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2001年,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WHO关于SAP诊断标准,至少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5次,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的门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SAP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52±16岁。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12岁;B组40例,男28…  相似文献   

2.
女孩.1岁半,1963年2月14日入院.病儿出生后在头顶正中有一包块,比鸡蛋略小,以后迅速长大,并超过儿头之体积。病儿智力及身体发育均差,不能迈步、说话,坐立困难,需要他人扶住头部。穿刺包块,曾流出少量黄色液体。病儿大小便、吃奶均无异常。无外伤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表情呆板,发育营养欠佳,其他无异常发现。头部呈巨大袋状畸形,位置自前额向后上至枕部,双侧各达耳颞部,约20×15×11厘米,柔软有波动感,可随头的位置变化而稍变形,无搏动。于肿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生后 13小时 ,系G1P1足月经胎头吸引器助产娩出 ,出生阿氏评分 1′10分 ,出生体重 380 0 g,于生后 13小时发现患儿头围较出生时明显增大 ,精神反应差 ,面色苍白而转入我科。入院查体 :P16 0次 /分 ,R35次 /分。精神反应差 ,皮肤黏膜苍白 ,眼睑、耳后、后颈部皮下可见紫红色淤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围约 39cm ,头皮下广泛肿胀似帽状 ,压之无凹陷 ,波动感明显 ,前囟触诊不清。面色苍白 ,眼睑水肿 ,睑结膜苍白 ,巩膜无黄染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 ,耳鼻无异常。口唇黏膜苍白 ,口周及鼻翼两侧微绀 ,口…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75年1月至1983年9月共行中耳乳突手术482例,其中156例有耳源性并发症,全部并发症中仅一例耳源性帽状腱膜下脓肿,报告如下:患者 男,11岁,住院号78870.右耳反复流脓六年,近一月脓液甚多,拭之不尽.五天前脓量突然减少,发热,右侧头皮肿痛,于1983年2月4日入院.检查:体温37.9℃,脉搏94次,呼吸26次,血压68/98.发育中等,消瘦,萎靡,左侧卧位.右侧头皮肿脓,颌部至枕部疼痛,以枕部压痛显著,有波动感,穿刺有脓.右侧乳突部叩痛,外耳道后上壁皮肤稍  相似文献   

5.
帽状腱膜下转移癌1例承德市第三医院敖亚洲关键词帽状腱膜下层,转移癌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现左颞部肿物2个月于1995—08—30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左颞部有一肿物,如“杏核”大小,无痛,活动差,未引起重视。随后肿物呈进行性增大,并伴有肿物处剧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医生对新乍儿帽状腱膜下血肿的认识,对我院收治的38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胎吸助产是帽状腱膜下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4.21%。对胎吸助产儿应高度警惕,严密监测头围、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必要时行其他检查,一经诊断积极行输血抗休克以及头部加压包扎、止血等处理,同时注意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及干预。  相似文献   

7.
袁三英  熊英  周艳 《四川医学》2006,27(10):1086-1087
目的探讨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治疗的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治愈,5例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者放弃治疗,死亡3例。结论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一经诊断,严密的观察及正确的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头皮血肿较为常见,因伤时多不伴有颅脑损伤,早期易被忽视,致使演变成巨大血肿。自1992年以来我科收治38例,18例曾用抽血及加压包扎,效果欠佳。后采用改良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在3个月至4岁,21例均有外伤史,17例不能确定外伤否,38例均为帽状腱膜下血肿,单侧者4例,双侧者34例。血肿最大量250ml,最小量150ml,均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病史长短为2至7天。其中18例经按传统法处理无效。 二、改良法操作方法:先用复方冬眠灵按每公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岁,因头部被木棍击伤2h就诊。无原发昏迷及耳、鼻出血,感轻度头痛,无恶心、呕吐。既往无眼部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病史。查体:神清语利,左侧额顶有一4cm×4cm大小头皮血肿,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颅骨X线片示无骨折。给予磺胺类药物预防感染并回家观察。次日来诊时见头皮血肿增大,约8cm×8cm大小,越过骨缝,有波动感。局部穿刺抽出约40ml黑褐色不凝血,外用绷带加压包扎。第3d,双侧眼睑明显肿胀,帽状腱膜下血肿张力较高。眼科会诊,见眼球突出28mm,双眼视力由原来的2.0降至无光感…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2年6月一2004年6月对30例帽状腱膜下出血的新生儿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6年起对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用穿刺插管持续引流方法共治疗1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就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作一初步总结。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37岁。受伤原因“机器伤4例,砸伤3例,坠伤3例,车祸2例。本组血肿为整个头部,其中有10例曾在外院或本院行多次血肿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仍不见血肿缩小。12例均做X 线头颅平片检查未见颅骨骨折。血常规、血小析、出凝血时间检查,除2例凝血时间延长外,其余均正常。方法与结果选择血肿最低部为穿刺点,剃去周围毛发。长管针刺入帽状腱膜下,拔出针芯,保留长管,随即将预先备好的细塑料引流管,顺长管置入血肿腔内(或小尖刀戳口插入引流管)待血液流出后拔出长管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4岁,因双肘、膝关节疼痛,四肢皮肤出现红色斑点6天入院。6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双肘、膝关节疼痛,局部微红,活动稍受限。四肢皮肤出现红色斑点,微痒,同时感脐周隐痛。之后,四肢红色斑点迅速增多,胸腹亦可见。肘、膝关节疼痛加重,不能伸屈。查体:T37℃,P108次/分,R22次/分,BP14/9kPa,表情痛苦,神志清楚,双眼睑、胸腹部及四肢皮肤均可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大小不等,部分呈斑片状,尤以双下肢伸侧皮肤为甚。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脐周压痛,肝脾未扪及。双肘、膝关节屈曲位.局部无红肿,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一例自伤性帽状腱膜下巨大血肿切开引流术患者的护理.认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儿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常用血肿穿刺帽式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但由于绷带包扎易松脱,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曾用沙袋压迫包扎法,但不适合较小婴儿。我们采用改进血肿穿刺宽胶布粘贴加压包扎法治疗帽状腱膜下血肿11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2岁,就诊时间3~21天,均在当地医院行血肿穿刺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1~3次无效后  相似文献   

