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IBD)1个月的疗效及1年后的转归.方法 1998年1月至2006年9年确诊为克罗恩病(CD)患者5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54例,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和1年后的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决定预后的影响因子.结果 共有21例(38.2%)CD患者和20例(13.0 %)UC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2例UC患者失访).经1个月治疗后,21例CD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71.4%),部分缓解3例(14.3%),无效3例(14.3%);18例UC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83.3%),部分缓解3例(16.7%).随访1年时,21例CD患者中,维持完全或部分缓解11例(52.4%),激素依赖6例(28.6%),被迫接受外科手术者4例(19.0%),18例UC患者中,维持完全或部分缓解11例(61.1%),激素依赖3例(16.7%),手术4例(2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1年后的疗效有关(OR=1.320,95%CI:1. 032~1.690,P=0.027).结论 IBD患者对首次激素治疗有效,近期疗效良好.但无法长期维持缓解状态,亦无法降低手术风险.其预后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国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874例临床荟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汇总分析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SMAI)病例,探讨国人ASMAI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ASMAI共有87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800例,占91.5%;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SMAT)53例,占6.1%;急性非阻塞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NOSMAI)21例,占2.4%.男∶女=1.7∶1,平均年龄为61.9岁.主要相关疾病:心房颤动患者占53.5%(429/802),动脉硬化症患者占38.1%(69/181),冠心病患者占27.9%(195/698),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占24.2% (169/698),高血压患者占15.2%(106/698).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99.1%)、恶心呕吐(63.8%)、腹胀(40.8%)、便血(29.4%),而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较轻,与严重的腹部症状不符.561例(64.2%)通过手术确诊,263例(30.1%)通过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50例(5.7%)通过CTA确诊,但初步诊断的误诊率达58.1%.手术治疗占82.3% (710/863),介入治疗占13.9%(120/863),内科保守治疗占7.5%(65/863),病死率37.3%(326/874).结论 ASMA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通过CTA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04例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99例(95.2%)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围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13例(12.5%),其中6例(5.8%)发生呼吸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2.9%);切口感染6例(5.8%);切口裂开2例(1.9%);肠瘘1例(1.0%);胃瘫1例(1.0%).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4.8%).结论 老年人不是外科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手术禁忌证,重视围手术期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noue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92年至今资料相对完整的1625例PBMV患者,评价手术前后心导管、超声心动图与临床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并统计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技术性成功率98.71%.左房平均压术前(22.76±8.8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4.15±6.11)mmHg(P<0.001);左房内径术前(49.42±9.71)mm, 术后(45.16±8.27) mm(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术前(1.11±0.29)cm2,术后(2.01± 0.65)cm2(P<0.001);跨二尖瓣平均压差术前(12.18±5.85)mmHg,术后(3.21±3.77)mmHg(P<0.001).手术并发症例数96例(5.90%),二尖瓣反流71例(4.37%),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13例(0.80%),系统性栓塞9例(0.55%),其他5例(0.31%).导致死亡2例(0.12%),需要急诊外科干预11例(0.68%).结论: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放疗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直肠癌患者男536例,女226例,年龄21.73(平均48)岁;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320例(42.0%),中分化腺癌195例(25.6%),黏液腺癌84例(11.0%),乳头状腺癌40例(5.2%),低分化腺癌50例(6.6%),未分化癌34例(4.5%),腺鳞癌18例(2.4%),印戒细胞癌21例(2.7%).分期:Duckes A期115例,B期399例,C期210例,D期38例.762例行手术(n=589)或手术加术前放疗(n=173)治疗.随访(58-143 mo),了解术前放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762例中,术后局部复发142例(18.6%).其中术前放疗者173例中,术后局部复发19例(11.0%),术前未进行放疗的589例中,局部复发123例(20.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未进行放疗的5 a生存率48.1%,手术前施行放疗的5 a生存率58.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放疗可以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5 a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抗体检测法在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现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506位居民进行粪检,同时用NP30抗体检测法和血吸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SEA-ELISA)分别对其血清进行检测,评价NP30抗体检测法的敏感性;同时检测非流行区的100份血清确定其特异性.结果 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粪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0%(144/164)和84.76%(139/164);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6.00%(96/100)和94.00%(94/1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在粪孵阴性人群血清样本中,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151/342)和70.47%(241/3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P30抗体检测法可用于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筛查.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本院十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107例,对其临床特点、致病菌的变迁、治疗的变更进行讨论.本组手术治疗30例,死亡1例,治愈率96.7%.高于保守治疗的治愈率(70.1%).金葡菌IE的治愈率也达到了(71.4%),由于敏感抗生素或手术清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超声、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01/2008-1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共收治经超声、CT及AFP诊断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08例.20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全部病例均作了B超、AFP及CT检查.根据超声及CT所见将其分为三型:(1)巨块型;(2)结节型;(3)弥漫型.结果:AFP检查:阳性124例,敏感性为59.6%.AFP检查阴性84例(40.4%).超声共检出肝癌病灶186例,敏感性为89.4%,其中162例做出定性诊断(87.1%),24例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漏误诊22例(10.6%).CT检查:共检出肝癌病灶190例,敏感性为91.3%,其中做出定性诊断170例(89.4%),未予定性20例.漏误诊18例(8.7%).结论:如果3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垂体肿瘤239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自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住的239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9例垂体腺瘤中,男性93例(38.9%),女性146例(61.1%).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43.8±14.9)岁(范围为3.9~77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分泌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示,催乳素瘤为最常见的肿瘤(26.8%).手术治疗179例(74.9%),其中经蝶入路108例(60.3%),经额入路71例(39.7%),非手术治疗及随访者60例(25.1%).结论 垂体瘤可表现为内分泌异常、神经系统症状或其他原因行MRI意外发现;催乳素瘤为最常见的肿瘤.  相似文献   

10.
