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应用于多发性硬化(MS)患者所获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 Library、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14-12,收集有关他汀类药物应用于MS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应用Cochran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评估后应用Revman5.1软件对所提取文献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合计包含557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在应用β干扰素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单独应用同种β干扰素对照。荟萃分析结果显示,β干扰素联合他汀类药物组在降低患者的年复发率(WMD=-0.17,95%CI:-0.59~0.26,P=0.44)、出现病情复发或进展的患者数目(RR=1.24,95%CI=0.93~1.65,P=0.14;RR=1.31,95%CI:0.73~2.36,P=0.36)、EDSS评分(WMD=-0.21,95%CI:-0.45~0.02,P=0.08),以及MRI新发T2病灶的患者人数(RR=1.41,95%CI:0.82~1.75,P=0.10)、新增T2或增强病灶数目(WMD=0.83,95%CI:-0.3~1.96,P=0.15;WMD=-0.25,95%CI:-0.65~0.14,P=0.21)等与同种β干扰素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两组肌痛的发生率(RR=1.09,95%CI:0.48~2.50,P=0.17),疲劳的发生率(RR=1.06,95%CI:0.51~2.20,P=0.87)以及总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RR=1.08,95%CI:0.99~1.18,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干扰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MS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用同种β干扰素治疗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BAVM)行血管内栓塞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现有病例证据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获取2010年以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对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总计脑动静脉畸形患者493例,其中血管内栓塞组267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2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栓塞组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治疗BAVM完全闭塞率的比值比(OR=0.30,95%CI:0.15~0.63),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OR=1.20,95%CI:0.63~2.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治疗后病死率(OR=1.32,95%CI:0.51~3.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血管内栓塞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作为BAVM的起始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较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闭塞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隐源性卒中合并PF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关于PFO封堵治疗隐源性卒中合并PFO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10-01。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包括44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PFO封堵治疗后复发性卒中发生率降低(OR=0.47,95%CI:0.35~0.65,P0.01),而两种治疗方案出血风险(OR=0.96,95%CI:0.57~1.62,P=0.88)和死亡风险(OR=0.71,95%CI:0.38~1.36,P=0.31)均无统计学差异,而PFO封堵组新发房扑或房颤的发生率增高(OR=5.81,95%CI:3.04~11.12,P0.01)。结论基于PFO及隐源性卒中患者的现有数据,PFO封堵治疗在疗效方面优于药物,但封堵治疗与新发房颤或房扑的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及VIP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研究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71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显微手术相比,内镜手术肿瘤全切率[优势比(OR)=1.23;95%可信区间(CI)(0.62~2.46);P=0.56]、手术时间(P0.05)、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率[OR=1.21;95%CI(0.58~2.55);P=0.61]、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1.44;95%CI(0.80~2.58);P=0.23]、脑/脑膜炎发生率明显减少[OR=1.15;95%CI(0.38~3.48);P=0.81]、尿崩发生率[OR=1.17;95%CI(0.71~1.94);P=0.53]均无明显改善,而术后鼻出血发生率[OR=0.24;95%CI(0.07~0.78);P=0.02]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相比其术后鼻出血患者较少,术后住院天数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标准计量与低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关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不同剂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队列研究。结果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OR=1.09(95%CI0.91~1.29),P=0.34]、脑出血发生率[OR=1.22(95%CI0.76~1.97),P=0.41]及3个月内病死率[OR=1.10(95%CI0.84~1.46),P=0.4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与标准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四期)、Medline(1950~2010年)、Embase(1980~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年)等,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外关于法舒地尔治疗SAH后CVS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1322例SAH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法舒地尔组CV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66,95%CI(0.52,0.82),P=0.0003];②法舒地尔组SAH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58,95%CI(0.35,0.96),P=0.03];③法舒地尔组SAH患者CT显示脑组织新发低密度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67,95%CI(0.52,0.86),P=0.002]。结论法舒地尔治疗可降低SAH后CVS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可减少脑组织新发低密度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与血浆置换(PLEX)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系统收集国内外有关这两种方式治疗MG的相关文献。按系统评价的方法,由2名研究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2132例MG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VIG与PLEX治疗MG的有效性无明显差异[OR=0.94,95%CI(0.57,1.32),P=0.79];IVIg与PLEX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OR=0.91,95%CI(-0.37,2.21),P=0.83]。结论 IVIG与PLEX对MG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术中亚低温对开颅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8月。