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失误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失误的原因分析,提出减少手术失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自1977年3月~1997年11月因初次手术失误,导致手术失败矶再次手术的19例病例的再次手术前检查、再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次手术失误原因主要是髓核遗留过多、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椎管狭窄未减压、漏诊误诊及术中定位错误。19例再手术后经平均3.1年随手术失误原因主要是髓核遗留过多、多间隙是间盘突出遗  相似文献   

2.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的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1986~2001年间1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误漏诊4例,术中定位错误2例,同一间隙椎间盘再突出2例,手术方法不当及不彻底5例。13例再次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5个月。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做出术前诊断及准确定位,根据其不同类型采用与其相应的术式,可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7例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病例。结果:术前误诊11例,再突出24例,腰椎管狭窄10例,下腰椎不稳2例,再手术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疤痕压迫。结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术前要明确诊断,术中仔细操作,彻底减压,避免下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漏诊、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及理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及再手术原因,总结并分析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漏诊,误诊原因,结果: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腰椎相邻双间隙多见,因病史及理学检查漏误诊43全,漏误诊率52%(43/83),因脊髓造影检查漏误诊5例,漏误诊率14%(5/35),CT检查漏误诊15例,漏误诊率25%(15/60),MRI检查漏诊0例,其中再手术者7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的病史及理学检查,足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的检查手段,正确的资料分析是提高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分析我科一年间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病人术中所见。结果;原间隙是处估出者5例,另间隙突出者4例;瘢痕增生粘连者3例;侧隐窝狭窄者4例,关节突出聚者2例,椎体报缘骨赘增生者1例(以上所见为一种民政部獐存在或两、三种情况混合存在)。结论:腰椎间突出症再镒手术的原因既有其自身一定的复发率,也有医原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宋跃明,杨静,徐成君,饶书城,石道原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44例。本文就其再手术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1986~2001年间1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误漏诊4例,术中定位错误2例,同一间隙椎间盘再突出2例,手术方法不当及不彻底5例.13例再次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5个月.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做出术前诊断及准确定位,根据其不同类型采用与其相应的术式,可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建华 《颈腰痛杂志》2002,23(3):224-225
目的 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 通过对 2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次手术未能缓解症状而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 :(1)定位错误。 (2 )髓核残留过多。 (3)多间隙突出仅手术一个间隙。 (4 )神经根通道减压不彻底。(5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其他疾病等。结论 术前详细理学检查和读片 ,术中认真周到操作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四○一医院1982年12月~1995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人分析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首次减压不彻底、髓核未取净是主要原因。再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6%。结论:初次手术前要仔细检查,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压充分髓核摘除干净,术后创口引流,直腿抬高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K-ROD系统治疗,11例)和对照组(采用单节段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腰、腿部疼痛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和影像学指标(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34~53(44.55±6.5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31~54(40.22±9.26)个月。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长(多)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疗效: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影像学指标: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观察组退变椎间盘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1)均降低(P<0.05),退变椎间盘上位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2)均增高(P<0.05),对照组ROM 1、ROM 2均增高(P<0.05),ROM 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出现邻椎退变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OD系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临床疗效较好,可延缓手术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2.
侧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35.6岁。单节段突出23例:L1,26例、L2,312例、L3,45例,多节段突出4例:L1,2 L4,51例、L2,3 L3,42例、L3,4 L4,5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侧后方入路手术,直接摘除压迫脊髓前方的间盘组织、骨增生组织,如椎间盘不稳,则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9个月。根据Otani等分级方法评定疗效:优13例,良10例,进步4例。结论:侧后方入路手术是一种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临床应用时要掌握好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 方法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行单个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5(3~18)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尚可2例.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2月出现假体移位、症状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假体后治愈. 结论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2000年8月-2004年5月用SOFAMOR DANEK公司METRX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2例,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10例:硬脊膜撕裂6例,神经根断裂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椎间隙感染1例,腰背骶脊肌抽搐1例。治疗后1例神经断裂随访23个月未见明显好转,1例马尾神经损伤随访9个月有所好转,但大小便仍不能控制。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操作必须规范、熟悉解剖,避免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METRx系统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平均3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7.5天,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术中出血25ml,平均随访8.2月,MacNab评分优20例,良9例,优良率90.6%。本组并发硬膜撕裂1例。结论椎板间隙采用MED方法保留椎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容易操作,患者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8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6月,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346例,男653例,女69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59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9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078例。分别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多节段、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长槽式”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794个椎间盘。结果 12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5年)。疗效为优1017例(84%),良170例(14%)、差24例(2%),优良率为98%(其中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和1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全部为优或良)。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50ml。手术时间25min~3.5h。有4例转开放手术,4例行二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7例,脑脊液漏16例,定位错误1例,对侧复发2例。无一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1周后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结论 该术式减压充分,适应征宽、创伤、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但确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一旦发生,临床处理困难且预后不好。由于椎间隙内失活组织存留、血肿引致椎间隙内压力增高是椎间隙感染的关键,我科用椎管内减压的原理,对1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行纤维环扩大开窗摘除。结果无一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手术病人458例组术后椎间隙感染13例对比,统计学精确概率显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导。本法起到了预防性治疗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伤》2005,18(10):593-596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联合疗法治疗突出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18±10.24)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治疗切吸+盘内法组(A组)15例,切吸+盘外法组(B组)26例,切吸+盘内外法组(C组)18例。结果59例术后进行了4个月以上的随访,近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96.61%;远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86.44%。但各组间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上3种不同联合疗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 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9例,男性448例,女性241例;年龄13 ~84岁,平均39.8岁.单间隙椎间盘突出669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9例,三间隙椎间盘突出l例.中央型突出66例,旁中央型365例,外侧型242例,极外侧型10例,游离型6例.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 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5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二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1例二期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2例,术后3~6个月内完全恢复;硬脊膜破裂2例,给予缝合皮肤伤口后痊愈.689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平均33个月.出现椎间隙感染7例,1例保守治疗,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6例,4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2例患者采用TLIF治疗,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19例,经过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及物理治疗后好转;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二期行多节段TLIF治疗10例.结论 术中主要并发症有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硬脊膜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椎间隙感染、复发、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等.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无菌、熟练操作及术后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秦杰  刘家勇  张连仁 《中国骨伤》2002,15(3):139-141
目的 探讨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1996年8月-2000年8月,对18例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诊断与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对病人进行了1-4年的随访,术前腰痛、下肢痛及间歇性跋行均缓解,明显改善了工作和生活质量,手术优良率为94.4%。结论 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CT扫描是诊断该类疾病安全而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术时应选择合适的术式,并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