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DP方案组(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28例,NP方案组(诺维本联合顺铂)30例.发现DP方案总有效率为57.1%(16/28),NP方案组为43.3%(13/30),疗效相似;两组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为主.认为DP方案与NP方案对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Ⅲ NP),探讨其作为心肌组织纤维化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34例高血压病(EH)患者P Ⅲ NP含量,并同20例同年龄血压正常的健康者作对照,同时检测E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超声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VE/VA).结果高血压组血清P Ⅲ NP显著升高,血清P Ⅲ NP与Ang Ⅱ呈正相关(P<0.01),与VE/VA呈负相关(P<0.05),与LVMI无明显相关.结论 P Ⅲ NP可以作为判断心肌组织纤维化进展的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Ang Ⅱ是促进心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11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08年7月110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GIST主要起源于胃(50.9%)和小肠(31.8%),103例(93.6%)有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手术病理结果发现良性14例(1 2.7%),交界性37例(33.6%),恶性59例(53.6%).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08/110)和77.3%(85/110).81.8%的患者进行了根治性的手术切除.15例手术时已转移的GIST和6例复发的GIST行伊马替尼治疗,15例可评估,临床获益率80.0%.结论 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须依赖大体标本或免疫组化病理结果,CD117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肿瘤的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能延长晚期GIST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腹症外科治疗9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2006-2011年收治的97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年龄分布、并存病种类、急腹症原因和手术方法、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年龄60-98岁(平均69岁±8岁):60-69岁63例,70-79岁23例,80岁以上11例.从发病到就诊所用时间2-240h(69h±61h).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包括急性阑尾炎/伴穿孔26例(27%),肠梗阻25例(26%),空腔脏器穿孔18例(18%),嵌顿疝15例(16%),肠道肿瘤11例(11%),原发性腹膜炎2例(2%).并存1种疾病者21例(22%),2种36例(37%),3种32例(33%),4种以上8例(8%).经过以外科手术为中心、多学科联合围手术期处理,行阑尾切除术22例(23%),腹腔引流术8例(8%),肠粘连松解术16例(16%),肠造瘘术13例(13%),肠部分切除11例(11%),穿孔修补术18例(18%),腹股沟疝还纳、疝修补术15例(16%),术后痊愈且没有并发症41例(42%).共52例(54%)发生1种或数种并发症,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8例(39%),应激性溃疡4例(4%),泌尿系统感染6例(6%),肾功能异常2例(2%),心功能不全3例(3%),切口感染7例(7%),切口裂开4例(4%),维尼克脑病1例(1%),均经及时治疗后痊愈出院.死亡2例(2%),放弃治疗2例(2%).结论:采取快速和创伤最小的麻醉手术治疗,配合多学科协作治疗老年急腹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发生肠系膜血管血栓的特点.方法 在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3年1月至2007年7月)检索、分析、总结有关APS发生肠系膜血管血栓的病例报道.结果 共检索病例报道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5个月~69岁,平均(37±17)岁.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3例(14%),自然流产史4例(19%).病程4 h~4个月.表现腹痛18例(86%)、便血或黑粪4例、呕吐3例、腹泻2例、呕血2例,其他有发热等表现.查体腹部压痛10例(48%)、腹膜刺激征5例(24%)、移动性浊音3例、肠鸣音减弱或缺如3例.10例行B超检查,其中3例(33%)检测到肠系膜血管血栓,13例行CT检查者中9例(69%)发现肠系膜血管血栓,4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4例行多普勒超声均发现肠系膜血管血栓(100%),6例通过血管造影证实血栓形成.21例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8例(86%),其中IgG型占14例(67%).16例行剖腹探查,发现肠缺血坏死者9例(56%).21例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7例(81%),肠系膜上动脉血栓4例(19%),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5%),其中肠系膜静脉血栓中7例同时存在门静脉血栓(33%).结论 APS肠系膜血管血栓以肠系膜上静脉为主,常同时存在门静脉血栓,男性略多,中青年略多,可有血栓或自然流产史,可急性起病或逐渐进展,常表现为肠梗阻、肠缺血坏死,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多见,多种影像学方法联合检测利于及时发现血栓,抗凝及必要时及时手术对多数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5.
