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中医病机虽然有肝脾失调、肝旺脾虚、肝郁脾虚之别,但总与肝、脾两脏相关,且以肝郁脾虚最为常见。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三个方面综述肝郁脾虚型IBS-D的中医研究进展。以痛泻要方为代表,具有调肝理脾功效的中药方剂能很好地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及心理、行为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作用机制方面,中医药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轴、内脏高敏感及相关离子转运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动力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探讨中西医病理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方法:搜索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通过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理论思想将其辨证分型;运用西医生理病理学基础归纳总结出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结果:总结出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西医病因病机分型主要为胃肠动力异常、脑-肠轴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道激素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等多重因素。结论:IBS病位虽在胃肠,但多有肝失条达、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西医发病机制为以精神心理因素刺激为主导,伴有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异常的身心疾病。  相似文献   

4.
刘亦农  窦志芳 《光明中医》2014,(10):2027-202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肠易激综合征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病位在脾、肝,治疗以疏肝健脾为大法。本文从肝、脾入手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胃肠病的本质为"脑肠互动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同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迟莉丽教授基于"脑肠互动紊乱"理论,认为这与中医"七情内伤致病"理论不谋而合,虽外感六淫、饮食内伤均可致病,但是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肝为万病之贼",功能性胃肠病病机初期表现为肝胃不和,多因医者对本病的识别率低、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率低等原因,常导致本病失治误治、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其病位虽在胃、肠,但与肝、心、脾三脏相关,其病机又因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而演变不同,终致肝郁脾虚、心胃不和、心脾失养,故治疗上以疏肝宁心、和胃理脾法为辨治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焦敏 《中医药通报》2011,10(1):17-19
党中勤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归属到中医"腹痛"、"泄泻"、"郁证"等病证范畴,本病致病因素不外乎六淫外侵、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而其病机则是多方面的。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失调。本病其本在肝,其制在脾,其标在肠。肝郁脾虚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发病机制多样,因其发作突然、缠绵难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IBS-D患者因病情反复难愈,影响生活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其焦虑,抑郁的状态亦可影响内脏感受,增加肠道敏感性,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相互影响,加重病情。IBS-D的主要发病机制如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紊乱、肠道感染、社会心理因素等均与脑肠互动紊乱相关。IBS-D患者长期精神慢性应激状态易诱发脑肠互动功能紊乱,脑肠互动是脑肠轴调控胃肠功能的主要调控方式,以脑肠轴及脑肠肽为物质基础进行脑与肠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医认为IBS-D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肝郁则情志不畅,而脑内各类神经递质的分泌及含量与情绪密切相关。痛泻要方为临床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常用基础方,具有柔肝补脾,祛湿止泻的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已有多项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机制及其对脑肠互动功能及脑肠肽含量的影响,但未将肝主疏泄与脑肠互动联系起来。笔者以肝主疏泄与脑肠互动的相关性为切入点,基于脑肠互动紊乱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机制,阐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笔者综合近5年来痛泻要方治疗IBS-D及痛泻药方与脑肠互动关系的研究文献,探讨痛泻要方通过影响脑肠轴及脑肠肽来治疗IBS-D。  相似文献   

8.
脑-肠轴理论是基于脑肠之间经络相通、生成充养与神明共统的生理特点而形成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位在肠,与脑神密切相关。本研究以脑-肠轴相关理论阐释IBS-D的发病特点,认为邪客肠腑为发病的直接原因,肝郁脾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脾肾阳虚为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在脑-肠轴理论指导下,针对病因病机提出脑肠同调取主穴,通肠腑取上巨虚、天枢、足三里与公孙,调脑神取百会、神庭、本神与内关,同时根据症状辨证论治选取配穴,以期为针灸治疗IBS-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德明以心肾不交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明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无论临床表现为腹泻还是便秘,均为"脾失健运"所致,而"肝木克土,肝郁脾虚"为病机关键,并指出外在表象是肝郁脾虚,其内在本质是"心肾不交"。其与现代医学的脑肠轴学说、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治则为交通心肾、调和肝脾,临证辨证施治,颇有显效。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肠道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抑郁、焦虑等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往往与IBS等胃肠功能紊乱状态并存。虽然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脑-肠轴理论已经成为IBS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徐凤芹教授认为肝郁脾虚、肾阳亏虚、寒热错杂是IBS的主要中医证候,中医学上情志致病的病因学说在某种程度上与脑-肠轴学说对IBS发病机制的认识殊途同归,肝、脾、肾对IBS发病机制的影响可能跟通过调节脑的生理功能进而作用于肠道有关。徐教授临证经验丰富,擅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本文试举其辨治IBS临床验案1则,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辨证属痰证、血瘀证者与缺血预处理的关系,以及对缺血性卒中的远期预后影响。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79例)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情况调研;记录发病时中医辨证分型、颅内血流情况(TCD);以3月后的BI(barthal index)评估预后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证类分布情况,血瘀证109例,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辨证属痰证与血瘀证的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既往发生过TIA者,左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流速均低于既往无TIA者(P〈0.05)。预后方面,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痰证、血瘀证预后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无TIA发作者,痰证、血瘀证预后也无明显差异。但既往曾发生过TIA者预后(35.7%)好于无TIA者(23.8%)。结论既往无TIA者,起病后症状较重,中医辨证以痰证为主,而既往TIA发作者,血瘀证居多,提示介于缺血预适应与卒中发生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血瘀状态,而痰证与血瘀证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障碍的相关性,为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施治和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68例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研究各证型分布特点,以及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比例最高分别为36.9%和28.6%。(2)CLDQ问卷以肝郁脾虚、肝胆湿热两型评分最低(P0.05)。(3)中医各证型神经症评分比较,肝胆湿热证总积分最高、肝郁脾虚证次之(P0.05);且不同证型在症状积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或P0.05)。(4)SDS、SAS量表评分比较:SDS评分以肝郁脾虚最高(P0.01),SAS评分以肝胆湿热证最高(P0.01)。结论: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生存质量、心理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型心理障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rn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肺部感染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196例AIDS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并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和CD4+数值分析各证型分布特点。