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体受致死量射线照射后,造血细胞移植对淋巴组织的重建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因为淋巴组织是存活动物免疫机能的细胞学和组织学基础,而且移植后的一些合并症如GVHD等也与植入后增殖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性能密切相关。非特异性酸性α萘醋酸酯酶染色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别T与B淋巴细胞的较方便的方法。本文即应用这种方法观察小鼠在受致死照射和移植骨髓后外周血和胸腺、脾脏以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与B淋巴细胞消长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胚肝细胞移植已用于儿童免疫缺陷病等疾患的治疗,亦曾试用于急性辐射事故的病例。移植胚肝细胞可减轻同种骨髓移植时发生的GVH病,但迄至目前为止,胚肝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无论在病例的数量上及病种的广度上都远不及骨髓移植。对胚肝造血细胞性能的了解,也不及骨髓。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小鼠屏蔽两侧后肢受1000和1200rad照射后周身淋巴组织重建的动态变化.至照后45天,1000rad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含量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69%和55%;1200rad组在照后30天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40.5%和18%.胸腺、淋巴结(肠系膜和腋窝)以及脾脏的白髓都处于重建不良状态.文中对保留大量自体骨髓而淋巴器官重建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周围淋巴器官在照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短期的髓外造血.在照后14~45天,肠系膜淋巴结内出现持续的浆细胞过度增生.文中强调研究肠粘膜免疫辐射损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从50年代初期 E.Lorenz 发现静脉输注骨髓细胞对受致死照射小鼠的保护作用以来,随着移植免疫学的迅速发展,骨髓移植在治疗重度再障、急性白血病和免疫缺陷病等疾患方面已广为采用,而且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癌治疗途径。然而,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5.
杜德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1,(4)
人受250~1000伦照射后可发生“造血型死亡”。化学防护剂可有效地减低照射剂量的效应。给予剂量减低系数(DRF)为2.0的化学辐射防护剂可使产生造血型综合征的辐射剂量上限扩大到1000~2000拉德 相似文献
6.
采用辐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预先强化,再经体外培养、富集后与骨髓细胞(BMC)一起经尾静脉输注给全身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采用股骨BMC计数,CFU-GM和CFU-S测定及股骨切片组织学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这种细胞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的BMSC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细胞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重建的促进作用不是由于其中含有造血干细胞(HSC)所致,而是通过其经血循环迁徒至造血组织后对同时输入BMC中的HSC增殖和向粒系分化发挥支持和刺激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LACA小鼠经60Coγ 线致死剂量照射后移植同系骨髓细胞或胎肝细胞,观察肌注0.15mg苯甲酸雌=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移植前3天或移植后1天一次用药,对外源性遗血重建均有抑制作用。与移植对照组相比,外周血自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骨髓CFU-S和CFU-GM—D以及股骨与脾脏的组织学改变均有延迟恢复的趋势,尤以移植后用药更为显著,且加速受体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比较全身照射对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70例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患者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移植后,粒细胞、血小板的下降与回升有一定规律性,自体移植组和异体移植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4和16 d,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23和27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无论自体或异体移植组中,外周血移植均较骨髓移植的造血系统重建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剂量≥10 Gy者血小板重建时间较<10 Gy者缓慢(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与吸收剂量无关。结论 在全身照射剂量条件相同情况下,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较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迅速,血小板恢复时间与吸收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丁志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1,(4)
作者选用 SPFYCR 种系的小鼠,照射800伦后移植同种骨髓。实验分成7组:1.移植加有5%甘油的新鲜骨髓;2.移植解冻的骨髓;3.移植在2~4℃下保藏6小时的解冻骨髓;4.移植在2~4℃下保藏12小时的解冻骨髓;5.移植在2~4℃下保藏18小时的解冻骨髓;6.注射不含有细胞的汉克(Hank)氏溶液 相似文献
11.
用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C57BL/6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移植到受致死剂量γ线照射的DBF_1雌性小鼠,记录受照射小鼠30天和60天的活存率,并分析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标.对部分长期活存小鼠(60~110天)的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作细致观察,了解移植进去的造血细胞是否已被植入,结果表明移植培养骨髓细胞的受照射小鼠活存率远较照射对照组为高,造血与免疫功能明显地重建,这无疑是由于移植骨髓在照射动物中形成稳定的辐射嵌合体所致.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输注骨髓细胞或屏蔽造血组织照射腹部的方法,探讨在大剂量照射后造血组织对早期肠道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输注骨髓细胞对受~(60)Co-γ线12Gy和10Gy照射小鼠的小肠重量减轻及隐窝活存率都没有明显影响.小鼠经14GyX线全身照射或照射腹部后,肠上皮细胞的减少及隐窝有丝分裂受抑制的程度相似,没有观察到由于屏蔽自身造血组织而减轻肠道的损伤.提示,在大剂量照射时,肠道的损伤主要取决于射线的直接作用并与照射剂量有关,而造血组织对它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受致死剂量(2.5~33.5Gy)照射的378只死亡狗胸骨和肋骨病理观察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再生的上限阈剂量,约为4.5Gy(指未给予任何治疗措施的效应狗)。经输血等对症治疗后,约为10Gy(再生发生率仅4.3%);γ线,中子混合照射后,则分别为3.27Gy和6.6Gy。骨髓再生可分为四类,轻微再生、中等再生、明显再生和基本恢复。6Gy照射后,上述四种骨髓再生分别始见于17.5、19、36和150天。作者建议,骨髓移植的适宜剂量应能几乎完全抑制受体的骨髓造血和免疫组织功能而又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受体的全身辐射损伤效应,尤其肠道损伤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16.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特性,白血病骨髓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DBP会加速白血病祖细胞的清除。在骨髓体外长期培养基础上,利用DBP对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并自体骨髓移植,骨髓细胞经过5~9d与50μg/mlDBP共培养后,骨髓有核细胞回收率为68%,CFU-GM回收率达70.1%。回输骨髓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出残留DBP。净化后骨髓回输给放、化疗预处理后病人,骨髓造血全部重建。至今14例病人平均存活时间已达15个月,2例复发,3例非白血病死亡,其余均无病存活。初步证明DBP结合骨髓体外培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