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误诊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所选 2 0例病人中男 10例 ,女 10例 ,年龄 45岁~ 78岁 ,平均 61.5岁。1.1 误诊为其他脑血管病 共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5 5岁~ 78岁。起病形式 :头晕 ,不同程度的偏瘫及高血压 ,无明显脑膜刺激征。诊断脑血栓形成 4例、TIA 2例。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5例 ,阴性 1例。经腰穿证实为SAH。例 1:女性 ,5 8岁 ,头昏偏瘫 ,运动性失语 1d就诊 ,无头痛及呕吐 ,神志清 ,颈软 ,右侧上下肢肌力Ⅱ级 ,血压 2 0 /13kPa ,临床误诊脑梗死 ,经头颅CT证实为SAH。1.2 误诊为脑外伤 共 3例 ,男 2例 ,女 1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血性脑脊液,多在剧烈活动或激动后出现爆烈样局限性或全头部剧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是否及时确诊和正确治疗密切相关,但临床上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误治.本文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至2004年10月间丽水市中心医院及丽水市第二医院有完整病历资料可查的,经头颅CT或腰穿检查确诊,但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共36例,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原因。方法经头颅CT检查和腰椎穿刺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0例,初诊时都误诊为其他疾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原因为患者年龄较大、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典型、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结论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对临床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宜早行头颅CT及腰椎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4.
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具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CSF)三联征,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SA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为提高对SAH的确诊率,现报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2例不典型SAH,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以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其典型临床表现,并可伴有相应部位神经损害症状、体征,重者可以死亡,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相当重要。现总结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995—2005年收治的252例SAH患者中首诊误诊的4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临床资料43例误诊病例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39~85岁。发病情况:晨起安静状态下发病9例,活动中发病15例,不典型用力后发病13例,发病时间不明确6例。首发症状:发作性眩晕伴呕吐12例;间断性头部跳痛7例;头晕伴血压升高11例;“感冒样”起病11…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病例 ,诊断较容易 ,但不典型病例常易发生误诊。我们近 10年来收治 SAH2 18例 ,误诊 64例 ,误诊率为 2 9.3 %。临床资料64例误诊患者 ,男性 3 0例 ,女性 3 4例 ,年龄 2 2~ 68岁 ,平均年龄 3 3 .6岁。误诊疾病为血管性头痛 12例 ,病毒性脑炎 7例 ,上呼吸道感染 6例 ,高血压病、颈椎病各 5例 ,高血压脑病 4例 ,颅内占位性病变、昏迷待查、脑膜炎各 3例 ,短暂脑缺血发作、抽搐待查、昏厥、坐骨神经痛各 2例 ,脑梗塞、中暑、上消化道出血、脑干炎各 1例。由于脑 CT扫描阴性 ,误诊为头痛待查4例。误诊延误 2~ 7…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德水  朱晔 《山东医药》1998,38(2):48-48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误诊分析滕州市中心医院(277500)庞德水,武宗义枣庄市王开结核病防治院朱晔1990~1996年,我们收治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50例,其中68例误诊(占27.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68例...  相似文献   

8.
应该重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误诊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忽略了大多数先兆性头育事实上是未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CT在SAH诊断方面的局限性,未必做到要的腰穿检查或未能正确解释腰穿结果可导致SAH的临床误诊,重视动脉瘤性SAH的高危因素,对CT和腰穿结果作恰当分析,可使大多数SAH病人确诊。  相似文献   

9.
王淑英  符艳萍 《山东医药》1999,39(19):17-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我院于1990~1996年将15例SAH误诊为颅内感染性疾病,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16~82岁,平均47.7岁。15例均有发热,体温37.1~38℃7例、38.1~39℃5例、39℃以上3例;头痛11例,呕吐8例,神志恍惚4例,躁动不安、嗜睡各2例,昏迷3例,幻视1例;眼底视乳头明显水肿3例,瞳孔不等大、右眼外展不全各1例;颈强直12例;克氏征阳性9例,巴氏征阳性4例,右侧偏瘫2例。血白细胞计数>1.0×109/L者8例…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995年— 2 0 0 3年我院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病人3 2 8例 ,院前误诊 5 6例 ,其中男 3 9例 ,女 17例 ,年龄 41岁~ 82岁 ,平均年龄 62 .5岁 ,发病时间为 3d~ 2 1d ,误诊率达 17% ,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 ,主要表现为 :眶上神经痛者 3例 ,偏头痛者14例 ,后枕部疼痛不适者 12例 ,后背痛者 6例 ,头晕者 7例 ,偏瘫为首发症状者 3例 ,晕厥者 5例 ,癫痫者 6例。病例 1 女 ,41岁 ,主因后背部疼痛 10d入院 ,既往体健 ,无高血压病史 ,该病人曾在他院按“脊柱炎”予以口服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 ,不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入院查体 :…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腰穿和 CT 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叙述了腰穿的危险性、创伤性穿刺的鉴别、CT 扫描的重要性、血管造影阴性的 SAH 及再出血的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和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amor-rhage,SAH)后,严重的两种并发症,病死率、病残率高。本文对108例SAH病人进行临床总结,以提高对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08例均经CT、腰穿确诊,为我院脑血管病科住院病人,男68例,女40例。年龄21~86岁,平均54.6岁,40岁以下12例,41~79岁92例,80岁以上4例。伴高血压病64例,12  相似文献   

13.
崔元孝 《山东医药》2002,42(1):51-52
脑血管痉挛 (CVS)是 SAH的常见并发症 ,继发于 CVS的脑缺血性损伤也称为迟发性缺血性损伤 ,其具有很大危害性 ,是患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 ,SAH继发CVS的发生率为 70 % ,迟发性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为 36 %。临床上 ,将血管造影发现的 CVS称为“造影性”CVS;可引起脑缺血或脑梗死症状的 CVS称为“症状性”CVS。一般“造影性”CVS不出现临床症状 ,其原因可能与脑侧支循环供血的有效性、CVS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以及颅内高压或静脉病变等有关。单电子发射断层扫措 (PET)示 CVS引起脑血流量 (CBF)小于 2 0 ml/ (…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一般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头颅CT和脑脊液检查的阳性所见不难确诊.但是,在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常常被延误或错误诊断,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血红蛋白、氧自由基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 CVS 发生机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 CVS 发生机理中的不同环节,已提出一些新的防治方法,同时钙拮抗剂的应用及血容量问题也已引起重视。本文就上述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冯小瑜  秦超 《内科》2007,2(4):530-53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本病的愈后。对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头颅CT检查亦有其局限性,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就1995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老年SAH患者误诊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加深对脑血 管痉挛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文章综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众说纷纭,文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重点阐述了与之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微循环以及某些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在影像学检查也不典型的情况下容易误诊。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1例不典型的老年人SAH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以利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