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独立结节病灶诊断的敏感性高,目前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我院自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共做8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 30例肺部周围性病变进行了纤支镜检未获确诊及预计不能成功取得病变组织而未进行纤支镜检的所有患者 ,行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结果 :30例病人共行穿刺 36次 ,阳性 2 5例 ,占 83.3% ,阴性 5例 ,占 1 6.7% ,经手术病理、临床检查、治疗证实 ,真正阳性 2 5例 ,真正阴性 2例 ,假阴性 3例 ,诊断正确率为 90 % ,其中对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 85.7% (1 2 /1 4) ,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 93.8% (1 5/1 6) ,误诊率 1 0 % (3/30 )。术后气胸 1例 (3.3% ) ,小量咯血 3例 (1 0 % ) ,均未做特殊处理。无死亡病例。提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于肺部周围性病变是一种安全而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痛苦小,敏感性小的定性诊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有效的方法,是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有效的补充检查方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组织细胞学及免疫组化的确定,对肺癌患者的放疗、化疗方案的针对性制定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5):431-431,437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不明原因的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1].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80例肺部或纵隔占位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诊断方法,对肺部周围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回顾分析了2006年2月~2008年12月30例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病例,就其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结果: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97.5%(39/40)。并发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安全的,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明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6例肺周围性结节或肿块或弥漫性肺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活检后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总阳性率为78.9%,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6.6%,咯血发生率为10.5%,胸痛发生率为18.4%.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100%,阳性率高,并发症少且轻,临床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 CT引导下使用全自动切割针对76例肺部局限性病灶(局限性病灶组--A组)和7例肺部弥漫性病灶(弥漫性病灶组--B组)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其穿刺成功率及病理学资料,观察气胸和咯血的发生.结果 穿刺物病理学资料显示,2组共有79例成功穿刺活检到病灶组织,肺穿刺成功率.A组穿刺成功率(98.7%)高于B组(57.1%)(P<0.01).A组肺癌占76.3%(58/75).B组肺癌占28,6%(2/7);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计两组肺部病灶临床总确诊率为95.2%(79/83).两组合计发生气胸23例;咯血17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可靠,组织学标本获取率及病理学诊断率高,但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仍存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肺内较小的病变的诊断是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外周型肺部阴影因生长于支气管亚段以下 ,故而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的诊断率不高。为提高诊断率 ,我院自 1991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在 CT引导下 ,行经皮肺细针抽吸术 15 1例 ,取得较好结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1例 ,男性 97例 ,女性 5 4例 ,年龄5 4± 7.86 (13~ 85岁 )。本组患者为术前胸部 X线或 CT示肺部块影且临床上考虑为支气管肺癌 ,但常规痰细胞学、纤支镜检查不能确诊肺部病灶性质 ;特别是肺周边小病灶 ;或患者年龄大、身体一般状态差而无法耐受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接受CT引导下肺活检的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活检病理确诊30例,4例未确诊病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曲霉病。临床表现:咳嗽25例,咳痰20例,发热18例,咯血6例,胸痛5例,胸闷、呼吸困难5例,无症状者(体检发现肺部病变)3例。影像学表现:结节15例(单发6例,多发9例),肿块7例,实变灶5例,斑片影4例及新月征3例。血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率67.6%(23/34)。病理学改变以坏死性炎症为主。并发症:气胸17.6%(6/34),1例需放置胸腔引流管,其余自行吸收;针道出血5例,少量咯血1例,均未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是确诊肺曲霉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外周型肺部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X线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及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PB)对外周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病变大小、部位、与胸壁距离及患者的病情,对53例患者分别采用TBLB、CT或B超引导下PPB等检查手段,一种方法未能确诊时再换用另一种方法。结果 TBLB确诊率为83.9%,CT引导下PPB为87.5%,B超引导下PPB为90.0%,总确诊率为92.5%。结论 对于肺外周型病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活检方式。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1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患者,采取肺穿前、中、后全程跟踪扫描,以确定有无并发症。结果180例出现并发症45例,发生率为25%,其中气胸27例,占并发症的60%,肺出血18例,占并发症的40%。结论为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MPR、VRT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 对于4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1 mm、2mm、5 mm、10 mm MIP、2 mm MPR及VRT重建图像重建.显示叶、段、亚段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并行χ2检验.结果 32例患者显示肺动脉栓塞91支,其中肺动脉主干11支、肺叶动脉29支、肺段动脉29支、肺亚段动脉22支.