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视野     
FRONTIER前沿进展美研究人员新开发出可侦察到肿瘤的纳米粒子美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纳米粒子,外表呈棒状,可以随血液流动侦察到肿瘤部位,帮助将药物指引到病灶处,从而有效消灭肿瘤。肿瘤部位的血管通常会有病态变大的孔洞,纳米粒子进入这些孔洞中会刺激周边组织,使机体发出一种类似有伤口要求凝血物质聚集的信号。此时,另外一种携带药物的攻击型纳米粒子就会循信号而来,帮助消灭肿瘤。通常情况下,注射的癌症药物最终抵达肿瘤部位的比例非常低。动物试验中,采取这种方式后抵达肿瘤部位的药物量与常规方式相比提高了40WARNING药物警戒  相似文献   

2.
正据美国莱斯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科学家参与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前列腺癌新疗法,在初步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这种光热疗法采用发光的纳米粒子精准"烧掉"肿瘤,避免了放化疗、侵入性手术以及辐射等产生的副作用。莱斯大学工程师、纳米科学家娜奥米·哈拉斯和杜克大学生物工程师詹妮弗·韦斯特经过20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体内分布及清除等体内动力学特性对开发其体内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别对不同粒径的固态及胶体纳米粒子在小鼠动物模型体内的分布及清除等动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中水凝胶纳米粒子由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合成,通过调控反应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而获得不同粒径的纳米水凝胶,并将其包裹近红外荧光探针而进行体内动力学特性的在位研究;固态纳米粒子则通过合成Si O2包裹的近红外荧光量子点获得,通过控制Si O2外壳厚度而控制其粒径。近红外成像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胶体纳米粒子在体内的分布没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但其清除时间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延长;而不同粒径的固态纳米粒子在体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为体内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实时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因其具有长循环、可降低免疫原性、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纳米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然而,真正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数量非常少,药代动力学行为不理想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聚合物纳米制剂作为载药粒子进入体内之后,会释放出游离药物和聚合物辅料,游离药物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而聚合物辅料则有可能会引起辅料-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关注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游离药物本身,应该同时关注载药粒子、游离药物、聚合物辅料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这就为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生物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常用生物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概述了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希望能够为聚合物纳米药物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新型乙肝纳米疫苗,每滴疫苗的直径不到400纳米,只需外用即可。研究人员宣布,新的纳米疫苗元需冷藏,不需注射,擦在鼻子上就可进入体内,动物试验已经证实无毒副作用,并对乙肝病毒很有效。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药》2005,26(9):431-432
最近一期《自然》杂志援引美国科学家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已研制出一种能渗透进肿瘤并从内部将其摧毁的抗癌药“纳米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肿瘤主动靶向性及能实现药物快速释放的药物纳米载体。方法: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由二硫键连接的两亲性透明质酸/聚己内酯接枝聚合物;采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进行研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探究药物载体还原响应控制释放特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对A549细胞内吞噬载药纳米粒子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所制备的含二硫键的接枝聚合物可自组装形成粒径大约为75 nm的球形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在质量浓度为200 μg·mL-1时仍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当纳米粒子包载阿霉素后其粒径增大至128 nm,且药物在还原性条件下可实现快速释放;载药后的纳米粒子经透明质酸/CD44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快速进入肿瘤细胞内,并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结论: 本研究合成的含二硫键的透明质酸/聚己内酯接枝聚合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性及药物控制释放特性,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目前临床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静脉给药细胞毒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健康器官和组织的全身细胞毒性。最新研究表明,纳米金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载体,能够携带药物穿透血管和组织屏障进入肿瘤病灶,并特异性积蓄于肿瘤组织,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机体不良反应。此外,金纳米粒子具有易修饰性,相比于其他纳米粒子,较易与多种化合物、蛋白、多肽、核酸等偶联,在肿瘤治疗、成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综述了金纳米粒子在肿瘤靶向递送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表面修饰、靶向策略和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张宇 《国外药讯》2007,(1):34-35
美国3家纳米技术药品开发商Abraxis Bioscience、Kereos和Nanoviricides公司的代表在2006年10月份的一次公众会议上指出,现在对药物和生物制品售前研究的一整套要求足以保证纳米药物的安全性。Abraxis公司的肿瘤药Abraxane是紫杉醇的一种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无溶剂配方,已于2005年获FDA批准。Kereos公司正在开发能将药物携带到人体特定部位的配体靶向乳剂或“纳米小滴”。而Nanoviricides公司也在开发纳米技术杀病毒剂。  相似文献   

