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不同级别医院的感染防护现况,为职业感染防护提供策略和建议。方法 选取不同级别医院的一线医师,于2020年3月2日至9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网络调研。通过问卷星调研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线医师基本信息、防护知识内容、抗击疫情工作环境、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和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等。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6份,由上海市15个区9所三级综合性医院、4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线医师填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师的COVID-19疫情相关知识培训率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90.45%(644/712)vs 79.53%(202/254),χ2=20.528,P=0.001],根据COVID-19相关内容识别相应类别患者(χ2=27.108,P=0.009)、手部卫生消毒和防护服穿脱(χ2=22.666,P=0.001)及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χ2=74.251,P=0.001)等的掌握程度均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COVID-19防护措施执行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师能够严格按需、按防护强度更换一次性防护服的比例[31.74%(226/712)]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25.20%(6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9,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综合性医院一线医师在正确实施患者的标本采集、防护面罩更换频率、疫情期间每周在院工作时长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本次COVID-19疫情防护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到了重要的网底作用。部分防护措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综合性医院之间有所不同,需进一步完善降低医疗机构COVID-19职业感染风险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发热门诊各项措施调整后的诊疗数据,为非疫区COVID-19的防控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收集整理非COVID-19疫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发热门诊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2月22日和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5日相关诊疗数据,并将其分为4组:A组(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为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22日,B组(2020年COVID-19疫情前)为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月21日,C组(2019年与A组同期)为2019年2月2日至2019年3月5日,D组(2019年与B组同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对收集的2020年及2019年发热门诊数据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结果 2020年春节前后发热门诊诊疗总体情况与2019年同期相当。同比结果显示,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每日就诊患者减少[(114.3±62.9)例vs(171.7±37.0)例],每位医师单次接诊时间延长[(11.7±1.8)min vs(6.5±1.3)min],但患者平均候诊时间减少[(7.5±0.6)min vs(22.8±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环比结果显示,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每日就诊患者减少[(114.3±62.9)例vs(216.3±41.8)例],每位医师单次接诊时间延长[(11.7±1.8)min vs(5.6±0.8)min],患者平均候诊时间减少[(7.5±0.6)min vs(23.3±3.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CT检查比例明显多于2019年同期[7.9%(292/3 658)vs 3.7%(206/5 493)],虽因加强防护措施延长了检查时间[(12.5±3.8)min vs(10.0±3.2)min],但患者获取CT检查报告时间明显减少[(10.6±2.5)min vs(58.4±9.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非疫区发热门诊调整相关的流程和配置、配备专门CT机等举措可减少每位医务工作者每日接诊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减少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消退新形势,提出儿童医院小儿外科诊疗防控建议。[方法]分析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情况,从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门诊、住院及手术防护等角度出发,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建议。[结果]对普通患儿、家属、疑似/确诊患儿,门诊实施预检、分级排查就诊;住院患儿及家属,按预检步骤进行入院排查,住院期间进行有效防控管理;手术患儿,按防控风险分级分类在不同区域进行手术。门诊、住院病房及手术室需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及场地设施防护。[结论]疫情消退期儿童医院外科防控建议的实施,既有助于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也可对疫情的防控严格把关,在诊疗的过程中切实保障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状态及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3月28日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住院治疗的41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口咽部分泌物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从发病到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定义为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因素。结果 41例重型COVID-19患者中男20例(48.8%)、女21例(51.2%),中位年龄为68.0(58.5,74.0)岁,平均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8.98±11.71)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有关(P均<0.05),而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续时间较长;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是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在疫情管控、急症救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手术患者由于病情紧急,有时甚至无法在手术前进行完整流行病学史的排查,这对手术室围术期感染防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我们从疫情期间急诊手术开展的现状入手,通过术前评估、负压手术间运作、接诊流程防控、人员与特殊物资配备、术中与术后防控、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探讨防控策略,为急诊患者的围术期感染防控提供解决方案,保护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意义,提高对COVID-19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20年1月25日至2月15日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7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特征。