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安徽省 1995~ 2 0 0 0年丝虫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按照卫生部丝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 结果 纵向监测点自 1997年起未再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横向监测 32 5 82 2人 ,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35人 ,平均微丝蚴率为 0 .0 1% ;免疫学监测 ICT阳性率为 4.88% (4 / 82 ) ,特异性 Ig G4测定 6 31人 ,阳性率为 6 .18% (39/ 6 31) ;估计全省尚有 6~ 8万慢性丝虫病病人 ;有 49个市县经省级审评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占流行市县数的 6 0 %。 结论 安徽省丝虫病监测任务仍十分艰巨 ,需进一步加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1995—2000年安徽省丝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安徽省1995-2000年丝虫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卫生部丝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结果 纵向监测点自1997年起未再发现微丝蚴血症者;横向监测325822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5人,平均微丝蚴率为0.1%;免疫学监测ICT阳性率为4.88%(4/82),特异性IgG4测定631人,阳性率为6.18%(39/631);估计全省尚有6-8万慢性丝虫病病人;有49个市县经省级审评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占流行市县数的60%。结论 安徽省丝虫病监测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进一步加强残存微线蚴血症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消长规律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方法 从 198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 ,病原学监测为血检微丝蚴 ,蚊媒学监测为蚊媒剖检幼丝虫。 结果 在7个 (张庄国家监测点除外 )省级纵向监测点中 10例微丝蚴血症者于 1990~ 1993年内陆续自然转阴 ,1993~ 1999年的复检均未复阳 ,连续 12年未发现丝虫新感染者。蚊媒监测 1994年以前发现阳性蚊 15只 ,检出幼丝虫 18条 ,均为 ~ 期幼虫。在蚊种构成上各监测点人房内优势蚊种仍为淡色库蚊 ,其次为中华按蚊 ,致倦库蚊和嗜人按蚊很少。露宿人群蚊媒叮人率波动较大 ,高者达 36 0 .6 0只 /人·夜 ,低者仅为 7.2 0只 /人·夜。帐内人群蚊媒叮人率波动较小 ,一般在 1只 /人·夜左右。经产蚊比率 2 7.2 7%~ 88.10 %。 1988~ 1999年横向监测 ,全省累计血检 11186 81人 ,1988~ 1990年查出微丝蚴血症者 2 6例 ,1991年以后未再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1994~ 1999年蚊媒监测 ,共剖检蚊媒 15 7815只 ,未发现阳性蚊。 结论 河南省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并已进入区域消除阶段。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市南岸村位于该市的东南部 ,有 5个自然村 ,是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196 6年普查 ,微丝蚴率为 5 .19% (4 8/ 95 2 ) ,经过 5次查治 ,1984年的微丝蚴率下降到 1.31%。 1985年经过省级考核验收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1990年开始开展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的监测。1 内容与方法1.1 病原学监测1.1.1  1990、1994年对全村 1岁以上居民各作 1次全面普查 ,夜间采耳垂血 6大滴 (12 0 μl) ,涂两张厚血片 ,染色镜检 ,查微丝蚴血症者并计算密度。1.1.2 微丝蚴血症复查  1990年起对原来及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进行…  相似文献   

5.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 ,属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195 6~ 1998年全县丝虫病防治工作经历了 3个阶段 :调查防治阶段、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10年内监测阶段和基本消灭丝虫病 10年后监测阶段。累计病原学血检 910 395人次 ,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16 70 0例次 ,用乙胺嗪治疗 2 14 93例次。1987年 1~ 6月4 2乡镇 2 790 4 0人食用 0 .35 %乙胺嗪药盐和药酱油全民防治丝虫病。1998年血检 17乡镇 15 2 33人 ,全部阴性 ,证实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1 概况病情 :195 6~ 1985年 ,永嘉县 5 9乡镇 886行政村丝虫病广泛流行 ,除 4乡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外 ,其余 …  相似文献   

6.
枣庄市曾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 ,淡色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195 8年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2 1% (最高达 4 0 % ) ,经积极防治 ,1983年全市平均微丝蚴率降至 1%以下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此后重点开展了丝虫病监测。1 防治措施与效果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5 8~ 1982年在全市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 ,累计血检 776 0 190人次 ,查出微丝蚴血症者 6 3345 7例 ,均给予海群生 (4 .2 g7d疗法 ) 2~ 3疗程正规治疗。在丝虫病流行较重的部分乡村 ,采用全民海群生 (3.6 g5 d间歇疗法 ) 2~ 3疗程服药 ,服药人数 1380 96人 ,197…  相似文献   

7.
在西萨摩亚亚周期型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低密度微丝蚴血症是指微丝蚴密度为1—20条/ml的丝虫病患者。在28个村7 430人的调查中,用核孔膜过滤法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81人,其中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90人(23.6%)。随着村内微丝蚴阳性率的增高,低密度微丝蚴携带者占微丝蚴阳性总人数的比例减少。低密度微丝蚴血症在20岁以下年龄组(平均占35.9%)比20岁以上的年龄组(平均占21.1%)明显地多,但在性别上无差异。以波利尼西亚伊蚊叮咬微丝蚴密度超过500条/ml的携带者,感染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从 198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 1989~ 1996年 ,全省共监测 12 37871人 ,查出微丝蚴血症者 140例 ,其中 ,1989~ 1993年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 0 .0 5 %、0 .0 2 %、0 .0 1%、0 .0 1%和 0 .0 0 4% ,从 1994年以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解剖蚊媒 8995 7只 ,从 1993年以后 ,未发现蚊媒人体幼丝虫。结果提示 ,湖北省的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9.
五指山市有 9个乡镇、1个农场 ,335个自然村 ,10 96 5 2人 ,分布在昌化江、南圣河沿岸 ,五指山、阿陀岭脚下 ,以黎族为主 ,其次是苗、汉族 ,属热带气候。是以致倦库蚊为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70~ 1971年人群平均微丝蚴感染率为 1.31%(0 .0 7%~ 4.5 6 % ) ,1983~ 1986年人群微丝蚴感染率降至0 .2 3% (0~ 0 .5 5 % )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86年消灭最后 1例微丝蚴血症者。 1987年后开始实施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期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内容和方法按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进行。在原丝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是以马来丝虫病流行为主的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中、低度混合流行区 ,中华按蚊和致乏库蚊为其传播媒介。 195 0年人群微丝蚴阳性率为 8.95 % (16 1/ 1799) ,195 1年调查应征青年微丝蚴阳性率为 30 % (90 / 30 0 ) ,全市于 195 0~ 1986年共查出微丝蚴阳性者 16 130 8人 ,体征阳性病人为 810 2 3人。1 防治情况全市丝虫病防治工作分为普查普治 (包括调查摸底 )和复查复治 (包括巩固扫尾 )两个阶段。 1972年前为第一阶段 ,全市共普查 36 0 30 6 0人 ,微丝蚴阳性 15 2 4 6 8人 ,微丝蚴阳性率4 .2 3% ;体征阳性 (流火、象皮肿 ) 6 14 13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