10.
磁性靶向药物是利用大分子物质包被磁性纳米粒子,携带抗肿瘤药物,利用体外磁场实现定向治疗的给药方式。靶向给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属于第4代药物剂型。综述磁性靶向药物的分类,分别介绍磁性粒子和磁性靶向药物的制备方法和体外磁场所采用的形式。由于某些技术未获得突破,所以磁性靶向给药系统现在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聚合物纳米粒子可作为疏水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载体制备聚合物纳米粒的材料与方法具有多样性。结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具有可控释、靶向、保护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活性等优势,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07,(12):51-51
被誉为未来科技的纳米技术已经促生多项发明创造,包括面部除皱、啤酒瓶强度升级以及无水洗涤等。不过,科学家说要进行多年研究才能充分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工程科学新近制造的一些纳米粒子可能会引发癌症。纳米技术可以创造并操控1纳米大小的物质。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与此相比,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8万纳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制备了含金纳米粒子的聚电解质微囊, 并进行了表征。以碳酸钙粒子为模板, 在其表面组装聚烯丙基胺盐酸盐 [poly (allyamine hydrochloride), PAH] 和金纳米粒子, 得到以碳酸钙粒子为母核, PAH/金纳米粒子为壳的核壳结构微粒。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溶解碳酸钙, 即可得到含有金纳米粒子的聚电解质微囊。用扫描电镜表征碳酸钙粒子、含金纳米粒子的聚电解质微囊去掉母核前后的形状, 可观察到碳酸钙粒子表面包裹金纳米粒子前后的差别。用显微镜表征了微囊在溶液中的形态, 微囊在水中分散性良好。载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 (FITC-bovine serum albumin, FITC-BSA) 作为模型药物, 用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囊内有一定的荧光强度, 检测得到牛血清白蛋白的包封率为 (34.31 ± 2.44) %, 聚电解质微囊载药量为 (43.75 ± 3.12) mg·g−1。  相似文献   

14.
张宇 《国外药讯》2007,(9):32-33
在2007年美国癌研究学会(AACR)洛杉矶会议上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加州理工学院(Calteeh)开发的药物输送系统Clclsert(Ⅰ)有望用于癌症治疗。(Ⅰ)是一种纳米颗粒药物输送平台,它能克服现有用于向体内靶部位全身输送治疗药技术的限制。(Ⅰ)由环糊精构成,经修饰的环糊精分子作为构件用于开发范围广泛的聚合物。在治疗剂量下(甚至在多次给药时)它们是水溶性、无毒和非免疫原性的。它们可能适合于携带范围广泛的小分子治疗药,  相似文献   

15.
《今日药学》2012,(4):249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能够按需求合成蛋白质。待这些"蛋白质工厂"粒子到达目标后,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启动蛋白质的合成。这些粒子能被用于传送可杀死癌细胞的小分子蛋白质,并最终形成诸如抗体等较大的蛋白质,激发免疫系统摧毁肿瘤。  相似文献   

16.
《广东药学》2012,(4):249-249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能够按需求合成蛋白质。待这些"蛋白质工厂"粒子到达目标后,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启动蛋白质的合成。这些粒子能被用于传送可杀死癌细胞的小分子蛋白质,并最终形成诸如抗体等较大的蛋白质,激发免疫系统摧毁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生物可降解的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然后采用乳液挥发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PCL-PEG-PCL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采用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球形结构,粒径在200 nm左右,载药量为(14.23±0.35)%,3 d体外累积释药量65%。结论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实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由生物降解微球与免疫佐剂组成的口服抗原释放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抗原免受酶的降解.该系统通过增强M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而增强粘膜免疫应答.聚D,L-丙交酯-乙交酯聚合物(PLG)微球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微球载体,可用于携带粘膜抗原.磷酸胆碱(PC)是一种半抗原,存在于不同的致病菌(如肺炎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上.本研究将PC偶联在载体蛋白上,再用PLG微球加以包裹,由此制成经口免疫用负载微球,并观察其在小鼠中的粘膜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干涉RNA(siRNA)抑制特殊基因表达的治疗潜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将这项技术成功转化至临床还面临几项挑战,例如实现药物的全身释放。如今,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利用一个靶向纳米粒子将一个siRNA向癌症患者进行全身释放试验的第一阶段成果,从而证明了通过一个RNA干涉(RNAi)作用机理,siRNA能够明确抑制一种抗癌靶标的表达,实现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20.
《家庭医药》2014,(8):5-5
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女子医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了一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瞄准和攻击骨骼中的癌细胞,还能通过增加骨密度和骨量的方法抑制骨癌的发展。 新研究中所使用的纳米颗粒由一种可降解的聚合物与阿仑膦酸钠构成。阿仑膦酸钠是新研发出的一种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纳米颗粒表面的阿仑膦酸钠能够在与钙结合时定位骨骼组织,用纳米颗粒中的药物靶向杀死癌细胞并促进骨骼的恢复和生长。此外,阿仑膦酸钠本身也有一定的抗癌功效。该技术将在不久投入临床试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