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类型心肌梗塞是指临床症状特殊或无症状,心电图不典型或梗塞部位不易被觉察和识别的心肌梗塞.在临床上易被误诊和漏诊。木文通过对我院1988年~1998年间收治的18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呈特殊类型老26例,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体会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症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2岁~82岁,平均64.7岁。心电图梗塞部位分别是广泛前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梗1例,下壁心便4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2例,前间壁心梗3例,正后壁心便1例,心内膜下心搜8例,乳头肌梗塞1例。全…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诊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根据心电图改变,分为右室心梗组及非右心梗组,研究 急性右室心梗心电图,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和未愈率及对补液量和硝酸甘油治疗反应,并与非右室心梗组比较,结果:V4RST段抬高率明显大于V7R(P<0.05),颈静脉怒张明显高于非右室心梗阻,硝酸甘油滴速低于非右室心梗组(P<0.05),未愈率,肺部罗音,每日补液量和硝酸甘油适应性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V4RST段抬高急性右室心梗诊断价值远大于7R,颈静脉怒张有助于诊断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硝酸甘油剂量适当减少,不必强调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对42例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患者应用C0Q10及ATP联合给药方案,防止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8例,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8~69岁。前壁心梗13例、下壁心梗10例、前壁十下壁心梗5例、下壁心梗十右室心梗3例、前壁心梗十侧壁心梗11例。对照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40~64岁。前壁心使12例、下壁心梗9例、前壁心梗十下壁心梗3例、下室心梗十右室心便2例、前墨心梗十侧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临床上急性右室梗死常与下壁心梗并存,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右室梗死4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纯性右室梗塞(RVI)罕见,但右心室,下后及正后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并非少见。现将我院自1990年~1992年46例急性厂后壁和正后壁心肌梗塞中的3例会并右室梗塞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右室梗塞3例,男2例,女1例.年龄64~75岁,平均年龄68岁。详见附表。讨论一、诊断:1.本文3例经心电图检查.有急性下壁心梗同时并有右心前导联ST段明显抬高出现低血压及休克.血清心肌酶有改变可以诊断右室梗塞。2.根据Lored提出的诊断标准较实用于临床参考:(1)心电图检查确实为下壁及下后壁心肌梗塞。(2)颈静脉压大于10crn水柱。(3)肺部听诊…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临床上急性右室梗死常与下壁心梗并存,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右室梗死4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右室心梗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扩容,而患左室心梗时需限制输液,二者的治疗原则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临床上急性右室心梗时常合并左室心梗,所以在治疗上有其独特性,近年笔者收治8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琳华 《医学文选》2002,21(4):497-497
心肌梗死临床上常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但老年人由于痛阈上升或以并发症为首要表现而掩盖了胸痛 ,而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现将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无痛性心梗 1 0例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 ,以免误诊、漏诊 ,为挽救心梗赢得时间。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7例。年龄 60~ 79岁 ,平均 66.9岁 ,所有病例均根据心电图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及血清心肌酶测定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1 .2 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为乏力、气喘、呼吸困难1例 ;睡眠中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躺 1例 ;突发昏迷、抽搐 1例 ;咳嗽、咯少量血丝痰 1…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4例急性下,后壁心梗伴右室心梗,临床呈现右心衰竭优势型患者采用扩容与非扩容对比治疗观察,结果提示扩容组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54%,P<0.05):且输液量越多,疗效越明显,探讨了早期大量补液的作用机理及补液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4年至1996年间住我院循环内科的21例右室梗塞病人进行归纳总结,体会出:与其它部位心肌梗塞相比,右室梗塞较易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右心衰、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心电表现为V3B-V5BST段抬高≥0.1ml,以V4B为著,STⅢ〉STⅡ〉I,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心梗的演变过程,治疗重点是补及纠正心衰、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刘英荣 《医学文选》1999,18(5):734-736
急性右室梗塞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绝大多数与左室梗塞并存,尤其是下壁、后壁及前间壁心肌梗塞。我院于1992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右室梗塞患者2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均为我院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诊断为急性右室梗塞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73岁,平均63岁。26例均分别在作常规导联心电图的基础上加作右胸导联心电图及头胸(HC)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16例是在距发病时间1~72小时内加做,6例是在发病后4~5天内加做,平均为16个小时。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按1979年…  相似文献   

