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的畸形,特征性的表现为脊柱向侧方凸出以及椎体的旋转。尽管早在Hippocrate时代对此病就有了描述,而且对其临床表现的描述已经是尽善尽美,但是无人能够确切指出该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近年来,脊柱结构的元件、椎旁肌、胶原结构、内分泌系统、血小板钙调蛋白、褪黑素、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基因成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的焦点。本文就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的不同方向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凸是脊柱的一部或大部偏离了身体正常轴线而凸向一侧导致的脊柱外形改变,特发性脊柱侧凸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凸,最常见,约占全部脊柱侧凸的80%,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要是由于不对称的生长和不对称的肌肉作用所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春期以前,畸形缓慢进展者,可继续观察并用支架等非手术治疗,尽可能选择在脊柱生长已大部分完成而侧凸还未发展到极重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脊柱侧凸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的脊柱三维平面的畸形,其不仅在脊柱冠状面表现为脊柱的侧向弯曲,且往往合并矢状面生理曲度的异常及横断面上椎体的旋转。由于病理解剖特点,脊柱在发生侧凸后和矫治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较正常生理曲度的脊柱复杂得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脊柱侧凸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娜  王连成 《医学综述》2021,(13):2606-26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脊柱侧凸带来的外形改变和身体不适给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病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各种理论均试图解释AIS的来源与进展,但仍没有明确答案.目前,AIS的治疗方式仅限于观察、功能训练、支具和手术干预.因此,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仍需进一步探索.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和评价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 175 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接受了矫正融合手术。按照其畸形的程度和部位分为 4 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各组病人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矫正率、随访矫正丢失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所有病人均安全完成手术,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其侧凸矫正率分别为:第 1 组 81%;第 2 组86%;第3组68%;第4组72%。所有病人随访2年以上,平均为38 个月(24~52 个月)。 结论 根据脊柱侧凸畸形的程度和部位,正确选择适当的矫正方式,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的侧弯、矢状面上的前凸或脊椎体在纵轴上的旋转,是最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神经肌肉及骨骼疾病,但出现脊柱侧弯及旋转畸形,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初诊年龄低于18岁的患者占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80%,故对该年龄段发病特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大多数IS患者脊柱侧凸相对较轻且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冠状面上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而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指病因不明的脊柱侧凸,约占总数的75%-80%。其致残率相当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患病率可达1%-3%,发病年龄女孩多在10-14岁,男孩多在13—16岁,本病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如不早期发现,并加以治疗,最终将引起脊柱的严重畸形,形成所谓的“剃刀背”,甚至截瘫。  相似文献   

9.
赵志  刘泉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39-194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侧凸,至今病因不明,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结构性侧凸的75%~80%。AIS的发病原因,目前仍在深入研究之中,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因素与AIS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从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资料中证实,AIS病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因素;躯干生长不平衡及内分泌异常等。目前AIS总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适时手术矫正、防止侧凸继续进展。本文就AIS发病原因及其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22例骨骼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Milwaukee支具或Boston支具矫正,其中男6例,女16例;年龄10~15岁,平均13.2岁.胸腰双主弯7例,单胸弯9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Risser征0度10例,Ⅰ度5例,Ⅱ度4例,Ⅲ度3例.原发弯Cobb角20°~52°,平均32.9°,20°~35°者10例,大于35°者12例.每3~6个月定期复查,摄片,测量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诊时Cobb角、顶椎旋转度及Risser征.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3~5年,32.3%的病例出现脊柱侧凸进展,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腰双主弯进展率最低,Risser征越小,初步支具矫正率越大,测凸进展越高.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腰双主弯的支具治疗失败率最低,原发弯Cobb角越大,测凸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先天性脊柱侧弯(CS)与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差异,阐明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61例,根据病因分为CS患者组(25例)和IS患者组(36例),分析两类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及其异同。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和Cobb角等基线情况相似。CS和IS组中分别有6例和12例存在通气功能障碍,15例和25例存在换气功能障碍。2组患者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和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3项肺功能均异常升高。C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显著低于IS组(P<0.05);IS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Cobb角均呈负相关关系(r=-0.54~-0.35,P<0.05);CS组患者TLC%pred与Cobb角呈负相关关系(r=-0.047,P<0.05)。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弯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产生影响,IS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较CS患者更为严重,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需要早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脊柱侧凸柔韧性评估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其对确定融合节段、选择手术入路、预测术后矫形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矫形理念的革新和内固定矫形器械不断发展,作为以往脊柱侧凸柔韧性评估“金标准”—仰卧位侧屈位法逐渐暴露出重复性差、术后预测准确性低等的缺点。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提出新的脊柱柔韧性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的的影响因素、不同脊柱柔韧性评估方法及评价作一综述,以便更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并指导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柔韧性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有限元法模拟不同下融合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e,LIV)选择下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分析术后远端附加现象(Adding-on phenomenon)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为术后预防Adding-on现象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方法 选取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例Lenke1BN型AIS患者,构建全脊柱三维仿真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模拟不同LIV选择下的矫形手术,分析不同LIV选择下术后次弯代偿表现及未融合部分各椎间盘最大应力。 结果 未融合部分椎间盘最大应力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当LIV选择在下端椎L1时,L1/2椎间盘最大应力超过L2/3椎间盘最大应力80%以上,当LIV选取在端椎以下椎体L2、L3时,未融合节段椎间盘近端与远端每节的最大应力差别在20%左右。 