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肿瘤复发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胸腺肿瘤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局部胸膜复发病灶;不能耐受系统化学治疗,或既往化学治疗失败;先前接受过胸部高剂量放射治疗;凝血功能正常。术前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检查,依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在CT或超声引导下于穿刺点进针,插植粒子针,间距一般为0.5 cm。观察2个月后治疗病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3~9个月。结果 全组共13例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男7例、女6例,年龄30~78岁。植入粒子数中位数为30粒,范围为20~58粒;总剂量中位数为1.9×107 Bq,范围为(1.5~2.6)×107 Bq。随访2个月后发现客观缓解率达到100%(7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伴有胸壁疼痛的4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在粒子植入过程中发生气胸。在3~9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粒子植入部位的疾病进展。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肿瘤患者胸膜复发安全、有效,可作为传统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186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入组病例均临床随访36个月,失访5例,随访率97.31%。平均生存期1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0个月(8~23个月)。影像学随访至12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lief, CR)3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 PR)78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32例,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23例,死亡18例。疾病控制(CR+PR+SD)145例,12个月总体控制率77.96%,术后6例死于呼吸衰竭,12例死于全身转移、恶液质,术后最长存活时间23个月。3例粒子移位脱落至纵隔,3例出现少量气胸,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5例咯血痰,经补液止血治疗后治愈。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根治性放疗后宫颈癌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本院收治的分别采用单纯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单纯灌注化疗组)和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灌注粒子联合组)的宫颈癌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骨髓抑制数据。灌注粒子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组,且没有明显增加并发症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故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能提高根治性放疗后宫颈癌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用养阴清肺汤另加入降气化痰、清热的中药治疗,对照组按药敏培养结果或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再配伍短程、高效激素冲击治疗,4周后按统一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清肺汤加减在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肺损伤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对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Ⅲ期各种恶性肿瘤经m^125粒子植入放疗或姑息性切除后残留肿瘤组织内植入^125I粒子放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59例病人经治疗后,肿瘤均不同程度缩小,生活质量提高,无放疗毒副作用,无放射性粒子迁移或排出体外,随访3~18个月,存活41例,存活患者中,最长者已18个月,死亡18例。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Ⅲ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125I粒子支架姑息治疗Ⅲ~Ⅳ级吞咽困难初治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剂量学参数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食管125I粒子支架置入姑息治疗吞咽困难食管癌患者28例。粒子活度0.4~0.8 mCi,术前处方剂量60~80 Gy。术后行CT扫描并行剂量验证,评估90%、100%肿瘤体积接受的处方剂量(D90、D100)、计划靶区接受90%、1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按照粒子活度将患者分为低中活度组和高活度组,按照D100将患者分为D100<30 Gy组和D100≥30 Gy组,比较各组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总生存期(OS),并分析其关系。 结果全组28例均成功完成支架植入,术后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为150天(95%CI 65~234),OS为173天(95%CI 66~280)。多因素分析提示,粒子低中活度组有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的优势(χ2=5.413,P=0.020),术后D100≥30 Gy有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优势和生存优势(χ2=5.496/4.035,P=0.019/0.045)。 结论食管125I粒子支架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低中剂量粒子活度0.4~0.6 mCi、术后D100≥30 Gy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和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 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5 d)计算本组患者既往累积放射治疗剂量:7例患者50 Gy以下,26例患者50~60 Gy,4例患者60~70 Gy,6例患者80 Gy以上(80~120 Gy)。患者末次外放疗至局部复发时间间隔为4~204个月,中位时间间隔为48个月。43例患者中,25例单纯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8例行手术切除后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00~140 Gy。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评价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2.5~149.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2.5~112.0个月),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5~149个月)。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8.8%和42.7%,生存率分别为88.0%、56.7%和45.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3%、45.4%和38.1%。单纯粒子近距离治疗组与手术切除后粒子近距离治疗组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疗反应Ⅰ/Ⅱ级2例,Ⅲ级及以上3例;晚期放疗反应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3例;Ⅲ级及以上放疗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为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17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顺铂化疗,对照组125I粒子植入后化疗;研究组在125I粒子植入后化疗并口服达克替尼,45 mg/次,1次/d。3个化疗周期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肿瘤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68.97%(40/58),高于研究组的86.44%(51/59)(P <0.05);CEA分别为(8.35±1.36)ng/mL、(5.27±1.03)ng/mL,CYFRA21-1分别为(5.84±1.08)ng/mL、(3.40±0.81)ng/mL,NSE分别为(11.24±3.05)ng/mL、(9.31±2.56)ng/mL;对照组和研究组的VEGF分别为(242.69±19.04)ng/L、(181.84±15.96)ng/L,EGFR分别为(139.03±15.01)ng/L、(105.12±13.48)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125I粒子植入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34%和8.47%,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62%和16.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6.27%(45/59)、56.90%(33/58),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69±0.11)个月、(10.92±0.25)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比较,经Log rank 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380,P =0.020)。结论 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的疗效,安全性良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支海明  查清  程小辉 《安徽医学》2017,38(7):927-928
目的 通过对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临床应用的观察,来评价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海军安庆医院采用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分别对其做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程度疼痛患者的构成比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原来占50%的重度疼痛患者下降至4.8%,中度疼痛患者从原来42.9%下降到16.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组织间植入碘-125(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7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肝癌肺转移10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癌椎体转移3例、结肠癌肺转移3例、胰腺癌3例、肺癌2例、肝癌腹壁转移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后局部复发并不全肠梗阻1例,在CT导向下植入125I粒子,利用治疗计划系统(TPS)确定植入粒子的数量及位置,术后2个月复查CT评估疗效。结果 27例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6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微创,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难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1例难治性肝癌患者,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瘤体内进行内放射治疗。2个月后复查CT或MRI,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评价疗效。结果:11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72.7%。8例AFP阳性患者,治疗后AFP均有明显下降,其中2例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是原发性肝癌特别是难治性肝癌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间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经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后临床确诊为胰腺癌,病灶直径为7.35(5.46~9.17)cm。其中腹痛较剧者51例,黄疸28例。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术中超声实时监视,均匀布针并植入125I粒子。术后超声确认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2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23例无效,平均术后3~8 d疼痛缓解;9例死于局部进展,5例死于远处转移,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7例,无变化(NC)20例,进展(PD)12例。总有效率(CR+PR)48.39%。结论 B超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可以较好地减轻疼痛症状,具有定位精确、实时监视的特点,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对microRNA-363(miR-363)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的100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CE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