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洪天荣  黄彬 《当代医学》2012,18(22):144-145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上提高精确度的方法.方法 通过所在医院放射治疗的实施,对放射治疗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分析研究,总结提高放射治疗精确性的方法.结果 通过对放射治疗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患者很好的完成治疗,得到较高的治疗率.结论 放射治疗的精确性仍然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头颈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各环节中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SL 75直线加速器对 5 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 42例为外照射上纵隔、同侧肺门、隆突下及原发灶 5 0Gy/ 2 5F后加用X线刀治疗原发灶 5Gy/次× 5次 ;14例为肺转移癌或手术后外周孤立性复发病灶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 12Gy/次× 5次。结果  5 6例患者共 78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病灶缩小 )分别为 79.5 % (62 / 78)、89.8% (70 / 78)、87.2 % (68/ 78)和 78.2 % (61/ 78) ,3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复发 ,3、6、12个月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2 .6% (2 / 78)、5 .1% (4/ 78)和 9% (7/ 78)。 2个治疗后无变化的病灶 (肾癌术后肺转移 )又行第 2次X线刀治疗。治疗组原发性肺癌初次治疗 3 6例 ,1年生存率 89.1% ,2年生存率 5 3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7.4%和 3 9.6% ,P <0 .0 5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包括 :①用于初次病例外照射后原发灶缩小在 5cm以下者补量 ,以减少肺组织受量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②用于放疗后、手术后肺内复发的  相似文献   

4.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98例肝癌,采用OUR-OGD型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单次剂量5~7Gy.结果: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复查AFP和CT,CR PR=79.3%.结论:该技术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的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者.每次4~6GY,治疗6-10次,肺癌应用立体定向放疗作为追加剂量者,每次4~6GY,治疗4~6次。结果 168例体部恶性肿瘤总有效率68.5%(115/168),10例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iT得到较理想的姑息乃至根治性疗效。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至12月,作者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法治疗口咽和颈部肿瘤患者1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stereotacticradioneuro surgery ,SRNS)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大剂量高能物理射线或同位素载体高精度、一次或几次限制性地照射或植入到所设定的颅内某一靶点上 ,使该靶点内无论良性或恶性的组织都受到不可逆性损毁 ,同时又能保证靶点边缘及其周围组织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呈锐减性分布 ,从而达到治疗颅内病变时产生某一特定的损毁灶 ,而对靶点周围正常的或需保留的脑组织影响很小的目的。现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由单纯地治疗颅内神经系统病变 ,扩展到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肿瘤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定位和摆位的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方法采用头部立体定位框架,X刀面膜等装置固定患者体位,框架标记板4块,及直径3mm小铅圆点双标记,行层厚、层距3mmCT扫描;通过网络传输至X刀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计划设计,打印出头部框架及小金属点摆位报告,复位、验证;在加速器上行共面或非共面弧形野放疗。结果头部框架摆位准确度可达到0.01mm;而小金属点摆位在X、Z方向上误差小,准确度可达到1mm,而在Y方向上可达1~1.5mm。结论头部立体定位摆位准确,而小金属点摆位误差大,尤Y方向明显,但可作为定位、治疗验证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疗效。方法 :对 3 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头戴面罩 ,单次、非共面、多角度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点数 2个 ,准直器 5mm ,边周剂量 60~ 75Gy ,参考剂量曲线 85 %~ 90 %。结果 :随访 1个月~ 2 2个月 ,12~ 2 4h症状减轻或缓解者 6例 ,1~ 3个月显效者 2 0例 ,4例效果不明显 ,有效率达 86 7%。 1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 ,1例首次治疗效果不佳 ,再次调整剂量后效果显著。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德志  蒲萍  李启明  张青 《重庆医学》2002,31(3):184-18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刀)肝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深圳奥沃(OUR)公司生产的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结合英国菲利蒲公司SL-75直线加速器对3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0例肝癌中,原发性肝癌18例,40个病灶,转移性肝癌12例,23个病灶。60%-80%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边缘,肿瘤中心剂量为8-10Gy/次(肿瘤直径小于3cm的10Gy/次,大于3cm的8Gy/次),隔日1次,共4-6次。结果:30例患者共63个病灶,X线刀治疗后1,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分别为25.4%(16/63),44.5%(28/63),30.1%(24.63)和28.6%(18/63),病灶无变化比率分别为:39.7%(25/63),23.8%(15/63),17.5%(11/63)和7.9%(5/63)。3个月时二缩小最明显,6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再增大,6,12个月复查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12.7%(8/63)和28.6%(18.63)。1例患者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又行第二次和第三次X线刀治疗。现已带瘤存活1年以上。全部病例中位生存期12.4个月,1年生存率43%(13.3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有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小,可作为肝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疗效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胸部肿瘤患者41例,48个病灶,采用STAR-1000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单靶点照射35个病灶,多靶点照射13个病灶,单次剂量5~10Gy,总剂量24~44G中位剂量37Gy。