12.
石立纯  刘路平 《微创医学》2002,21(2):206-207
心肌梗塞多见于老年人发病,低于45岁者心肌梗塞发生率占2%~10%[1].现对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塞3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心电图衍变过程及心肌酶升高符合WHO诊断急性心梗标准,年龄18~45岁,平均38.9岁,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3.
自1991年元月至1992年元月,我们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均为持续性胸疼超过1/2h以上,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患者.有9例发病在6h以内,心电图为心肌梗塞的超急性期表现,1例虽发病已达8h,而且心电图已出现梗塞性Q波,但胸疼仍持续存在.10例中前间壁心梗3例,前壁心梗1例,广泛前壁心梗2例,下壁心便3例,下壁  相似文献   

14.
仇艳华 《河北医学》1998,4(11):39-40
急性右室梗塞的发病率占急性心肌梗塞总数的5~43%,但常规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有一定困难,因而易造成临床上漏诊,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右室梗塞的诊断率明显增加。几年来我院收治急性右室梗塞23例,占心肌梗塞总数的3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死临床上常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但老年人由于痛阈上升或以并发症为首要表现而掩盖了胸痛,而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现将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无痛性心梗10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以免误诊、漏诊,为挽救心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意外,可以引起“脑心反应”或“脑心综合征”,其中以脑梗塞并发心肌梗塞(简称:脑心梗塞)多见,占63.6%[1]。现将我院1985~1997年间收治的15例脑梗塞并发心肌梗塞的情况作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脑心梗塞15例中,脑梗塞发生在前,心...  相似文献   

17.
杨愚  张雪连 《吉林医学》2000,21(1):38-38
因近年来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右心室心肌梗塞 (RVI)的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 ,对 RVI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有进一步认识 ,本文对我科收治的 16例 RVI病例临床表现与诊断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和及时进行治疗。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 1996年至 1999年 1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 85例 (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选择病人 )。 RVI16例 (占18.8% ) ,16例中男 14例 ,女 2例。年龄 5 0岁~ 82岁 ,平均年龄 6 3.2岁。其中合并右室下壁心肌梗塞 10例 ,下后壁梗塞 3例 ,前间壁梗塞 1例 ,下壁 前间壁梗塞 2例。临床表现持久性心…  相似文献   

18.
1974年Cohn[1 ] 等首次将右室梗塞(RVAMI)做为心梗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后 ,RVAMI在临床上已被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右室梗塞很少单独出现[2 ,3] ,常驻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同时发生。[4 ] 文献报道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STv2 下降 STavF升高比值≤ 0 .5对RV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 。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肌梗塞常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阻塞所致[6 ] 。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 ,探讨STv2 下降 STavF抬高比值对RVAMI的诊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4例患者 ,男 2 0例 ;女4例 ,…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梗是目前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的冠心病一种类型,共主要病理基础是冠脉血管内血栓形成。梗塞劝脉的早期溶栓可使其死亡率显著降低。现将我院1994~1995年应用国产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塞2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6~70岁,其中下壁心梗10例,下壁+前壁心梗2例,前壁心梗6例,前壁+高侧壁心梗1例,下壁+正后壁1例。全部病例均具有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证实,均经皮肤试敏阴性无溶栓禁忌症。1.2方法1.2.l溶栓治疗前作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加做至18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2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门电路心血池显像及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前壁心梗其左室EF(35±12)低于无前壁心梗(54±8),而下壁心梗其右室EF(41±10)低于无无下壁心梗(50±12),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心梗区容积与容积百分率与左室EF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8242和-0.6238,P<0.05),提示前壁心梗对左室功能影响较大,而下壁心梗多伴有右室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