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临床康复》2010,(29):5492-5492
1 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构建小口径血管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鼠尾胶原凝胶诱导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 3 脱细胞支架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临床康复》2010,(28):5180-5180
1 不同冷冻方法对人卵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鼠尾胶原凝胶诱导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局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血管新生,阻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后犬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以及对心肌梗死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后一二小时,实验组犬将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心肌梗死区四五个不同部位,对照组注入等量的DMEM.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1天及1,2,3,4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P < 0.01),且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 < 0.01);心肌梗死区单位面积毛细血管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结果表明心肌梗死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使得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增加,并可促进心肌梗死后毛细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螺内酯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近来有实验证实螺内酯在体内外能够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目的:验证螺内酯对碱烧伤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D大鼠36只,采用碱烧伤方法制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造模后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灌胃给予螺内酯100 mg/kg,1次/d,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取大鼠6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于造模后4,7,14 d运用裂隙灯观察各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并计算面积,并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角膜组织未见炎症细胞与新生血管,角膜上皮及基质层仅见微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未见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个时期新生血管面积减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降低(P<0.05).提示螺内酯可能通过参与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从而有效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背景:雷帕霉素全身用药可明确抑制角膜移植后植片新生血管的生长,但雷帕霉素滴眼剂能否起到相同或者类似的作用尚有待验证.目的:观察雷帕霉索滴眼剂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角膜缝线法建立SD大鼠左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与雷帕霉素滴眼剂组.各组均术后第1天开始用药,4次/d,1滴,次.每日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第3,7,14天测量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计算新生血管面积.14 d后切取角膜行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α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高于雷帕霉素滴眼剂组(P=0),说明雷帕霉索滴眼剂可抑制缝线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滴眼剂组角膜上皮层、浅基质层、新生血管内皮、角膜缝线处上皮以及浸润的炎性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α表达明显降低,病理切片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果提示雷帕霉素滴眼剂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可能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抑制炎性细胞的分化浸润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背景:现阶段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骨的方法大致分为在化学药物作用、细胞因子作用以及转基因作用下的分化等.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所和骨关节科完成.材料:人骨髓基质细胞取自健康成年男性自愿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相关病毒由课题组前期构建.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髂前上棘骨髓,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后取50%融合的P2代细胞,随机分为4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1×1010OPU/mL,孵育24 h后换为普通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加入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相关病毒,其余处理与前组相同.阳性对照组向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空白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完全培养液,不进行特殊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人骨髓基质细胞中骨胶原结节形成.结果:处理后2周,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基本相似(P>0.05),而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组、空白对照组的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在骨髓基质细胞的胞浆内表达,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3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和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骨胶原结节形成,明显多于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组、空白对照组.结论: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狗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2-05/2005-06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实验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组与对照组。从3只成人杂交犬髂骨取骨髓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将重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狗骨髓基质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四唑盐、对硝基苯磷酸盐检测细胞增殖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质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①重组质粒pcDNA3-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第7,14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②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基因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③培养后第6,8,10,12天,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骨髓基质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比较,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蛋白质合成增多[转染组碱性磷酸酶为(428.09±26.67),(565.11±24.17),(562.94±39.17),(596.45±30.17)nkat,对照组碱性磷酸酶为(363.57±20.67),(536.44±11.42),(537.11±26.83),(548.10±22.34)nkat;转染组细胞蛋白合成为1.41±0.23,1.46±0.24,1.59±0.33,1.74±0.26;对照组细胞蛋白合成为0.82±0.11,0.83±0.09,0.85±0.06,0.91±0.09]。④透射电镜可见转基因细胞内质网增多,线粒体致密,而糖原溶解与脂肪空泡则减少。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率与良好的血液供应关系密切,在移植早期其自身所分泌产生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不足以刺激血管新生而容易导致移植的细胞死亡。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大鼠梗死心肌组织修复重建、血管再生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的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6-01/2007-12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选取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D大鼠4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6~8周龄.体质量250~300g。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心肌内注射体外转染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心肌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组,注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照组,注射无血清IMDN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移植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分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变化。