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苑选萃     
论《内经》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作者迟华基氏等撰文论述了《内经》所体现的中医学的主要特色——整体观和先进性,即《内经》得脏象、经络、气化、阴阳,诊断,治疗等学说中,都包含着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及内容,而且把人体与自然,社会统一起来,重视精神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完全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研究《内经》的指导思想应以系统论思想为原则,把握生命、机体、疾病的宏观,从整体水平上着眼,其研究途径必须是多学科、多途径地进行,其研究手段必须吸收和采用当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电子学等等,对《内经》的整体观及其他内容加以  相似文献   

2.
医苑选萃     
马端江氏等撰文报道,他们以系统科学的框架(模型)方法为根据,以祖先进化史为框架,把比较得到的相关元素:地质五行、地理、气象以及祖先进化的神经中枢、内分泌腺、脏、腑、体、窍等“往框架中放,各就各位,脏腑的历史发生表就呈现出来了。”进行比较解剖,使中西医的概念系统得到沟通,五行和五脏的关系也呈现了出  相似文献   

3.
医苑选萃     
肝郁脾虚证血液流变学之初步研究邝元亮等氏报道,肝郁脾虚证属中医常见证型,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作者观察本病(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3例,两组年龄无差异,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率、淋巴细胞电泳率和血浆粘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肝郁脾虚患者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淋巴细胞电泳率都低于对照组,反映了脾虚所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液有形成分减少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趋势,这与中医理论“四季脾旺不受邪”相通;而血沉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方面提示脾虚致血细胞压积减少致血沉加快,另一方面由肝郁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红  相似文献   

4.
医苑选萃     
医苑选萃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潘嘉珑撰文认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定义是: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指当机体(包括生物讨料)处于失去平衡状态时,经同一药物治疗,在非毒副反应前提下,即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又可使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的现象。即同一...  相似文献   

5.
医苑选萃     
医苑选萃培土方治疗慢性结肠炎110例狄群英氏报道,采用培土方治疗慢性结肠炎110例,基本方为:陈皮10g白术15g杭芍15g防风10g茯苓15g吴萸10g荷蒂3个炮姜10g甘草3g。大便带粘液者去炮姜加粉葛、木香;兼腹痛者重用杭芍加元胡、川楝子;兼脓...  相似文献   

6.
医苑选萃     
扩冠冲剂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刘仁义氏等报道,选雄性纯种健康家兔40只,每只日喂饲1克胆固醇,80天后停药,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治疗Ⅰ组(喂饲扩冠Ⅰ号:黄芪、党参、人参、没药、木贼、姜黄、葛根、山楂、当归、鸡血藤、三七)、治疗Ⅱ组(喂饲扩冠Ⅱ号:Ⅰ号方去芪、党参加生地、麦冬、玄参)。结果表明:两组中药均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及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说明应用现代化医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对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7.
医苑选萃     
“相反相成”配伍方法浅释魏睦森氏撰文以部分方剂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浅释:(一)佐使——于大剂温热方或清解方中加入少量性质相反药物。如左金丸为泻火降逆之剂,重用黄连而佐以1/6量的吴萸以制其寒。(二)性用相须,反激逆从——以寒热属性不同之品共为一方主药,相反相成。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皆为温下之剂,方中附子、大黄,一温阳,一泻实。(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即反佐之法。如白通加猪胆汁汤用于真寒假热;黄连解毒汤加姜汁少许用于真热假寒。(四)补中寓泻,泻中寓补——多用于治疗正虚邪实之证。如健脾丸以四君等补脾胃,加黄连清胃燥湿为补中寓泻之剂;黄龙汤以大承气加参、归为泻中寓补之方。(五)寒热交错,补泻杂陈——以寒热补泻之品重用并进,治  相似文献   

8.
医苑选萃     
浅议“重症肌无力”的病机及治疗王志祺氏撰文认为,重症肌无力之病机重点在脾,甚则及肾。初多为脾气虚,中气不足,继则为脾阳虚或脾肾两虚,致虚之由多因“劳则气耗”。其证候特点是病在肌肉,症在无力,其本是由于脾肾虚损,导致真气不足,五脏虚弱,从而影响到肺、心、肝的正常功能。对其治疗总的原则为培补脾肾,临证时需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病人体质差  相似文献   

9.
医苑选萃     
孙宁玲氏等报道,对64例急性心肌梗塞有典型症状、并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的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45~78岁,入院前未服抗凝药,按入院顺序时间分4组(对照、阿斯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治疗  相似文献   

10.
医苑选萃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中医病证初探毕云氏等报道,通过16例住院病人中符合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分析,对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疗要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对该病的中医病名可用“脏竭证”来概括。即多脏腑合病或并病,表现多种证候,.多个脏腑精气衰竭。其病因病机,一是由于素体正气亏虚,脏腑失调,阴阳失衡,卒然感受热、毒、湿等外邪,正不胜邪,气机逆乱而致病;二是由于骤然感染、创伤、  相似文献   

