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和罗红霉素(RXM)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体质量(200±10)g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罗红霉素组(R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PTEN的表达及各组大鼠肺组织PTEN量的变化。结果①健康对照组、罗红霉素组支气管PTEN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50±0.56),(1.69±0.24)]均高于哮喘组[(1.12±0.26)](P<0.05),其主要表达细胞是支气管上皮细胞;②哮喘组大鼠BALF中IL-4表达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罗红霉素干预组BALFIL-4量明显下降,与哮喘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哮喘组大鼠支气管PTEN蛋白与BALF中的IL-4浓度呈负相关(r=-0.735,P<0.01),与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EOS)%呈显著负相关,(r=-0.761,P<0.01)。结论气道上皮细胞是PTEN主要表达细胞,哮喘大鼠PTE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TEN能减少Th2因子的表达;罗红霉素可以促进PTEN的表达,可能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寡核甘酸免疫刺激序列(CpG oligonucleotides,CpG ODN)对急性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CpG ODN干预组,建立急性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分类计数;取左叶肺组织切片做HE染色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炎症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上皮组织中STAT6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和CpG ODN组上述炎症细胞计数比哮喘组明显减少(P〈0.05)。HE染色示地塞米松组和CpG ODN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较哮喘组减轻。STAT6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哮喘组气道上皮细胞中STAT6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地塞米松组和CpG ODN组STAT6表达与哮喘组比较有明显减少(P〈0.05),较对照组增加。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表达与BALF中的EOS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r=0.748),而地塞米松组和CpG ODN组之间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和CpG ODN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CpG ODN可能通过下调肺组织中STAT6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依赖于STAT6/IL-4通路的急性气道炎症,减轻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率。方法: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RTPCR技术检测BALF中EOS凋亡、IL-5 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组BALF中的EOS较哮喘组明显下降,EOS凋亡明显上升(P〈0.01);IL-5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IL-10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IL-5 mRNA的表达,增加IL-10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的上升,增加EOS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Clara细胞数量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组、地塞米松组。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BALF中CC16含量,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lara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内有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黏膜皱折增多,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气道黏液栓,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肺组织Clara细胞计数显示,哮喘组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Clara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均有所增加(P<0.05)。哮喘组EOS百分比(E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的EOS%均低于哮喘组(P<0.01)。BALF中CC16含量,哮喘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哮喘时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减少,红霉素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NF-κB、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罗红霉素组(R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在末次激发后24h,检测气道反应性后放血处死: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4、IL-5、IFN-γ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支气管上皮NF-κB p65活化。结果:哮喘组大鼠气道反应性高于对照组(P〈0.01),罗红霉素组与哮喘组比较气道反应性下降(P〈0.05);BALF中IL-4、IL-5,哮喘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罗红霉素组均低于哮喘组(P〈0.01),罗红霉素组BALF中IFN-γ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哮喘组;哮喘组大鼠支气管上皮NF-κB蛋白的活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低于哮喘组(P〈0.01)。支气管上皮NF—κB p65活化与BALF中的IL-4、IL-5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6,P〈0.01;r=0.912,P〈0.01);大鼠BALF中的IL-4、IL-5的含量与Raw增加25%时(PC25Raw)呈显著负相关(r=-0.713,P〈0.01;r=-0.772,P〈0.01),与Cdyn下降15%时(PC15Cdyn)呈显著负相关(r=-0.738,P〈0.01;r=-0.818,P〈0.01)。结论:罗红霉素可能部分通过抑制NF-κB活性而纠正哮喘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罗红霉素降低哮喘大鼠的气道反应性可能和减少IL-4、IL-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L-8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卵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DXM干预组。在末次激发后24 h,将肺组织经脱水透明、石蜡包埋等处理后制作成肺标本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方法对肺组织IL-8 mR-NA表达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技术测定大鼠肺组织标本IL-8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DXM组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IL-8水平增高,并且DXM可通过抑制IL-8的表达,减弱其对炎性细胞的趋化与激活,是激素减轻气道炎症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BUD)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Eos和STAT6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清洁级幼年健康雄性Wisar大鼠经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实验结束后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匀浆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4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BALF中上述各项指标较哮喘组均显著降低(P<0.01);(2)哮喘组BALF中IL-4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3)哮喘组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哮喘大鼠支气管STAT6较强表达,BUD有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使IL-4合成减少,从而下调STAT6及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协同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及辅助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银杏内酯B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造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银杏内酯B组和联合干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WBC)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应用EUSA法测定BALF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BALF中WBC及EOS计数:3个用药组较哮喘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联合干预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地塞米松组、银杏内酯B组(P〈0.05或P〈0.01)。3个用药组小鼠BALF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与哮喘对照组比较,银杏内酯B组、地塞米松组和联合干预组BALF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别增高和降低(P〈0.05或P〈0.01),而联合干预组增高和降低的程度大于地塞米松组、银杏内酯B组(P〈0.05或P〈0.01)。结论:银杏内酯B能减轻小鼠哮喘模型BALF中炎性细胞浸润,并减少IL-4的水平;银杏内酯B与激素具有协同抗炎作用;同时具有更好的调节Th亚群失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勇  陈辉龙  方慧娟 《医药导报》2013,32(10):1274-1277