15.
<正> 损伤性头皮血肿传统治疗方法是局部穿刺抽吸积血加压包扎,但在临床实践中,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每需反复穿刺,疗程长。我们遇2例经多次穿刺后继发严重贫血仍未愈,鉴于此,我们自1978年以来应用了闭式引流疗法,治疗1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本组男15例,女4例,最大18岁,最小6个月,平均9.3岁,初次引流量25—200毫升,平均84.1毫升,持续引流量6—40毫升。引流天数1—7天,平均3.6天。引流管的安置操作:剃头后于局麻下用16号针头刺入血肿腔抽吸后不拔出,保留针头于血肿腔内或套管针刺入血肿送入橡胶管,包扎固定,接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90年-1992年6月,应用石膏帽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13例,时间短,效果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治疗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入院查体:神清,语畅,神经系统正常。头颅X片:未见骨折。均有穿刺抽血1-2次,加压包扎,效果不理想或无效,改用此法治疗。操作方法尽量剃去毛发,无菌下穿刺抽血,干净后,衬一薄棉垫(或3-4层纱布),按头型交叉打石膏绷  相似文献   

17.
马某,男,17岁,于1989年7月5日摔伤,右前额部触及柏油路面。查患者神志清,四肢活动自如,整个头部发际及上额部呈均匀一致的明显肿胀,肿胀处略有波动感和囊性感,头皮与颅骨间的距离明显增大,约为0.4厘米,肿胀处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明显,皮  相似文献   

18.
帽状腱膜下血肿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帽状腱膜下血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抽吸积血,然后抗感染治疗,对12例患者打破常规,先行加压包扎止血,3天后抽除积血,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的正确处理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3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帽状腱膜下血肿 16 8例 ,通过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6 8例中 ,男 76例 ,女 92例 ;年龄 0~ 4 5岁 ,平均年龄 2 2岁 ,其中 14岁以下 135例占 80 % ;产伤 14例 ,撕拉头发伤 88例 ,钝器伤 6 6例 ,受伤部位以颞部最多。帽状腱膜下血肿 :轻度直径 <10cm 2 9例 ,中度直径 10~ 15cm 80例 ,重度 >15cm5 9例 ,患者表现轻度头胀痛 ,头皮囊性感 ,8例合并贫血 ,2例合并休克。方法 :对血肿直径 <10cm的患者只给予口服抗生素 3~ 7天预防感染 ,口服止血药物 3天 ,未予包扎和穿刺抽吸 ,…  相似文献   

20.
帽状腱膜下血肿是小儿头部外伤常见病之一,往往由出血量多而引起失血性休克,用穿刺抽血和帽式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效果不好,血肿容易复发。1984年以来,我们改用穿刺抽血后戴石膏帽的方法治疗20例,疗效满意,现将具体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全组20例(包括门诊治疗3例),男11例,女9例。年龄9月至10岁者15例,11~12岁5例,均有头部外伤史,既往无血液病史及出、凝血时间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