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汽车兵在高原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高原汽车兵进行个性测定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高原汽车兵EPQ-E分低于全军常模,EPQ-N、EPQ-P分高于全军常模(P<0.01),EPQ-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SCL-90因子分高于全军常模及普通高原军人(P<0.01-0.05)。高原汽车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与EPQ-N、EPQ-P分及生活事件成正相关,与EPQ-E、EPQ-L及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PQ的N、P因子、负性事件,主观支持、军龄和社会支持总分等因素是影响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因素。结论:高原汽车兵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其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汽车兵在高原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高原汽车兵进行个性测定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高原汽车兵EPQ-E分低于全军常模,EPQ-N、EPQ-P分高于全军常模(P<0.01),EPQ-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SCL-90因子分高于全军常模及普通高原军人(P<0.01~0.05).高原汽车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与EPQ-N、EPQ-P分及生活事件成正相关,与EPQ-E、EPQ-L及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PQ的N、P因子、负性事件、主观支持、军龄和社会支持总分等因素是影响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因素.结论高原汽车兵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其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饥饿状态对注意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饥饿状态对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制造饥饿状态,通过注意力集中测定仪和注意力分配测定仪测试受试者在饥饿状态前后的注意力品质的变化。结果 饥饿状态时,注意力集中能力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有所增强。结论 一定程度的饥饿状态能促进个体的注意力及活力激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气质与智力对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瑞文智力与注意力对199 名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 智力与注意力密切相关。2. 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力水平低下检出率为33% 。3. 多血质、多血—胆汁质和多血—粘液质是有利于提高注意力水平的气质类型。结论 气质与智力对注意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观察卡介茵多糖核酸对青少年注意力的影响。②方法对124例慢性荨麻疹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卡介茵多糖核酸1mL隔日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10mg1次/日口服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用分别采用舒尔特表格法进行注意力测试。③结果观察组用药前测试成绩68.87±13.56,用药后为68.15±13.07;对照组分别为68.71±13.12和62.11±13.12。观察组用药后测试成绩较用药前无明显降低,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结果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卡介茵多糖核酸较西替利嗪未对本组青少年的注意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祎  刘博  苏玉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590-1592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注意功能训练,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方法:应用吞咽造影检查筛选出主要以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存在问题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进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B组30例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加注意力训练。采用双盲设计,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病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给予认知功能评定MOCA(满分30分,注意功能评分占6分)及吞咽功能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A、B两组吞咽功能均有提高,B组进步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意力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主要以口腔准备期口腔期为主存在问题患者有促进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高海拔环境下军人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驻高原地区45个部队6 019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评,分析军人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结果 ①性别:女性TAI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②职别:军官组SAI和TAI得分显著高于士兵和士官组(P<0.01).③年龄:>30岁组TAI得分显著高于25岁以下各组(P<0.01);>25 ~30岁组TAI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各组(P<0.01).④军龄:T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16年组和>16年组TAI得分显著高于≤1年、>1 ~2年、>2 ~5年和>5 ~8年组(P<0.05,P<0.01).⑤海拔高度:SAI和TA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 m组SAI和TAI得分显著高于>2 500~3 000 m组(P<0.01).⑥文化程度:呈现SAI和TAI得分大学及以上组>高中(中专)组>初中及以下组的趋势(P<0.01).⑦非独生子女组SAI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组(P<0.05).结论 高海拔环境的军人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职别、年龄、军龄、文化程度、独生子女情况和海拔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初次由平原进入高原的3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睡眠状况,分析高原睡眠紊乱与急性高山病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身对照研究,30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平原及高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填写急性高山病(AMS)评分表。结果:高原睡眠时间显著减少(355.22±56.02minvs401.48±68.87min,P<0.01);睡眠期转换次数增加显著(71.51±12..60次vs53.17±15.47次,P<0.01);浅睡眠及觉醒显著增加(52.65±10.65%vs41.92±12.45%,P<0.01),(11.38±8.43次/hvs9.10±11.30次/h,P<0.01);深睡眠减少及快动眼睡眠显著减少(3.14±4.70%vs11.24±7.46%,P<0.01);出现周期性呼吸,夜间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CO2显著下降(96.44±0.98%vs85.32±0.17%,P<0.01),(22.61±7.69mmHgvs33.13±7.85mmHg,P<0.01);觉醒指数、SaO2与AMS评分呈明显相关。结论:健康青年男性在初进高原时出现表浅、片断状睡眠,频繁周期性呼吸及严重的去氧饱和,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日间工作效率,睡眠紊乱与AMS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环境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军人进行测评。结果抑郁检出率51.56%。