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与入院后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2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分析入院后血糖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后血糖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入院后血糖升高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患者(P<0.01)。结论对入院后血糖≥7.8mmol/L的脑出血患者应警惕是否有血肿扩大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赵高年  刘颖 《临床医学》2009,29(9):10-11
目的探讨积极控制血压能否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共7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h内将收缩压降至170mmHg(1mmHg=0.133kPa)左右,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8.1%;对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31.4%,两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有明显升高,对其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前及入院后24 h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24例及血肿未扩大组155例。监测入院后24 h的动态血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指标,并分析其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血肿扩大组最大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血肿扩大与收缩压最大值、收缩压值均相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扩大和最大收缩压、平均收缩压密切相关,舒张压对其影响不大,且与血压变异关系不大,可能与早期降压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分别就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发生机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认为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其血肿扩大的发生机制进一步显现,临床诊疗水平也随之改善。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体积、凝血功能障碍、渗透性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影响因素更应充分重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智睿  陈东  丁朝兵 《临床荟萃》2008,23(19):1407-1408
脑出血血肿在短时间进展扩大是导致患者临床情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资料表明,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有关[1-2]。因此对脑出血早期急剧升高的血压调控是临床干预的重点,降低血压对防止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有重要作用[3-4]。但是,降低血压势必降低脑血流量,导致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期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予以强化降压治疗,入院后24 h内血压控制于130~160/80~100 mm Hg;对照组予以标准降压治疗,入院后24 h内血压控制于160~180/100~120 mm Hg。比较两组血肿扩大发生情况、入院时及入院24 h后的血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及入院时、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24 h后,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24 h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及时将血压控制在130~160/80~100 mm Hg,可有效减少血肿体积,降低血肿扩大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临床现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概念、判定标准、危险因素、发生率、与神经症状的关系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90例,出现血肿扩大者30例为研究组,未出现血肿扩大的6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酗酒者和症状恶化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出血部位、凝血功能异常者和糖尿病患者无差异。结论:血压增高、酗酒及症状恶化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发病后 2 4小时内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观察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 14 .9% ,在血肿扩大病例中 ,76 .8%发生在 6小时内 ,19.6 %发生在 6~ 2 4小时 ,3.6 %发生在 2 4小时以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血肿形态、出血部位、长期饮酒者与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而与高血压、患者年龄、血肿量与血肿扩大无显著相关性。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 ,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 (P <0 .0 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还存在活动性出血 ,血肿扩大后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征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个小血管的破裂出血;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血液中内皮损伤分子标记物及炎性因子显著增高,可能与出血时间、血肿部位、病因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有关;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的形态、部位、出血量、早期血压的控制等影响因素有关。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防治提倡针对具体患者的不同情况,施以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影响因素、发生率、判定标准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影响血肿扩张的因素。方法:将197例HIC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血肿扩张组(15例)和未扩张组(182例)在性别、年龄、易患因素、起病时间间隔、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结果:血肿扩张组多有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易患因素。起病时多有血压高,起病至第一次CT检查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糖高、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损害。结论:饮酒、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凝血系统疾病、起病时间间隔短(<6小时)、血肿体积大(>25cm~3)均是影响和预测血肿扩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头颅CT证实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起病后8~72小时内可出现颅内血肿的扩张,导致致死性临床症状的恶化。及时头颅CT复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常规内科保守治疗不能降低死亡率,经皮钻颅血肿穿刺抽吸术疗效显著。结论:结合临床及头颅CT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血肿扩张,经皮钻颅血肿穿刺抽吸术有望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H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198例发病6 h内到达我院并在本院完成首次CT及采血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24 h内复查CT分为HE组与无HE组。比较2组发病6 h内(T0)、6~24 h内(T1)NLR及其他可能影响病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脑出血患者,共87例出现HE(HE组),111例未出现HE(无HE组),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的性别、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体积、超急性期血肿生长速度(u HG)、NLRT1、入院时血糖、住院期间外科手术率、肺部感染率、院内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T1、GCS评分、uHG是HE的独立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当NLRT1截断值为7.65时,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HE的敏感性为78.16%,特异性为81.98%,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98~0.907,P=0.00)。结论:自发性脑出血HE患者的NLR明显升高,发病6~24 h内的NLR可作为HE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比10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初诊及发病后48 h内的头颅CT,分析符合颅内血肿扩大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与血肿扩大有关的评价参数12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颅内血肿扩大发生率为52.9%(54/102);初诊时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微创治疗+醒脑静)和对照组(微创治疗),各30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另加用醒脑静20mL/d静滴,共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治疗组显效率(50%)和有效率(76.7%)均优于对照组(23.3%,4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NDS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和预后(死亡)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59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压水平,分为存在活组和死亡组,按出血部位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脑出血急性期较高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预示着预后不良,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深化对脑出血的早期病程发展及出血后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对改善脑出血的治疗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脑出血的形成机制、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还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行头颅CT检查,观察并计算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7、14d,微创组的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血清hs-CRP、IL-6、TNF-α含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血肿周围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