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坚主任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40余年,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遣方用药颇具特色。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非浅,现将其治疑难病从痰论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文:胡国恒教授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神经性头痛有独到见解,注重四诊合参,辨证求本,标本兼治,遣方精益求精,用药独具匠心,每多获良效。笔者整理其辨治神经性头痛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郭选贤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教授从事中医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30年,对慢性支气管炎(后文简称“慢支”)的中医药诊治研究有丰富的经验。他参与主持的“克咳冲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虚寒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所研制的“克咳2号”对治疗慢支(痰热壅肺型)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仅就郭教授从痰、气论治慢支的经验进行总结整理,以期对慢支治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急症从痰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桂梅 《新中医》1992,24(8):37-39,26
痰饮乃人体津液凝聚变化而成,是脏腑运化水液障碍中的一种病理变化产物。其成因古有“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之说。痰饮生成后,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波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77-1078
张天文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将患者分为痰浊雍盛、痰火壅盛、风痰蒙窍、痰瘀互结、脾虚痰盛等证,从痰论治,以治痰为主、兼顾其他,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8.
1痰及其形成的认知 痰是人体津液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停留或郁滞形成的一种失去滋润煦养作用、妨碍正常生理功能的液体,也是指病因或病理概括的无形之痰。痰是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的非正常潴留的液体郁化而成的浊稠之物,前者为饮,其形清稀;后者为痰,其形浊稠。痰与饮是同类异名,常以痰饮相称。  相似文献   

9.
“脾虚生痰”源于中医学传统理论,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导致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与脾虚生痰密切相关。调理脾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都至关重要。结合脾虚生痰相关理论研究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医学研究,从脂质代谢、免疫反应和肠道菌群三个方面探索了从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朱秀成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276500)曹际海山东省莒县库山乡医院(276527)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患者,阴虚燥热之证往往不显著,亦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在查体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肝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主要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原发性肝癌及代谢性肝病等一系列疾病.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胁痛"、"黄疸"、"鼓胀"、及"积聚"等范畴,是指肝胆及脾胃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组症候群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中风从痰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毅 《河北中医》2001,23(6):442-443
中风以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 ,而日益引起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但临床论治中风病 ,因受金元医家治风、治火、治痰、治虚的影响 ,目前认识尚不尽一致。笔者受“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丹溪心法》) ,及“大法中风诸症 ,总属风痰 ,初中之时 ,不论在表在里 ,必先以攻痰祛风为主 ,待其苏醒 ,然后审其经络 ,分其气血而治之 ,不可因其内气之虚 ,而骤用补剂”(《丹台玉案》)之说的影响 ,复经长期临床实践验证 ,深感治痰法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临证心得 ,择要概述如次。1 急性期…  相似文献   

13.
14.
正吴焕林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岭南中医心病学名家,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思想继承人,全国名中医薄氏腹针发明人薄智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痰证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医三十余年,其学术思想根植于岭南传统医学而不拘泥于地域,擅长发微古论而辨治疑难心血管  相似文献   

15.
沈绍功教授从痰论治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导师沈绍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著名中医急症专家,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急症有深刻认识和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6.
郑玉玲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岐黄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筛选郑教授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经典案例4则,发现其在治疗脑部、胃肠及肺部恶性肿瘤等方面注重痰与肺、脾、肾、大肠等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其从痰论治的辨证思路及主病证治方药。郑教授认为,痰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顽痰、瘀痰、郁痰、虚痰等之分,辨证可分为痰湿内阻、脾虚痰阻、气滞痰阻、痰瘀互结、气虚痰阻、阳虚痰浊内饮等。她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燥湿、理气解郁化痰、益气温阳祛痰、祛瘀消痰、软坚散结等治疗方法,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体质,抑制肿瘤生长、复发及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效果显著。郑教授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从痰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收到了异病同治之功。她强调,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不要见痰仅治痰,必须加以辨证运用,更注重“治痰求本”,重在固本培元,做到“痰去瘤消”而不伤正。郑教授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经验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7.
裘昌林从痰论治老年痴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祖辉 《中医杂志》2006,47(11):826-827
老年痴呆系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属中医学的“呆证”、“痴证”、“喜忘”、“郁证”、“痴呆”等范畴,目前认为本病为标实本虚,治疗上以祛邪和扶正相结合。裘昌林老师积40年临证经验,治该病从治痰入手,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裘老,临诊获益颇多、现将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外科病属痰证者颇多,李延冠教授善于从痰论治,并根据病情的不同,或施以内治,或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共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殊佳。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恶性肿瘤与痰有密切关系,痰浊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病因和重要机制。在恶性肿瘤及转移的治疗中,以扶正为基础,重用生半夏、生南星、生牡蛎;擅用全虫、蜈蚣配服胶囊通络散结,控制癌瘤;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佐以解毒散结药物,对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能起到杀死癌细胞、控制转移、抑制瘤体生长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