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导致颅内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322例,其中26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为颅内感染组,其余296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为非颅内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检测水平、急诊手术、双侧手术等临床资料,分析上述因素对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影响.结果 颅内感染组年龄>60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切口脑脊液漏患者、术后白蛋白水平≤25 g/L患者、急诊手术、双侧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因素有老年、手术次数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有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水平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术前做好上述因素防治,有助于减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由于神经外科监护技术的发展 ,ICU病区的建立 ,脑电生理监测亦是一种无创的技术和观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本组对 3 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的EEG初步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 2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 ,男 1 9  相似文献   

3.
2007-11~2009-03我科治疗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13例,现将治疗的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有CT、MRI等检查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后患者行EEG检查较少,但近两年来由于部分轻中型颅脑外伤及伤后处于恢复期、恢复后期的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经检查CT、MRI正常,而脑电图异常的病例增多,故引起对脑电图这一脑功能检查法的重视.本组对3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的EEG初步观察,发现年龄愈小,外伤后急性期EEG的异常程度愈大,说明脑皮质功能受损愈严重.损伤部位出现水肿,血肿,脑皮质坏死,囊肿,软化灶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引起脑皮质功能障碍,EEG表现为慢波增多,θ波δ波呈节律发放.外伤后恢复期行EEG检查,有无痫样放电(小尖棘波,高幅慢波),对临床医师使用预防性的抗癫痫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我科439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相关差异因素。结果 439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5例,颅内感染率为14.81%。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GCS评分、术后放置外引流管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无关。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颅脑外伤的病人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后患者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后患者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3例颅脑外伤后患者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患者智力障碍的发生率占58.41%;其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及操作智商(PIQ)均明显降低;脑电图异常率占22.5%。影响颅脑外伤者智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脑外伤后的昏迷时间、脑外伤时有昏迷史及职业,其次为脑外伤后继发癫痫等因素。本研究对颅脑外伤后病情预后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CT检查为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近两年108例无CT影像学改变的轻型颅脑损伤进行早期动态EEG和BEAM监测。结果:异常发迹者达88.89%,其中79.17%为异常的θ波和δ波,伤后三天内测得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三三后;并发现脑生物电异常变化沿受力轴线分布,结论:早期反复测定EEG、BEAM的变化是反映轻型脑损伤早期脑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CT检查为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近两年108例无CT影像学改变的轻型颅脑损伤进行早期动态EEG和BEAM监测。结果:异常改变者达88.89%,其中79.17%为异常的θ波和δ波,伤后三天内测得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三天后(P<0.01),并发现脑生物电异常变化沿受力轴线分布。结论:早期反复测定EEG、BEAM的变化是反映轻型脑损伤早期脑功能变化定位和伤情分析,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判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获得性院内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回顾分析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 ,提高对脑卒中获得性肺炎的认识。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和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收集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 118例 ,同期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 10 2例 ,L 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获得性肺炎 OR的大小依次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意识障碍、年龄 >6 0岁、卧床超过 1周、吸烟、住院前存在肺炎、吞咽障碍和心衰 ,主要病原菌为以杆菌为主的条件致病菌 ,合并和非合并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2 6 .3%和9.2 %。结论 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主要与高龄、吸烟、COPD和患者的脑卒中病情及心肺功能状态有关 ,发生获得性肺炎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后引起慢性外伤性脑积水(PTH)或外伤后脑室扩张(PTV)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3-01-2013-12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88例TBI病人,观察发生慢性PTH和PTV的27例患者,同时按1∶2随机抽取的非慢性PTH或PTV的TBI患者54例作为对照。对2组病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进行对比。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硬膜下积液和去骨瓣减压等4项对慢性PTH和PTV的发生有明显影响;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发生慢性PTH或PT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TBI后引起慢性PT H或PT V的危险因素,V-P分流是治疗慢性PT H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对颅内压的变化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P 5~15 mmHg 5例,16~20 mmHg 14例,21~40 mmHg 17例,40 mmHg 6例。ICP初值与患者病死率有关,且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P监测对及早判断病情、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88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接受急诊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1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筛选危险因素对颅内感染的影响。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脑室外引流的危险性最高(OR=5.687),其余依次为发生脑脊液漏、手术时间6 h、手术次数1次、伴有糖尿病及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OR1)。结论多种危险因素与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从而达到减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致癇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埋置电极脑电图(iEEG)监测定位致灶的意义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8例经无创方法难以定位的难治性癫病人,采用颅骨钻孔或骨瓣开颅方法埋置硬膜下和(或)深部电极,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定位致灶。根据术中致灶定位、术后病理、术后疗效和EEG复查结果分析iEEG监测定位致灶的准确性。结果8例埋置深部电极,13例埋置硬膜下电极,17例联合应用硬膜下电极和深部电极。颅内电极埋置4~22d,平均9d;脑电监测8~226 h,平均128h。根据癫发作初始期iEEG,32例(84.2%)病人准确定位了致灶,无颅内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应用硬膜下和深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癫发作初始期异常放电的节律和范围是可靠的致灶定位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与脑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42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5、7、10天不同时间点血钠、尿钠、脑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浓度。结果 15例患者(44.1%)出现低钠血症,较无低钠血症者血醛固酮浓度显著降低,抗利尿激素浓度显著升高。结论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醛固酮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采用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A组)及急诊护理干预组(B组)。A组由当班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救治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并抽血;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B组由2人组成的护理小组实施急诊护理抢救,高年资的责任护士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配合医生气管插管,而辅助护士行建立静脉通道并抽血,遵医嘱及时给药并其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实施过程中患者急诊科救治时间、急诊救治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急诊科抢救时间比较,A组显著长于B组(P0.05);B组急诊救治预后明显好于A组(P0.05);B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P0.05);2组意外时间发生情况比较,B组明显少于A组(P0.05);B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结论急救护理能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重型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治疗组(45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46例,对照组)。相同的诊疗基础上,对照组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南决定疗程。PCT组根据血清PCT检测值判断是否继续或停止使用抗生素,当血清PCT≥0.25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ng/ml时,停止抗生素治疗。结果PCT组抗生素疗程8~15d,平均(12.35±2.47)d;对照组抗生素疗程11—19d,平均(15.78±2.69)d;PCTfR患者抗生素疗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根据PCT使用抗生素,能够缩短抗生素疗程,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脑电图(EEG)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灶部位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MRI检查结果对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1~5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20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15例致灶发作间期与发作期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安置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EEG is the only available method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the brain and is therefore of great interest in the neurointensive care.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our experiences from implying continuous EEG monitoring as a routine method. We also present EEG patterns observed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Seventy TBI patients requiring neurointensive care were included. Digital EEG was recorded continuously. Five minutes every hour were analysed off-line. RESULTS: Twenty-three patients (33%) developed seizures, 74+/-47 h after trauma. The seizures were brief, responding to phenytoin, or persistent, requiring propofol or barbiturate sedation. Six out of eight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seizures had intracerebral contusions. Eighteen patients (26%) displayed focal high frequency activity that proceeded to seizures in eight cases. Twelve patients (17%) developed recurrent paroxysmal delta activity. The patients in the seiz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older (62+/-12 vs. 28+/-17 years) and more often exposed to low energy trauma (87% vs 22%) compared to the paroxysmal delta pattern group. CONCLUSION: TBI implies high risk for development of epileptiform activity, with a time lag between trauma and seizure onset. TBI patients also displayed other EEG pattern that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sttraumat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