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125)I标记的麻风单克隆抗体—MLO_4以血清抗体竞争结合试验(~(125)I—MLO_4—SACT),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麻风特异性抗体。如被测血清使抗原与~(125)I—MLO_4的结合量小于50%(30);30例  相似文献   

2.
1983年5月18—20日于日本东京,在笹川基金会资助下,举行了麻风亚临床感染血清试验讨论会,并出版了会议录。自本世纪初发现了补体结合试验法,并用以诊断梅毒和麻风以来,血清试验一直是麻风诊断工作中的一大问题。虽有许多研究者曾试验过麻风的血清诊断,但没有人能成功地提出一种适用的血清试验法,但最近由于使用了诸如放射免疫试验、免疫荧光和酶  相似文献   

3.
在麻风防治工作中,麻风流行学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领域,而在麻风流行学的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缺少麻风亚临床感染(下称麻风亚感)引起发病的可靠信息。现有证据表明,麻风病象结核病一样,在任何地区亚临床感染者的数目远远超过发病者的数目。所以检测麻风亚感是十分头等重要的。通过麻风亚感的信息可确定麻风感染的范围、分布、疾病的过程和进行适当化疗或/和免疫预防研究。鉴于检测麻风亚感的重要性和近年来这方面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现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扼要复习,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麻风防治工作中,流行学研究相当重要,而流行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是缺少有关亚临床感染(下称亚感)的可靠信息。有证据表明,麻风象结核一样,亚临床感染者的数目远远超过发病者的数目通过麻风亚感的信息可确定麻风感染的范围、分布,了解疾病的过程和进行适当的化学或免疫预防研究。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现根据部分文献,作一扼要复习,供同道参考。一、亚感的证据接触麻风病人的健康者是否有亚感的  相似文献   

5.
6.
近年随着联合化疗的推广应用,及时有效地控制多菌型麻风患者,有力地促进了麻风的防治。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麻风流行区的感染态势,我们于1988和1990年分别于塔里木盆地南沿的麻风流行区,包括叶城、皮山、且末三县9个乡,对麻风家庭内接触者和周围的健康人进行了麻风亚临床感染的调查。同时以非麻风流行区(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7.
以PGI—ELISA定量检测452对麻风患者的家内接触者(HC)和其住宅周围的随机人群(RP)中的亚临床感染、并对结果进行了配对分析。结果表明“①HC中的阳性率(26.11%)高于RP的(20.7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机率;②HC(男22.10%、女28.78%)和RP(男16.57%,女23.62%)均显示其阳性率女高于男(P<0.05),值得进一初探讨③阳性年龄专率显示15~25岁的HC与RP均高(27.13%与27.56%),HC中6~14岁HC的,(24.47%)高率RP者(17.35%),P<0.05故应注意在青少年接触者中均以接触病人;④MB的HC(LL34.84%、BL28.40%)阳性率高于PB的,P<0.01、而在RP则无此现象;⑤在HC与RP中均以接触治愈的人中,其阳性率以HC(24.44%)高于RP(17.7%),P>0.01。这提示带菌量与细菌活力,接触的频率及密切程度都可能是形成“亚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印度南方的二个村庄进行,是麻风病和结核病高流行区。麻风流行率48.58‰,患病率7.56‰,麻风接触者患病率12.56‰。研究包括来自上述二个村庄的麻风病人,总计345例,瘤型44例,非瘤型301例。麻风家庭接触者870名,其中瘤型接触者120名,非瘤型接触者750名。从每个接触者右耳垂和鼻粘膜组织液涂片并泸纸采血,同时进行光田氏麻风菌素试验。如果4周后丘疹≥5mm为晚期反应阳性。涂片做抗酸查菌。做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用以检查抗麻风菌抗体。抗原在1:40或更高稀释度,血清显示2~+或以上者是为阳性。870名接触者中,发现皮肤、粘膜涂片检菌、FLA-ABS和麻风菌素反应阳性的,分别是5名(0.6%)、29名(3.3%)、125名(14.4%)和622名(71.5%)。麻  相似文献   

