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黎  徐保秀 《全科护理》2014,12(2):102-103
[目的]观察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单侧膝关节损伤病人行关节镜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观察组病人在术后72h内给予10%盐水冰袋间断冰敷,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冰袋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关节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8h,72h患膝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病人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病人行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治疗并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丘雪梅  陈艳桃  刘洁杏 《全科护理》2016,(22):2319-232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方法]将8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72h时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持续时间、主动屈膝达90°时间、主动抬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KISS)评分、简易健康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疼痛干预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感,有助于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童凤玲 《全科护理》2014,(20):1860-1861
[目的]观察持续冰敷对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每天2次局部冰敷,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肿胀消退时间、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到45°及90°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到45°及90°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持续冰敷有助于术后疼痛的控制和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马丽红  张玲  吴秋霞 《护理研究》2012,26(29):2739-274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冷敷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间断冷敷,试验组给予持续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及引流量.[结果]两组术后24h、48h、72h疼痛、肿胀及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持续冷敷有助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程疼痛照护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4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疼痛照护。[结果]观察组术后2h、4h、6h、8h、12h、16h、20h、24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疼痛照护有助于术后疼痛的控制和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骨科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疼痛干预,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实施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肢体疼痛程度及肿胀值,并于术前及出院前应用Kofoed踝关节评分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Kofoed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WHOQOL-BREF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感及肿胀感,有利于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姜会枝  刘便  刘海静 《护理研究》2010,(7):1929-193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佳冷敷方法。[方法]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72h内采用0.9%盐水冰袋持续冷敷,治疗组采用3%盐水冰袋间断冷敷,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引流血量以及两种冰袋各时间点的形态与温度。[结果]治疗组冷敷6h、24h、48h、72h后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24h、48h、72h后与对照组相比,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h、24h引流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后3%盐水冰袋仍呈霜水状,温度为-2℃,而0.9%盐水冰袋已呈水状,温度为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用3%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减少出血量,早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佳冷敷方法.[方法]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72 h内采用0.9%盐水冰袋持续冷敷,治疗组采用3%盐水冰袋间断冷敷,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引流血量以及两种冰袋各时间点的形态与温度.[结果]治疗组冷敷6 h、24 h、48 h、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24 h、48 h、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 h、24 h引流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h后3%盐水冰袋仍呈霜水状,温度为-2 ℃,而0.9%盐水冰袋已呈水状,温度为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用3%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减少出血量,早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自动冷疗仪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全自动冷疗仪治疗24h,对照组给予自制冰袋加压冷敷24h,观察两组病人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评分、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累计按压次数、其他镇痛药物给药次数、膝关节活动度、患肢皮肤温度、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冷疗6h患肢皮肤温度及冷疗6h、24h时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A累计按压次数、其他镇痛药物给药次数、膝关节活动度、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例病人出现患肢肢端麻木,9例病人出现贫血加重,13例病人冷凝珠浸湿敷料,两组均未出现冻伤、低温过敏、血栓等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全自动冷疗仪可以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利于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邓宝贵  全小明 《护理研究》2014,(4):1311-1313
[目的]观察局部加压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病人出血量、疼痛、肿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加压冷疗,对照组23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评价其术后24 h 内出血量,72 h 内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术后2 h、12 h、24 h 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 h、24 h、48 h 和72 h疼痛、肿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加压冷疗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出血量,改善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更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1.
邓宝贵  全小明 《护理研究》2014,(11):1311-1313
[目的]观察局部加压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病人出血量、疼痛、肿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加压冷疗,对照组23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评价其术后24h内出血量,72h内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术后2h、12h、24h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h、24h、48h和72h疼痛、肿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加压冷疗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出血量,改善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更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应用自制可调式冰袋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自制可调式冰袋干预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24、48、72 h关节引流量、肿胀情况及疼痛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关节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关节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可调式冰袋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可有效减少关节引流量,改善关节肿胀及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踝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单间室骨关节炎术后中的疼痛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医院诊治的44例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两组均行常规方法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病人术后6h、12h、24h、48h、72h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单髁置换术治疗效果理想,术后疼痛更轻。  相似文献   

14.
朱琳  段青萍  黄俊平  李莉  廖满凤  李向荣 《护理研究》2012,26(15):1392-13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腔镜甲状腺术后机体创伤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4例腔镜甲状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1组各32例,并与同期48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病人(对照2组)对比;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术前心理辅导、知识普及体位指导训练,术后颈部冰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检测并比较病人术前1d及术后12h、24h、72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COR);观察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程度、颈部肿胀、引流量及SAS评分等。[结果]3组病人术前血清IL-6、CO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上升到最高;干预组术后12h、24h、72h的血清IL-6、CO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病人术后72h内伤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12h、24h、72h的伤口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24h内颈部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病人术前S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术后S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应激反应明显小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护理干预可减轻腔镜甲状腺术后的创伤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冯坡颜 《全科护理》2012,10(14):1249-125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冷疗仪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全自动冷疗仪治疗24h,对照组给予自制冰袋加压冷敷24h,观察两组病人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评分、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累计按压次数、其他镇痛药物给药次数、膝关节活动度、患肢皮肤温度、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冷疗6h患肢皮肤温度及冷疗6h、24h时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A累计按压次数、其他镇痛药物给药次数、膝关节活动度、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例病人出现患肢肢端麻木,9例病人出现贫血加重,13例病人冷凝珠浸湿敷料,两组均未出现冻伤、低温过敏、血栓等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全自动冷疗仪可以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利于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持续冷冻压迫疗法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冷冻压迫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消肿、止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手术日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包扎法,观察组采用持续冷冻压迫疗法,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的水肿、疼痛程度和术后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肿胀、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引流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持续冷冻压迫疗法可以有效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冰袋冰敷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冰袋冰敷,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变化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主动、被动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肿胀值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49%、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冰袋冰敷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关节活动情况,缓解疼痛与肿胀,增强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行PCI术并发穿刺侧肢体肿胀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予以双柏散外敷,比较两组病人肿胀消退程度及瘀斑消退面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周径增长长度较短,瘀斑面积缩小,观察组肿胀消退程度及瘀斑消退面积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下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多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仅为5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可促进肢体消肿,瘀斑消退,减轻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20.
赵雅  刘亭茹 《护理研究》2007,21(20):1831-1832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病人使用弹力绷带预防下肢肿胀的效果。[方法]将166例髋部骨折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使用弹力绷带,实验组使用弹力绷带。[结果]实验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在使用抗凝溶栓药物的同时早期使用弹力绷带可减轻肢体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