对于肺动脉主干及肺叶动脉栓塞的检出,6组图像检出结果 无明显差异.对于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1mm、2mm MIP、2 mm MPR组检出率明显高于5mm、10 mm MIP组及VRT组;2 mm MIP组与1 mm MIP、2 mm MPR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443,1.000).2 mm MIP组与5 mm、10 mm MIP及VRT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2mm层厚MIP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又能减少图像数目,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评价肺动脉栓塞CTA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36例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或e-Speed电子束CT行常规扫描及CTA,横轴位图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肺动脉改变及相关征象.结果 36例共2 070支肺动脉纳入分析,748支显示了栓塞,占36.1%.216支肺叶动脉中,75支显示了栓塞(34.7%),720支肺段动脉中,319支显示了栓塞(44.3%),1 134支亚段肺动脉中,354支显示了栓塞(31.2%).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危重组15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56.7 4±11.3)%,中央肺动脉受累39支(43.3%),右心室最大短轴和左心室最大短轴比(RV:LV比)为(1.46±0.62).非危重组21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27.4±9.6)%,中央肺动脉受累36支(28.6%),RV:LV比为(1.06±0.35),两组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直观地显示有无肺动脉栓塞、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肺动脉栓塞指数>40%可作为诊断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富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91-1292
目的:评价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44例。采用21G穿刺抽吸针,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及多点抽吸。结果:44例均获满意标本,穿刺成功率100%,病理学确诊98%,病理诊断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块13例。结论: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月莉  严德钧 《上海医学》2005,28(10):850-852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周边小病灶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45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小病灶穿刺,男34例,女11例,年龄31~81岁,平均为(61.8±13.7)岁。病灶直径7~20mm,平均为(16.3±4.5)mm。孤立病灶39例,多发病灶6例。结果恶性病变19例(42.2%);良性病变17例(37.8%);组织学检查阴性6例,其中1例为假阴性;无诊断价值3例。其准确度为91.1%(41/45例),灵敏度为95%(19/20例)。并发气胸4例(8.9%)。2例(4.4%)患者合并病灶周围少量出血。讨论CT引导下细针穿刺肺部良、恶性病灶是相当安全和准确的诊断方法,其准确度和安全性与病灶大小和进针深度有关,小病灶准确度低于大病灶。该方法除气胸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 in assessing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RVD) afte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Thirty-six patients with CTPA-confirmed PE who underwent 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 within the ensuing 24 hour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massive PE group(24 cases) and non-massive PE group(12 cases) respectively. CT scans were analyzed for findings suggestive of RVD. Scans were considered positive for RVD if the right ventricle was dilated(RVd/LVd>1) or if the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was straightened or deviated towards the left ventricle. Results we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UCG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CTPA in detecting RVD associated with PE. Results:In all cases,compared with UCG,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TPA was 84.61%,78.26%,3.892,0.197,68.75% and 90% respectively. Kappa value was 0.60,which suggested moderate agreement between CTPA and UCG in the whole level. In the massive PE group,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TPA was 84.61%,72.73%,3.103,0.212,78.57% and 80% respectively. Kappa value was 0.58,which suggested moderate agreement between CTPA and UCG in the massive PE group. In the non-massive PE group,the diagnostic specificity of CTPA was 83.33%. By statistics,the value of RVd/LV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ssive PE and the non-massive PE group. Conclusion:CTPA can reliably detect RV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cardiac morphology. However,this result requires confirmation using a larg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 Cook公司生产的自动活检针 ,在 CT引导下对 33例患者的 33个胸部病灶进行活检。结果:33个病灶共进行了 35次穿刺 ,穿刺成功率为10 0 %。诊断恶性病变 13例 ,良性病变 2 0例 ,敏感性为 93.9% (31/ 33) ,特异性为 10 0 .0 %。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安全、高效、操作简单 ,可作为常规检查用于胸部疾病介入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16层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薄层、MIP、MPR及VR重建等,观察不同技术在栓塞部位、形态表现以及溶栓后表现。结果28例共发现378支不同节段的肺动脉栓塞,分为4种形态。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最佳,MIP次之。VR对三级及以下肺动脉栓塞显示欠佳。结论MSCT可以准确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形态改变,有效地帮助观察溶栓疗效:其中薄层、MPR为肺动脉栓塞比较可靠的重建方法。MIP和VR可作为辅助手段。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肺栓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