男6例、女1例,年龄为(51.1±18.8)岁(29~75岁)。7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记录COVID-19病灶分布、病灶位置、病灶密度、累及肺叶数量,以及空气支气管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表现。结果 7例COVID-19患者从首次出现临床症状至CT检查时间为1~9 d,平均3.6 d。病灶分布于单肺1例、双肺6例;病灶累及肺野外中带5例、全肺野2例;病灶呈磨玻璃影4例、混合影3例;病灶累及≤2个肺叶4例、累及5个肺叶3例;1例有空气支气管征;7例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 COVID-19患者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COVID-19的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确诊需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健康异常的影响因素,为COVID-19患者心理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2~3月武汉经开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随机抽样的108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武汉市健康人群12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网络平台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地区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心理状态评估。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评估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应激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影响COVID-19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SDS评分高于对照组[(44.82±7.90)分vs(41.48±9.57)分],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31.04±7.76)分vs(35.66±10.66)分];研究组抑郁比例高于对照组[26.85% vs 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1~67岁)是COVID-19患者心理健康异常的危险因素(OR=1.240,95%CI:0.102~0.826)。结论 COVID-19患者抑郁情绪重于健康人群,需要密切注意,尤其是年龄51~67岁的患者;但COVID-19患者焦虑情绪轻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易感-暴露-感染-恢复(SEIR)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情况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疫情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Python爬虫自动更新功能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疫情数据,通过改进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自动修正COVID-19基本再生数(R0),对中国湖北省和韩国的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模型预测的湖北省COVID-19疫情顶点在2020年2月21日,现有确诊病例数约为50 000例(2月19日),预计疫情将于3月4日回落至30 000例以下,并在5月10日左右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实际数据显示,确诊人数顶点为53 371例。模型预测的韩国疫情峰值在3月7日,将于4月底结束。结论 改进的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在COVID-19疫情早期实现了较准确的数据预测,政府相关部门在疫情中及时、有效的强力干预明显影响了疫情的发展进程,东亚其他国家如韩国的疫情在3月仍处于上升期,提示中国需要提防输入性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9.
郭璇  彭鹏  杨建中 《新疆医学》2022,(4):379-382
<正>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后引发的疾病,是一种新型、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人传人的特性[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接诊COVID-19的定点医院之一。急诊患者疫情期间日均就诊患者150余例,高峰期250余例,发热患者50例,急救中心门诊原有设施、流程、空间与人员配置已无法满足以重大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患者就诊需求和疫情的排查工作,按照院感防控指南及防控流程的要求,为了安全、高效完成急诊抗击COVID-19疫情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n=92),分为正常复流组(n=73)和无复流组(n=19)。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来分析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率为20.7%(19/92),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相比,两组之间入院时的收缩压(SBP)、2型糖尿病患病数、肌钙蛋白T峰值、发病到再灌注时间、球囊扩张次数和靶血管植入支架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SBP<100 mmHg (1 mmHg=0.133 kPa)、合并2型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肌钙蛋白T峰值、右冠状动脉病变和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是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与入院SBP<100 mmHg、合并2型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肌钙蛋白T峰值、右冠状动脉病变及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这6种临床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持续,武汉市各大医院投入主要力量抗击疫情,加上患者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风险,非COVID-19患者的救治受到挑战。根据COVID-19的特性,我院针对性地设立了过渡病区,强制执行COVID-19筛查排除程序,科学制定、顺畅运行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和流程,使非COVID-19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了医疗安全及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了COVID-19在医院非隔离区的传播,在疫情暴发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被证实可通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口腔颌面外科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需与患者头面部近距离接触,并且操作中可能产生气溶胶,感染暴露风险较大,病房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应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合理开展各项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诊疗工作。