13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肺高压)行瓣膜手术的疗效,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入选1390例行瓣膜置换手术或瓣膜成形术的瓣膜病合并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1mmHg=0.133 kPa)患者,男性617例( 44.4 %),女性773例( 55.6%).按照肺高压诊断标准将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35~50 mmHg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轻度组,n= 331),PASP 51~70 mmHg者为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度组,n=816),PASP >70 mmHg者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重度组,n= 243).回顾性分析13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三组术后5~10d肺动脉收缩压比术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1个月内),中度组比轻度组、重度组比轻度组的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及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及术后5~10 d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及术后5~10d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9例(98.5%)治愈出院,死亡21例(1.5%),其中轻度组死亡4例(1.2%),中度组死亡12例(1.5%),重度组死亡5例(1.5%).平均随访时间16.5±5.7个月,随访率88.3%(1209例).结论:肺高压是心脏瓣膜手术的危险因素,但只要综合评价病情、注意围手术期心肺保护和积极控制肺高压,手术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与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从2000年1月~2007年6月,B超引导下对2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354例次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治疗后随访,最长随访5年以上.结果 2例治疗后24h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RFA术后并发症有:感染、发热223例次(62.99%),肝细胞明显损害117例次(33.05%),黄疸明显加重67例次(18.92%),血性腹水14例次(3.95%),气胸3例次(0.84%),消化道出血2例次(0.56%).治疗后随访到6月者187例,AFP下降50%者129例(68.98%),死亡23例,存活164例(87.70%).随访1年者129例,AFP下降50%者67例(51.93%),死亡37例,存活92例(71.3l%).随访3年者83例,AFP下降50%者28例(37.73%),死亡5l例,存活32例(38.55%).随访5年者56例,AFP下降50%者12例(21.42%),死亡44例.存活12例(21.42%).肝脏肿瘤个数少和病灶体积小或者肝功Child-Pugh分级较好的患者生存率高.结论 RF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和反复治疗等优点.尤其对于无手术指征及TACE风险较大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当肿瘤<5 cm尤其是单个病灶或肝功Child-Pugh分级较好时效果更加明显.但并发症较多,长期疗效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CHF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三组:ACEI/ARB组,29例,倍他乐克组,24例;ACEI/ARB+倍它乐克组,33例;4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CHF患者入院时及规范治疗6 w后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应用多普勒超声测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及两者比值(VE/VA)、左室内径(LVID).结果 各组CHF患者及对照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各组CHF患者NYHA分级和LVEF也无显著差异.CHF患者血清PⅠCP和 PⅢ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CHF患者治疗6 w后,NYHA分级和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血清PⅠCP 和PⅢNP较治疗前也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PⅠCP和 PⅢNP水平与LVID呈正相关,与LVEF、VE/VA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PⅠCP 和PⅢNP水平可预测CHF患者药物治疗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常见原因和探讨降低其死亡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1年6月至2002年6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病例资料.结果共有307例患者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有2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8%.以1986年为界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分为2个阶段,手术死亡率第1阶段为14.7%(11/75),第2阶段为4.3%(10/232)(P<0.01).死亡原因为消化道出血 (5例)、腹腔内出血(5例)、胰瘘(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 (3例),ARDS(2例),腹腔感染(1例)及胆瘘 (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消化道或腹腔内出血、胰瘘、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进行重要脏器功能的合理评估,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科医生和完善外科操作技术,提高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水平,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681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组男402例,女279例.年龄39h~36个月,平均(14.58±10.42)个月.体重2.3~18.0kg,平均(8.50±2.75)kg.病种包括非发绀型和发绀型二大类20余种.常温全麻64例,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68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149例.根治性手术677例.姑息性手术4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39例(5.73%).并发症99例(14.5%).远期死亡1例(0.17%),远期并发症5例(0.89%).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M-ANNHEIM分类系统为指导,研究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探讨M-ANNHEIM分类系统对CP的有效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长海医院住院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M-ANNHEIM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果 307例CP患者入组,其中男性214例,女性93例,男∶女=2.3∶1,成人256例,青少年(<18岁)51例.有饮酒史129例(42.0%),吸烟110例(35.8%),血脂升高31例(10.1%),12例有胰腺分裂、胰腺创伤后胰管瘢痕形成等胰腺导管因素.胰腺钙化231例(75.2%),外分泌功能不全(脂肪泻)45例(14.7%),内分泌功能不全(糖尿病)58例(18.9%),曾行胰腺外科手术者32例(10.4%),伴有胰腺假性囊肿、胆管梗阻、胰腺癌等严重的器质性并发症者39例(12.7%).M-ANNHEIM临床分期:0期患者为0,Ⅰ期患者220例(71.7%),Ⅱ期69例(22.5%),Ⅲ期12例(3.9%),Ⅳ期6例.M-ANNHEIM临床特征及严重性评分平均为7.78分.轻度69例(22.5%),中度174例(56.7%),进展62例(20.2%).结论 M-ANNHEIM 分类系统是临床实践的一个简单的、客观的、精确的、有效的和相对非侵害性的分类系统,有助于研究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