结果中医基本证型归纳为风热外袭、痰热壅肺证61例(31.1%),肺脾两虚、痰湿阻肺证64例(32.7%),肺肾两亏、阴虚内热证71例(36.2%)3大类,3证型病情程度和CD4+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肺部感染病位涉及肺、脾、肾三脏;病邪涉及“风”、“热”、“痰”、“虚”,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患者的免疫力情况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病因病机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7—9月收治277例确诊为乙脑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舌苔、脉象;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统计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总结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证候分布特点和病因病机之间的规律。结果经过聚类分析,乙脑中医证型依次可归纳为4类:毒蕴肺胃证、毒损脑络证、毒陷心包证、阴阳衰竭证;主要以毒损脑络证和毒陷心包证为主,共205例,所占比例为74.O%。277例患者中病因主要以暑邪、热邪及毒邪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92.42%(256/277)、87.73%(243/277)、99.64%(276/277)。结论4类中医证型符合乙脑中医证候临床特点,其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为患,致使毒蕴肺胃,毒损脑络,毒陷心包,久则耗伤阴血,出现气阴两伤,虚实夹杂,最后导致阴阳衰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中医证型与l胳床资料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W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常见中医证型为因变量,临床及理化指标为自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WD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35.3%)、肝郁脾虚(13.8%)、肝肾阴虚(13.8%)、痰湿阻络(12.1%)4个证型常见。肝胆湿热证与K-F环分级、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层粘蛋白(Iaminin,LN)正相关(P〈0.01);肝肾阴虚证与TBIL正相关(P〈0.01);痰湿阻络证与临床类型、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总蛋白(totalprotein,TP)正相关(P〈0.01,P〈0.05);气血两虚证与病程、血氨、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LN正相关(P〈0.01,P〈0.05)。结论WD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资料、理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试验依据。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痰湿阻络为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中风、痰、瘀、虚各证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先制定调查表格,然后使用病案管理系统查询AMI病例的住院号,再根据住院号提取病案,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病案进行筛选,按照表格内容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SPSS统计分析,最后总结、撰写论文.结果 (1)AMI的证候分布:AMI的中医证候分布为血瘀证(92%)、痰浊证(61.6%)、气虚证(57.6%),阴虚证(20%)、阳虚证(7.2%)、风证(1.6%).(2)AMI的证候组合特点:AMI的中医证候组合以两证组合最为多见(54.4%),其次为三证组合(29.6%).AMI的证候组合的变化规律为:以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证为基本的中医证候组合.(3)AMI中医证候与冠脉病变程度:痰浊证、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MI更易出现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2)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证为AMI基本证型.(3)血瘀证、痰浊证倾向于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临床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中医证型及其合并症的相关关系,从而揭示CHF及其合并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630例CHF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现病史、中医四诊相关信息及其合并症分布情况,对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采用逻辑回归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CHF患者中常见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高血脂等;主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水停证、阴虚证、痰浊证、阳虚证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CHF常见合并症与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CHF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阳虚证与合并高血压痛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CH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水停证、痰浊证与合并糖尿病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CHF合并心律不齐患者中,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HF合并高血脂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水停证与合并高血脂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与合并高脂血症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CHF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回归模型显示气虚证、阳虚证与合并脑血管意外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CHF主要中医证型分布与其合并症有一定的关联规律,对应用中医药治疗CHF及其合并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56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肝肾(气)阴虚证81例(51.92%),其次为阴阳两虚证56例(35.90%)和脾肾(气)阳虚证19例(12.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阴(气)虚证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脾肾(气)阳虚证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脾肾(气)阳虚证的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阴阳两虚证与肝肾(气)阴虚证(P〈0.05,P〈0.01),且脾肾(气)阳虚证的尿蛋白、血压、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阴阳两虚证与肝肾(气)阴虚证(P〈0.05,P〈0.01);阴阳两虚证中各因素的发生概率及数值均高于肝肾(气)阴虚证(P〈0.05,P〈0.01)。结论肝肾(气)阴虚证是IgA肾病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各证型与HLA-DR13基因、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即A1762T/G1764A)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证型5种,设3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核酸定量(HBV-DNA)水平及HLA-DR13基因,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测序法检测样本血清BCP变异,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并分析各证型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V-DNA定量结果各证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阳性率各组间比较,肝郁脾虚型HBe Ag阳性率高于与其他各证型(P〈0.05),即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胆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肾阳虚型CD3^+及CD3^+CD4^+值明显降低(P〈0.05),肝胆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CD3^+CD4^+/CD3^+CD8^+值亦降低(P〈0.05),各证型CD3^+CD8^+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13基因定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组降低(P〈0.05);BCP突变以肝肾阴虚型阳性率高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13和BCP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55例DN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中医证型本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34.2%),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1.3%),脾肾阳虚证最少(13.5%),标证中血瘀证出现频次居首(36.1%);本证证型分布与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IgG)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肾衰竭的程度与DN的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