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胚腹侧中脑移植入帕金森氏病鼠纹状体内的存活及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D.胚鼠 E 13~15天(CRL10~15mm)腹侧中脑(富多巴胺神经元)移植至23只帕金森氏病鼠纹状体中,14只行为改善鼠经不同成活期后处死(1~2月,3~4月,8~12月),进行酪氧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研究。发现移植区 TH 阳性细胞早期成簇密集至成串分散,由散乱分布至沿移植区周缘分布:移植区从有明显边界至渐不显而呈现与受体脑整合。表明去神经的纹状体靶组织能诱导多巴胺神经元迁移,移植组织能在受体脑内长期存活生长。  相似文献   

2.
背景: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移植部位微环境、各种生长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实验拟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对老年性痴呆鼠行为学恢复及海马线粒体膜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 2006-09/2007-09在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及细胞实验室完成。 材料:神经干细胞来源于新生1 d龄SD大鼠。Y迷宫筛选对电击敏感并逃避迅速的三四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联合组移植,每组10只。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参照包新民等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制备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神经干细胞组双侧海马区注射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双侧海马区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移植组注射神经干细胞同时持续侧脑室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主要观察指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行Y迷宫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中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联合移植组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 并高于神经干细胞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 < 0.0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神经干细胞组学习记忆能力虽有明显恢复,但与联合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P < 0.05)。 结论:神经干细胞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能能稳定海马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能改善老年性痴呆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胚胎黑质植入震颤麻痹模型鼠脑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6-羟基多巴胺分两点注入SD鼠右侧中脑黑质内侧端,制成震颤麻痹模型,毁损后6-8周,用胚龄14-16天同胚胚鼠中脑黑质细胞悬液植入模型鼠尾壳核。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组,模型对照组,单纯胚中脑黑质移植组,含层粘蛋白Laminin胚中脑黑质移植组,含雪旺氏细胞胚中脑黑质移植植。  相似文献   

4.
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但在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数量和分化方向受到限制。 目的: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植入大鼠脑梗死区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7-04/2008-04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SD雌性大鼠30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提供。流产胎儿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 方法:取流产胎儿大脑皮质,剪碎后消化离心,过滤后取沉淀细胞重新悬浮,加入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体外培养获得人胚神经干细胞。30只大鼠通过结扎颈外动脉建立脑梗死模型,行走时向右侧转圈者为成功模型,剔除5只无上述明显症状的失败模型鼠。于造模后24 h,以前囟尾侧0.8 mm,中线右外侧1.2 mm为注射点,每只大鼠移植行BrdU标记的1×109 L-1人胚神经干细胞悬液10 μL,深度为硬脑膜下3.0~3.2 mm。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植入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在脑梗死区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状态。 结果: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聚集成球悬浮生长,传三四代后加入血清诱导可见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发出绿色荧光并聚集成球。BrdU阳性细胞为椭圆形棕褐色,移植后第2,4周均可见其在脑梗死区存活并向周围迁移,且第4周时迁移的范围更广。移植后2周,皮质颗粒层和皮质下均见较多的BrdU阳性细胞,且BrdU/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多于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移植后4周脑梗死区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主要存在于脉络丛和微血管中,且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多于BrdU/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 结论:人胚神经干细胞能存活于脑梗死的环境中,并逐渐分化成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移植后期脑实质内存活的神经干细胞明显减少,大量迁移到侧脑室脉络丛和脑表面微血管内,被内皮吞噬系统消化。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胚胎的大脑组织进行了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证实了经冻存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和移植入宿主脑内后保持继续生长、分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胚脑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脑组织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孕14.5d胚鼠腹侧中脑(VM)细胞悬液移植到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术后部分动物每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30mg/kg),分别存活10d、21d、35d和60d,经旋转行为测试后分批处死,行CD4、CD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组10d、21d时,CD4 、CD8 和MHC-Ⅱ 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1d时更为显著,35d时部分移植区出现排斥反应,60d时移植区未见移植组织存活。MP治疗组在10d、21d时,移植区CD4 、CD8 和MHC-Ⅱ 细胞数量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少,35d时未见明显排斥反应;60d时,CD4 、CD8 和MHC-Ⅱ 细胞的数量较35d显著增加,部分移植物被排斥。MP治疗组各时间点TH 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非治疗组,但大鼠的旋转行为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改善。假手术组在10d、21d时,见少量CD4 、CD8 和MHC-Ⅱ 细胞,35d时消失,各时间点都未见TH 神经元。结论同种异体胚脑组织脑内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MP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或延缓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介绍的是老年性痴呆病人大脑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含量的研究。作者共研究了10例老年性痴呆病人。其中5例(第一组)或者完全没有脑基底血管的动脉硬化,或者表现甚轻(在魏氏环系统中有一、二处硬化斑);有5例(第二组)系老年性痴呆并发有脑基底动脉硬化,而无可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胚脑组织进行冷冻保存复苏培养和移植的实验方法。观察其冷冻保存后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及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分化的情况。应用CT立体定向技术在尾核头部作冷冻胚胎移植治疗1例重症帕金森氏病病人的手术程序及结果。  相似文献   

9.
