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及这些参数与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58例无滑脱的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腰椎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位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位参数的差异。以腰椎滑脱率为因变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对照组患者PT、PI、SS、LL、TLK、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参数PT、PI、SS、LL、TLK、SVA明显改变,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311-313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在我科诊疗并接受腰椎融合术的61例病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单节段组和多节段组。通过测量椎间隙高度JOA评分、Prolo功能评分以及Pfirrmann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以及2年后随访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术后JOA评分、Prolo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但在末次随访评分中,多节段组明显高于单节段组(P<0.05);末次随访多节段组患者上、下邻近节段的Pfirrmann评分均明显高于单节段组,而椎间隙高度则明显小于单节段组(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多节段融合术后邻近节段较单节段融合术更易发生退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自然衰老过程和临椎生物力学改变相关。高龄、女性、肥胖、骨质疏松等与ASD呈正相关。内植物的不合理应用、术中缺乏对临椎小关节保护、减压范围过大等医源性因素均增加了ASD的潜在风险。临床医生在充分掌握ASD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从而降低ASD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6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变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78例,门诊随访2年,分为65岁以下的年轻组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组。比较两组的脊柱稳定性参数以及术后2年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术前及术后的腰椎前凸角和脊柱矢状位平衡分别与年轻组术前及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术前和术后骨盆倾斜角以及骨盆入射角分别与年轻组术前及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及术后两组骶骨倾斜角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年轻组术后2年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16.67%,老年组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38.8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脊柱融合术后脊柱以及骨盆矢状位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老年患者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早期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邻近节段影像学指标的测量,探讨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发展情况.方法:随访组为本院脊柱中心2004年~2007年间21位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对照组A为本院门诊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对照组B为本院门诊行腰椎侧位片的患者.随访组患者术后无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亦无渐进的神经症状.测量患者邻近节段黄韧带厚度、小关节间隙宽度、侧隐窝宽度、小关节极性、椎板角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随访组部分节段黄韧带明显增厚(P<0.05),但尚未达到黄韧带肥厚的诊断标准.小关节极性:部分节段随访组大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小关节间隙宽度:和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椎板角:和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侧隐窝宽度: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由于力学分布的变化,邻近节段出现渐进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韧带增生,小关节退变等.连续、动态地观察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黄韧带的厚度、小关节极性等数据,可为评估邻近节段退变的进展和防治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共220例为实验组,并将其按脊柱矢状位形态分为三型(Ⅰ型、Ⅱ型、Ⅲ型),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无脊柱疾病、下肢关节疾病以及畸形的健康人共1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并比较各组的差异性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间的脊柱后凸角(TK)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腰椎段后凸角(TL)、腰椎前凸角(LL)、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Ⅲ型组T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Ⅱ型、Ⅲ型的LL和S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Ⅰ型组(P〈0.05),Ⅱ型、Ⅲ型的LL和SS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型组PI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型、Ⅲ型的PT高于对照组和Ⅰ型组(P&lt;0.05),Ⅱ型、Ⅲ型的PT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TK与TL、LL、PI、SS有相关性,TL与LL、PI、SS具有相关性,LL与PI、PT、SS、矢状面垂直轴( SVA)具有相关性,LL与PI、PT、SS、SVA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Ⅰ型组中,TK和TL、PI、SS具有相关性,TL和LL、PI、SS具有相关性,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Ⅱ型组,TK与TL、SS具有相关性, TL和LL、PI、SS具有相关性,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T和SS、SVA具有相关性;Ⅲ型组LL和SS、SVA具有相关性,PI和PT、SS具有相关性,PY和SS、SVA具有相关性;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lt;0.05)。结论骨盆参数各参数之间和脊柱矢状位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的联系,虽然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脊柱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脊柱固定是治疗脊柱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固定融合的同时会导致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发生相应地变化,由于应力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出现邻近节段病.其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获得性脊椎滑脱、不稳等,一些患者不得不因此而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其防治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寻求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腰椎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方式,而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SP)严重影响着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效果,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研究表明,年龄、术前存在的邻近节段退变、矢状面平衡等个体因素以及融合节段长度、手术方式等手术操作因素都影响着ASP的发生,同时,微创及非融合手术在治疗ASP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ASP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导致后腰痛、进行性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盆矢状面一系列参数的变化反映了腰椎退变性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情况,有助于对疾病的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的完善。