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山东某本科院校488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性别、独生子女、何时住校、家庭关系对社会支持总分有影响(t=-2.230,-1.99,4.095;P0.05;t=16.420,P0.001),文理科在支持利用度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71,P0.01);2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对情绪智力部分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对情绪智力全部因子差异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何时住校对情绪智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新生情智力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00,0.110,0.237,0.306;P0.01);4客观支持与情绪表现能力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情绪觉知力(r=0.112,P0.05)、情绪评价能力(r=0.100,P0.05)、情绪适应力(r=0.135,P0.01)和情绪调控能力(r=0.092,P0.05)有着显著正相关;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适应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提高有利于情绪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杀可能性量表(SPS),对3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较高,自杀可能性总分在60分以上的占76.4%,80分以上的占15.38%。负性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因子在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1;t=3.886,P0.01)。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受惩罚、学习压力与健康适应因子在生源地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1;t=-2.296,P0.05;t=-3.204,P0.01;t=-4.537,P0,001;t=-2.034,P0.05),负性自我评价与学习压力因子在独生子女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6,P0.01;t=-2.338,P0.05),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分:F=5.921,P0.01;受惩罚:F=2.932,P0.05;人际关系:F=9.584,P0,001;学习压力:F=4.577,P0.01;健康适应:F=3.833,P0.05;丧失:F=3.140,P0.05;其他:F=3.429,P0.05)。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01)。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中的受惩罚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7,P0.001),能够解释21.6%(R2=21.6%)因变量的变异,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相关,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积极关注在学校中体验到生活事件应激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53名大学生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7.96%。其中,轻度睡眠问题为33.15%,中度睡眠问题为4.53%,重度睡眠问题为0.28%;(2)女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睡眠不足因子分、睡眠质量因子分、觉醒不足因子分、睡眠时间因子分、失眠后反应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4.112,-2.146,-2.590,-2.567,-2.619;P0.05);大三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觉醒不足因子分、入睡困难因子分、睡眠不稳因子分、噩梦夜惊因子分均高于其他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9,3.299,3.176,3.635,6.060;P0.05)。城市成长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因子分高于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P0.05)。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入睡困难因子分、失眠后反应因子分高于城市成长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2.513;P0.05)。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睡眠不稳因子分、噩梦夜惊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2.369;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除受惩罚因子外的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32,0.268,0.241,0.137,0.272,0.163;P0.01),睡眠不稳因子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84,0.250,0.230,0.161,0.181,0.354,0.229;P0.01),噩梦夜惊因子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05,0.150,0.188,0.159,0.179,0.175,0.179;P0.01);(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SRSS)总分与生活事件(ASLEC)总分、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均有正向关联(Beta=0.232,0.268,0.241,0.137,0.272,0.163;P0.01),可解释变异率5.1%、6.9%、5.5%、1.6%、7.1%、2.4%。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易受不良生活事件影响,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编留守情况调查表,对56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中筛选出留守经历大学生245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291名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支持得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P0.05);有留守经历女生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支持力总分、心理韧性总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女生(P0.05);有无留守经历男生心理韧性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同为留守经历,男女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男生情绪控制(t=3.265,P0.01)、个人力总分(t=2.129,P0.05)显著高于女生,女生支持力总分显著高于男生(t=-2.143,P0.05);③留守总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家庭支持得分差异显著(F=3.074,P0.05),留守期间与父母联系频率不同的大学生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显著(F=3.332,P0.05),与抚养人沟通情况不同的大学生人际协助得分(F=4.91,P0.01)、支持力总分(F=6.331,P0.05)、心理韧性总分差异显著(F=3.687,P0.05);④与抚养人沟通情况、性别及与父母团聚频率对支持力有一定预测作用,预测正确率为10.8%;与抚养人沟通情况对总体心理韧性有一定预测作用,预测正确率为3.7%。结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加强与抚养人沟通、与父母团聚频率等提升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的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0后"职业学校学生休闲阻碍、休闲无聊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为预防职业学校学生手机依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休闲阻碍量表(LCS)、休闲无聊感量表(LBS)和手机依赖量表(MPATS),对山东省3所高职学校和1所中职学校609名"00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00后"职业学校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28.41%,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校类别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F=8.32,P0.05),手机依赖总分及突显行为因子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5,2.19;P0.05)。个人内在阻碍因子、休闲无聊感在性别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F=6.491,4.341;P0.05),休闲阻碍总分及各因子、休闲无聊感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9,2.34,3.33,3.53,4.44;P0.05)。休闲阻碍总分及各因子、休闲无聊感与手机依赖总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个人内在阻碍、人际间阻碍和休闲无聊感均能正向预测手机依赖(t=3.82,1.47,9.24;P0.05)。休闲无聊感在个人内在阻碍和人际间阻碍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0.46和0.48。结论:休闲无聊感对"00后"职业学校学生休闲阻碍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委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点。方法 4531名学生中包括337名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测查,3 540名学生中包括240名心理委员做人格测查。