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自然环境(海拔高度)、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部队环境中部队的管理方式(F=1.61)、部队阅历的长短(F=1.28)、干部的态度(F=0.38)和部队生活适应情况(F=0.9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也没有影响(P〉0.05),而官兵热爱现在生活的程度从总体上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没有影响(P〉0.05),但事后比较发现3组高于2组(F=3.114,P〈0.05);自我环境因素中的人格(精神质F=3.83,P〈0.05,神经质F=14.47,P〈0.01)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对高原军人抑郁的发生,自我环境中的人格因素有一定的预测力,而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部队环境因素对军人抑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环境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67名高原军人进行测评.结果 高原地区军人的焦虑水平[(37.22±6.64)分]高于全国常模[(29.78±0.46)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海拔高度(≥3587.5m,3587.5~2767.9m,≤2767.9m)高原驻防军人焦虑情绪[(38.37±5.93)分,(36.65±6.951)分,(36.75±6.88)分]差异无显著性;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文化对焦虑有一些影响(家庭环境总体上P>0.05,事后P<0.05);在部队环境中,军龄对焦虑有显著影响(P<0.05);在人格中,神经质能预测焦虑27%的变异量(R=0.52,P<0.01).结论 高原军人焦虑发生率较高,对高原军人焦虑的发生,父母文化程度、军龄、神经质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部队环境)调查表。结果SCL-90结果显示:高原驻防军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和敌对性(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t=4.03,3.41,P〈0.01)。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表明:自然环境中海拔高度、部队阅历的长短(军龄)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没有影响(P〉0.05);家庭环境中的父母职业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没有影响(P〉0.05),父母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的F=3.14、2.99,P〈0.05)、教养方式(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和偏执的F=3.05,4.27,3.07,4.11,P〈0.05)和家庭气氛(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的F=3.99,3.99,3.09,3.92,4.19,2.88,P〈0.05)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部队环境中部队的管理方式(敌对、精神病性的F=3.59,4.09,P〈0.05)和干部的态度(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的F=3.21,4.36,3.31,5.86,P〈0.05)对高原驻防军人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高原驻防军人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家庭气氛、部队的管理方式和干部的态度影响高原驻防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的 了解高原军事卫生防护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对象为2015至2017年参加高原军事卫生防护培训班的55名学员,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意见建议。调查结果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人数和率来表示。结果 发放问卷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69.1%的学员认为参加该培训班很有收获,67.3%的学员认为参加该培训班对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很有帮助,71.8%的学员认为知识模块的设置很有必要。学员希望采取的授课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研讨交流、教员讲授、参观教学、装备教学、文献学习。结论 高原军事卫生防护培训班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对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很有帮助,任职培训学员更希望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高原军事卫生防护任职培训班人数不多,适合尝试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急进高原军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并探索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工具对急进高原1 214名军人进行测试,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t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 ①急进高原4 800 m军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进高原3 680 m军人组(30.1%vs18.4%;P<0.01).②急进高原3 680 m军人抑郁症状水平显著低于急进高原4800m军人(P<0.01),其中抑郁情绪、积极情绪、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和人际4个因子差异显著(P<0.01).③急进高原军人抑郁症状水平和生活事件刺激量呈正相关,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73,P<0.01;r=-0.374,P<0.01).结论 急进高原军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抑郁整体水平随海拔高度增高显著上升;生活事件可能促进急进高原军人的抑郁发生;社会支持对急进高原军人的抑郁发生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原军人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驻守在海拔3700m的103名和海拔4300m的105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海拔越高,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越高(P〈0.05或P〈0.01),睡眠质量越差,主要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效率下降、睡眠障碍增多和日间功能障碍等。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军人睡眠质量下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原习服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出本标准。结果:将高原习服分为初步习服,基本习服和完全习服,其判断指标和依据为习服时间,基础生理指标(呼吸次数,血压,脉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体能评价指标(VO2max和1000m跑成绩)。结论:制定了对我军高原部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价高原习服的标准和方法。并讨论了影响高原习服的因素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64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格倾向和情绪稳定度的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得分不同,其中,内向性格者(6.45±1.06)分,中间性格者(7.02±0.96)分,外向性格者(7.49±1.00)分,情绪稳定者(7.71±1.08)分,情绪中间者(7.28±0.87)分,情绪不稳定者(6.51±0.94)分,外向性格者除生理健康以外,其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自测健康得分较中间及内向性格者的为高,情绪稳定者的自测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情绪不稳定者(P<0.001);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得分与EPQ内外向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高原军人的个性特征对其自测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积极调控情绪,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人助于提高其自测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