影响胚脑组织冷冻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冷冻保护剂的使用及其浓度、降温和复温速率、储存温度等。经冻存的胚脑组织,复苏后虽然不同程度的受到冻—融损伤,但仍保持了在体外继续生长、分化、特异性酶的表达及分泌递质的特性,移植入宿主脑内后也能继续存活、重新建立突触联系并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研究证实外源性神经干细胞能修复神经,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然而,脑出血后局部内环境对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目的: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和分化状态。 设计、时间及地点:免疫组织化学水平的开放性实验,于2007-05/2008-04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纳入40只SD雌性大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8周龄流产胚胎大脑由德阳市人民医院医院妇产科提供。 方法:取8周龄流产人胚胎大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获得人胚神经干细胞。通过注射自体动脉血到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出血后2 d将标有5’-溴脱氧尿嘧啶的人胚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血肿腔周围的4点,1,2周后处死大鼠,相邻脑组织切片行5’-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和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状态和迁徙情况。 结果:5’-溴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为椭圆形棕褐色,移植后1周及2 周均可见其存活并向周围迁移,且移植后2周迁移的范围广。移植后1周,脑组织切片见5’-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和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且5’ -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多于5’ -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移植后2周,5’-溴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在脉络丛和微血管中可见,且5’-溴脱氧尿嘧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细胞多于5’ -溴脱氧尿嘧啶/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 结论: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能够存活,移植后逐渐分化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1.
自 1 979年 Perlow等人采用胚腹侧中脑 (ven-tral mesencephalon,VM)组织移植入帕金森病(PD)模型鼠脑内 ,发现移植物中的多巴胺 (DA)神经元修复了损害引起的功能缺损。自此以后脑内移植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987年 Bjoklund首先用胚 VM组织治疗 PD病人获得成功。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很多患者接受该术治疗 ,观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 [1,2 ] ,但是病人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Zawada等 [3 ] 人发现移植后的神经元大多数在头三天已经发生凋亡。因此 ,弄清移植神经元凋亡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其凋亡已成为该研究领…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对移植人胚多巴胺(DA)神经元给帕金森氏机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或帕金森氏病人产生了极大兴趣。在许多动物种类中,人们普遍认为用已分化或处于发育早期尚未长出轴突的神经元悬液作移植物,移植易于成功。中脑DA 神经元的个体发育过程已在许多动物身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因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治愈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现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替代治疗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其海马移植后对老年性痴呆认知能力的影响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备自然衰老痴呆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选取双侧海马为移植区,分化细胞移植组注射定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4 μL(2×105个细胞),干细胞移植组注射等量常规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Y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与移植前大鼠学习、记忆分数比较,移植后12周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 < 0.01),干细胞移植组均有所提高(P > 0.05),分化细胞移植组均显著提高(P < 0.01)。移植后12周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分化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分数均显著提高(P < 0.01)。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可见明显损伤,干细胞移植组损伤减轻,分化细胞移植组多数神经细胞结构正常。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老年性痴呆大鼠的认知能力,且定向神经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未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可能是其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海马干细胞移植对癫癎鼠脑电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癫癎鼠脑电的影响,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新生鼠海马干细胞,将其移植至海人酸(KA)所致癫癎模型鼠的右侧海马,比较移植组及未移植组大鼠在移植前和移植后1周、4周、8周及24周海马及杏仁核的脑电变化.结果海马干细胞移植可减少癫癎动物脑电的痫性发放,并降低癫癎波幅约50%.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KA诱发癫癎鼠的癫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DAPI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入模型鼠体内,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模型鼠体内的迁徙与定位。方法体外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将DAPI标记于培养良好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通过尾静脉注入模型鼠体内;移植后7d处死大鼠,断头取脑,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模型鼠脑内的分布及与损伤神经元细胞的关系。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外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在模型鼠脑皮质内可见经DAPI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能与损伤神经元细胞发生融合。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宿主体内后可存活并迁徙至损伤的部位。  相似文献   

16.
