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该院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治疗组(n=38)。对照组予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EST取石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现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4,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胆管内引流术(ERBD)放置塑料支架治疗老年难取性胆总管结石伴梗阻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常规方法行ERCP造影,对31例难取性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28例为巨大结石,憩室内乳头和乳头旁憩室5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和小乳头11例;11例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在导丝引导下放置1~2根7~8.5 F塑料胆道内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约15 min,术后患者1周内腹痛缓解、发热消退及黄疸明显减轻。随访3~36个月,1例支架脱落,2例支架堵塞;20例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7例结石大小无变化,4例结石增多或增大。31例中有10例行2次ERCP取石成功,3例一般情况好转后行手术治疗。无ERCP或留置支架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塑料支架治疗老年人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对高危不宜再次介入或外科手术的患者,既解除了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又可作为一种长期的治疗手段,而且保留了奥狄氏括约肌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老年难取性胆总管结石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塑料支架在治疗老年难取性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1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结石最大直径20 mm以上、伴基础疾病的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病老年患者(≥60岁)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并随访6个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BD,术后1周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明显减轻。6个月后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15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成碎片状,2例结石消失,4例结石大小无变化。对于结石明显变小或成碎片状者再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期间未发生与ERCP或留置支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ERBD治疗老年难取性胆总管结石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特点,对老年、伴基础疾病、难取性胆总管结石ERB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内镜下塑料支架胆道引流术(ERBD)治疗难治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8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总管异常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有高风险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3~48个月。结果 48例均完成EST+ERBD。术后3d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在1周后明显减轻。48例中有12例ERBD作为长期治疗。2例结石消失。ERBD术3个月后,第2次内镜下结石取净者76.5%(26/34)。17例ERBD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MRCP资料显示,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直径缩小显著(P<0.01);且胆总管直径的回缩程度显著大于胆总管结石减小的程度(P<0.01)。结论 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有碎石溶石作用,是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简单有效的方法,对高龄伴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于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宜春市中医院治疗的68例CB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大小、下床时间、通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CBDS效果相当,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CBDS损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一期缝合(LBEPS)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丰县人民医院LBEPS治疗胆总管结石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在腹腔镜下LBEPS,成功46例,2例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7例腹腔镜下置"T"型管引流;4例中转开腹。2例探查阴性。手术时间100~200 min,平均15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8 d,平均8 d,腹腔引流管留置6~18 d,平均5 d。无出血、感染、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8例,复发结石3例,无残留结石,经内镜治疗痊愈。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方式及适应证,LBEPS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99-2100
探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疗效。选取66例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5)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等。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剂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取石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并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9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结石最大直径20mm以上、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管解剖因素行EST或高风险手术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6~18个月。结果9例完成ERCP+ERBD,术后1周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明显减轻。随访观察6例未再发生腹痛、发热、黄疸,3例偶尔出现畏寒发热,B超复查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8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结石大小无变化。结论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溶石碎石作用,对高龄、伴基础疾病、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行ERBD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报道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针对9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高淀粉酶血症、继发性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胆道再狭窄或闭塞,采取相对护理措施.强调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有效护理是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能否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管塑料支架和/或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DSBC)时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ERCP术中DSBC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胰管塑料支架组、鼻胆管引流组、胰管塑料支架+鼻胆管引流组,观察其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分析3组间的差异。结果接受ERCP的57例患者中,胰管塑料支架组13例患者,手术成功2例(15.4%),高淀粉酶血症1例(7.7%),术后胰腺炎2例(15.4%),发热1例(7.7%),出血1例(7.7%);鼻胆管引流组20例患者,手术成功20例(100.0%),无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无出血及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胰管塑料支架+鼻胆管引流组24例患者1次ERCP手术成功19例(79.2%),2次ERCP成功5例(20.8%),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6.7%),2例出现出血(8.3%),无发热及术后胰腺炎。3组间比较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和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术中DSBC的患者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或鼻胆管引流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置入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下置入胆道塑料或金属支架,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变化。结果 2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内镜下植入支架成功23次,2例未能成功,3例2次更换支架,操作成功率为91.3%,消除黄疸总有效率为86.9%,并发症发生率为8.7%,平均存活期约为6.9个月。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可解决恶性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且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经内镜置入支架治疗高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内镜置入支架治疗高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高龄、伴基础疾病、内镜下取石困难的患者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oduodenal drainage,ERBD),并随访支架的通畅情况及结石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支架通畅率达90.6% (29/32),1年通畅率达77.8%(21/27),2年通畅率达64.3%(9/14);术后复查患者35例结石均有不同程度变小或变为多块,经再次取石成功.结论 对高龄难治性胆管结石经ERBD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97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变化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00%(48/50)略高于对照组96.31%(44/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均显著改善[TBIL(110.24±60.05)μmol/L,DBIL(82.43±46.19)μmol/L,ALT(86.79±39.30)IU/L,AST(53.65±35.81)IU/L,ALP(216.83±127.74)IU/L,GGT(196.52±100.64)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CD3+(70.24±5.62)%,CD4+(37.74±3.85)%,CD4+/CD8+(1.35±0.12)],而CD8+的水平则明显降低[CD8+(27.9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ERCP支架置入对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明显,以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实施ERCP术置入胆管支架,观察插管成功率、肝功能变化、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68例患者成功置入胆管支架,成功率为95.8%。其中41例置入金属支架,27例置入塑料支架。术后患者黄疸、纳差、乏力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5.88%。随访患者3个月、6个月、1 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12%、70.59%、39.71%。金属支架患者3个月、6个月支架阻塞率明显低于塑料支架患者(P0.01)。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引流效果好,可作为姑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