结果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1~5月31例患者38个病灶复查了CT或MRI,CR11个病灶、PR13个病灶、S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影像医学、肿瘤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结合,放射治疗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伽玛刀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产物,自1967年由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eksell教授发明以来,已成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就是将呈半球形分布的201个钴源发出的细束伽玛射线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准确聚焦于颅内病灶处,给予单次较大剂量的放射治疗而达到治疗目的,且病灶外剂量曲线陡降,从而使周围正常脑组织受照射较少,以提高病灶的局部控制率和减少并发症[1-3].为保证其治疗的精确性,伽玛刀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正日益受到重视[4-8].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自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8月对收治的 2 2例原发性肺癌进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取得了良好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肺癌 2 2例。男 17例 ,女 5例。年龄 4 7~ 83岁 ,平均 6 1岁。鳞癌 9例 ,腺癌 6例 ,小细胞末分化癌 3例 ,无病理分型 4例 (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诊断 )。临床分期 :Ⅱ期 4例 ,Ⅲ期 12例 ,Ⅳ期 3例 ,术后肺门复发 3例。1.2 治疗过程首先CT定位 ,将患者固定在有定位框架的真空垫上 ,抽真空成型 ,做定位标记 ,以层厚 2mm连续CT扫描 ,将CT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 ,建立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疗效和副反应。方法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对40例Ⅰ-Ⅳ期肺癌病人进行治疗,单次靶区周边处方剂量2-6Gy,每周3-5次,总量60-72Gy;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肺癌病人40例,DT1.8-2Gy/次,1次/天,总量60-70Gy;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CR PR)35例,占87.5%,其中CR8例占20%,PR27例占68%,临床症状改善率96.7%,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治疗有效(CR PR)31例,占77.5%,其中CR3例占7.5%,PR28例占70%,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1.63%,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改善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症状改善率,与传统的常规放疗方法比较副反应明显减轻,患者易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肺癌新的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部和体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部和体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52个病灶)。单纯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取大分割分次方式,处方剂量3.5~5 Gy,每周5次,计划靶区边缘(50%或60%等剂量线处)总剂量全程为32~50 Gy;常规放射治疗后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为20~32 Gy。结果52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21个(40.4%),部分缓解(PR)26个(50%),好转(MR)2个(3.8%),稳定(SD)3个(5.8%),有效率为90.4%,其中脑转移瘤有效率为100.0%,肺转移肿瘤有效率为88.8%,肺原发肿瘤有效率为87.5%。治疗前肿瘤体积(GTV)<2.38 cm3组CR率明显高于GTV≥2.38 cm3组(P<0.05)。30例患者急性放射反应分级为:0级24例(80%),Ⅰ级4例(13.3%),Ⅱ级2例(6.67%)。结论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部和体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8年在SIEMENSMD2 813数字式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的基础上 ,由美国拓能公司合作引进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X 刀 )。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我院共治疗患者 3 0例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12例 ,颅内肿瘤 8例 ,肾癌 2例 ,食管癌 2例 ,肝癌 4例 ,直肠癌 2例。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精度高 ,照射准确治疗效果明显 ,对人体正常组织损伤小。但是如果摆位不正确 ,也可能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而且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下面简要介绍治疗要点。1 技术人员操作前准备1.1 技术人员操作前要做好心理护理 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肿瘤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国产OUR-QGD型体部伽玛刀设备,进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65例体部肿瘤,自2000年4月至2003年12月,随访3~24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灶大小与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的36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完全缓解125例(34.2%),部分缓解203例(55.6%),且肿瘤大小与临床疗效经等级相关分析,r=0.436,P<0.0005,2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均较轻微,可以耐受。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的近期疗效好,局部控制率高,副反应轻,是一种有效治疗体部肿瘤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美莲  陈煌基  陈森 《华夏医学》2007,20(4):665-666
目的:比较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对74例经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CRT组)44例,立体定向放疗组(LCSRT组)30例。LCSRT组:常规放疗DT40 Gy后对残存病灶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8Gy/次,隔日1次,总量DT24-40Gy左右。CRT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DT60-65Gy。结果:后程立体定向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肿瘤消退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9.1%及60%、3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4.5%,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3.3%和22.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优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