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腹透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除恶性和特发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较差外,其余原因导致的患者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与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80%的尿毒症患者并发高血压,大部分经血液透析(HD)可降压。但有的患者经HD及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经改为腹膜透析(CAPD)后能够控制血压,减少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上述治疗方法临床少有报道。现将本科用CAPD治愈顽固性高血压、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一例作如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反复颜面部、双下肢浮肿5年,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6月,少尿3d,于1997年3月7日扶送入院。多次尿常规检查,每高倍视野(HP)RBC5~15个,蛋白每24h1200~2500mg,诊断为“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并不罕见跚,而并发于腹膜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张力性胸腔积液(ATHT)却少见,且其具有特殊的病理基础和病情特征。1967年Edwards等首次将ATHT作为腹膜透析的一种新的并发症报道,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并发胸腔积液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80岁,患糖尿病15年,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腹膜透析(CAPD)半年。患者9天前因感冒引起剧烈咳嗽,经治疗后咳嗽减轻,但每日腹透液超滤量为-(300—500)ml,并且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2天前胸闷、气促加重,由气促逐渐发展为呼吸困难,被迫呈端坐位,近2天度透液超滤量为-2500ml。查体:T  相似文献   

6.
韦明欣  龚智峰  彭小梅  张文欣  闭闵 《广西医学》2003,25(10):1865-1866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我院 36例 6 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情况 ,并与同期住院随机抽取的 4 0例老年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血尿素氮 (Bun)、肌酐 (Scr)、白蛋白(Alb)、甘油三酯 (TG)、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及透析并发症。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血透组 ,Bun、Scr、β2 - MG均较透析前降低 (前两者 P <0 .0 1,后者 P <0 .0 5 ) ,Alb较透析前降低 ,TG较透析前升高 ,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明显 (P >0 .0 5 )。β2 - MG降低明显优于血透组 (P <0 .0 5 )。结论 :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能有效地清除血中的大、中、小分子物质 ,且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血透组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5 2岁。因尿毒症在我院维持透析已 4年余。于 2 0 0 1年 1月 2 0日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当时做B超示心包少量积液 ,最厚处约 0 5cm ,采取序贯透析 1个月于 2月2 0日查心包积液厚 0 7cm ,改为序贯透析配合HDF ,4月 1日查心包积液厚 1 0cm ,于是改做可调钠透析。我院的血透机为贝朗产HD—secura血透机可调钠有两种方式 ,一种为直线型 ,一种为抛物线型 ,我们采用的是抛物线型。 4月 3 0日复查B超心包积液 0 4cm厚 ,到 5月 19日查心包积液全部治愈。讨 论1998年在第 5次肾脏病会议上北大医院的左力等人报道了可调钠透析在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和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腹膜透析(PD)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成了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8).研究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使用腹膜透析来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数据.结果 在治疗前研究组的肌酐/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分别为(794±288)mmol/L/(17.03±6.79)mmol/L/(74.50±15.63)g/L/(33.56±4.82)g/L,对照组的肌酐值为(794±287)mmol/L/尿素氮值(17.02±6.76)g/L和血红蛋白值(74.52±16.03)g/L/白蛋白(33.52±4.80)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的肌酐/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值分别为(585±261)mmol/L/(10.27±3.58)mmol/L/(93.75±17.58)g/L/(30.06±2.89)g/L,对照组对应的值分别为(679±284)mmol/L/(13.90±6.60)mmol/L/(81.25±16.56)g/L/(28.63±3.23)g/L,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进展变慢,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9.
张靖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07-1107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P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ARF病人分为两组,腹膜透析组(A组)24例,血液透析组(B例)4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A组和B组少尿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3.1±14.4)天和(19.8±10.4)天,P>0.05,病死率分别为25%和31%,P>0.05。A组和B组肾功能完全恢复者分别为63%和64%,P>0.05。结论PD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碳酸镧治疗腹膜透析患者顽固性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例顽固性高磷血症的腹膜透析患者,每日三餐均嚼服碳酸镧咀嚼片500 mg,6周后对血磷水平进行分析评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治疗6周后血磷由(2.96±0.31)mmol/L降为(1.92±0.37)mmol/L(P0.05),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期服用碳酸镧可以有效、安全的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1.
1967年,Edwards和Unger首次报道了1例行急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病人并发胸腔积液。以后,有关这一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急性短暂应用腹膜透析以及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和间断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均可出现此并发症。发生率约2%~10%。早期,胸腔积液的发生认为是继续行腹膜透析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对此并发症的病因、诊断等的认识,在处理上有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C组采用联合透析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透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联合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B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透析组透析后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A、B两组患者,白蛋白指标高于A、B两组患者。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调整患者体内环境,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且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腹膜透析治疗中低钠血症的观察及处理体会刘文浩关键词腹膜透析,尿毒症,低钠血症肾脏病晚期常引起钠潴留,而腹膜透析治疗中可出现低钠血症,且早期发生易被忽视。作者1981年~1992年采用腹膜透析治疗70例尿毒症过程中并发低血钠者20例。本文分析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 (ESRD)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84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84例病人中A组(营养良好组 ) 2 6例 (30 95 % ) ;B组 (轻中度营养不良组 ) 4 5例 (5 3 5 7% ) ;C组 (重度营养不良组 ) 13例(15 4 8% )。测量指标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 (DPI)、血清白蛋白 (ALB)、前清白蛋白 (Pre -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血肌酐 (Scr) ,3组间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素清除指数 (KT/V) ,C组低于A组与B组 (P <0 0 1或P <0 0 5 )。上臂围 (AC)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上臂肌围 (AMC)、尿素氮 (BUN)及血胆固醇 (CH) ,3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ESRD的CAP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前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酸中毒、糖尿病、心理因素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HD治疗,观察组接受P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24 h UP)、血肌酐(SCr)]、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UP、SCr水平、IL-6、CRP水平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隋成涛  包昆 《中外医疗》2013,32(20):45-46
目的探讨应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两种技术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8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膜透析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透析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肾衰症状控制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技术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不同透析方法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监测透析 4个月和 12个月时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比积 (PCT)和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 ,并与透析开始时 (0个月 )比较。结果 两种透析方式透析 4个月、12个月PLT、PCT较 0月时都有显著提高 ,但每次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计数较本次透析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腹膜透析期间PLT、PCT、MPV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提高血小板计数 ,但血液透析对患者血小板有较大影响 ,而腹膜透析可使患者血小板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终末期肾脏病患者80例根据透析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和腹透组32例(腹膜透析)。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O.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中毒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