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静脉动脉化肌腱游离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静脉动脉化肌腱游离移植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西兰兔进行静脉动脉化胫后肌腱游离移植与游离胫后肌腱移植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静脉动脉化肌腱游离移植改善移植肌腱的愈合环境,减少局部粘连,改善肌腱的滑动功能。两种移植肌腱的生物力学检查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动脉化肌腱游离移植优于游离肌腱移植,为静脉动脉化肌腱游离移植修复屈肌腱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隐静脉代腱鞘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例,经术后6至26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手指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自1984年8月至1990年1月我们用跖肌腱修复离断跟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9~47岁,平均28.5岁。11例均为新鲜断裂,闭合性7例,开放性4例。 手术方法:在腰麻下于离断跟腱稍内侧作纵形切口,找到跖肌腱后由跟骨的跖肌腱附着处向近侧方向游离,在距跖肌腱附着端约10~11cm处切断备用,不剥离  相似文献   

4.
带腱周组织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屈肌腱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肌腱移植的肌腱粘连防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对10例15指带腱周组织的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屈肌腱缺损。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按照TAM法评价,优10指,良5指。结论:带腱周组织的肌腱游离移植防止肌腱粘连效果肯定,特别是术后不配合功能练习者,尤为首选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游离脂肪移植防止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姚新德游离脂肪移植在外科手术后用于预防瘢痕粘连已有文献报道。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游离脂肪移植防止手指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共18条肌腱。男9例.女3例。拇指3指...  相似文献   

6.
3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前爪,行腱鞘区第2趾肌腱转移、第4趾游离肌腱移植,术后1、3、7、14、21、28天。对两种术式肌腱及缝合处行大体、组织学、血供、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肌腱随术后时限延长,粘连逐渐加重,胶原纤维于术后21天可见,肌腱愈合以外源形式为主;游离移植肌腱有部分退变。肌腱的再血管化能力低。转移肌腱组织的羟脯氨酸及氨基已糖均较正常肌腱低,较游离移植肌腱高。本实验表明:腱鞘区肌腱缺损,进行游离肌腱移植与肌腱转移对肌腱愈合均有影响,在组织学及生化方面,尤以游离肌腱移植为甚。这与腱鞘区肌腱的营养特性以及游离移植肌腱的营养更加贫乏有关。  相似文献   

7.
滑液对无滑膜肌腱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将兔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膝关节腔内进行在体肌腱组织培养。结果显示:肌腱表面出现了光滑的,具有滑膜组织形态特征的包囊结构,游离于关节腔内,无粘连发生,结果证实,无滑膜肌腱在滑液环境中可向有滑膜肌腱转化。  相似文献   

8.
桡侧腕长伸肌腱移位桥接修复拇长伸肌腱断裂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拇长伸肌腱陈旧损伤的功能重建,临床常采取掌长肌腱、尺侧屈腕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的移位或者游离肌腱移植。本例患者拇长伸肌腱系陈旧性的闭合断裂,拇长伸肌腱断端缺损较多;使用在止点处撕裂的桡侧伸腕长肌腱移位来桥接修复拇长伸的断裂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月骨切除后游离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刘福成,程文伦1985年1月~1991年7月,我们对晚期月骨缺血坏死施行月骨切除后游离肌腱填塞的方法治疗,共收治17例,其中13例经过5~50个月随访,腕关节活动好,无并发症,疗效满...  相似文献   

10.
静脉动脉化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的应用研究冯承臣,陈沂民,杨殿玉,刘茂文,刘瑞军手部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手术修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我们采用带前臂静脉动脉化游离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术,修复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及腱鞘重建术,手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吻合膝降血管大收肌腱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42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了大收肌腱形态和血供来源、血管走行、分支和分布情况,设计了吻合膝降血管的大收肌腱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结果 临床应用8例,全部病例随访2~8个月,临床近期效果满意。结论 吻合管大收肌腱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具有术式简单,再造跟腱外形近似正常,受区损伤小等优点,是跟腱缺损修复一个良好的供区。  相似文献   

12.
肌腱穿皮瓣组合移植一期修复手部缺损宋修军吴鸿昌潘达德张国庆我们在对皮瓣深筋膜进行解剖研究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皮瓣深筋膜层打隧道贯穿游离肌腱组合移植的新方法。1991年以来,一期修复手部伸肌腱或屈肌腱缺损并骨外露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8-2002年,先后采用游离足背带肌腱皮瓣移植,早期修复手背皮肤及肌腱缺损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修复,手外形及功能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足部血运较差,尤其是足趾受到外伤后容易造成趾骨、肌腱直接外露或皮肤挫伤后坏死而致后期趾骨、肌腱外露,修复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两个足趾同时趾骨外露,没有较好的办法修复。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显得小题大做,应用皮片游离植皮又不能成活,往往造成部分趾体截除的不良结果。我们2006年2月.  相似文献   

15.
肌筋膜移植包埋法修复伸肌腱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游离肌筋膜移植包埋肌腱缝接处,修复鞘管区以外及鞘管区术中不能切取完整腱鞘的手部伸肌腱损伤20例(22根肌腱),均获成功。经临床观察有防止粘连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严重创伤后肌腱缺损若采用游离肌腱移植修复,常会发生粘连而丧失功能,终致手术失败。1979年Taylar与Townsend[1]首次报道带血管的肌腱移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综述如下。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对带血管蒂与传统游离肌腱移植做了大量比较性的研究。刑新等[2]对家兔进行实验发现,2种移植肌腱在缝合处的变化基本相同,均见肉芽组织长入。但中段变化明显不同,前者除术后3d见腱旁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外,无腱细胞及纤维组织的变性坏死,与周围组织粘连亦少见。后者不但出现大量腱细胞及纤维组织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7.
Ⅱ期修复少儿手指屈指肌腱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儿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时机及方法目前尚有争议。通过对32例(48指)年龄在14个月至12岁的患儿治疗后随访结果,我们认为肌腱损伤在6个月内修复,可以直接缝合;超过6个月则需行游离肌腱移植,疗效较差。我们只修复屈指深肌腱,若强求同时修复屈指深浅肌腱需扩大创面,增加缝合点,加重粘连。术后宜制动以防肌腱再断裂。生物膜在患儿手部应用亦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带肌腱的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带肌腱的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皮瓣面积最大6.Ocm×3.0cm,最小4.Ocm×2.0cm。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行皮瓣修薄,其余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颜色接近受区。结论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不牺牲前臂主要血管,伴有肌腱缺损的可以带肌腱Ⅰ期修复,术后感觉及外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指深屈肌腱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带血管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指深屈肌腱缺损陈瑞光关活茂叶伟雄指深屈肌腱在Ⅱ区内陈旧性断裂,近端已回缩,过去我们常规应用掌长肌腱游离移植来修复。术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恢复足够的功能活动。自1992年起,我们在临床应用静脉皮瓣的启发下〔1〕,采用带血管的掌...  相似文献   

20.
II期修复少儿手指屈指肌腱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儿屈指肌腱损伤伤修复的时机及方法目前尚有争议,通过对32例(48指)年龄在14个月至12月的患儿治疗后随访结果,我们认为肌腱损伤在6个月内修复,可以直接缝合,超过6个月则需行游离肌腱移植,疗效较差,我们只修复屈指深肌腱,若强求同时修复屈指深浅肌腱需扩大创面,增中缝合点,加重粘连,术后宜制动以防肌腱断裂,生物膜在患儿手部应用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