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安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329例,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分为低危组62例,中危组77例,高危组108例,极高危组82例,又按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83例及认知功能障碍组46例。对不同分层及不同认知功能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MMSE总分及各分项定向力、记忆力、回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得分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在年龄、职业、体育锻炼、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脑卒中及TG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做家务、不参加社会活动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越高,认知功能障碍越重。高龄、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做家务、不参加社会活动是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接近4%.预计总患病人数4千余万。华人可能是糖尿病的好发人群之一,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文献,香港地区的发病率为12%.在全球国家/区域性统计中排名首位.新加坡11%排第四,这可能是现代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和华人遗传素质相结合的结果。在美国少数人种也是糖尿病的好发人群。随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展,专家估计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危害将逐步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州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心血管相关因素的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5~ 10月在对广州市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调查基础上 ,对 6 5 34名 4 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 :荔湾区是广州市老城区 ,人口 4 7万。我们采用整群抽样 ,以荔湾区所属 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居委会、政府机关、学校及医院等 6 5 34名 4 5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年龄 4 5~ 98岁 ,男 2 5 0 5名 ,女 4 0 2 9名 ;其中 6 0岁以上老年人为 30 2 7名。   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一…  相似文献   

4.
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十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DM )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dis ease ,CVD)的机率要比非糖尿病的适配人群高出 2~3倍 ,这种差异在白种人和女性中可能更大。大约50 %的患者在做出DM诊断时就已经有了某些CVD的表现 ,更有 75%~ 80 %的DM患者因并发CVD而需住院治疗或最终因此而死亡。有资料表明 ,DM患者初次发生心肌梗死 (心梗 )的比例与非DM患者再次发生心梗的比例相当 ,而且在DM基础上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前死亡率极高 ,使很多患者丧失了进…  相似文献   