结论 对于Lenke1BN型AIS患者,LIV选择在端椎下方椎体可减少Adding-on现象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continual evolut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the goals of surgery remain to correct and stabilize the deformity in three dimensions, to maintain equilibrium of the shoulders and trunk, and to leave as many mobile spinal segments as possible. The essence is to fuse the smallest possible number of vertebrae to maintain maximum residual mobility, but end with corrected and well-balanced spine. Selective fusion is termed when both the main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lumbar (TL/L) curves deviate completely from the midline (Figure 1), but only the major curve (the largest Cobb measurement) is fused, leaving the minor curve unfused and mobile. For the single curve, such as thoracic, thoracolumbar, or lumbar curve, there are fewer differences of opinion amongst spinal surgeons regar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fusion level than the surgical approach. However, the choice of fusion levels in some types of curves, such as double curves and triple controversy issue. If the fusion is incorrect, it curvature deterioration, curves remains a difficult and decision to perform selective may result in postoperative shoulder imbalance, trunk decompensation, or even produce new deformity, an early revision by extending the fusion or reducing the correction may need. The non-selective approach rarely leads to early troubles that require a second procedure and is often perceived as being safer in the short-term. But it may be more difficult in the long-term as distal degeneration is more likely.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Is it better to be safe in the short-term or take a chance avoiding later degenerative problems with a shorter motion-sparing fusion?" Thus, the aim of selective fusion is to identify the compensatory curves (minor curve) that will straighten spontaneously after correcting and fusing the major curve, thereby avoid the fusion of these flexible compensatory curv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三亚市中小学生特发型脊柱侧凸畸形(AIS)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查三亚市城乡10所中学10~16岁中学生6952名,其中男生3750名,女生3202名。首先通过观察体检者的肩部和肩胛骨的对称性以及Adams试验筛选出疑似患者。对于AIS疑似患者,进一步采用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来明确脊柱侧凸诊断。结果6952名中小学生中共检筛出AIS疑似患者375名(男性191名,女性184名),其中358名疑似患者接受进一步检查,最终明确AIS患者88名(1.27%),男性42名(0.60%),女性46名(0.66%),男、女比率为1:0.91,但二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05)。结论三亚市公立学校中小学生AIS患病率为1.27%,男女患病率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加牵引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38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本组男11例,女2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9岁,平均14.5岁。Cobb角11°~20°27例,21°~30°11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6例。结论: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不影响正常活动,无合并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4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脊柱侧凸矫形术,术中采用徒手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行侧凸矫形,术后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患者术前Cobb角平均为63.6°,术后Cobb角为20.5°,畸形矫正率为66.4%,随访中角度丢失平均为2.8°,身高平均增加约5cm。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表现,均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强大的三维矫正力,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前后柱生长板的组织学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和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脊柱前后柱软骨生长板的组织形态学,了解AIS和CS患者生长板组织学特征.方法17例AIS患者,男性4例,女性13例;年龄10~17岁,平均年龄13.6岁;均有累及胸段的脊柱侧凸,术前Cobb角65~115°,平均893°;Risser分级0~3.CS患者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3岁;术前Cobb角30~75°,平均48.8°;Risser分级0~2.取材部位分别为椎体前方正中和棘突顶端软骨生长板.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生长板软骨细胞层结构变化,同时将AIS、CS患者按Risser征分为Risser≤1和Risser>1两组,利用RY200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AIS前柱(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活跃,肥大细胞密集且厚度较大;后柱软骨增生程度一般,肥大细胞层厚度较前柱低.图像分析:AIS组Risser≤1和Risser>1两组患者前柱软骨增殖层和肥大细胞层绝对和/或相对高度及面积大于后柱且部分参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S患者前后柱软骨增殖层和肥大细胞层厚度和面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段AIS患者青春期脊柱前后柱软骨生长板组织形态学差异有显著性,这种差异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殷翔  吴雪晖  许建中  贾全章  吴兴军  方青 《重庆医学》2007,36(17):1744-1745
目的 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椎板钩固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其中13例采用胸段椎板钩联合腰段椎弓根钉固定(椎板钩组),18例采用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钉组).术后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矫正角度、融合节段长度、术后矫正角度丢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6~48个月,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畸形矫正:椎弓根钉组达66.4%,椎板钩组为41.9%;角度丢失:椎弓根钉组平均为2.8°,椎板钩组平均为11.3°;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平均比椎板钩组少1.2个椎体.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强大的三维矫正力及更少的融合节段,效果可靠,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椎板钩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MIS)与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1例,年龄20—30(23.1±2.5)岁。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MIS的19例患者为A组,行单纯后路矫形术的22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侧凸矫正率、腰顶椎偏距(AVT)和冠状面平衡情况。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4.9±2.2)h和(10±7)d,B组分别为(6.9±1.3)h和(25±17)d,B组均明显长于A组(P〈0.05)。出血量A组为(314±57)ml,B组为(412±61)ml,B组明显多于A组(P〈0.05)。术后侧凸矫正率A组为(69.5±12.6)%,B组为(53.3±11.7)%,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胸椎后凸角A组为(22.6±8.5)°,B组为(21.4±7.6)°;躯干偏移距离A组为(14.2±7.5)mm,B组为(14.0±7.9)mm;腰顶椎偏距(AVT)A组为(14.5±12.4)mm,B组为(14.6±12.1)mm。两组患者胸椎后凸角、躯干偏移距离和AVT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事件有6例,A组1例,B组5例,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MIS技术可以很好地矫正患者的脊柱畸形,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率等方面MIS均优于单纯后路矫形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