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鼠类的本底情况。[方法] 从2000年12月~2001年11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郑州新国际机场口岸鼠类的密度及季节消长、种群构成、繁殖力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鼠类353只,隶属3目4科7属8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色田鼠、臭鼩粦、草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调查年度平均鼠密度2.44%,以10月份为最高(3.98%)。鼠类平均雌雄比为1.25:1(188/150),雌鼠平均妊娠率为2.13%。[结论] 本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同生境各种鼠类高峰期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防制国境口岸因鼠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对口岸人民带来的健康危害,我国已有19个口岸将鼠密度降低到不足为害水平。[方法] 根据国境口岸鼠类生物学特征采取综合防制手段,即以改造环境与生态灭鼠为主导,并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以及各种科学防制手段,选经过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全面。[结果] 经过两部一委组织专家考核鉴定19个口岸室内外夹日法鼠密度在1.0%以下,粉迹法不超过2.0%,鼠迹监测法不超过3处。[结论] 被国家授予无鼠害口岸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掌握太原航空口岸鼠类、蚤类密度、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指导制定长期有效的鼠类防制措施,为控制口岸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4月~2003年3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太原航空口岸的鼠类、蚤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共捕获鼠类115只,经鉴定啮齿动物种群构成1目3科5属6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大仓鼠和长尾仓鼠,分别占35.6%和20.8%。6月份鼠密度最高为9.06%,1月份最低,全年平均鼠密度为2.98%。鼠体染蚤率为27.59%。[结论]做好口岸鼠类本底调查工作,根据鼠类、蚤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特点,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鼠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制定有效的长期防制措施。[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27只,经过鉴定种群构成有2目2科4属4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3.78%;9月份鼠密度最高为2.31%,12月份最低为0.44%,全年平均鼠密度为1.32%。[结论]做好口岸本底调查工作,在鼠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的鼠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为8.76%。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h·灯。[结论]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应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东兴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防止鼠疫在东兴口岸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年4月-2002年3月,对东兴口岸及附近的居住区,防风林的鼠类的种群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766只,经鉴定分为2目2科4属7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09%;其次为黄胸鼠,占36.03%。年平均鼠密度为5.73%,鼠密度最高月份在9月;最低月份在3月。居住区的年平均鼠密度最高,为9.27%,口岸作业区最低为1.85%。[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东兴口岸地区的鼠密度已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一旦有鼠疫传入,极易造成流行。应动员全社会,开展长期有效的灭鼠工作,将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下,防止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佛山口岸近年鼠类变化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佛山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季节消长和携带病媒昆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505只,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嗣鼱等),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臭嗣鼱),以臭嗣鼱为各生境优势种,占鼠类种群构成的61.98%,其次为褐家鼠占19.60%。年平均鼠密度3.88%,全年鼠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5.45%和6.58%。鼠染革螨率为25.74%,染蚤率为28.31%;革螨指数0.26,蚤指数为0.28。[结论]佛山口岸鼠密度高于1%的无鼠害标准,要降低鼠密度除合理用药灭鼠外,还应加强口岸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摸清阳江港口岸鼠类本底情况,为适时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港口岸鼠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7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33.71%;其次为臭鼩鼱。鼠类年平均密度为13.67%,生活区的鼠密度最高达19.23%;港区堆场鼠密度最低为4.53%,夏季7~9月鼠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阳江港口岸的鼠密度较高,1年之中应开展3.4次全面灭鼠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岛空港口岸鼠类、蝇类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本口岸鼠类、蝇类防制及国际卫生机场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5月~2004年4月采用笼捕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从2004年1月~12月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14只,经鉴定隶属1目1科2属.年平均鼠密度为1.3%.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49.1%;小家鼠占25.4%;黄胸鼠占25.4%.雌雄性别比为10.97.在调查中共捕获蝇类1268只,分3科8属8种,其中丝光绿蝇为优势种,蝇类活动高峰期为8~10月.[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青岛空港口岸的蝇类情况,应在蝇类密度达到高峰前采取措施,控制蝇类密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青岛空港口岸鼠密度较低,鼠种构成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南昌口岸鼠类及其携带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的情况,为控制媒介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从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南昌口岸的鼠密度、种群及其体外寄生虫和携带的病原体情况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共捕鼠232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鼠类种群有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黄毛鼠、小林姬鼠、臭鼩鼱。昌北机场的优势鼠种为小家鼠;昌北码头、滕王阁码头及李家庄仓库的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全年平均鼠密度为2.64%,4个调查点鼠密度季节消长不一致。鼠体外寄生虫有蚤、螨、蜱3种,携带寄生虫率为37.5%。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鼠肾携带钩端螺旋体,54份检样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南昌口岸鼠类及体外寄生虫和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今后防治鼠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新建设的广东省南海三山港开港半年多来港区不同生境的鼠类种群构成、鼠密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共捕获鼠类三种:黄胸鼠、小家鼠和臭鼩鼱。其中黄胸鼠为优势种.其次为小家鼠。发展中港区总鼠密度为3.23%。不同的生境鼠种构成和鼠密度均不同。提示要因地制宜。长期不断地开展口岸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顺德口岸媒介生物本底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顺德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口岸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顺德口岸的鼠类及媒介昆虫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类368只,年平均鼠密度为2.33%;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0.8%,其次为臭鼩鼱,占16.40%.捕获蚊类384只,年平均密度25.3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3.40%.捕获蝇类60371只,隶属4科19属30种,年平均密度为502.2(只/笼.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54.50%.发现蜚蠊2科2属3种.鼠体集蚤49匹,臭鼩鼱染蚤率为62.5%,黄胸鼠蚤指数最高为2.7.[结论]顺德口岸啮齿动物、媒介昆虫品种比较单纯,都是南方常见种类,其中有的种类种群数量大、密度指数高,应作为重点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13.
