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1],脑卒中每年的死亡率为12.7%~27.2%[2]。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约7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150万~200万,死亡患者约100万[3]。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或)周围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新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根据Picotamide具有选择性抑制血栓素合成和阻断血小板血栓素受体的双重作用,合成了Picotamide及其15个类似物。对中间体3-氨甲基吡啶的合成进行了摸索,采用3-腈基吡啶酸性溶剂中常压氢化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和红外图谱确定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腐敏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ADP和CO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聚集性。结果:腐敏注射液体外对大鼠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0.58g·L~(-1)和0.34g·L~(-1);体内不同剂量50、100、150mg·kg~(-1)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聚集率(%)分别为:ADP诱导:52.17、16.83、31.44,NS为61.31;CO诱导:62.5、29.57、22.13,NS为63.25。结论:腐敏注射液可以抑制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方法 ]普通饲料中添加 2 0 g/kg大豆异黄酮混合物 ,饲喂GK/Jcl糖尿病大鼠 2 0周 ,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 .利用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大豆异黄酮 ,体外观察大豆异黄酮单体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结果 ]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的GK/Jcl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在人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中 ,大豆异黄酮均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钠、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大豆异黄酮类型中金雀异黄素的最强 ,其 5 0 %抑制浓度值分别为 0 38,0 30 ,0 2 3mmol/L .[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 ,在大豆抗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6.
7.
过去曾从大蒜类植物中分出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溶解纤维蛋白活性的大蒜油、葱油及一些硫化物。近来又从大蒜块茎中分出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有机硫化物(E.Z)-ajoene;从薤白中分出有抗人型血小板聚集作用的N-香豆酰酪胺(Coumaroyltyramine)和N-反式-阿魏酰酪胺〔N-trans feruloultyramine)。本文作者用人型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治疗脑梗塞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抗血小板和 /或溶栓性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由于其对血小板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因而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监测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对临床确诊的 50例脑梗塞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抵克力得 )和 /或溶栓药物 (尿激酶 )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MAR)进行了监测 ,以探讨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用药前后 MAR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说明对血小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0例病人 ,男 31例 ,女 1 9例 ,平均年龄 56.4± 9.5岁 ,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本院…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抗血小板治疗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是以二磷酸腺苷受体为靶点的一类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药物,极大地改善了全球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状况。概括介绍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代谢与起效模式、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体外观察大蒜素对血小板膜腺苷酸环化酶(AC),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力、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蒜素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提高血小板cAMP水平,并对血小板PDE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AC活力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常将钩藤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肝风内动,肢体麻木等征。从中西医结合观点观察,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前期及康复期病人常具有类似于“肝阳上亢”,“肢体麻木”等征状。这些病人又常见血小板聚集率提高,血栓形成倾向提高等。本研究以此为线索,从钩藤中提取结构明确的成分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理作用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钩藤碱10~20mg/kg,可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及ADP诱导的  相似文献   

13.
1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Wistar大鼠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实验药品:①人参抗栓素由吉林人参研究所提供,规格:净重200mg/粒,(含人参一次皂甙150mg/粒);②阿司匹林水溶片:中国无锡。③ADP:某公司产。④血浆凝血酶原(PT)和血浆凝血酶(TT)试剂由上海某试剂所提供。实验仪器:①离心机:LDZ-52(北京产)。②TYXN-91智能血液凝集仪(上海产)。2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1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病人的研究,发现穿心莲(APN)提取物能明显抑制 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而对花生四烯酸和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影响。APN对 ADP诱导的血小板5-HT 的释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电镜观察表明,APN体外、体内均可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致密颗粒和α颗粒的释放及管道系统的扩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刺激血小板腺苷环化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因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作者分离了丁香的抗血小板聚集成分。以MS和~1HNMR确定这些成分是丁香子酚(1)和丁香子酚乙酸酯(la)。两者对花生四烯酸(AA)、肾上腺素和胶原蛋白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1)和(1a)消灭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量分别为7.6μmol和15μmol。在全血中,15μmol的(1a)可消灭AA诱导血小板聚集和ATP的释放。15.2μmol的(1)和12μmol的(1a)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第Ⅱ期。AA诱导产生不可逆转的血小板聚集,但若预先以(1)(1.25~2.50μg PRP)处理,血小板则不聚集,以AA刺激,血小板颗粒和糖原含量仍然正常。由此可见,血小板虽以AA刺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茶色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81例高血脂伴心脑血管病变患者,口服茶色素125mg,tid,疗程一个月,结果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PAG)下降幅度〉10%54例,总有效率66.67%,用药后罗用药前升高16例,下降幅度〈10%11例,无效率33.33%。服药期间除少数出现失眠外未见其它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2组患者随访90d。结果观察组第7天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天观察组有效率为93.53%,对照组有效率为59.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