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26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ARS人工肝对急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26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每例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2~3次,每次治疗时间6小时。在每次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PT、血氨及血常规。结果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下降,肝性脑病清醒率为75%,存活率为62%。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少,可有效地清除体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BUN、Cr等毒性物质,有利于肝细胞再生以及为进行肝移植赢得时间。MARS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非生物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支持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53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25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下降,PTA上升(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为9.1%,有效率47.8%,总有效率为56.9%,不良反应轻。治疗后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分别为53.1%、10.4%,早期患者存活9例。结论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轻,对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作用,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支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 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给予血浆置换 59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血常规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1或P<0 05 ),PTa上升 (P<0 05)。不良反应较轻。早期重症肝炎 7例全部存活(100% ),中期重症肝炎 15例中存活 10例(66 7% ),晚期重症肝炎 10例存活 3例(30% )。结论 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肝移植治疗巾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LSS联合肝移植治疗28例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与疗效,并就治疗后生存率与同期内科治疗组99例患者、内科联合ALSS治疗组30例患者比较。数据行t和x^2检验。结果28例患者共成功进行57次ALSS治疗,TBil、PT、胆汁酸、BUN、Cr、血氨等指标明显好转(P〈0.05),临床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为3d(1~153d)。28例均顺利完成肝移植术,等待到供肝的中位时间为20d(1~153d),术后3、6个月生存率(71.d%,71.4%)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18.2%,11.1%)和内科联合ALSS治疗组(36.7%,26.6%)(P〈0.01)。结论术前应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可有效改善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顺利过渡到肝移植发挥桥梁支持作用。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是有效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科综合疗法+CVVH。对照组:内科综合疗法。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氨、TNF和IL-6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清醒率分别为75.0%和31.3%。CVVH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氨、TNF及IL-6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胆红素、TBA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Ⅰ-Ⅱ期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结论CVVH是辅助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MARS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对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及血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显著,肝性脑病清醒率75%,MARS人工肝为顿挫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进行肝移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型肝炎或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溶液灌肠;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测血氨和肝肾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2.6%)(P〈0.01);治疗后治疗组AST、ALT、TBil、血氨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血氨降低(P〈0.05),两组AST、TBil、血氨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对改善肝功能、纠正肝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抗肝衰复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抗肝衰复方对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药物口服和/或灌肠)治疗,100ml/次,1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常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研究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7%。显效率为48.3%,对照组有效率为51.7%,显效率为2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乏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缓解,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少于对照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HBVDNA、HBeAg定量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加速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整体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对重型肝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血清内毒素、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清除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重型肝炎合并MODS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部分细胞因子、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血常规的变化,同时计算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血浆吸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白介素-8、胆红素、血氨有显著下降(P〈0.05),APACHEⅡ评分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小板也下降。但最终存活率只有17.5%。结论 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可以较好地清除血清内毒素、部分细胞因子、胆红素、血氨.但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42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转归,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设对照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血浆置换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血浆置换后的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TBil、Cr均降低(P〈0.05),CHE、PTA均升高(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一周后,AIJT、AST、TBil、Cr、CHE、PTA无明显改变(P〉0.05);42例患者最终基本治愈出院36例(85.72%),死亡6例(14.28%),与对照组相比,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血浆置换78例次后仅有10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82%。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实验室指标,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且不良反应少,对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缓慢血浆置换(SPE)联合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生物人工肝(BLSS)、SPE与血液透析(HD)联合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BLSS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SPE+BLSS治疗组、SPE+HD+BLSS治疗组、SPE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72h、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胆碱酯酶、甲胎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内毒素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增高(P〈0.0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SPE+BLSS、SPE+HD+BLSS和SPE治疗组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3.3%(25/30)、90%(27/30)和70%(21/30),不良反应发生例次为9/182。药物对照组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为50%(15/30)。结论SPE+BLSS、SPE+HD+BLSS组成的两种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SPE+HD+BLSS疗效优于SPE+BLSS。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提出该适应症的标准。方法 ALSS治疗组为9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LSS疗法,103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与比较两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和存活率。结果 ALSS治疗组患者经ALSS治疗后血清肝脏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ALSS治疗组存活率(71.7%)明显高于对照组(55.3%),P<0.05。结论 人工肝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适应症标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血浆置换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近期疗效。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10天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由464.32±139.02μmol/L降至265.16±93.01μmol/L(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368.53±92.14μmol/L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由34.9±11.14s下降至25.26±7.46s(P〈0.01)。临床总好转率为53.5%(23/43),早期、中期、晚期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72.7%(8/11)、61.1%(11/18)和28.6%(4/14),早期与晚期治疗好转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临床总好转率为31.7%(1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治疗进行得愈早,疗效愈好。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治疗老年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老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老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104例,根据是否采用人工肝治疗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评价两组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及存活时间。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近期存活率(41.67%)高于对照组(17.24%)。早期接受人工肝治疗者远期存活率(66.67%)高于对照组(27.78%),中期(22.2%)和晚期(O)治疗者远期存活率与对照组(5.56%)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远期存活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者生存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治疗可提高老年重型肝炎患者的近期存活率,延长患者生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工肝联合中药方重肝合剂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SH)的疗效。方法:将90例早、中期CS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肝合剂,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6周末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浆置换次数及其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进行血浆置换(3.1&#177;1.5)次,对照组(5.8&#177;1.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联合中药方重肝合剂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人工肝治疗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的生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重型肝炎的生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7例重型肝炎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院首次进行的常规检测项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T/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采取治疗手段(内科综合治疗、内科综合治疗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总胆红素(TBIL):3组病死率分别为43.6%、61.3%、81.5%;PTA:3组病死率分别为35.1%、70.6%、100.0%;AFP:3组病死率分别为41.4%、64.8%、78.6%;有、无酶胆分离组病死率分别为79.6%、34.9%;内科治疗组和人工肝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71.2%和42.1%。结论TBIL的高低与病死率呈正相关,PTA、AFP的高低与病死率呈负相关,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救治莺型肝炎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内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内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1990-2005年公开发表的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相关论文及会议论文,提取其中的生存率或出院时临床好转率等可以反映远期预后的资料,以比值比(OR)为效应量进行异质性检验和统计量合并分析。结果入选的10项研究中,共包含重型肝炎患者103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均为常规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早期、中期、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合并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3.72(2.03~6.83)、2.79(2.88~4.14)和1.85(0.96~3.56)。结论和常规内科治疗相比,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显著改善早期及中期重型肝炎患者的远期预后,而对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分析78例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并发症、病毒重叠感染、有无肝硬化的关系。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及并发症有关(P〈0.01或P〈0.05),而与年龄、病毒重叠感染、有无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及并发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肝衰复方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治疗,每次100ml,3次/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并检测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hol)值。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53、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两个疗程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对40例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睡眠、食欲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6例痊愈,14例死亡,治愈率65.0%。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