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区移植细胞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染色阳性,细胞呈肌样细胞形态,并且两组心功能都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改善程度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部分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构成了梗死区域新生毛细血管,相对于单纯细胞移植与细胞因子移植,细胞移植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更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可以通过促进心肌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来重建缺血心肌,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但在移植早期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不足以维持良好的分化和再生。目的:验证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西兰兔梗死心肌组织的修复重建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BrdU标记的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新西兰兔5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梗死心肌内注射: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肝细胞生长因子。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⑤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血清IMDM培养液。移植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兔心功能都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移植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兔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部分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构成了梗死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都有明显的血管新生(P〈0.05),而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最显著。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心肌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具有体内成骨能力。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SD大鼠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实验组植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术后第2,4,8周行股骨标本影像学与组织学观察;术后第8周行新生骨痂环境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与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体内后无排斥反应及炎症反应,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成骨更快,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具有更好的骨再生能力,其成骨方式主要为软骨内成骨。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了局部微血管的形成和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加快了软骨内成骨的速率,缩短了骨修复时间,提高了骨再生的质量和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从脐带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内皮细胞方向诱导分化方法和条件。方法:从新鲜脐血中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出单核细胞,在添加VEGF的M199培养液中培养,每隔3-4 d换一次液。培养16 d后,消化贴壁细胞,用DiI-ac-LDL及FITC-UEA-1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培养3-4 d单核细胞开始贴壁,14 d左右开始出现索条状结构,免疫荧光鉴定显示贴壁细胞呈双荧光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70%贴壁细胞表达FITC-UEA-1, 85%贴壁细胞表达DiI-ac-LDL。结论:脐血中富含内皮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关于移植异体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缺血组织血管改建的研究正成为热点。目的:观察移植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的情况。方法:以BrdU标记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回输于背部皮肤有切割伤的大鼠(实验组)体内,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移植后1,3,7,14d时受体大鼠皮肤损伤区BrdU阳性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体大鼠脾脏淋巴滤泡数量和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的内皮祖细胞可以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3,7d时内皮祖细胞数量最多(P〈0.05),14d时在损伤区血管内壁中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实验组大鼠脾脏淋巴滤泡的数量和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证实移植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没有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主要用于培养内皮祖细胞,作者所查用此液培养间充质于细胞的报道较少。目的:对以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为基础的不同方法培养脐血间充质于细胞的效果比较。设计、时间和单位:对比观察的细胞培养实验,于2005—09/2006-05在上海市瓶华医院市级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妊娠杂交犬8只,抽取脐血进行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及内皮细胞培养基为美国Clonetics产品,鼠抗CD11a单克隆抗体,鼠抗CD11b单克隆抗体,鼠抗CD29单克隆抗体,鼠抗CD71单克隆抗体均为美国Antibodydiagnostica产品;鼠抗CD34单克隆抗体为美国LabVisionCorporation产品。方法:收集的脐血于细胞分为A,B,C,D4组。A组用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培养:B组用添加有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培养液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在6孔板上培养。c组用添加有内皮细胞培养基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6孔板上培养。D组用添加有内皮细胞培养基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在25cm。细胞培养瓶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和群体倍增数。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抗原CD11a、CD11b、CD34、CD29及CD71的表达。结果:各组均有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培养出。A组细胞形态不良,增殖缓慢;B组细胞增殖旺盛:C组细胞克隆不稳定,容易老化;同时出现另一种细胞克隆。D组细胞培养的结果与C组相似。免疫组化法检测抗原显示CD11a(-),CD11b(-),CD34(-),CD29(+)及CD71(+)。结论:在未经处理的6孔板上,用添加有内皮细胞培养基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液细胞培养液可以培养出生长良好、增殖旺盛的间充质于细胞。应用纤维连接蛋白和25cm。细胞培养瓶培养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乔威  冉峰  刘长建 《中国临床康复》2013,(36):6508-6514
背景:内皮祖细胞是成熟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新生血管和新生内皮化作用,在许多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其生物学特征及鉴定方法仍存争议。目的:探索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外周采血后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全培养基重悬后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体外培养扩增获取人内皮祖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生长增殖潜能及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并通过细胞一氧化氮分泌功能测定及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功能学特征。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后,六七天形成纺锤样细胞簇,两三周黏附细胞发育形成鹅卵石样外观细胞,逐渐融合呈外生性生长。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相比人内皮祖细胞具有高的增殖潜能。人内皮祖细胞表达CD31、CD34、CD144、KDR,表现为典型内皮细胞系表型,此外细胞可摄取ac-LDL并结合UEA-I。在功能上内皮祖细胞可分泌一氧化氮并可在Matrigel中形成管腔样结构。提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黏附诱导培养可获取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细胞形态、增殖能力、生物表型特征结合细胞功能学的综合性鉴定方法用于内皮祖细胞的鉴定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背景:课题组研究的掺锶聚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经过前期的研究已证明有促血管化作用,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内皮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支架于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增殖和促血管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9/2009-04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在制备聚磷酸钙过程中掺入锶制备掺锶量为1%,2%,5%,8%,10%的掺锶聚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①材料置于24孔培养板中,将浓度为3×10~7 L~(-1)的内皮细胞悬液300 μL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上,补加200 μL RPMI1640全培养液.