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围绕"COVID-19病区管理",从分区收治工作安排、隔离病区准备工作、隔离病区医疗护理人员组建及管理、人员培训、防护应急物品管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患者管理七大方面切入,绘画设计条理清晰的工作方向思维导图,并运用于COVID-19隔离病区的管理。结果共收治COVID-19确诊及疑似患者127例(其中确诊54例),36例治愈出院,无院内患者、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将思维导图方法及理念运用于COVID-19隔离病区的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对COVID-19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响应速度以及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医院隔离病区作为突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诊疗场所,是提高疫情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这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作为新发的传染性极强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规范、严格的隔离病区建设与管理是其防治的关键。随着COVID-19疫情的进展,郑州人民医院从后备医院立即启动成为患者定点医院。医院快速完成隔离病区建立、人力资源调配、感染控制等各项工作,快速完成功能转换,统筹管理,科学规范,人员稳定,全体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了初步成绩,防控经验值得大型综合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疑似患者隔离病区发生确诊患者和双阴患者及其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方法:从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患者4个方面设计隔离区疑似病例转出流程图。结果:405例病例、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之间均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各班各岗责任明确,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更好地保障大家安全,为临床抗击COVID-19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核酸复验阳性(复阳)再入院患者和非复验阳性入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管理"复阳"COVID-19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3个COV-ID-19救治病区(发热6、10、11病区)2020年2月25日—3月20日之间的COVID-19患...  相似文献   

7.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4 761例眼科术后患者未出现医源性和交叉性感染、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经验。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眼科手术的环境准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防护措施、患者的隔离转运、医疗废物处置、手术间终末处理等。提出COVID-19流行期间的管理策略和感染防控建议,以及眼科手术应遵循的诊疗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持续,武汉市各大医院投入主要力量抗击疫情,加上患者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风险,非COVID-19患者的救治受到挑战。根据COVID-19的特性,我院针对性地设立了过渡病区,强制执行COVID-19筛查排除程序,科学制定、顺畅运行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和流程,使非COVID-19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了医疗安全及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了COVID-19在医院非隔离区的传播,在疫情暴发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区感染控制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与讨论。通过密切围绕传染病流行的3个核心环节,严格遵循普遍预防原则,对包括病区设置、人员管理、消毒管理、防护管理、诊疗路径、标本、物品复消及垃圾清运等进行系统管理;对重点患者及其周边环境、诊疗环境进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采样监测,摸排沾染路径,指导防控。任务期间,系统化、精细化病区感染控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交叉感染,在保障COVID-19患者有效、安全救治的同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也为今后应对类似疫情时的病区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宋旭辉  郭琴  林胜  刁雪  付英  王华国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120-1122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并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巨大挑战,快速准确的诊断COVID-19对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COVID-19患者的调查和确诊过程,以对COVID-19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患者为赴渝务工于2020年1月23日返乡人员,在渝期间,其同工地的一同事确诊为COVID-19,之后该工地接连有另外8位同事被确诊。患者返乡后2月2日被当地疫情防控单位采取医学隔离。患者于隔离后不久出现咳嗽,阵发性,干咳为主,偶可咳出黄色痰液等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遂被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疗单位收治,后经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专家组远程视频会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患者先后经历9次核酸检测,在前8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情况下,于第9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21日最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控督导员制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实施感控督导员制度,并比较实施前后新冠肺炎病区医务和保洁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结果实施感控督导员制度后,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在手卫生依从性、穿脱防护用品步骤、护目镜穿戴、口罩穿戴、医疗废物处理和物表消毒合格率等方面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实施感控督导员制度,能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对降低一线人员感染风险,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1日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 290位护理人员开展新冠肺炎应急防护培训。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应急防护等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求;通过同质化管理、闭环管理、院科两级培训、重点人员再强化、分层分流培训、多样化培训手段全方位构建护理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院级和科级穿脱防护用品操作考核;其中,进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在强化培训后需再次进行理论操作考核。结果: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显示99.77%的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培训院级复试成绩高于科级初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病房工作组成员在经过重点人员再强化培训后,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非隔离病房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能有效提高培训成效,提高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被证实可通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口腔颌面外科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需与患者头面部近距离接触,并且操作中可能产生气溶胶,感染暴露风险较大,病房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应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合理开展各项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诊疗工作。我们从患者收治、病房感染防控、物资管理、应急预案、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疫情期间相关防控措施,为做好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管理、防控疫情进一步扩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种通讯手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一线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我科在COVID-19疑似和确诊患者隔离病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如病床呼叫对讲系统、病房监控系统等,并尝试利用移动通讯、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极大地减少了职业暴露时间,缩短了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医疗防护用品的使用量,有效提高了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以明确病区内SARS-CoV-2污染程度,指导感染控制,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方法:于2020年3月11—19日,使用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WA-15采集病区内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空气样本,应用预湿无菌棉签涂抹法采集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最外层手套表面以及气管切开操作者正压呼吸防护头套和隔离衣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核酸。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对病区内工作过的医务人员行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及胸部CT扫描明确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情况。结果:病区内90个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空气样本,38个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16个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均未检出SARS-CoV-2核酸。137位在病区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查结果均阴性,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均阴性,胸部CT检查均无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结论:良好的通风条件、严格环境设施消毒、正确的患者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是减少隔离病房内病毒气溶胶形成、降低气溶胶含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面对未完全掌握的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医务人员按高级别防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以明确病区内SARS-CoV-2污染程度,指导感染控制,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方法:于2020年3月11—19日,使用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WA-15采集病区内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空气样本,应用预湿无菌棉签涂抹法采集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最外层手套表面以及气管切开操作者正压呼吸防护头套和隔离衣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核酸。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对病区内工作过的医务人员行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及胸部CT扫描明确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情况。结果:病区内90个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空气样本,38个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16个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均未检出SARS-CoV-2核酸。137位在病区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查结果均阴性,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均阴性,胸部CT检查均无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结论:良好的通风条件、严格环境设施消毒、正确的患者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是减少隔离病房内病毒气溶胶形成、降低气溶胶含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面对未完全掌握的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医务人员按高级别防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一线护士防护暴露风险事件现状,为管理者做好护理人员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支援武汉的308名护理人员,采用研究团队自行编制的网络问卷进行调查,通过事件回顾的方式对护理人员在防护状态下的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304人填写了有效问卷,88.8%的护理人员接受了防护暴露风险事件预防与应对的培训。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中,鞋套污染、脱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53.6%;由于有手套的保护,手部或皮肤污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为14.1%;护士心理负担最重的防护暴露风险事件是N95口罩污染、脱落或移位,分值达8.2±2.3。单因素分析发现,支援武汉天数不同,防护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不同(χ2=14.562,P=0.024);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是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9)。结论: 支援武汉的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中会出现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在工作中既要指导护士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又要指导其有效应对,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一线护士防护暴露风险事件现状,为管理者做好护理人员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支援武汉的308名护理人员,采用研究团队自行编制的网络问卷进行调查,通过事件回顾的方式对护理人员在防护状态下的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304人填写了有效问卷,88.8%的护理人员接受了防护暴露风险事件预防与应对的培训。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中,鞋套污染、脱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53.6%;由于有手套的保护,手部或皮肤污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为14.1%;护士心理负担最重的防护暴露风险事件是N95口罩污染、脱落或移位,分值达8.2±2.3。单因素分析发现,支援武汉天数不同,防护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不同(χ2=14.562,P=0.024);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是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9)。结论: 支援武汉的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中会出现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在工作中既要指导护士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又要指导其有效应对,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