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和其使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实施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血流通畅。2例术后出现瘘管部位皮肤感染,经抗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结论做好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观察9例采用人造血管内瘘透析的患者,针对其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1例因人造血管表面皮肤破溃出现渗血,血栓形成致内瘘闭塞。2例使用过程中数次出现血栓形成经积极处理后恢复,余6例使用情况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宣教,精心护理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4.
28例人造血管移植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人造血管行血液透析,探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3月~2005年6月间28例人造血管穿刺透析的护理体会.结果 28例患者中,1例术后因自身血管问题堵塞,余27例术后瘘管血流通畅.结论 人造血管如正确使用和细心护理,可达到如正常内瘘同等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冰  张卉 《哈尔滨医药》2009,29(2):64-64
血液透析病人由于自身血管的硬化、糖尿病、肥胖、疾病末期等原因,自体动静脉瘘无法使用。近年人造血管是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之一,但人造血管与自身动静脉瘘不同,在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只能靠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充填。故掌握人造血管的穿刺与护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我们白2003年先后为9位病人穿刺近万次,大大超过平均两年的使用寿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对于解除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等具有良好效果。此手术的成败以及远期效果的优劣与旁路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选择移植材料是冠状动脉搭桥术长期结果的保证。最初用于临床的血管移植物是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GSV)和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artery,IMA),随着人们对手术认识的加深,其他一些自身血管也陆续被发现并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马春红  蓝天座 《贵州医药》2011,35(4):383-384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尿毒症患者的高龄化及各种血管疾病的增多,人造血管内瘘在透析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使用聚四氟乙烯(PTEE)建立动静脉内瘘,填补了本市市级医院维持性血透病人中无人造瘘管的空白。由于PTEE柔软、多孔,易于  相似文献   

8.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使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常采用动静脉造瘘维持患者长期的血液透析以延长生命。但巾于老年人的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管径变细,弹性差及脆性增强等因素,加以透析次数增加造成的损伤。自身的动静脉瘘管会逐渐失去作用。所以,需采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我院于2007年4月对2例患者进行了人造血管内瘘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的护理,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398例次应用人造血管内瘘的老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结果 398例次人造血管通畅率为100%,使用时间最长为36个月,2例次发生血栓堵塞再通后通畅,杂音响亮。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掌握良好的人造血管的穿刺技术和方法,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延长患者的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除了应注意熟练掌握正确的穿刺与压迫方法、对导管定期肝素封管、避免透析脱水过度与低血压等多种措施外,遵医嘱正确使用某些溶栓药物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在对透析导管内血栓形成或导管外纤维鞘形成的治疗方面,多数研究采用尿激酶封管或经导管持续泵入法,取得肯定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方面,由于其血栓形成机制相对复杂,溶栓剂量与方法相对不统一,报道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其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拥有良好的血管通路,这样才能达到透析所需的足够的血流量,获得充分的透析效果。在血管通路中,动静脉内瘘是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的永久性通路。一般情况下,动静脉内瘘都能达到透析所需的血流量(>180nk/min),但当病人经过长期反复的穿刺、血管内膜受到损伤、血管变硬、管腔狭窄及血管壁附壁血栓的形成,都能影响到患者透析的血流量,降低透析效果。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近几年来对38例血液透析血流量不足的病人(<150ml/min)外用肝素钠软膏(海普林),发现其可明显软化血管,增加血管通路的血流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时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一共有50例,对50例患者采取临时血管通路,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50例患者留置导管进行血透一共有395次,每根导管血透平均在(10±7)次,最长留置44 d,最短3 d,平均为(18.9±12.5)d。50例患者置入导管以后血透量充足,每分钟150~200 m L,期并发症包括有局部渗血或者血肿一共有7次,导管阻塞一共有2次,导管滑脱一同有2次,留置导管拔除的因素包括有以下几点:(1)24例患者由于病情稳定或者ARF(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恢复而拔除导管;(2)20例患者内瘘完全成熟以后拔除导管;(3)6例患者病情平稳以后转为腹部透析而拔除导管。结论在血液透析当中采取临时血管通路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并且创伤较小和并发症较少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构建不同血管通路,并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结果进行充分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讨论,为患者寻找安全、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08—2010年建立了长期血管通路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通路、移植血管(PTFE)通路、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通路,分别计算Kt/V值,比较3种血管通路的栓塞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70例患者中,经AVF透析者52例,经PTFE透析者7例,经CTC透析者11例。AVF组患者年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TFE组和CTC组(P<0.01);AVF组患者的血管通路栓塞率明显低于PTFE组(P<0.01);3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均>1.2,其中AVF组值最高。结论 AVF、PTFE、CTC这3组不同血管通路,都能满足患者透析需要,能够过滤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血液透析通路,并适时加以调整,可有效减少栓塞及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董瑞东  岳玉  蒋惠云 《淮海医药》2000,18(Z1):19-20
血管通道是指把血液从体内引出来进入体外循环,再回到体内的出入途径。一般分为两类,即暂时性血管通道和永久性血管通道。前者多为紧急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或短期血透所用,而后者多为维持性血透的必要通道,我院从1993年建立血透室至今,共进行了 1868例次血透,采用了多种血管通道,现就其在血透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1868例次血透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1681例次,其中男 505例次,女1176例次,年龄13~78岁;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8例次,其中男18例次,女10例次,…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12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解剖位置选好穿刺点,利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内自带的穿刺针穿刺静脉,导入单针双腔静脉导管。观察所有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96.55%,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96.42%,股静脉置管成功率100%;股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87d,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无差异平均162d;主要并发症为局部感染13例,局部渗血32例,损伤动脉血管6例,导管堵塞3例,均经及时解决处理。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无法行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制人造带瓣血管的方法及应用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李梅珍张珍治人造带瓣血管广泛应用于复杂先心的纠正及马凡氏综合征Bental手术中,国外已有现成的带瓣血管供于市场,但价格昂贵,另外在某些急诊手术中因机械瓣膜型号与病人不符,而限制了其应用。我科自1...  相似文献   

18.
19.
血管腔内支架人造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长建  乔彤  刘晨  黄佃  沈沛 《江苏医药》2002,28(1):18-19
目的 研制一种可用于血管腔内手术的新型支架人造血管,方法 采用钛镍记忆合金支架覆盖一层硅胶类薄膜制成血管腔内支架人造血管,通过介入置放导管将其置于动物腹主动脉瘤模型处,研究其引起的组织学变化和评价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20只动物模型狗置入支架人造血管,观察2周-16个月,其中16只支架人造血管通畅,2只移位血栓形成,2只感染闭塞。4周后支架人造血管内腔被一层完整的内皮样细胞覆盖。动脉瘤两端动脉壁无受压坏死现象,动脉瘤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结论 此种支架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可通过简易介入导管置放,且价格便宜,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人造血管内瘘的特点,探讨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技术和护理。方法选取本科室6例人造血管病例,从术后护理、穿刺前评估、穿刺要点、止血方法、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人造血管内瘘与自身血管内瘘的护理有本质的区别,人造血管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日常治疗护理中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人造血管内瘘的管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维持正常的血液透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