人脑转移癌组织裸小鼠脑内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肺腺癌脑转移瘤的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分析移植瘤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取人肺腺癌脑转移瘤组织块,接种于裸小鼠右尾状核.致瘤后即用裸小鼠的瘤组织进行其原位传代接种,观察致瘤率及荷瘤鼠生存期;MRI观察移植瘤在鼠脑内的大体形态;HE染色分析各代移植瘤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瘤中CEA的表达;Alcian blue/PAS特殊染色检测移植瘤中粘液的性质.结果 移植瘤组织在裸小鼠右尾状核已连续传至6代,共65只鼠.荷瘤鼠生存期原代为(47.6±1.8)d,2~3代有所缩短,4~6代稳定在(38.0±0.9)d;移植瘤MRI类圆形,瘤周无水肿.移植瘤病理为低分化腺癌,不向周围正常鼠脑组织浸润;移植瘤中CEA表达阳性,有酸性粘液存在.结论 人肺腺癌脑转移瘤组织块接种于鼠脑内建立的原位移植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临床原发肿瘤的病理学特征,本方法为研究人肺腺癌脑转移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治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底前脑是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皮质下神经元丢失最严重的区域,实验拟验证经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老年痴呆鼠基底前脑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以及对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方面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7在广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动物:清洁级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细胞移植组12只。另取10只新生SD鼠用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切断左侧穹隆海马伞,建立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得鼠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吸取2.5×1010 L-1细胞悬液4 μL,术后即刻细胞移植组损伤侧行细胞移植,坐标为前囟+0.6 mm,外侧+0.6 mm插入,腹侧-5.5 mm。③实验评估:移植后4周,采用Y型迷宫对各组动物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麻醉后取脑制备组织切片,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①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细胞移植组空间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或P < 0.01),基本达到正常水平(P > 0.05)。②对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的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分别减少62.5%和30.4%;细胞移植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 <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损伤侧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周长、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或0.01);细胞移植组上述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 < 0.05或0.01)。③相关性分析: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大鼠在Y型迷宫中的学习次数呈显著负相关(r =-0.76~-0.79,P < 0.01),与记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 = 0.78~0.84,P < 0.01)。 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退变的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具有补充和保护作用,并能够明显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二者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建立颅咽管瘤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移植瘤模型,并评估移植瘤血管生成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利用术中所得颅咽管瘤组织,异种移植到鸡胚CAM表面,建立移植瘤模型。对移植瘤瘤体周围CAM血管进行测定,评估移植瘤CAM血管生成能力,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以CD34标记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以PCNA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成功建立颅咽管瘤CAM移植瘤模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成瘤率为47.14%,鳞状上皮型颅咽管瘤成瘤率为43.33%,两者无显著差异(χ2=0.123,P=0.726);造釉细胞型移植瘤瘤周CAM血管生成能力,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鳞状上皮型移植瘤。移植瘤PCNA的表达与MVD(Pearson r=0.639,P0.001)及CAM血管评分(Spearman r=0.490,P=0.001)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异位异种移植的方法可在鸡胚CAM上建立颅咽管瘤移植瘤模型。移植瘤可不同程度地刺激CAM上血管生成,移植瘤自身可建立微循环,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李兵仓,廖维宏,刘枚,李应玉一、材料与方法以体重200g左右的Wistar大鼠脊髓为受体,以同种妊14天(E14)的胎鼠脊髓为供体。移植时先半切受体脊髓腰膨大左侧并吸出局部脊髓组织,然后由孕鼠作者单位:6300...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甙对NGF引导的鼠胚脊髓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NGF引导下鼠胚脊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观察9种主要人参皂甙单体以对感觉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植块法鼠胚脊神经节体外培养,确定轴突生长所需NGF的最低维持浓度,建立NGF引导下鼠胚脊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研究9种主要人参皂甙单体(Rb1,Rb3,Rd,Re,Rf,Rg1,Rh1,Rh2)对脊神经节轴突生长的作用。结果提示人参皂甙Rg1,Rb1,Re,Rf,Rh1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