收集在开颅手术中使用亚低温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 Man5.3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1306例病人,其中亚低温组657例,正常体温组649例。低温组患者在预后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状态五个方面与正常体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合成结果分别为:[OR=1.24,95%CI(0.97~1.58),P=0.08]、[OR=0.97,95%CI(0.73~1.30),P=0.86]、[OR=0.77,95%CI(0.50~1.18),P=0.23]、[OR=1.35,95%CI(0.32~5.65),P=0.68]、[OR=0.71,95%CI(0.47~1.09),P=0.12];术后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DO2水平在亚低温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中应用亚低温不能改善颅脑手术患者预后,不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强化胰岛素疗法在脑卒中救治中的作用。方法系统检索中、外文文献数据库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后行meta分析。评价病死率、远期神经功能评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病死率合并OR=0.85(95%CI0.53,1.36;P=0.50);远期神经功能评分合并OR=1.00(95%CI0.78,1.29;P=0.99);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合并OR=7.81(95%CI5.17,11.80;P<0.00001)。结论脑卒中救治中,强化胰岛素疗法在病死率和远期神经功能方面,与常规胰岛素疗法无明显差别,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却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他汀治疗组)或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30 d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他汀治疗组患者发病30 d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t=9.925,P=0.015),发病后3个月预后优于对照组(χ2=4.762,P=0.029);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383,95%CI:1.062~1.800;P=0.028)和发病48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472,95%CI:0.500~4.370;P=0.001)对患者发病3个月时的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作用。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发病3个月时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癫痫患儿撤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撤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神经科门诊的133例撤药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存在复发将癫痫患儿分为复发组(42例)和非复发组(9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性别、起病年龄、外伤史、治疗前发作频率、减药前脑电图(EEG)情况、影像学、用药种类、家族史、达控时间、治疗前病程、共患病、多种发作类型、撤药速度及治疗前EEG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撤药前EEG情况(χ~2=7.621)、用药种类(χ~2=8.760)、达控时间(χ~2=6.618)、治疗前病程(χ~2=6.435)、多种发作类型(χ~2=5.443)及有无癫痫共患病(χ~2=42.795)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癫痫患儿撤药后复发与撤药前EEG异常[OR=9.268,95%CI(2.255,38.092)]、联合用药治疗[OR=3.205,95%CI(1.159,8.866)]及治疗前病程1年[OR=5.363,95%CI(1.781,16.150)]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撤药前EEG异常、联合用药、治疗前病程长的癫痫患儿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以降低癫痫患儿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静脉滴注(IV)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筛选2023年1月前有关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项回顾性临床研究。IV+ITH/IVT组病死率显著低于IV组(OR=0.19,95%CI:0.11~0.35,P<0.01)。IV+ITH/IVT组与IV组ICU住院天数(OR=-2.32,95%CI:-23.59~18.89,P=0.83)及不良反应率(OR=0.93,95%CI:0.26~3.38,P=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亚洲人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高压氧(HBO)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EBSCO及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17年2月发表的HBO辅助治疗aSAH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0篇,共856例a SAH。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HBO辅助治疗组GOS评分明显增高(RR=1.19,95%CI:1.04~1.36,P=0.010)、ADL评分明显增高(MD=-11.99,95%CI:-13.95~-10.3,P=0.00001)、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MD=12.42,95%CI:5.82~19.03,P=0.0002)、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6,95%CI:0.41~0.78,P=0.00060.05)、治疗结束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降低(MD=-10.07,95%CI:-16.33~-3.80,P=0.002)。结论亚洲人群a SAH术后进行HBO辅助治疗可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外伤昏迷患者清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150例,根据6个月随访后患者是否清醒分为清醒组(n=76)和昏迷组(n=74),收集和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入院mGCS评分低、入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损伤至治疗时间长、中脑附近脑池改变Ⅱ~Ⅲ级、Ⅳ~Ⅴ级、治疗7d脑缺血体积比例大、治疗后睁开眼时间长的脑外伤昏迷患者清醒的发生率较低(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OR=0.938,95%CI=0.911~0.966)、入院瞳孔对光反射(OR=0.097,95%CI=0.031~0.306)、损伤至治疗时间(OR=0.291,95%CI=0.141~0.602)、治疗7d脑缺血体积比例(OR=0.535,95%CI=0.360~0.795)、治疗后睁开眼时间(OR=0.057,95%CI=0.023~0.147)是脑外伤昏迷患者清醒的保护因素,入院mGCS评分(OR=0.057,95%CI=0.023~0.147)是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入院瞳孔对光反射、损伤至治疗时间、治疗7d脑缺血体积比例、治疗后睁开眼时间是脑外伤昏迷患者清醒的保护因素,入院mGCS评分是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患者清醒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检索1970年01月~2011年06月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以及国内的维普、CBM、CNKI数据库中关于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甲氧氯普胺治疗者985例,安慰剂对照者267例,其他药物治疗者816例。Meta分析显示,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OR=3.02,95%CI:2.12~4.30,P<0.001);但与其他药物治疗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4,95%CI:0.72~1.82,P=0.57);单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缓解率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3,95%CI:0.34~2.53,P=0.89)。