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艳  王松龄  王丽萍 《新中医》2020,52(24):41-44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90 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2 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降脂稳定斑块、清除自由基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2 组均治疗 14 d。比较 2 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评分、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5.5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及 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及 mRS 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0.05)。治疗后, 2 组 hs-CRP、IL-6 水平及 PAgT、CD62p 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观察组 hs-CRP、IL-6 水平及 PAgT、CD62p 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2.
曾瑞琦  孙如  张徐枫 《新中医》2023,55(15):59-6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 抽样法将 5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 2 组各 26 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使用血栓通注 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 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外周阻力(TPR)、动态阻力(DR)]及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巴氏指数评估量表 (BI) 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88.46%,高于对照组 61.54%(P<0.05)。治疗前,2 组血清 TNF-α、IL-6、IL-23、hs-CRP 水平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TNF-α、IL-6、IL-23、hs-CRP 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 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 NIHSS、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 NIHSS 评分均降低(P<0.05),BI 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 Qm、Vm、TPR、D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 疗后,2 组 Qm、Vm 水平均升高(P<0.05),TPR、DR 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 Qm、Vm 水平高于 对照组 (P<0.05),TPR、DR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炎症 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消斑通脉散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调脂稳斑、延缓血管硬化、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及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斑通脉散,疗程14天,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症候学积分。抽血化验血清学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机制(FIB)、IL-6、MMP-9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NIHSS、Barthel指数、中医症候学积分较前均有改善,而治疗组NIHSS、Barthel指数、中医症候学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0.05)。两组hs-CRP、FIB、IL-6水平、MMP-9水平较前均有改善,治疗组hs-CRP、FIB、IL-6水平、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0.05)。结论 消斑通脉散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较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余璐瑶 《新中医》2023,55(10):1-5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 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 例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评分及血清炎症指 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2 组NIHSS 评分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颅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颅内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 小(P<0.05);治疗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hs-CRP、 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疗效显著, 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昏迷状态,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每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水沟 穴治疗。每周治疗5 d,共治疗3周。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 表 (NIHSS)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Index,BI) 量表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 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 (46/48) ,对照组为81.25% (39/48)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FMA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 在改善NIHSS评分、BI评分、F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 IL-6、hs-CRP、Hcy水平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的IL-6、hs-CRP以及Hcy水平方面明显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电 针水沟穴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有效降低炎性 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化州 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 120 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 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血小板 黏附性(PAdT)、血小板聚集性(PAgT)、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改良 Rankin 量 表(mRS)评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 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PAdT、PAgT、hs–CRP、IL–6、NIHSS、mRS 评分均更低,BI 评分、 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宋莉娟 《新中医》2020,52(22):59-62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9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脉汤治疗。治疗 4 周后,评估 2 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变化情况;治疗后 6 个月,观察 2 组患者预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56%,对照组为 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Glasgow 昏迷量表 (GC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NIHSS 评分、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 NIHSS 评分、Fugl-Meyer 评分、Barthe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瘀通脉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玉玺  张同锴  齐瑞 《新中医》2020,52(20):127-130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病残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中央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观察2 组治疗前、治疗2 周及治疗后随访3 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 评分及病残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 周,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试验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2 组BI 评分及病残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试验组BI 评分及病残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运动功能,对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病残程度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周国锐  朱涛 《新中医》2021,53(23):80-83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心脑复健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 例。2 组均给予常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脑复健颗粒。2 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 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 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hs-CRP、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上述2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研究组发生血压下降1 例,头晕1 例,腹胀1 例,恶心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发生血压下降1 例,头晕1 例,恶心2 例,腹胀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心脑复健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均治疗14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血清Lp-PLA2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I分值较治疗前增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