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治疗中并发低血钾的发生率、原因以及影响。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测定血钾浓度,在ICU中连续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低钾对病人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6小时、24小时血钾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9.3%。低钾的发生与失血、失液、输液和尿量的多少呈正相关,与未及时补钾有关,此期低钾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结论 创伤早期治疗中易并发急性低钾,应加强血钾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高浓度补钾的可行性,分析术后低钾原因。方法对本院2010牟5月~2011年1月开展的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使用电子注射泵经中心静脉以2%~3%氯化钾补钾,补钾结束后立即查血钾,并均于术后第2天6:OO时复查血钾,监测血钾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经高浓度微泵补钾后,大多数患者血钾可于术后2~8h内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高浓度微泵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80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结果:中等以上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血钾浓度明显低于术前,手术后24 h内补钾者较3天后补钾者胃肠功能恢复快。结论:血钾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等以上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补钾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何山 《医学综述》2013,19(1):181-182
目的分析心电监护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7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行心电监护,对照组(37例)行心肌监护,给予积极补钾治疗,每小时测定血钾和肌力一次。观察两组患者补钾后的血钾浓度及高钾T波例数。结果补钾1 h后,室性心律失常均消失。补钾2 h后,患者血钾水平普遍上升,补钾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电监护T波正常时血钾水平低于肌力恢复达到4级时血钾水平(P<0.05)。结论心电监护在HOPP患者补钾的监护中高效安全,T波改变的识别是监护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的诱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KG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均为原发性.疲劳、感染、补液不当诱发,症状轻重不一,严重并发症与重度低钾有关。早期病例虽血钾可正常.但EKG已有电压增高。肌力恢复与早期补钾量呈正比。极重型补钾后症状不能改善,加用激素有效。结论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早期诊断、首日足量补钾,重症者加用激素.并注意呼吸肌麻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微量泵高浓度快速补钾治疗EICU危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玉溪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EICU收治的120例存在严重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浓度补钾组)和对照组(常规浓度补钾组),2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补钾方法进行补钾治疗,并每小时检测患者血钾浓度,比较2组患者血钾恢复至标准钾浓度(4.0 mmol/L)所需时间,以及24 h补钾所需液体量.结果 实验组血钾浓度恢复至4.0 mmol/L的时间为(12.83±3.57)h,24 h补钾所需液体量为(402.56±54.61)m L,对照组血钾浓度恢复至4.0 mmol/L的平均时间为(23.18±4.98)h,24 h补钾所需液体量为(2875.2±206.26)m L,2组补钾时间及24 h补钾所需液体量比较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 对危重患者严重低钾血症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氯化钾治疗,其纠正低钾速度快,且不增加输液量,是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补钾方法,尤其适用于治疗EICU存在心脏容量负荷过重且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前后,手术与非手术者,输血量多少,对血钾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ICU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00例,按是否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50例。手术组中按输血量分A组(0~800mL)和B组(>800mL)。统计入院时、术前与术后血钾值,血钾上升值;入院时和入院24小时后血糖值、pH值。结果:(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入院时血钾均值低于正常水平,经24h治疗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pH值与血钾关系,治疗24h后pH值正常,血糖明显降低,入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低血钾发生率明显高于入院后24小时。入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输血后血钾浓度高于A组,血钾上升值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高钾血症影响因素分析,输血与血糖值和高血钾无关,血pH值与高钾血症密切相关。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钾低于正常值,需尽早干预,大量输血能提高血钾浓度。  相似文献   

8.
妊娠剧吐92例血钾水平及补钾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剧吐患者的血钾状况、补钾现状,重新认识妊娠剧吐治疗过程中的补钾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妊娠剧吐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人院时血钾水平、治疗初期补钾状况以及出院时血钾水平。结果:妊娠剧吐患者77%血钾降低,无论何种补钾方式,患者出院时平均血钾水平均在正常低值。结论:临床医生应该重新认识妊娠剧吐时低血钾、掌握足量补钾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认识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方法:分析49例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患者58次发作的临床表现、血钾、心电图、心肌酶和甲状腺功能等资料.按临床症状和血钾浓度给予不同的补钾措施,观察治疗转归.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主诉均为无痛性四肢瘫痪,心电图和血钾浓度改变是最为常见和敏感的临床检查.48例患者通过补钾后症状均逐渐好转,1例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结论:周期性麻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钾改变,及时补钾后可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10.
