和监测。(3)对血糖的检测控制在正常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判断病情变化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治愈 3例 ,好转 1例 ,死亡 4例 ,自动出院 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DVT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述华  孙阳 《全科护理》2009,7(36):3295-329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I)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的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2008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16例死亡外,其余18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按照SCI病人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更好地适应了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功能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慧华 《护理研究》2006,20(3):200-201
综述了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的监测指标以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的方法及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胃造瘘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以51例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胃造瘘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未行胃造瘘术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2周后的肺部感染构成比及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差异。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肺部感染与营养状况存在正相关性;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部分GCS值>8分,而在GCS值≤8分中,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联合行气管切开术及胃造瘘术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从防误吸、吸痰护理、气道湿化、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时堵管与拔管、心理干预等方面实施系统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并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并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抢救护理配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83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抢救,围绕“急”、“快”、“准”、“细”实施护理措施:迅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快速准确实施降低颅内压、吸氧、吸痰、气管内插管、伤口包扎止血等急救措施,细心、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发展趋势,做好紧急手术的术前准备,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CU内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运用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建立人工气道≥48 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恢复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呼唤式护理。[结果]实验组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有显著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家庭应激支持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仲华  杨海玲  王红梅 《护理研究》2004,18(21):1913-1914
[目的 ]分析家庭应激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认识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家庭应激危机的能力 ,积极有效地提供护理干预。 [方法 ]应用霍尔姆斯和雷赫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SRRS)” ,调查 13 5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所获得的家庭应激支持状况。 [结果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获得家庭应激支持总分 3 2 .0 8分± 7.44分 ,与正常人 (3 8.96分± 7.15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未成年人和中年病人获得的家庭应激支持水平更低 ,是家庭应激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家庭应激支持水平较低 ,其中未成年人和中年病人配偶是家庭应激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0.
Understressessuchastraumaandoperativeinfection,nutri-tionalsupportcanreducenegativenitrogenbalance,enhanceimmunefunction,decreasecomplicationsandincreasehealingrate.Nowwereporteffectofnutritionalsupportsin13case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iesduring1998to2000asfollows.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17case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traumasduring1998to2000,15malesand2femaleswithagesof17to67yearsold.Thenutritionaltimewas21daysto35days.Inthem,11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