11.
医苑选萃     
郑永峰报道:为探讨脾虚证的的物质基础,为脾虚证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选择磷酸肌酸激酶(CPK)为指标进行观察。纯系小白鼠37只随机分组,制造脾虚模型,分别收取血清、酶提取液酶、液进行测定。测定血清CPK活力选用荧光法,测定骨骼肌CPK活力选用无机磷酸法。动物骨骼肌CPK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脾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脾虚组CPK活力为631.09±63.88单位,对照组为800.32±40.08单位,有显著差异(P<0.001)。血清CPK活力测定结果:脾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脾虚组CPK活力为347.73土93.33单位,对照组为616.26±108.80单  相似文献   

12.
医苑选萃     
论《内经》的研究方向与方法迟华基氏等撰文,认为发展中医,关键在于发展中医精华,即发展其特色与优势。当前研究《内经》,无论文献考证或实验,临床分析,都应以系统论思想为原则,在整体水平上着眼,要避免单纯采用分析时代某些西医学的方法去套《内经》的理论,否则难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歧途。由于该书内容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这就决定了对其研究必须多学科多途径地进行。在当前,还必须吸收和采用当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电子学等,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用以武装中医学,发掘宝库,从而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掌握生命的本质及规律,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抓住了这个重点,中医学才能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苑选萃     
醋蛋疗法是我国的民间疗法,它既可治病,又可防病。彭成氏等对醋蛋液(含醋、蛋、蜜等)进行了药效学研究。方法是用瑞士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每项实验20只,随机分给药组(稀释后的醋蛋液灌胃)和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证明醋蛋液具有健胃消食作用;能提高外周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醋“益血”、鸡子黄  相似文献   

14.
医苑百花     
医苑百花仲景用甘草非调和药性探析甘草始见《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后世诸多方剂,视甘草为调和药性之品,现今临床应用尤为常见。笔者重温《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发现张仲景以甘草名方,且为主要药物的方...  相似文献   

15.
医苑荟萃     
<正> 辨证治疗“男性不育”312例基本方:枸杞子30克,当归、党参、茯苓、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车前子、覆盆子、熟地、杭芍、川芎、白术各10克。命火不足加附片、肉桂、淫羊藿、巴戟天;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旱莲草;湿热内蕴先用甘露消毒丹,待症状好转后用基本方加藿香、佩兰、白蔻、厚朴;气滞血淤加路路通、桃仁、红花、牛膝。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戒房事。  相似文献   

16.
医苑荟萃     
<正> 三伏日灸贴治疗哮喘病340例治疗时间:每年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进行灸贴治疗。一般连续3年。穴位与灸法: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以鲜老姜片(约2分厚)贴在上述穴位,每穴用如黑豆大艾柱灸3~7壮,灸至皮肤红为度。药物与贴法:自芥子、细辛各21克,延胡索、甘遂各12克。研末,加少量面粉用生姜汁调煮成膏,分摊在7张5平方厘米的油纸上,贴在以上灸过的穴位,用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贴后皮肤有泡。  相似文献   

17.
医苑荟萃     
水逆证治验一则牛××,男,11岁,河北省武安县人,82年元月12日就诊。主诉,半年前曾患感冒,愈后即出现呕吐痰涎清水之病,甚则晚上睡眠之际,腮间也常存满口水。查患者,头晕目眩,食少纳呆,心下胀满,大便微溏,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而滑,脉弦细而缓。证属脾失健运。水聚停胃,胃失和降,泛而上逆发为此  相似文献   

18.
医苑百花     
医苑百花浅谈开展临床药学的必要性一、药师深入临床的必要性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模式由过去的供应保障型向供应保障与技术服务结合型转化的主要标志。现代医院药学的综合性加速了药师在医院内职能和工作范围的变化,这是国内外医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当今对药物的研...  相似文献   

19.
医苑百花     
  相似文献   

20.
医苑荟萃     
<正> 药物组成及用法:土槿皮150克,斑蝥、地肤子、白藓皮、大枫子、硫黄各50克,蜈蚣20条,烟膏30克,松香20克,雄黄、百部各25克,蛇床子、冰片各15克,蟾酥10克,镇江醋5市斤,95%酒精若干斤。将斑蝥、蟾酥、蜈蚣、雄黄用布袋装好,其余10味先放入镇江醋中浸泡10天,10天后再将布袋装好的药放入,再浸泡3~5天,然后取出布袋,将袋内的药物捣碎后入袋,放入酒精内浸泡2~3星期,弃药取液,二液合并,装瓶备用。药液剧毒,禁内服及入口眼。用时,用毛笔蘸药液在皮损处连续涂抹,每次用量不超过8毫升,隔2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