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57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经验。方法统计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底徒手锥颅抽吸引流的脑出血576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存活率为82.29%,62.87%的存活者出院时ADL可恢复至Ⅰ~Ⅲ级,生活自理或半自理。结论手术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1~3d,其次是7~24h。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简便经济,适合有CT的基层医院开展。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诱发再出血,并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3.
行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219例,成功率82.65%。75.69%的存活者出院时ADL可恢复至Ⅰ-Ⅲ级,生活自理或半自理,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64.97%,x2=107.65,P<0.001)和外科开颅手术(病死率32.6%,x2=18.33,P<0.001)。死亡38例,其中13例(34.21%)死于脑功能衰竭,25例(65.79%)死于各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100%,应激性溃疡出血72%,肾功能损害40%,尿路感染24%。再出血8例,其中4例存活,4例死亡,发生率3.65%。和外科开颅手术相比,该疗法简单、安全、方便、经济、效果好,可在床边进行,应视为急症脑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定向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定向软通道技术清除血肿,并结合术后CT片上的残留血肿量进行尿激酶灌注溶凝治疗。结果 35例患者中死亡1例,存活34例,其中意识清醒32例,植物生存2例。近期疗效评定,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优良者23例;远期疗效评定,ADLⅠ~Ⅲ级者26例。结论定向软通道技术定位精确、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海拔地区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5例中等量(30~6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其中行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微创组)75例,保守治疗(保守组)80例。结果住院期间微创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也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生存率高,治疗高海拔地区中等量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选内科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x~2=9.2723,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x~2=8.3824,P<0.01)。结论 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脑功能的恢 复,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颅超声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为发病6 h内就诊者。同意溶栓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UK)溶栓组、经颅超声溶栓组、经颅超声加尿激酶溶栓组,每组22例。不同意溶栓治疗的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只接受对症治疗。尿激酶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2h内滴完。应用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频率:800 kHz,0.75W/cm2,脉冲超声)治疗,1次/d,20 min/次,共10d。对各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凝血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3个月,按欧洲卒中评分标准评分,经颅超声加尿激酶治疗组得分最高(95.33±3.37),对照组最低(79.17±8.73),即经颅超声加尿激酶治疗对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最显著;按Barthel指数评分,轻度残疾或无残疾的比例最高(85.71%),对照组最低(41.67%)。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经颅超声有溶栓作用,并可增强尿激酶的溶栓效果,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因此,经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溶栓是唯一被证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且对于适用溶栓的患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最佳选择,但其增加了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的风险。据统计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溶栓后出现SICH约占6%。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溶栓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溶栓后继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15例溶栓后脑出血病人,其中男10例,女5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12例,脑室外引流3例。结果15例手术病人全部存活,无意识障碍,偏瘫4例。结论溶栓后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并发症,经外科干预早期治疗会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通道锥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锥颅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63例第1天血肿减少50%,7例第3天血肿清除率80%,76例第5天血肿减少率90%,其中2例复发出血中转开颅,本组轻残(GOS 4~5分)41例,中残(GOS 3分)29例,重残(GOS 2分)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软通道锥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方式,微创且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流变化。方法 对于我科2001~2002年间行尿激酶或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溶栓前后的床旁TCD检查,采用TIBI血流信号分级法,将受累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分为六型:1.无血流型;2.微小血流型;3.圆钝型;4.衰减型;5.狭窄型;6.正常型。然后合并为3级:1、2型为Ⅰ级;3、4型为Ⅱ级;5、6型为Ⅲ级。同时评价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 符合条件者共49人,不同血流信号级别患者,NIH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血流信号的改善,NIHSS评分亦有所下降。结论经颅多普勒在静脉溶栓时能协助了解脑血管血流情况,其血流改善与患者临床情况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经颅超声溶栓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2组脑动脉闭塞率、总有效率、治疗(7d、14d、28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d后组间神经缺损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功和失败病例,提出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败的因素.方法 将后循环脑梗死11例患者按其溶栓疗效分为两组,成功组和失败组,并从溶栓时间窗,临床表现,血压情况,血管狭窄,侧支循环建立,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基础血压偏高,发病后血压较平时略有增高;(2)成功组较失败组临床症状轻,侧支循环建立好;(3)两组病例均有重度血管狭窄.结论 (1)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成败关键是重视临床,及早发现后循环脑梗死,在有效时间窗内及早进行溶栓治疗;(2)后循环脑梗死多有重度脑血管狭窄,须注意控制血压;(3)侧支循环建立的好坏是判断溶栓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软通道及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首次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进行了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患者或接受软通道或硬通道微创手术,每组各39例。主要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与死亡率。结果两组在90 d颅内积气的发生率(0.00% vs 0.00%,P=1.00)、再发出血的发生率(5.13%vs 7.69%,P=0.664)、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2.56% vs 5.13%,P=0.556)、颅内感染的发生率(0.00% vs 0.00%,P=1.00)、脑脊液漏的发生率(2.56% vs 2.56%,P=1.000)、死亡率(2.56% vs 2.56%,P=1.000)及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P=0.993)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疗效确切,治疗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冲洗和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定位锥颅反复抽血和用生理盐水置换冲洗后放入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106 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与对照组57 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前者P< 0.01,后者P< 0.05)。结论 本疗法优点多,安全有效,适用于病情轻,血肿量< 60 m l者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内科保守治疗迄今缺乏确切有效方法。我院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1]及头颅CT检查结果,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60.3岁。1.2 临床表现 头痛36例,恶心、呕吐27例,偏瘫34例。意识状况,清醒4例,嗜睡17例,模糊9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4例。1.3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对例丘脑出血8例,顶叶出血3…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术后即刻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尿激酶行责任血管动脉溶栓的患者39例为动脉溶栓组(IAT组),回顾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rt-PA行静脉溶栓的患者34例为静脉溶栓组(IVT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以及3 m后NIH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IVT组和IAT组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治疗后即刻比较,两组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IVT组比较,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IAT组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IVT组34例患者中16例(47.1%)于3 m内死亡,IAT组39例患者中7例(17.9%)于3 m内死亡,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8)。IVT组并发出血4例(10.3%),IAT组3例(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6)。结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后病死率、溶栓后即刻及3 m后神经功能评估均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清除血肿38例,锥颅血肿尿激酶(UK)引流术6例,脑室穿刺UK引流术4例,死亡12例。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控制并发症等术后综合治疗亦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CH)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HCH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45例,实施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统计2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临床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及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hs-CRP、IL-6、NSE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1.11%(41/45)远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H患者予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T定位钻颅抽吸引流与开颅手术在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07—2016-07治疗的98例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CT定位下钻颅抽吸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分别对2组手术指标、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昏迷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CT定位钻颅抽吸手术对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而钻颅抽吸术因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快速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其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