我们从患者收治、病房感染防控、物资管理、应急预案、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疫情期间相关防控措施,为做好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管理、防控疫情进一步扩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以来,疫情发展迅速,现已蔓延至全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儿童感染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必当担负起儿童COVID-19的救治任务。规范的医院门急诊筛查流程管理可提高诊治效率,降低院内感染,控制疫情的传播。为了应对此次疫情,我院认真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指示文件、复习参考近期发表的国内外文献,结合儿童专科医院特点,制定了门急诊对COVID-19的筛查流程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非定点收治三级综合医院的感染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探讨,探究其防控效果,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为非定点收治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诊疗及防控方案为基本依据,结合阜阳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建立,人员、物资储备,多层次、多途径培训,制度、流程制定更新,多部门协作,分区管理等方面制定非定点收治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结果 2020年1月22日—5月31日全院门诊就诊467 165人次,发热门诊就诊8 346人次,16例患者经核酸检测阳性并送至定点收治医院。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就诊患者经过针对性筛查及接诊,医务人员经过科学防控培训与指导,陪护人员经过有效宣教与讲解,做到了零漏检、零漏报、零交叉感染。期间积累了54条工作制度及流程,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经验。 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医疗机构通过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制定制度流程,落实可行性防控措施,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干预、多部门协作,可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与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病例诊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处置结果,总结MDT在COVID-19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20日就诊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8例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进一步分析MDT在患者处置流程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18例确诊COVID-19,30例排除COVID-19。确诊患者经MDT讨论2~12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4.7±3.2)次;非COVID-19患者多学科讨论2~4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2.3±0.6)次。MDT对COVID-19疑似患者诊疗流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讨论及调整。在MDT主导下,1例危重型患者积极治疗后转省级定点医院治疗,1例COVID-19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1例高度疑似患者行肺泡灌洗液检查排除COVID-19。除1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转省级医院治疗外,17例COVID-19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现院内及疑似患者交叉感染,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发生,非COVID-19患者及时转到相应专科治疗。结论: 在COVID-19疑似患者诊治过程中,MDT的参与提高了诊治效率,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速了新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模式的落地.为做好疫情防控管理,降低居民在疫情防控期间病毒交叉感染和传播风险,居家隔离成了全民防疫的“特效药”.我院作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在看好病、看准病的同时,为缓解诊疗压力,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医院管理、临床流程到患者体验精准落实.通过构建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焦虑抑郁量表对COVID-19流行期间来医院急诊就医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发现急性心理应激障碍患者,为COVID-19的综合防控提供资料。方法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在急诊就医预检分诊台通过询问将急诊就医患者分为疑似组、发热组和对照组,发放自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给每位患者,并由一位接受过量表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答疑或协助完成量表的评估。结果 共发放557套量表,其中疑似组211份,发热组167份,对照组179份;共收回516份量表,其中疑似组197份,发热组151份,对照组收回168份。疑似组、发热组和对照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7.87%与58.88%,48.34%与43.71%,18.31%与18.99 %,与对照组比较,疑似组和发热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较高(P<0.01);疑似组与发热组比较,抑郁与焦虑发生率高(P<0.05);说明在发热门诊就医的疑似COVID-19患者较普通发热患者、发热患者(包括疑似新冠患者和普通发热患者)较普通患者更易发生焦虑与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标准化后,疑似组、发热组和对照组标准分分别为57.38±16.25和42.58±14.27,51.23±15.29和38.32±15.39,32.58±17.8和12.25±12.94;与对照组比较,疑似组和发热组的焦虑和抑郁的标准分均高(P<0.01),与发热组比较,疑似组的焦虑和抑郁的标准分明显高(P<0.01)。结论 在COVID-19流行期间,来医院急诊就医患者,被疑似COVID-19患者和发热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做好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心包积液程度,并设定穿刺路径。采用Seldinger法,在高频超声探头定位引导下,徒手心尖区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86例心包积液患者均穿刺成功,术中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穿刺针穿入心包的过程及针尖的位置、导丝在心包腔的行进方向及深度、导管在心包腔的位置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心包积液的诊治中,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实时、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