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属于"癥瘕""积聚"范畴,与血脉瘀滞、瘀血内结有密切关系。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提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重视活血化瘀中药与益气、化痰、理气、清热等药物的临床配伍;要重视传统中药应用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更科学合理地运用活血化瘀药;要重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要重视活血化瘀中药的临床用药禁忌。  相似文献   

2.
陆建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06-1507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诊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结合推拿手法综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3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76/80)。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较好效果,治疗中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运用上述疗法的过程中,中药治疗应辨证施治,手法治疗力度要适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病理特点,中医病名以"血浊"较为适当。应采取病证结合的诊治方法,即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治疗中注意辨五脏六腑与虚实标本,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合理选用调脂中药。  相似文献   

4.
李慎茂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25-1727
目的: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确诊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痤疮饮加减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和西咪替丁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1.79%,西医组总有效率72.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邓友章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友章教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重视中药内服,分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5型辨证施治。在认真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创新并运用独特手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此外,还结合现代检测手段仔细推敲手法的作用机理,为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现代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原则,主要应掌握三点:一是中医辨证用药与西医辨病用药相结合;二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三是改善症状、降低血压与预防并发症相结合。1 根据西医对高血压病的分期处方用药首先要了解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再确定...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癌变率,属中医“乳癖”范畴。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而气滞、血瘀、痰凝引起乳房肿块和疼痛是“乳癖”的主要病因病机,其辨治思路应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周期等多角度入手。不同的辨治思路间既有联系,又有侧重,因而治疗各具特色。应以中医学“整体论”和“辨证论”为基本原则,以周期辨治与其它辨治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相结合等为必要补充,选择得当的治法治则,配伍精当的中药,全面治疗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8.
叶武汉 《当代医学》2013,(13):76-7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手法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2年10月门诊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后者主要进行辨证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在行针刺疗法基础之上配合推拿手法。结果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现代医学手段,补充中医诊断的局限。对于西医诊断明确者,治疗时参考西医疾病名与中医“证”相结合的思路进行治疗;对于西医诊断不明确,中医诊断明确者,治疗时运用西医的症、征和中医的辨病辨证施治相结合;对于诊断不明确或不单一者,参考患者的症、征和证指导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消化性溃疡为例说明辨证中医长于西医,辨病则西医长于中医,从而提出临床须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无症从病、无病从症”以及“舍症从病、舍病从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绩 ,临床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及妇、儿、外科等疾病疗效满意。实验研究主要为复制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以探讨中药的治疗机制 ,以及复制中医“证”的动物模型进行“证”实质的探讨。中药研究主要为临床药理与实验药理相结合 ,复方化学与单味药化学相结合 ,促进了药学理论的革新。今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辨证与辨病互补 ,使宏观辨证微观化和微观指标整体化 ;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力加强实验研究 ,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临床应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证”作为治疗依据称“辨证治疗”。目前中医临床诊治模式有3种:一是病证相结合的方法;二是以辨证为主的方法;三是以辨病为主的方法。本文从诊治模式出发,就辨证治疗临床应用作一剖析。1病证相结合中的临床应用作者简介:王建青,女,35岁,讲师病证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总结朱长庚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经验,其提倡辨证、辨病、辨位相结合,在临床施治时将本病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四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煎剂配合膝部局部外用中草药,临床疗效显著,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比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膝痹病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医骨伤内外兼治,筋骨并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临床辩证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分型之一,发病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中医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主要运用针灸、手法推拿、中药内服等方法,且疗效肯定。中医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手术病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本文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以及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研究概况。中医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单味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疗法的运用,突出了中医的优势,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反弹率低。中药实验研究亦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推拿手法结合中药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医中药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后伸肌群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中药组和推拿对照组。推拿中药组为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推拿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两组都需要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再汇总所得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1疗程后各自与治疗前在颈椎后伸等长收缩肌力、活动度比较均有明显疗效,组间比较颈椎后伸等长收缩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在有效率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痊愈率方面比较桂枝加葛根汤结合推拿手法比常规手法有显著疗效。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优于传统单纯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曲度邦联合中医推拿手法与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曲度邦、中医推拿手法和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程控牵引、中医推拿手法和运动疗法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数据差异。结果运动疗法联合中医推拿手法与曲度邦治疗颈椎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对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结论将运动疗法、中医推拿手法与曲度邦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而且操作安全、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内服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69例患采用以中药内服结合中药针剂穴位注射,同时结合辨证加减施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在治疗上除内服中草药汤剂再加用中草药针剂穴位注射治疗,内服药物和针剂作用互相强化,更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推拿结合中药熏蒸疗法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推拿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对照组37例运用推拿疗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8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2.9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在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颈椎病疗程短,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迁延慢性肝炎目前仍乏满意的治疗方案。一九七三年四月至一九七八年四月,我们以中药治疗为主,探讨提高本病疗效的方法。首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观察治疗二百一十一例,获得一定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又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病证辨治的方法,观察治疗一百例,疗效获得进一步提高,现把探讨的结果整理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