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短伸肌肌瓣修复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2~36岁,均为车祸所致趾软组织缺损。缺损部位:背侧2例,内侧1例,拇趾近节残端2例。缺损面积为2cm×2cm~2.5cm×4cm。1例急诊手术修复,3例因足部创面污染较重,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趾软组织缺损提供修复方法。方法 :设计应用足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趾背侧缺损 5例 ,皮瓣面积 4 .0cm× 3 .5cm~ 7.0cm× 5 .0cm。结果 :(1 )足背动脉与足底内侧动脉经足底深支相互吻合 ,跖背动脉与跖底动脉足背动脉弓和足底动脉弓之间有丰富的穿支相互吻合 ,且动脉与吻合支均有静脉伴行 ;(2 )临床应用 5例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足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趾缺损及残端 ,具有手术简单、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逆行伸Mu短肌肌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应用这种技术修复8例Mu趾软组织缺损,切取的肌瓣面积为2.5cm×4cm至2.5cm×6cm。结果:所有的肌瓣完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该肌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较薄,适宜修复Mu趾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1997年6月至1999年5月,我们应用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50岁。其中慢性溃疡5例,不稳定性瘢痕2例,跟骨慢性骨髓炎2例,高压电°烧伤1例,切割伤1例。创面5cm×4cm~7cm×6cm,病程1小时至3年。手术方法:足跟扩创后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展肌肌皮瓣,肌皮瓣比创面的长宽各大1cm。肌皮瓣轴心线为内踝前缘延续线与足底内侧缘交点至第一、二跖骨头间的连线,在其两侧的跖骨头近侧足底非负重区设计皮瓣。先作皮瓣远侧切口,在展肌与趾短屈肌间隙内寻找并切断跖内侧血管,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修复小腿下 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设计远端蒂腓骨短肌瓣转位修复小腿下 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中厚皮片移植覆盖肌瓣。 结果  16例小腿下 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病例 ,缺损面积最大 5cm× 7cm ,最小 3cm× 4cm。术后伤口一期愈合 14例 ,二期愈合 2例 ,无 1例肌瓣完全坏死。 结论 远端蒂腓骨短肌瓣是修复小腿下 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诸多方法中最简单、并发症最少、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之一 ,尤其适合于中、小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填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因创伤致组织缺损、骨髓炎22例,皮瓣面积最大17 cm×15 cm,最小10 cm×8 cm,肌瓣最大为10.0 cm×7.0 cm×2.0 cm,最小为6.0 cm×5.0 cm×1.0 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6例皆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修复足踝部6例,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肌皮瓣坏死1/4,行植皮者1例。肌皮瓣坏死1/3行邻近筋膜皮瓣治愈1例。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腔是有效可行的,但对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以及肌瓣的血运机制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阔筋膜瓣和髂腹部皮瓣联合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带血管蒂的阔筋膜瓣和髂腹部皮瓣联合转移修复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临床应用6例.阔筋膜瓣的切取面积为5cm×3.5cm~9cm×7cm,髂腹部皮瓣的切取面积为11cm×6cm~13cm×8cm.结果6例病人皮瓣及筋膜瓣全部成活,筋膜上游离皮片,除一例有小块坏死经换药而愈合外,其余5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年,手部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阔筋膜瓣和髂腹部皮瓣轴型血管起点靠近,血管蒂长,切取容易,联合转移能提供足够的软组织覆盖,适于修复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 (肌 )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 3 6例 ,其中有背阔肌皮瓣 16例 ,阔筋膜张肌皮瓣 6例 ,髂腹股沟皮瓣 14例 ,皮瓣面积最大 6 0cm× 5 5cm。 结果 术后皮 (肌 )瓣全部成活 ,经随访结果外观及功能良好。 结论 应用显微技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不失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股直肌肌腱瓣游离移植修复7例前臂软组织伴肌腱缺损,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性前臂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缺损和部分骨质外露的创面.损伤原因:交通伤1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4例.左侧2例,右侧5例.前臂创面面积为8 cm×7cm~22cm×12 cm.其中背侧创面伴指伸肌腱缺损5例,掌侧创面伴指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为5~15 cm.1例急诊一期行修复术;2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清创术后二期行修复术;4例热压伤先行扩创、切痂后二期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股直肌肌腱瓣游离移植修复7例前臂软组织伴肌腱缺损,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性前臂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缺损和部分骨质外露的创面.损伤原因:交通伤1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4例.左侧2例,右侧5例.前臂创面面积为8 cm×7cm~22cm×12 cm.其中背侧创面伴指伸肌腱缺损5例,掌侧创面伴指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为5~15 cm.1例急诊一期行修复术;2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清创术后二期行修复术;4例热压伤先行扩创、切痂后二期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