5.
正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2〕。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德惠市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德惠市51个街道居委会中随机抽选11个,308个村中随机抽取9个,共选取3 778例研究对象行统计学分析。分析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血压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德惠市成年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9.9%,男性检出率为40.7%,女性检出率为32.2%。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农村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高于城市。超重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高于低体重、正常体重及肥胖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BMI、农村人口均为高血压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德惠市成年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为39.9%,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青壮年及超重人群最高。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杂志》2006,14(7):564-564
2003年刊出JNC7高血压指南争议最多的是“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指SBP〉120~139mmHg,DBP〉80~90mmHg(Am J Med,2006,119:133—141)。该文研究16000名45~64岁居民参加“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研究(ARIC)”,按JNC6血压分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云南大理白族老年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2月对1845例包括城镇、农村、城乡结合部居住5年的年龄≥60岁的大理白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男性939例,女性906例。结果 1845例入选者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38.45%,男性44.70%,女性33.0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17.02%,男性20.48%,女性13.46%,男女性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农村、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男性36.34%vs43.09%vs 51.87%,女性26.41%vs 32.00%vs 40.83%)、糖尿病患病率(男性11.50%vs 20.52%vs 22.97%,女性为6.01%vs 14.78%vs 19.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GT)、IFG+IGT患病率分别为9.95%、51.88%、38.17%,其中男性分别为10.98%、50.23%、38.79%,女性分别为8.54%、54.11%、37.34%。尿酸、高盐饮食、主食摄入量、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独立危险因素,牛奶摄入量、HDL-C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保护因素。结论云南大理老年白族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流行状况严峻,加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强调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质量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进行高血压前期和焦虑/抑郁的横断面调查,并从社会经济、生物学、心理等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8岁的患者,按照其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A组)和高血压组(B组)。制定调查问卷记录研究对象特征,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43.3%(男性46.9%,女性38.7%)。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前期组(A组)与高血压组(B组)年龄增加(均P<0.01)、男性比例高(均P<0.01)、心率增加(均P<0.01)、BMI低体质量与正常体质量比例低(均P<0.01)、超重与肥胖比例高(均P<0.01)。教育程度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较低(A组P<0.05,B组P<0.01)、初高中/中专/职高比例较低(B组P<0.01)、小学及以下比例较高(B组P<0.01)、糖尿病比例高(B组P<0.01)、吸烟比例高(均P<0.01)、每周3次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汉市江汉区人群高血压前期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平均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BMI)、腰围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患者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BMI、空腹血糖、TG、UA,高血压前期患者危险因素有年龄、BMI、UA(P0.05)。高血压前期组患者中,51.3%的患者至少合并1项代谢异常,其合并超重及肥胖、高血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已经出现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聚集。对于此类患者,保持正常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因大部分高血压前期患者无自觉症状,迫切需要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高高血压前期患者对血压水平的主动控制性,减缓高血压前期患者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肌酐及C-反应蛋白(CRP)。按照颈动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并对2组年龄、病程、血压及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年龄较大,高血压病程较长,收缩压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CRP较高; 随着IMT的增厚,高LDL-C、高FPG和高CRP的检出率增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 2 12例老年 2型DM患者分为心脑血管病变组 (病变组 )和无血管病变组 (无病变组 )各 10 6例。病变组含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heartdisease ,IHD)患者组 72例和 (或 )脑血管病变 (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患者 5 0例。其中 ,两者并存者 16例。对两组间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 病变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比率、DM病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异常比无病变组明显增高 ;各亚组与无病变组的比较也有相似的趋势。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高血压是老年 2型DM患者总的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也分别是IHD和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另外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病变组和IHD分别独立相关 ;吸烟史是I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老年2型DM患者 ,除了年龄、高血压外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和靶器官损害对生存和预后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的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96例年龄≥60岁住院高血压存活(17682例)、死亡(2314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和合并靶器官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高血压存活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与死亡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存活和死亡患者血压的达标率分别54.1%和40.3%,其中收缩压达标者在存活和死亡患者分别为61.4%和54.1%,舒张压达标者在存活和死亡患者分别为66.9%和75.9%。老年高血压存活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最高,而死亡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同时造成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为多器官功能衰竭(RR=27.63,95% CI:0.03~56.52,P0.01),其次为尿毒症(RR=8.16,95% CI:4.11~11.36,P0.01)和心功能不全(RR=4.81,95% CI:1.69~5.31,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死亡患者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以多器官功能衰竭更为显著;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且脉压差和年龄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患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可疑冠心病的老年女性患者13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年龄、体重、吸烟、停经时间、血尿酸水平、血压、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肥胖、吸烟、过早停经、血尿酸增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骨质疏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结论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对于老年女性而言,糖尿病、骨质疏松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过早停经、肥胖、血尿酸增高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30例(高血压组)及健康体检者202例(对照组)。根据血尿酸水平,按四分位法,将所有入选者分为≤288 μmol/L分位108例、289~333 μmol/L分位109例、334~386 μmol/L分位108例、≥387 μmol/L分位107例。分析血尿酸与高血压患病率及部分高血压危险因素是否有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P0.01);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与血尿酸水平同步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和体重指数是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1.006.95% CI:1.002~1.009,P0.05;OR=1.1 66,95% CI:1.047~1.298,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北京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后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北京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500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脑卒中将其分为卒中组(1076例)和非卒中组(3929例)。记录已往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情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家族史、颈动脉病变和左心室肥厚等指标。结果卒中组患者血压、血脂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非卒中组患者(40.6%vs51.5%,P=0.007;44.7%vs59.9%,P=0.001);卒中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率低于非卒中组患者,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2.4%vs48.8%,P=0.124)。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非卒中组患者[(1.18±0.36)mmvs(1.10±0.31)mm,P=0.036],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也明显高于后者(21.3%vs25.8%,P=0.001)。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心房颤动、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后相关危险因素的治疗仍有部分未达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有利于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332例,男134例,女198例,年龄(61.4±8.7)岁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按伴危险因素分层分为4组:Ⅰ组无其他危险因素者50例、Ⅱ组伴1~2个危险因素者134例、Ⅲ组≥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合并糖尿病者103例、Ⅳ组并存的临床情况者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血清PAF浓度进行检测,按PAF不同浓度进行分级,PAF1ng/mL,5ng/mLPAF≥1ng/mL,15ng/mLPAF≥5ng/mL,PAF≥15ng/mL共4级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PAF浓度由低到高例数比例Ⅰ组为40%,42%,10%,8%例;Ⅱ组为68%,42%,25%,9%例;Ⅲ组为12%,14%,34%,41%例;Ⅳ组为9%,20%,31%,40%例。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提示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χ2=68.959,P=0.000)。等级资料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Ⅰ组与Ⅱ组Z=-2.624,P=0.009;Ⅰ组与Ⅲ组Z=-6.442,P=0.000;Ⅰ组与Ⅳ组Z=-4.940,P=0.000;Ⅱ组与Ⅲ组Z=-6.534,P=0.000;Ⅱ组与Ⅳ组Z=-3.924,P=0.000;Ⅲ组与Ⅳ组Z=-0.827,P=0.408。结论检测PAF浓度对高血压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classical risk fac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FH). DESIGN: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Extensiv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crutinizing medical records and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s.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VD. SETTING AND SUBJECTS: We included 2400 FH patients from 27 Dutch lipid clinics. The diagnosis of FH was based upon the presence of a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mutation or upon strict clinical criteria. MAIN OUTCOME MEASURES: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CVD. RESULTS: During 112.943 person-years, 782 (32.6%) patients had had at least on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le gender (RR 2.82, 95% CI 2.37-3.36), smoking (RR 1.67, 95% CI 1.40-1.99), hypertension (RR 1.36, 95% CI 1.06-1.75), diabetes mellitus (RR 2.19, 95% CI 1.36-3.54), low HDL-C (RR 1.37, 95% CI 1.15-1.63) and elevated lipoprotein(a) levels (RR 1.50, 95% CI 1.20-1.79) proved to be independent CVD risk factors. These six risk factors explained 18.7%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occurrence of CVD. CONCLUSIONS: Male gender, smoking,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HDL cholesterol and lipoprotein(a) levels proved to b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VD in FH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the routine institution of statin therapy, controlling these factors needs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disorder.  相似文献   

19.
1281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合干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对1 281例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对该人群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合理膳食的宣传教育;定期随访5年。结果吸烟率下降了55.42%,摄盐喜淡者提高了39.35%,体重指数正常者增加了27.53%(P<0.05)。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值分别下降了1.021、.04 mmol/L(P<0.01),甘油三酯(TG)均值下降了0.18 mmol/L(P<0.05),TC与LDL-C的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26.01%与193.37%(P<0.01),TG的达标率提高了12.29%(P<0.0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了13.82%(P<0.01)。脑卒中减少了51.22%,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减少了60.21%,不稳定性心绞痛减少了76.38%(P<0.01);急性心肌梗死下降了24.29%(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