结果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总分和各因子分都低于非心理委员,除"躯体化"、"敌对"因子外,总分与其余8个因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委员在内外向、掩饰性方面与非心理委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委员在恐怖因子、掩饰性上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科间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格特征在精神质(F=4.167,P=0.003)、神经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6,P=0.008)。结论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人格特征更加外向,情绪比较稳定,适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委员内部不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认知灵活性与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修订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S II-CV)、认知灵活性问卷(Cognitive Flexibility Inventory, CFI)和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SAQ),对河南省新乡市3所省属高校的9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分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影响。结果:(1)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大学生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在性别和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4,F=4.864,2.819;P0.05);大学生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在年级、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1,3.581,4.060;P0.01);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分仅在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3)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总分、家庭亲密性维度、家庭适应性维度以及认知灵活性均与自我评价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63,-0.162,-0.150,-0.391;P0.001),与自我接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11,0.186,0.218,0.369;P0.001);自我接纳总分仅与家庭适应性维度呈正相关(r=0.070,P0.05);(4)不同家庭亲密度类型的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6,11.538,7.813;P0.001),不同家庭适应性类型的大学生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11,13.937;P0.001)。结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认知灵活性与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认知灵活性是影响其自我接纳的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学习不良青少年英语学习焦虑的特点,为改善其焦虑情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外语学习焦虑问卷和基本资料调查表,对陕西200名学习不良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总分(t=3.10,P0.01)及紧张不安(t=3.82,P0.001)和害怕说英语(t=2.31,P0.05)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显著;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城乡和独生差异不显著;焦虑总分(F=12.31,P0.001)及担心(F=7.22,P0.01)、紧张不安(F=7.04,P0.01)、害怕说英语(F=12.90,P0.001)和害怕课堂提问(F=5.28,P0.01)因子分的学业阶段差异显著;担心因子分的学习年限差异显著(F=3.60,P0.05)。结论学习不良青少年的英语学习焦虑存在性别、学业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3所小学3~6年级的355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1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r=0.09,P0.05)、支持总分存在显著相关(r=0.11,P0.05);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得分(t=-2.59,P0.05)和社会支持的总分(t=-3.72,P0.01),主观社会支持(t=-3.72,P0.01),客观社会支持(t=-6.08,P0.01),对社会支持利用度(t=-6.03,P0.01)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级的儿童在客观支持(F=3.889,P0.01)、支持利用度(F=4.351,P0.01)以及支持总分(F=3.1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和自尊相关显著,留守儿童由于低社会支持而导致低自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对救援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替代性创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灾难救助者替代创伤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05名赴川救援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职业救援人员在认知反应(F=21.641,P0.001)、情绪反应(F=4.217,P0.01)、行为反应(F=3.347,P0.05)、生理反应(F=6.572,P0.001)及替代创伤总分(F=7.104,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信念因子上无显著差异;2替代创伤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r=-0.202,P0.01)、主观支持(r=-0.197,P0.01)、积极应对(r=-0.249,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01,P0.01);但只有消极应对在回归方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6,P0.05)。结论学生和其他类志愿者创伤程度高于心理工作者、医护人员和教师,学生志愿者创伤程度最高,心理工作者创伤程度最低;社会支持状况越好,救援人员的替代性创伤程度越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越多,救援人员替代性创伤程度越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越多,救援人员替代性创伤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 11.5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艾滋病医护人员的主观社会支持在年龄(t=-2.100,P<0.05)、职称(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倦怠,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改进招聘选拔标准。方法通过随机取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thans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某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精神科护士自我价值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95,P〈0.05;F=4.47,5.37;P〈0.01),月收入不同的护士之间的希望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职称不同护士的韧性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4.96,P〈0.01)。工作年限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中疲劳感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36,P〈0.01),职称和月收入不同的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84,6.83,P〈0.01)。除了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与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的其他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其他维度都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改善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其自身婚恋观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3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的婚恋观显著相关(r=0.190,P〈0.01),对父母关系知觉的3个维度高低分在大学生婚恋观上有显著差异(t=3.74,P〈0.001);②大学生婚恋现在家庭结构(F(1,59)=5.904,P〈0.05)、年级(F(3,328)=3.629,P〈0.05)和恋爱次数(F(3.328)=4.962,P〈0.01)上存在差异;③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的亲密度和矛盾性分别能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情感表达(2.9%)、对婚姻的期待(8.6%)和恋爱稳定性(1.7%)。结论父母婚姻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预测作用.双亲家庭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年级和恋爱次数上有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飞行员MMPI效度指标的分值,为甄别临床心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MMPI对疾病飞行员和体检飞行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①MMPI中L、K值、F—K值疾病组低于体检组(P〈0.01),而F值疾病组高于体检组(P〈0.01);②疾病组在L、K值,F~K值高得分率低于体检组。