闻加升 《吉林医学》2011,(36):7802-7802
目的:探讨中重度低钾血症的急诊早期处理。方法:根据病史及心电图高度拟诊重度低钾血症立即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钾,同时急查电解质,待检验结果确定为中重度低钾者,进一步综合补钾,在接诊后12 h内保证静脉补钾5~6 g,口服补钾3 g左右,12 h后复查血钾。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12 h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复查血钾数值均有明显上升。结论:中重度低钾血症急诊处理只要能及早诊断,及时多途径补钾,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为临床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补钾理想时间探讨(附2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补钾理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210例手术前后病人血钾值及术后两组补钾不同时间和量的差别.结果:住院围手术期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8.1%,其中消化系疾病病人(37.6%)发生率高于非消化系疾病病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术后48h内输血的低钾发生率(28.2%),与未输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低钾相关症状的患者血钾值低于正常的占56.5%,无临床表现的7例(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早期补钾者低钾发生率13.6%(6/44),早期不补钾者低钾发生率34.1%(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兼顾生理钾需要量基础上围手术期患者有低钾症状的需要早期足量补钾,有症状而血清钾数值仍在正常范围的也需补钾,尤其是消化系疾病手术后的病人手术当日即可补钾,输血者不应禁忌.  相似文献   

12.
低血钾致心律失常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高浓度快速补钾治疗严重低血钾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方法:静脉补液时补钾的浓度为0.45%~0.8%氯化钾溶液,补钾速度0.5~0.8mmol/(kg.h),均匀输入,当血钾恢复到3.0mmol/L改为常规补钾。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钾,快速补钾后1~2h复查电解质。结果经静脉快速补钾,血钾8~10h接近正常,使低血钾致心律失常于1~3d后纠正。结论快速高浓度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腹部术后早期补钾1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补钾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肾功能正常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补钾2.0~3.0μg/d,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h,无1例出现异常反应,血钾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只要肾功能正常,腹部术后早期补钾是安全的,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补钾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中心静脉补钾治疗。结果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深静脉补钾速度及浓度,预防低钾血症发生。结论积极纠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早期干预避免由此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胃肠手术后血钾水平的早期变化及补钾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895-896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围术期血钾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时间补钾对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87例胃肠手术患者以不同时机进行补钾并进行术前、术后不同时间血钾的监测。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血钾水平降低,立即补钾组较术后24h补钾组,血钾水平下降少,纠正更快。结论围术期是胃肠外科低血钾的重要时期。在心肺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术后立即足量的补钾,对于预防术后低血钾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32例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的血钾作了监测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术后血钾下降;而补钾组病人术后血钾则基本正常,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因此术后早期适量补钾是安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前后电解质变化及早期补钾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部大手术前后电解质变化及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69例腹部手术病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分别检测电解质,对术后不同时间补钾组,观察血钾变化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择期腹部大手术后血钾、钠、氯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高血钾出现,血钙、镁无明显变化;术中输血与电解质改变无明显相关性;早期补钾组,血钾回升快,肠功能恢复也早。结论:只要肾功能正常,术中输血不会引起术后高钾血症,术后第一天就应开始见尿补钾,而不需常规补钙和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艾克孚镇痛泵(Accufuser一次性硅胶囊注入器)深静脉补钾的应用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采用持续型艾克孚镇痛泵经深静脉补钾.根据患者最初的血钾浓度,将10%氯化钾溶液30~100 ml注入镇痛泵储液囊中,以2~5 ml/h的速度经深静脉输注.结果 全组病例经艾克孚镇痛泵深静脉补钾后,心电监测显示ST段下降程度减轻,T波由倒置转为低而宽, 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浓度.无一例因补钾速度过快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艾克孚镇痛泵深静脉补钾方法 患者痛苦小、安全舒适、携带方便、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对52例胆道术后患者测定了红细胞内钾和血清、24h尿、胆汁中钾、钠、氯、钙、磷、镁。发现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是低钾血症较多(61.5%)。低钾时,肾肝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血钾正常者。血钾正常而尿及胆汁钾降低是低钾血症的前兆。术后早期补钾不应忽视。血中钠、氟、钙、磷、镁均保持在正常范围,但在尿中均降低,这是肾脏和机体调节的结果。术后每日补适量氯化钠可防止低钠、低氟血症发生。术后常规补钙、磷尚无必要。对长期禁食者应少量补镁。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钾浓度,结果提示:AMI早期低钾血症常见,多伴有不同程度室性心律失常,与前壁梗塞关系密切,及时补钾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