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58例高住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2年至1998年针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别采用肝门部切除(A)、联合左肝叶切除(B)、联合右肝叶切除(C)、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D)和胆肠内引流(E)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58例高位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79.3%.其中根治切除率Ⅰ,Ⅱ期为100%,Ⅲ期为65.63%,Ⅳa期则为0(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切除率:乳头型和结节型100%,硬化型81.63%,弥漫型为0。BismuthⅢa,Ⅲb型95.24%显著高于Ⅰ,Ⅱ,Ⅳ型(P〈0.05)。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18.97%.其中Ⅰ期100%,Ⅱ期80%,Ⅲ期15.63%,Ⅳ期则为0。不同病例分型乳头型50%.结节型75%,硬化型14.29%,弥漫型为0,Bismuth分型Ⅰ型0,Ⅱ型0,Ⅲa型46.15%,Ⅲb型62.5%。Ⅳ型为0。A,D,E与B,C术式间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结果主要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联合切除能增加Ⅱ,Ⅲ期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我院1975年3月至1987年12月收治隐睾发生的精原细胞瘤38例,占同期睾丸精原细胞瘤35.1%(38/109),Ⅰ期18例、Ⅱ期9例、ⅡB期8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腹股为隐睾精原细胞癌Ⅰ期10例,占55.5%.Ⅱ期6例占33.3%,Ⅲ、Ⅳ期各1例。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Ⅰ期8例占40%,Ⅱ期11例占55%,Ⅲ期1例。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少数中晚期合并用N-甲基溶肉瘤素化疗。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5%和84.2%,Ⅰ期的5、10年生存率为100%,Ⅱ期分别为88.2%和82.4%,Ⅲ期生存率为5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例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12.9%,66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临床上常见状是腹痛、腹块、腹泻、便血,主要井发症为肠套叠、肠梗阻。按AnnArbo会议分期:Ⅰ期13例,Ⅱ期27例(ⅡA21例,ⅡE6例),Ⅲ期18例(ⅢA15例,ⅢE3例),Ⅳ期1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病理类型上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9例为B细胞淋巴瘤,5例T细胞淋巴瘤,2例组织淋巴瘤。结论肿瘤越大、病期越晚预后越差,病理类型以T细胞淋巴瘤预后最差;手术、化疗加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33例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滤泡型裂细胞性2例,弥漫型裂细胞性7例,弥漫型裂-无裂细胞性5例,弥漫型无裂细胞性6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9例,另有1例为T细胞淋巴瘤。Ann Anbor分期ⅠE期12例,ⅡE期15例,ⅣE期6例。手术治疗33例,29例行根治术,另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6例行术后放疗,移动条照射12例,全腹盆腔大野照射14例;中位总剂量2543.5cGy。术后化疗33例,其中CHOP方案17例,COMP方案6例,COP方案3例,MINE方案2例,COPP方案3例,BACOP方案2例。结果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和39%,中位值分别为47、23个月。各期的生存率分别为ⅠE期42%,ⅡE期67%,ⅣE期17%。结论小肠淋巴瘤多为ⅠE、ⅡE期,病理以中、高度恶性为主,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放疗及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ALCL的发病情况、临床分期、病理及免疫分型等临床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发病年龄3.5~68岁,<18岁11例,中位年龄22岁。原发淋巴结21例,结外起病5例,结外侵犯1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3例,肝脾大8例,20例有B症状。Ⅰ期5例、Ⅱ期1例、Ⅲ期12例、Ⅳ期8例。T、B免疫分型检查23例,T细胞型17例,非T非B细胞型5例,T B双表型1例。CHOP方案化疗11例,缓解9例,缓解后复发2例,死亡4例,失访2例;4例接受化疗的儿童患者缓解3例,死亡1例。结论 ALCL以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多见,结外侵犯较多,T细胞型多,中晚期及有B症状比例高,完成化疗疗程者和儿童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生在睾丸、卵巢的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1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5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依据WHO新分类进行分型.AnnArber(1971)国际分期法进行临床分期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睾丸恶性淋巴瘤平均好发于60.70岁,随访21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3例,中住生存期35.2个月,5年生存率38.5%;T细胞性淋巴瘤5例,中位生存期18.6个月,2年生存率40.0%,无5年生存率。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及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5年生存率100%。就诊时病程处于Ⅰ期8例,中位生存期75.1个月。Ⅱ期8例.中位生存期36.5个月。Ⅲ、Ⅳ期5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本组5例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小淋巴细胞性3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其中2例失访,随诊3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术后放、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简称甲癌)其病程长,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影响预后因素多,所以在诊断技术、治疗方式和疗效等方面意见不一。 