新塘口岸鼠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新塘港鼠类的本底情况。〔方法〕从2000年8月~2001年7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新塘口岸鼠类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鼠类分2科2属5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和食虫目之臭鼩鼱。其中以褐家鼠和臭鼩鼱为优势种。年平均密度(含臭鼩鼱)为2.56%,高峰期为3~9月,以6月份为最高(4.31%)。〔结论〕应重视在鼠类活动的高峰期加强鼠类的防制,以降低鼠密度,防止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齐齐哈尔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口岸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4月-2007年10月对齐齐哈尔口岸鼠类及病媒昆虫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捕获鼠类442只,达乌尔黄鼠的密度为5.5只/公顷;其它鼠类的平均密度为3.0%。鼠血清未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鼠体染蚤率为28.2%,平均蚤指数为0.15。捕获蚊类3属7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平均蚊密度为11.8只/人工小时。捕获蝇类1.2万只,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平均密度为387.0只/笼·天。捕获蜚蠊1种,为德国小蠊。[结论]齐齐哈尔口岸啮齿动物、媒介昆虫品种比较单纯,都是东北常见种类,其中有的种类种群数量较大、密度较高,应作为重点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鼠类本底情况,做好鼠类监测工作。[方法]从1999年4月~2000年3月,采用夹夜法对常熟口岸的鼠类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438只,隶属4属7种。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42.51%,屋顶鼠为首次发现;全年平均鼠密度为5.0%,3~7月为高峰期;鼠类繁殖高峰期为6、10月。[结论]应根据鼠类季节消长情况和繁殖高峰期特征,适时开展灭鼠工作,并与经常性灭鼠相结合,有效地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东兴口岸鼠类种群和密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东兴口岸鼠类的基本情况,为灭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6~11月对东兴口岸鼠类进行调查。[结果]共捕鼠类177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5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平均鼠密度为18.59%。[结论]根据东兴口岸鼠密度较高的状况,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东兴口岸的灭鼠工作,把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苏州口岸鼠类种群结构和季节动态变化.方法 于2010年8月-2011年7月采用夹夜法对苏州口岸的鼠类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87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6月为高峰期,年平均鼠密度为1.02%.结论 苏州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92年l0月~1993年9月,大铲国境口岸在进行鼠形动物及体外蚤、螨调查中,共捕获鼠形动物分为2目2科6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和臭鼩鼱.以食虫目臭鼩鼱占优势,占71.08%;而啮齿目仅占28.92%.鼠形动物密度4月份开始上升,以8月为高峰期,3月为低峰期。妊娠率以黄毛鼠为最高,达50%;鼠类妊娠率以7月份为最高.带蚤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和板齿鼠。带螨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因此大铲口岸4月至8月为防制鼠形动物和病媒昆虫较好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厦门海港口岸鼠密度及种群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15年来厦门港对“无鼠害港”成果的巩固情况。[方法]于2000年5月对厦门岛内厦门港码头、港区进行了1次鼠密度的调查。[结果]捕获鼠类87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种3属5种,鼠类种群有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臭鼩鼱,其中臭鼩鼱为优势鼠种。鼠密度:笼日法为7.72%,夹日法为2.09%;粉迹法为6.34%;鼠证法为5.00%。[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厦门港区鼠密度较1985年创建“无鼠害港”时有所回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鼠密度,以巩固“无鼠害港”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对桂林机场口岸鼠类开展本底调查。结果 2014年5月-2015年4月,共捕获鼠类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5种,年平均密度为1.83%,黄胸鼠是优势鼠种,2014年6月鼠密度到达最高峰,生境为绿化带的候机楼北侧调查点鼠密度最高。结论通过本次本底调查基本摸清了桂林两江机场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对今后做好口岸相关传染病和鼠类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