分别于1,3,5,7 d通过MTT法观察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②聚磷酸钙和8%掺锶聚磷酸钙多孔支架放于24孔板中,将浓度为1×10~8L~(-1)的内皮细胞悬液300 μL接种于支架材料上,补加600 μL RPMI1640全培养液.培养5 d后取出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形貌.③内皮细胞与不同掺锶量的掺锶聚磷酸钙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至细胞汇合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内皮细胞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分泌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掺锶聚磷酸钙和聚磷酸钙材料上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形貌,内皮细胞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分泌量.结果:MTT法实验结果表明,与聚磷酸钙组及其他掺锶量的掺锶聚磷酸钙比较,8%掺锶聚磷酸钙拥有更高的内皮细胞增殖度;扫描电镜表明在8%掺锶聚磷酸钙材料表面生长的内皮细胞具有更好的生长状态和生物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表明,与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能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蛋白分泌量,其中以8%掺锶聚磷酸钙最为明显(P<0.05).结论:掺锶聚磷酸钙与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明显上调促血管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具有促血管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掺锶聚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降解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血管牛成的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将ROS17/2.8成骨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支架在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10/2009-06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制备掺锶量为1%,2%,5%,8%,10%的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ROS17/2.8成骨细胞株购自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与移植工程实验室. 方法:①制备细胞支架复合物:将材料置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300 μL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7L~(-1)),培养14 d,隔天换液.②分别于1,3,5,7,10,14 d行MTT法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③将培养7 d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离心取上清液,用夹心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支架上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MTT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ELISA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分泌量,其中以8%掺锶聚磷酸钙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锶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能明显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且以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具有促血管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Manipulation of stem cells using physicochemical stimuli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tool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While 2D substrates with tunable elasticity have been studied for control of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we recently developed a stratified co‐culture model of angiogenesis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 that differentiate on a tunable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substrate, thereby creating a physiologic context for elasticity‐induced differentiation. Endothelial cells (EC) were cultured on top of the hMSC construct on a collagen gel to monitor network formation. Media composition influenced EC invasion due to the conditioning media, the reduction of serum and supplemental growth factors, and the addition of recombinant growth factors. Conditioned media, recombinant growth factors and direct co‐culture were compared for endothelial cell invasive response using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As anticipated, use of recombinan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duced the deepest EC invasions while direct co‐culture caused shallow invasions compared to other conditions. However, endothelial cells displayed lumen‐like morphology, suggesting that cell‐cell interaction in the co‐culture model could mimic sprouting behaviour. In summary, an engineered suitable biochemic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facilitated endothelial cells to form 3D vessel structures onto hMSCs. These structures were plated on a stiff surface known to induce osteo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This low cost co‐culture system, with its minimal chemical supplementation and physically controllable matrix, could potentially model in vivo potential in engineered and pre‐vascularized bone graft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动员自体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至外周血,趋化其至创面,促进创面血管新生。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动员效果的时效关系。方法: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腹腔注射7d动员小鼠血管内皮祖细胞,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定点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以比较动员效果,优选安全有效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剂量,并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内皮祖细胞对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开始注射后1,3,5,7,10,14d等6个时间点内,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无明显变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逐渐增加,于7d达到高峰。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内皮祖细胞比例较低剂量组增加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可见,促红细胞生成素连续7d腹腔注射能增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在动员后第7天时达到高峰,效果成剂量依赖性,并能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血管发生和血管内膜损伤后修复,对治疗缺血性疾病意义重大,但目前对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还存在争议。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与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被的培养瓶中贴壁培养,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完全培养基诱导培养,对获得的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以及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与结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量多,集落状生长,增殖能力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少,散在生长,消化后能贴壁但不能传代。两种不同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CDl33、CD34、FIk-1、Ⅷ因子在不同时段呈阳性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il-acLDL、FITC-UEA-1均为双染。透射电镜检查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发现W-P小体。提示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均能分离培养出内皮祖细胞,但前者是早期内皮祖细胞,后者为晚期内皮祖细胞,两者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