发病率、病理分类和分期 甲癌发病率约占全部癌瘤的1%。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为四型:乳头状癌(隐匿型、甲状腺内型和外型);滤泡状癌(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型);髓样癌;未分化癌(巨细胞和小细胞型)。其发病率分别为62.3%,17.6%,6.5%,13.6%。病理分期:Ⅰ期,乳头状癌(隐性癌、甲状腺内型)、非侵袭性滤泡癌、髓样癌(无淋巴结转移;Ⅱ期,乳头状癌(甲状腺外型);Ⅲ期,侵袭性滤泡癌,髓样癌(伴淋巴结转移);Ⅳ期,未分化癌,其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60—90%,10—60%,<10%。临床分期:Ⅰ期,限于甲状腺;Ⅱ期,区域淋巴结受累;Ⅲ期,侵犯邻近器官;Ⅳ期,伴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作者1972~1992年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74例,年龄15~78岁。早期采用手术切除继以放/化疗,余主要是化疗和放疗。按形态学分为7型。 结节型淋巴瘤38例(5.6%),男性占42.5%,平均年龄42.3岁;Ⅰ~Ⅱ期占42.5%,Ⅲ~Ⅳ期占57.5%;16.2%有骨髓损害,15%有其他淋巴结外病变;病程平均15.8个月。治疗后70%完全缓解,30%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期平均82个月;5年存活率88.4%。 弥漫型淋巴细胞瘤133例(19.7%),男性占66.9%,平均年龄50.4岁;Ⅰ~Ⅱ期占15.8%,Ⅲ~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叶因子3(trefoilfactor3,TFF3)和基质细胞诱导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PT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组织芯片(PTC和癌旁各31例)内TFF3、SDF-1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SPSS18.0分析其阳性率和平均光密度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PTC中TFF3蛋白阳性率为83.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81%,x2=21.10,P〈0.001;TFF3阳性率与TNM分期(x2=12.30,P〈0.001)和淋巴结转移(x2=5.589,P=0.043)有关。PTC内TFF3的平均光密度(averageopticaldensity,AOD)值为0.49±0.01,高于癌旁0.22±0.06,t=3.448,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57±0.0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44±0.05,t=2.234,P=0.039;临床Ⅲ/Ⅳ期为0.59±0.07,高于Ⅰ/Ⅱ期0.47±0.05,t=2.167,P=0.041。2)、PTC中SDF-1蛋白阳性率为87.10%,高于癌旁组织16.13%,x2=31.26,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0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5.00%,x2=4.306,P=0.041;临床Ⅲ/Ⅳ期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63.64%,x2=8.35,P=0.04;〉45岁为100.00%,明显高于≤45岁63.64%,x2=8.35,P=0.04。癌内SDF-1的AOD值为0.59±0.07,高于癌旁0.28±0.08,t=3.987,P=0.0007;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65±0.0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52±0.05,t=2.458,P=0.009;临床Ⅲ/Ⅳ期为0.66±0.06,高于Ⅰ/Ⅱ期0.50±0.05,t=2.762,P=0.006。3)原位杂交显示,TFF3mRNA和SDF-1mRNA与蛋白表达一致,阳性率虽低于相应蛋白(x2=19.37,P〈0.001),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26.35,P〈0.001。4)PTC中TFF3与SDF-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71,P=0.004。5)31例PTC可区分为典型PTC21例(67.74%)、滤泡型7例(22.58%)和高细胞型3例(9.68%)3个亚型。SDF-1和TFF3蛋白阳性率依次为典型PTC(86.96%与86.96%)、滤泡型PTC(85.71%与71.43%)和高细胞型PTC均为100.00%,不同亚型间SDF-1和TFF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Ⅰ/Ⅱ期滤泡型的SDF-1阳性率为83.33%,明显高于典型PTC(0),x2=5.63,P=0.025,临床高细胞型PTC的SDF-1阳性率为100.00%,亦明显高于典型PTC(0),x2=5.00,P=0.046;临床Ⅰ/Ⅱ期高细胞型PTC组织中,TFF3阳性率(100.00%)明显高于典型PTC(0),x2=5.00,P=0.046;临床Ⅲ/Ⅳ期的3种亚型PTC中,SDF-1和TFF3阳性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FF3和SDF-1在PTC组织中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对判断PTC的恶性程度和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并对Ⅰ/Ⅱ期滤泡型和高细胞型PTC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用COP方案治疗的111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病人,CR23例,占20.7%;PR61例,占55%;RR75.7%,其中初治病人80例,RR82.5%,复治病人31例,RR58%,初治与复治病人有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组有B组症状者35例,RR60%;无B组症状者72例,RR84.7%;无B组症状与有B组症状者有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文Ⅰ、Ⅱ期病人32例,RR87.5%,Ⅲ、Ⅳ期病人79例,RR70.9%;Ⅰ、Ⅱ期病人较Ⅲ、Ⅳ病人有效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对26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腺上皮细胞DN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7例囊腺型增生过长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增殖期内膜相近;7例腺瘤型增生DNA平均含量介于囊腺型增生与内膜癌之间,其中2例DNA含量及细胞倍体分布与内膜癌相似;8例内膜癌DNA含量显著高于增殖期内膜细胞,非整倍体细胞明显增多。