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节律的心电特征。方法 6例新生儿,通过心电散点图逆向技术对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中振幅较高的散点逆向出片段心电图,诊断为交界性逸搏或/和交界性自主节律,分析散点图整体特征及心电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6例患儿,年龄(11±2)天,心率(135±8)次/分,出现交界性心搏时的窦性心律性质为窦性心动过缓者2例,窦房传导阻滞者4例,窦性停搏者4例。24ht-RR散点图均为梳齿状,1ht-RR散点图呈λ形,Lorenz-RR散点图在45度线远端或者两侧呈稀疏散点分布。交界性心搏的RR间期变化。结论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逸搏时t-RR散点图呈梳齿状或λ形,可反映心脏兴奋点的生理和病理节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例心电图Ⅱ导联连续描记直立P波仅见于R4、5及R11、12之前,共4个,可判为窦性,且均能下传心室产生qrS型波群,QRS时间正常,但P_R间期达0.24s,存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P′波呈正负双相,波幅较小,其P′_P′间期明显长于窦性P_P间期且不匀齐。由于窦性长P_P间期不是短P_P间期(基本窦性周期)的整数倍,可排除窦性并行心律伴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其P′波的连续出现属窦性停搏后的房性逸搏心律。由于房性逸搏心律周期不恒定,有时周期长达1.72s以上,以至低于室性逸搏频率而出现室性逸搏心律,有时房性和室…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缓慢的交接性逸搏心律伴逆行P-波。QRS波群时限0.10s,形态正常。其后均可见一直立的逆行P-波,R-P-间期0.26s,每个P-波后均有一形态各异、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早搏(PVS)。R-R′间距为0.59~0.62s,偶联间期相图1等。QRS波群呈4种形态,时限0.14~0.16s不等。各种形态的R波后均无逆行P-波。除上、下行R3前的逸搏间期分别为2.03s及1.92s外,余均为1.85s,故4种形态的QRS波群与其前的逸搏周期无关。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停搏;②过缓性交接性逸搏心律伴逆行P-波;③多形性PVS二联律。讨论逸搏周期>1.50s的房室交接性自主心律称为过缓性逸搏心律,为交接性自律性低于自身40~60次/分的固有频率。当窦房结、心房、心室起搏点的自律性也显著低下或消失,或存在高度~三度传出阻滞时,则自律性已经低下的交接区被动发放缓慢的冲动,以维持心室的搏动。心电图上常表现为过缓的单一的交接性节律,多有R-R间距不规则。本例第一个交接性逸搏的R波后均有一逆行P-波,其后又紧随一宽大畸...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1例罕见的起源于右束支的逸搏节律和阵发性心动过速.女性,20岁,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在窦性停搏后继以室性逸搏节律,呈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QRS=110毫秒);偶而伴有QRS形态相似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希氏束电图上:在窦性心律时,PA(房内)、AH(房室结)和HV(希-室)间期分别为10、70和50毫秒;逸搏节律或心动过速时,HV为10毫秒,并逆行激动心房。在超速起搏和心房期前刺激后均有逸搏.  相似文献   

5.
临床心电图中所见到的缓慢规则出现窄QRS波群除见于窦性心动过缓外,还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较长时间窦性停搏伴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②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二联律;③房室传导比例固定且≥2:1的二度房室阻滞;④三度房室阻滞伴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等。现就仅限于以上几种窄QaS波群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室性心律临床常见,可以是因为窦性心动过缓时伴有逸搏现象,或室性心律绝对增高而形成室速;因其改变了心脏正常的激动顺序及激动不再沿室内传导通路传导,导致QRS波的形态异常及时限延长。这两种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临床同一患者同时存在室性逸搏心律、室速者较为少见,QRS波变化多端,易误诊误治。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房颤入院。心脏超声提示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诊断: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0.2g。一日3次。服至第6日出现心动过缓伴早搏。心电图表现如图1。停用胺碘酮后恢复为窦性心律。图1示除aVR、aVL导联外。余导联(包括未展出导联)窦性P波散在出现。甚至缺如。提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其余为房室交接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心悸伴头晕1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心律不齐,心率约50次/分,血压110/60mmHg。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4h动态心电图心率76806次。心率范围32-88次/分,平均49次/分,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PAS)267次,交接性逸搏3617次。图1选自aVR、aVL、aVF导联,时间06:17。患者卧床清醒状态。第1、2个心搏为窦性,p-p间距为0.92s,P-R间期为0.15s,qRS时限0.08s,qT间期0.37s。第3个P’-qRS-T波提前发生,P'-R间期0.14s,其后窦性P波消失,出现一系列qRS波形态与窦性相同,频率32次/分,为过缓的交接性逸搏心律(又称交接性心动过缓)。患者有一过性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作胸痛3年,胸闷4d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及陈旧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入院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24h心搏总数99907次,平均心率73次/min,最慢心率45次/min,最快心率162次/min。给予121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服药后第7天,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突然感觉胸闷,无黑嚎晕厥,心电监护示最长RR间歇3.2S,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QT间期为528ms。持续心电监护示缓慢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频繁出现多个RR长间期,其中最长RR间期达3.24S(图1)。患者停止服用胺碘酮后,窦性停搏消失,仍有窦性心律缓慢,随访1个月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5岁。临床诊断急性肠炎。因在听诊时发现心律不齐而描记心电图,在腹部隐痛时 P-P 间距1.16—1.26s,示窦性心动过缓,并见间位性室性早搏。腹痛加剧时出现1.8—3.0s 的窦性停搏和过缓的交界区逸搏(附图)。经肌注阿托品0.5mg 腹痛缓解,心律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