目的 探讨富半胱氨酸61(cyr61)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氨茶碱对其影响. 方法 40只雌性BALA/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氨茶碱干预组、哮喘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哮喘组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 制作哮喘小鼠模型. 氨茶碱干预组在制作哮喘模型同时,于每次激发后尾静脉注射氨茶碱干预. 哮喘对照组在制作哮喘模型同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替代氨茶碱干预. 瑞特 吉姆萨染色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支气管上皮组织cyr6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 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cyr6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氨茶碱干预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中cyr61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 cyr61蛋白表达与BALF中有核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IL-4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yr61蛋白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异常表达可能与气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咳喘凝胶贴膏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咳喘凝胶贴膏药物组、假穴位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大鼠和哮喘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地塞米松组大鼠给予地塞米松混悬液1 mg·kg-1·d-1灌胃;咳喘凝胶贴膏组及假穴位敷贴组于肺腧、肾腧穴分别给予药物和空白基质进行穴位给药,1次/d,每侧面积约为2 cm×2 cm,共2周。在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大鼠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结果:OVA成功诱导支气管哮喘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假穴位组大鼠EOS计数、IL-17、IL-1β、IL-1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咳喘凝胶贴膏药物组均能显著降低EOS数量、IL-17、IL-1β、IL-13水平(P<0.05或P<0.01);地塞米松组与咳喘凝胶贴膏药物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凝胶贴膏可降低OVA诱发哮喘大鼠EOS数量,影响IL-17、IL-1β、IL-13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PTEN抑制剂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TEN抑制剂phen对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3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LPS组与phen+LPS组(n=16),比较两组大鼠48h的死亡率。另取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n=6),LPS组(n=24),phen+LPS组(n=24)以及phen组(n=6)。其中LPS组和phen+LPS组在注射LPS后1、3、6、12h又被分为4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TNF-α和IL-6的浓度,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肺组织中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phen+LP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组大鼠BALF中的蛋白、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破坏明显,可见肺泡内出血、肺间质水肿、肺泡萎陷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Akt表达明显受抑。与LPS组比较,phen+LPS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轻,BALF中的蛋白渗出、TNF-α和IL-6的释放减少(P<0.05),肺组织p-Akt表达增多(P<0.05)。结论 PTEN抑制剂phen能明显缓解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哮喘大鼠肺组织及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探讨PMN参与哮喘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分离纯化血PM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浓度。结果:哮喘组PMNiNOS蛋白光密度(OD)值(0.122±0.0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OD值(0.076±0.014)(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OD值(0.089±0.013)PMN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OD值(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支气管壁iNOS蛋白OD值(0.243±0.03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119±0.016)(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OD值(0.164±0.016)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对照组(P均〈0.01)。哮喘组BALFNO浓度(8.59±1.0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69±1.00)ng/mL(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BALFNO浓度(4.28±0.89)ng/mL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N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770,P〈0.01)。支气管壁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BALF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29,r=0.802,P〈0.01)。结论:哮喘大鼠PMN合成iNOS蛋白的功能增加,PMN可能通过iNOS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这种功能可以部分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湿润烧伤膏对脂多糖致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5μg/mL)、康复新液组(阳性对照,5μg/mL脂多糖+1.25%康复新液)和湿润烧伤膏组(5μg/mL脂多糖+0.6 mg/mL湿润烧伤膏),每组设置6个复孔。以脂多糖诱导建立炎性损伤细胞模型(对照组除外)。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迁移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检测细胞内IL-6蛋白定位和荧光强度,检测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磷酸化p65(p-p65)、TNF-α、IL-6、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迁移率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含量和PTEN、p-p65、TNF-α、IL-6和PI3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IL-6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且荧光强度增强。与脂多糖组比较,康复新液组和湿润烧伤膏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迁移率均显著升高;TNF-α、IL-6含量和PTEN、p-p65、TNF-α、IL-6(除康复新液组外)、PI3K、Akt(除康复新液组外)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6蛋白荧光强度减弱,且湿润烧伤膏组细胞中TNF-α、IL-6、PI3K、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康复新液组(P<0.05或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炎症反应强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TEN/核因子κB、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PD98059(P组);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改变;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I/R组与C组比较,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P-ER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明显异常;使用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MDA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SOD活力进一步下降(P〈0.05),P-ER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AI进一步增加(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继续加重。结论: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拮抗再灌注肺细胞凋亡,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当归对阴虚哮喘BALB/c小鼠Th2细胞优势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注射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吸入OVA激发的方法来复制BALB/c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后期给予甲状腺素以复制阴虚哮喘模型,通过观测哮喘行为学、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4、IL-13的水平、BALF及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含量、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当归的平喘作用及对Th2细胞优势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 当归可明显减少阴虚哮喘小鼠哮喘发作的次数及其发作时的症状,改善肺组织病理学而减少肺组织及BALF中炎性细胞的数量,降低血清及BALF中IL-4、IL-13的水平,抑制肺组织中GATA-3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同时,当归与地塞米松配伍后对嗜酸粒细胞、IL-4及GATA-3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P<0.05或0.01)。结论 当归具有平喘作用,抑制细胞因子IL-4、IL-13及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而缓解Th2优势免疫应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地塞米松(DXM)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哮喘模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比较二者的异同。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6只。采用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bet和GATA3的表达,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胞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鼠脾细胞内IL-4/IFNγ比值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经DXM治疗后,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肺组织GATA 3和T-bet的表达均减低(P<0.01),但GATA 3比T-bet减低更明显;而经吡格列酮治疗后,不仅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P<0.01),同时肺组织T-bet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1),但GATA3无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吡格列酮对哮喘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及机制有所不同,地塞米松同时抑制GATA3和T-bet的表达,从而扭转了IL-4和IFNγ的比值;而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参与调控TH1细胞转化过程中重要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改变IL-4/IFNγ比值,从而改善相应的炎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