9.
用NT-O-BSA-ELLSA方法结合麻风菌素试验对贵州12个县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麻风病人的1715例接触者进行了亚临床感染检测和临床观察研究。检出抗体阳性者306例,其中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的高危者61例;经5~9年的临床观察,高危者发病14例,另有一例抗体阴性者发病。9年的观察组中高危者的发病率是观察5年者的2倍(P<0.05);家庭内外、治疗前后、不同性别和亲缘关系的接触者中亚感与发病的比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用NT-O-BSA-ELLSA方法结合麻风菌素试验对贵州12个县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麻风病人的1715例接触者进行了亚临床感染检测和临床观察研究。检出抗体阳性者306例,其中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的高危者61例;经5-89年的临床观察,高危才发病14例,另有一例抗体阴性者发病。9年观察组中高危者的发病率是观察5年者的2倍;家庭内外、治疗前后、不同性别和亲缘关系的接触者中亚感与发病的比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来从免疫学观点对麻风的亚临床感染进行了讨论.麻风菌素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用来做为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力的指标,但这些试验与其它分枝杆菌有交叉反应,所以在麻风与结核均为流行的地区很难评价.作者的麻风荧光抗体吸收试验用吸收血清中交叉反应抗体的方法克服了与其他分枝杆菌有交叉反应的缺点.具体方法是:一、试验前的准备:①配制麻风杆菌悬液.1克麻风瘤加生理盐水10毫升在冰浴条件下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建始县的麻风流行情况,对麻风亚临床感染进行了探讨,作者对麻风病人29例,病人家属43例,高危人群104例,用ND-O-BSA-ELISA试验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病人阳性率62%,家属56%,高危人群39%。提示麻风有流行的潜在危险;同时对接触者,性别,年龄,家庭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452名麻风家内接触者做PGI-ELISA定量检测,分析了影响麻风亚临床感染的因素.结果显示:①.接触LL者阳性为34.84%,BT者为17.11%;接触活动性病人为32.11%,治愈者为24.44%,提示麻风菌暴露的强度(数量与活力)是影响接触者亚感的直接因素。②.接触时间显示在第3、4年阳性偏高,但逐年的阳性数无明显规律,这可能与计算接触时间的主客观误差有关。③在接触者的家系中,子女达50.0%,配偶为27.97%,提示接触者长期暴露在麻风病人之中(尤其是MB病人)易被感染,但作者强调在分析家系成员时要考虑到影响接触的客观因素。④.从父母均患麻风后结婚所生子女的感染可见,父母是MB或MB/PB的23名中有11名(47.8%)阳性,父母是PB者11名均阴性,揭示接触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性,以及易感性等均有影响。性别及年龄的影响前已讨论过。  相似文献   

15.
近来已在体外建立了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MIT)方法来测定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反应。作者讨论了在麻风病人及其接触者和非接触者中所进行的这两种试验和观察,探讨麻风无症状(又称临床下)感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作者应用荧光麻风抗体吸收试验(FLA-ABS)和Dharmendra抗原的麻风菌素试验进行的麻风亚临床感染调查的8年随访观察结果.随访对象为1069名麻风健康接触者,其中多菌型麻风接触者702人(0~5岁者117人,6~10岁者170人,11~15岁者148人,15以上者267人),  相似文献   

17.
著者用Ivanyi所提供的麻风菌单克隆抗体MLO_4,MLO_6(能分别鉴定麻风菌抗原MY2a和MY1a)检察麻风病人皮损冰冻切片中的特异性麻风菌抗原。用过氧化酶标记法显示,并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片作对比观察。共检查6例BT/TT病人;7例BL/LL病人。在结核样型病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内的淋巴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显示单克隆抗体使细胞膜部受染。同样,瘤型麻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OKT_3 PAN、OKT_4 IND和OKT_8 SUP单克隆抗体(MA)分别测定了麻风病人和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总数(OKT_3 PAN阳性细胞)、诱导(辅助性)T细胞(OKT_4 IND阳性细胞)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OKT_8 SUP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并用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了麻风患者和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人麻风分枝杆菌(M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淋巴增殖性应答.被研究的对象为未经治疗的三组麻风病人,其中BT18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Ramu 应用FLA-ABS 和单克隆抗体的血清学抗体竞争试验(SACT)方法,对62名多菌型麻风接触者(多数是儿童)的亚临床感染进行了调查。62名接触者中,27名麻风菌素试验阳性,35名阴性。在3年的观察期中有10例患了麻风,其中2例  相似文献   

20.
麻风亚临床感染的研究:(Ⅲ)影响亚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