DNA含量的测定能更客观精确地反映内膜细胞的增生、分化程度,并作为探索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198 2年 1月至 1 993年 2月术后放疗颅咽管瘤 4 4例。 5年生存率为 78 9%。其中 ,成人 1 5例 ,儿童 2 9例。儿童颅咽管瘤与成人的比较 :5年生存率高 ,疗后生存质量差 ,但无统计学差异。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放疗剂量 5 6 1~ 6 0Gy组与 4 5~ 5 6Gy组比较 :5年生存率无差别 ,但疗后闭经 -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 (P <0 0 5 ) ;疗后生存质量Ⅱ~Ⅲ级的比例明显增加 (P <0 0 1 )。我们建议对儿童颅咽管瘤部分切除术后应给予放疗 ,术后放疗剂量以 4 5~ 5 6Gy/ 5~ 6周为宜。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食管贲门癌手术1547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5例,均为上腹、右胸、左颈吻合。手术方式由术中将食膈孔扩张至4指使胃通过时充分舒张,改为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结果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术后未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与迷走神经切断致胃解剖位置变化而影响胃十二指肠压力梯度和胃窦部功能及胃泌素分泌的功能有关,也与常规扩张食膈孔后膈肌自行回缩、膈肌重建过紧、胸胃远端呈“S”型扭曲、幽门位于膈肌以上使十二指肠呈关闭状、胃扭曲和术后粘连等机械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1978—1984年12月共收集17例贲门癌,占同期贲门癌切除病例(320例)的5%,早期贲门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切除和五年生存率比进展期高。贲门癌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文章着重讨论国内外专家对贲门癌范围的认识,笔者使用内窥镜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贲门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36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使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Cox比例危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类型和TNM分期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周围大气颗粒物提取物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惧某电厂下风顺居民区内的大气颗粒物,经二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制成受试物。以1,10,20和40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妊娠6-15d的孕鼠,然后按传统致畸试验方法处理。结果发现:所试剂量对孕鼠无毒性,对胚胎产生毒效应,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并抑制胎仔的正常生长发育,其作用与剂量有关,并在20和40mg/kg时产生一定的致畸效庆,表现为外观畸形和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7.
南澳县食管癌减寿年数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昆  杨合磷 《癌症》1994,13(1):41-43
广东南澳县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本文作者应用减寿数指标分析了南澳县十年来食管癌死因资料,描述该肿瘤减寿的时间和人群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亲和组化法检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明生  雷秋模 《肿瘤》1994,14(3):130-133
用亲和组化法(半定量分析法)同时检测67例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组织印片和石腊切片的ER/PgR状态,二种玻片的ER阳性、阴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89.5%、96.6%和92.5%;双顶阳性(ER+/PgR+)、双项阴性(ER-/PgR-)和双项总符合率分别为75.9%、92.6%和82.1%;同种方法检测157例随机乳腺癌石腊切片,发现ER阳性率为58.6%(92例);PgR阳性率48.4%(76例).157例随访资料提示,受体双项阳性者,其健康良好。乳腺癌分期同ER/PgR状态的比较,ER+/PsR+者的Ⅰ、Ⅱ和Ⅲ期病例分别为37.5%、45.3%和17.2%,无Ⅳ期病例:而ER-/PgR-者则为13.8%、22.4%和43.1%.提示,用亲和组化法测定乳腺癌石腊切片ER/PgR状态有较好的可信性。但对乳腺粘液腺癌和派杰氏病宜用切片或针吸涂片。  相似文献   

19.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标  邢永福  高平 《肿瘤》2000,20(3):189-190
目的 研究贲门癌选择各种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讨论,依据病灶范围、全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径路施术,对手术彻底性、切除率、切缘阳性率、术后总并发症、吻合口瘘、心肺功能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彻底性高,手术切除率为95%,全胃切除率12%,淋巴结转移率84.6%,总并发症8.7%,吻合口瘘0.4%,心血管并发症3%,呼吸系统并发症4.4%,住院死亡率0.4%  相似文献   

20.
120例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大肠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大肠癌诊断遵循肛门指检、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步骤,对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除腹部X线片,条件允许可作钡灌肠,明确梗阻部位.采用梗阻近端肠腔充分减压,大量抗菌素溶液冲洗,尽量使吻合口“上空、中松、下通”引流管放过安全期的方法.结果 肛指检查对诊断直肠癌是可靠的,本组15例急性梗阻左半结肠癌作Ⅰ期切除吻合术,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必须按上述顺序作肛指和其他检查来提高早期诊断和术后五年生存率,按上述方法,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