目前,关于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和脊柱-骨盆矢状面相关参数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机制的研究仍较少,不同退变性疾病的脊柱-骨盆均处于不同的平衡状态,相应情况下各个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均有一定变化,但尚无确切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因素与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6年6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行腰椎后路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83例,观察ASD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否、融合位置、融合范围及是否"悬浮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4~127个月,平均104.7个月。共有24例(28.9%)患者出现ASD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8例发生于融合节段近端,6例发生于远端。术前存在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以及高位腰椎(固定的最近端椎体为L1~L3)融合均为术后ASD出现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融合范围以及是否行"悬浮固定"对ASD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出现ASD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的改善率均优于出现ASD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状态、融合部位与术后ASD发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ASD对腰椎融合术的远期预后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例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而行PT ED的患者,比较分析22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6、9个月的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9个月Macanb评分。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4月。术后VAS评分以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者10例,良者9例,可者2例,差者1例,优良率81.8%(19/22)。结论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短期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L5~S1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矢状位参数和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因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L5~S1椎间融合术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行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腰椎正侧位摄片,测量腰椎矢状位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L1与S1矢状位垂线距离,并评估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年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显著增加。术后3个月两组SS较术前显著下降,LL、PT显著增加,L1~S1矢状位距离由正变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术后2年SS较术后1年显著上升,LL、PT显著下降,L1~S1矢状位距离负值变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5~S1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弧度减小、腰椎前倾,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关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文献进行回顾,提示其病理变化以小关节肥大增生、椎管狭窄最为多见;融合术后病变部位以上方相邻节段多见,而加行内固定术后,下文相邻节段发生率增高。病变原因主要是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所受压力增加及节段运动模式改变而致退变。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为X线检查。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术式以减压、融合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脊柱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弹性棒动态固定与单纯脊柱融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邻近节段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A组行脊柱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弹性棒动态固定,B组行单纯脊柱融合。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固定节段和动态固定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ISR)、邻近节段腰椎活动度(ROM)、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ODI评分有差异(F =575.55和1436.967,均P =0.000);②A与B组VAS、ODI评分无差异(F =2.402和1.952,P =0.129和0.171);③两组VAS、ODI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 =6.469和9.116,均P =0.000)。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ISR、ROM、Pfirrmann分级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ISR、ROM有差异(F =65.454和614.002,均P =0.000),Pfirrmann分级无差异(F =1.221,P =0.305);②A与B组ISR、ROM、Pfirrmann分级有差异(F =31.005、649.492和18.185,均P =0.000);③两组ISR、ROM、Pfirrmann分级变化趋势有差异(F =7.420、213.145和19.963,均P =0.000)。结论 脊柱融合辅助以弹性棒动态固定治疗腰椎椎管狭窄,可以保留脊柱活动度,有效维持邻近节段的椎间高度,分散加载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力学载荷,有效改善腰椎椎管狭窄A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纵向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 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的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13例腰椎纵向劈裂骨折患者临床 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矫正情况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 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24~60个月,平均42个月;手术时间185~300 min,平均248 min;术中失血量为600~1 500 mL,平均95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功能及自我形象的改善,在Cobb 角评估方面,术后2 d,12个月和末次随访测量Cobb角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 分和ODI评估术后2 d,12个月和末次随访测量结果较之术前均有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 末次随访的评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在末次随访时,术 前8例D级患者中6例恢复至E级,其中3例未见进一步恢复;术前2例C级中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所有病例 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中3例有硬膜撕裂,术中给予修补;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病 例。结论:短节段伤椎置钉和旋棒复位是腰椎纵向劈裂不稳定骨折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