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F值高得分率高于体验组,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③L、K值与SCL-90中各项因子和MMPI绝大多数临床量表存在负相关关系,F值与之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警惕军事飞行员自评的有效性,可以考虑应用MMPI的效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学习倦怠量表对3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①学生的学习倦怠(除情绪衰竭因素外)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学习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95,P<0.01);②时间管理倾向在时间价值感上存在性别差异(t=-2.28,P<0.05),女生得分好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的时间管理好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并在各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或<0.01);③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存在负相关,时间管理高分组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学生(P<0.01或<0.001)。结论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信心团体治疗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与惧怕否定评价的效果。方法将7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信心团体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评定,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惧怕否定评价的改善状况。结果 1在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症状、对否定评价的恐惧显著低于对照组(t=-2.89,6.06;P0.01);2在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的焦虑症状、对否定评价的恐惧显著低于对照组(t=-10.92,6.32;P0.01);3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症状、对否定评价的恐惧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焦虑症状、对否定评价的恐惧显著低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F=43.704,49.102;P0.001);4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3个测查点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信心团体治疗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及克服对否定评价的恐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结合心理干预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CCMD-3诊断的广泛性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单用劳拉西泮治疗;研究组33例,为劳拉西泮结合心理干预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末以及半年后随访时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SA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6周末两组间SAS和HAMA评分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随访,两组间SAS和HAMA评分以及复发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劳拉西泮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更好,尤其是远期疗效效果显著,推荐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研究组,38例)和奥氮平治疗组(对照组,37例),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3,P0.0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4周末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基线下降(t=2.418,P0.05);组间比较,8周末和12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595,2.796;P0.05)。4周末,两组SANS总分较基线下降(t=8.574,4.438;P0.01),研究组情感平淡因子分明显下降(t=5.415,P0.01);8周末,研究组SANS总分、情感平淡分、注意障碍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0,3.429,2.165;P0.05);12周末,研究组意志缺乏和兴趣缺乏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402,4.014;P0.01)。8周末和12周末研究组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t=2.729,3.284;P0.01)。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奥氮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比单用奥氮平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抑郁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松江区2所企业270名员工施测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G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员工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均高于女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0,2.457;P <0.01,0.05);玩世不恭以21~ 30岁员工及离异员工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1,4.751;P <0.05,0.01);普工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均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1,2.708;P <0.01);员工工龄越短,成就感低落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87,P<0.05);②企业员工抑郁检出率为48.15%(130/270);男员工CES-D总分、躯体症状因子分高于女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48,2.256;P <0.05);21~ 30岁员工躯体症状因子分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4,P<0.05);未婚员工的CES-D总分、抑郁情绪因子分、躯体症状因子分高于已婚者、离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0,3.192,3.733;P <0.05);普工的CES-D总分、抑郁情绪因子分、躯体症状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2.357,4.071,2.398;P< 0.01,0.05,0.001,0.05);工龄≤2年的员工人际关系因子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94,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企业员工情绪衰竭与CES-D总分、抑郁情绪、积极情绪、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O.01,0.05);玩世不恭与CES-D总分、抑郁情绪、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CES-D总分、积极情绪呈负相关(P<0.01);④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企业员工职务、工龄、躯体症状能够预测情绪衰竭24.4%的变异量;躯体症状能够预测玩世不恭16.6%的变异量;工龄、积极情绪能够预测成就感低落14.7%的变异量.结论 男性、年龄21 ~30岁、离异或未婚、普工、工龄短的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抑郁较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服刑时间对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福建省某两所监狱的280名罪犯进行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已服刑时间3年以下的罪犯组、已服刑时间3~5年的罪犯组在SCL-90的大部分因子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已服刑时间5年以上罪犯组在SCL-90的所有因子和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6.18,3.95,3.24,4.68,5.29,5.77,4.75,4.93,6.33,5.63;P<0.001);已服刑期不同的罪犯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9个因子上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7.167,P<0.001,F=8.944,P<0.001,F=3.455,P<0.5,F=6.230,P<0.01,F=6.766,P<0.001,F=6.626,P<0.01,F=6.990,P<0.001,F=5.164,P<0.01,F=4.162,P<0.05,F=6.666,P<0.001);捕前职业、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判刑次数对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不大,其中仅不同捕前职业罪犯在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79,P<0.05)和初犯与重犯在焦虑(t=2.11,P<0.05)、敌对(t=2.45,P<0.05)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服刑时间的长短对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很大,应特别重视服刑时间较长罪犯的身心健康,应重视监狱环境对罪犯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