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药物治疗(OR=0.58,95%CI:0.44~0.77,P<0.001)。结论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作为治疗偏头痛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性评价神经内镜(NE)对比脑室外引流(EVD)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Pub 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纳入有关神经内镜对比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随机及非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并对设计类型、随访时间及术前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1 269例患者),包括9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0篇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组的有效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脑室外引流组(OR=22.30,95%CI:14.35~34.64,P 0.000 01);良好功能恢复率优于脑室外引流组(OR=3.07,95%CI:2.26~4.17,P 0.000 01),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OR=0.48,95%CI:0.32~0.71,P=0.000 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神经内镜组的颅内感染率(OR=0.19,95%CI:0.09~0.43,P 0.000 1)、术后再出血率(OR=0.22,95%CI:0.08~0.65,P=0.006)和脑积水发生率(OR=0.16,95%CI:0.11~0.25,P 0.000 01)均显著低于脑室外引流组。亚组分析显示,随访时间、术前时间及尿激酶的使用均可能为影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可能比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百乐眠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截至到2016年12月的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文献,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篇,共计2235例(观察组1284例,对照组951例)。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20,95%CI:1.10~1.31),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亚组(RR=1.24,95%CI:1.07~1.44)及其他中药亚组(RR=1.13,95%CI:1.03~1.23)。百乐眠组治疗失眠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53,95%CI:-0.81~-0.2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周),百乐眠治疗失眠降低PSQI评分较西药亚组的优势逐渐显现(SMD2=-0.50,95%CI:0.83~-0.16;SMD3=-0.60,95%CI:-0.97~-0.24;SMD4=-1.67,95%CI:-0.63~-0.05)。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25,95%CI:0.16~0.38)。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亚组(RR=0.23,95%CI:0.15~0.3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8周),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逐渐低于西药亚组(RR2=0.45,95%CI:0.22~0.92;RR3=0.23,95%CI:0.04~1.33;RR4=0.16,95%CI:0.08~0.33;RR8=0.19,95%CI:0.06~0.59)。结论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障碍的总体有效率、降低PSQI评分均优于西药和其他中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是否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总体有效率及降低PSQI评分优势越显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单药治疗酒依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VIP、CBM等数据库关于托吡酯单药治疗酒依赖与安慰剂对照或与其他药物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meta分析显示,以安慰剂为对照,托吡酯组强制性饮酒问卷评分降低(MD=-5.90,95%CI:-10.99~-0.82,P=0.02),平均饮酒量降低(MD=-6.94,95%CI:-12.20~-1.68,P=0.01),观察期间戒酒天数所占比例增加(MD=15.36,95%CI:4.15~6.56,P0.01),不良反应方面,托吡酯组感觉异常、味觉异常、头晕、记忆力或注意力减退、精神运动迟滞、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均P0.01),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纳曲酮为对照,托吡酯组首次复发时间延迟优于纳曲酮组(MD=2.10,95%CI:0.23~3.97,P=0.03),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托吡酯单药治疗酒依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癫痫间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医学电子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的RCT文献,参照Cochrane癫痫间组制定的检索策略,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用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和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采用癫痫间总有效率、控制率、无效率、副作用退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共检索到7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包括849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次分析,所有治疗时间均超过6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卡西平组和添加组在癫痫间发作总有效率(OR=3.89,95%CI 2.82~5.63,P<0.000 01)和控制率(OR=2.85,95%CI 2.10~3.86,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XC单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两组患者均有严重副作用而退出,奥卡西平组患者因副作用退出率较添加组明显减少(OR=0.20,95%CI 0.06~0.64,P=0.007;两组患者均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但OXC单药治疗组比添加治疗不良反应要少(OR=0.41,95%CI0.27~0.64,P<0.000 1)。结论癫痫间患者单药应用奥卡西平在控制癫痫间发作方面比常规添加组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较高,且较添加组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两组均显示出较高比例的神经系统及全身不适的事件发生率,但奥卡西平单药治疗不良发应较低。可见癫痫间首次单药选用奥卡西平的疗效肯定,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受体阻滞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至2014-03,研究受体阻滞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死率影响的英文和中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及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与纳入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队列研究,累计12 035例患者,未检索到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与未服用相比,服用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9%的院内病死率(OR=0.41,95%CI0.41~0.54),但能增加平均住院时间(SMD 0.85,95%CI0.50~1.20)及入住ICU时间(SMD 0.64,95%CI 0.24~1.04)d,且能增加感染风险(RR=1.69,95%CI 1.36~2.09)。结论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住院病死率,但提高了感染风险,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