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术治疗骨盆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11例骨盆恶性肿瘤进行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术.其中滑膜肉瘤3例,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2例,转移癌3例.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给予相应的化疗或局部放疗. 结果 11例患者随访11~64个月,平均42个月.3例死亡;8例能扶拐行走,其中3例功能差. 结论 半骨盆切除股骨头旷置手术术后功能评定结果尚满意,是一种有效的骨盆恶性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骨盆巨大良性肿瘤,降低肿瘤复发率、保留肢体功能、防止肿瘤恶变的理想方法。我院于1992-1994年对二例骨盆巨大巨细胞瘤患者实行了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经追踪观察,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莫某某,男,28岁,因左臀部疼痛两年余,发现肿块一年半,经X线、CT检查诊断为左骨盆巨大巨细胞瘤,瘤体大20cm×16cm×12cm于1992年12月24日人院。经完善术前准备后于lop年2月1!日在全麻下进行了左半骨盆切除;人工骨盆置换术,术中输血107扯d二术后给予吸氧、输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9例,近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全部病例均打通中脑导水管。其中7例术前脑积水明显伴颅高压症状者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全部病例术后行全中枢轴放疗(部分病例行化疗)。术后随访26例,随访1.5~11.0年,肿瘤全切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84.2%(16/19),肿瘤未全切除者5年生存率42.9%(3/7)。结论手术全切除肿瘤和术后全中枢轴放疗及化疗可使髓母细胞瘤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少脊柱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量及提高肿瘤彻底切除的有效方法。方法:用Se1a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血管造影,逐支选择性栓塞肿瘤靶动脉,术中行病灶切除及脊柱重建。结果:脊柱肿瘤术中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栓塞后未发生相应的合并症,栓塞满意者手术中出血量为400~3000mL,平均1200mL,肿瘤切除后,取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加自体骨植入和前路脊柱器械内固定,术后随访1~3年,平均1年8个月。局部复发3例,转移死亡8例,大小便障碍者4例,11例病人能早期离床活动,原双下肢瘫痪的8例,都有不同程度减轻,9例转移癌术后半年至2年内死亡,其余患者存活。结论:脊柱肿瘤术中选择性栓塞靶动脉可减少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肿瘤易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骨盆恶性肿瘤病人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4月至2004年10月12例骨盆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特制组合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包括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治疗、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随访10~92个月,平均43.4个月。5例死于肿瘤扩散,7例存活。骨盆肿瘤切除术后功能良好。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特制组合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包括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术后功能评定良好,加强病情和化疗药物毒性反应观察,及时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是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术前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栓塞,肿瘤切除术后前路用重建钢板加骨水泥和(或)联合后路钉棒系统重建脊柱和骨盆稳定性的疗效。【方法】骶骨肿瘤19例,术前均采用选择性DSA血管栓塞、术中尽可能保留S1~S3神经,肿瘤切除后前路用重建钢板加骨水泥和(或)联合后路钉棒系统重建骨盆稳定性。【结果】随访6~52个月,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4例因复发及远处转移分别于术后12个月、14个月、20个月及36个月死亡,13例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7例恢复正常负重及行走,2例术后6个月失访。13例重建者随访期间X线片检查见所有病例骨盆稳定性好,无腰椎下沉及移位,亦无骨水泥脱落。【结论】术前选择性DSA血管栓塞止血效果好,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前路用重建铜板加骨水泥和(或)后路钉棒系统联合重建脊枉和骨盆稳定性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盆Ⅱ区肿瘤因其解剖结构复杂,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个体化手术切除范围设计和植入假体制造可能使临床骨盆骨折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盆Ⅱ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肿瘤患者应用CT数据及快速成型技术,模拟骨盆Ⅱ区肿瘤切除术,设计手术切除范围,确定截骨面,模拟修复重建,制造病变骨盆精确模型和个体化假体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与结论:手术中病变切除彻底,假体安装顺利,修复精确度高.术后2例患者复发,1例术后2年时出现螺钉松动.参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标准,肢体功能评分良好.说明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参与骨盆Ⅱ区肿瘤的模拟切除重建,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精确的假体重建,临床效果优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髋臼周围骨肿瘤的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以及肿瘤切除原则的确立,保肢手术成为一种趋势。目的:分析应用国产人工半骨盆假体治疗髋臼周围骨肿瘤的效果。方法:2001/2010共收治19例髋臼周围骨肿瘤病人,其中6例行国产半骨盆人工假体置换,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50个月)。结果与结论:按Enneking方法评估疗效,良4例,一般2例。提示只要严格掌握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的手术适应证,应用国产人工半骨盆假体治疗髋臼周围骨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8例。其中软骨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骨肉瘤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外科分期:IB期6例,ⅡB期2例。术后根据肿瘤切除范围、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稳定性和骨盆髋周动力肌修复后的平衡程度,决定术后患肢体位、患髋活动范围、是否使用髋部支具;同时指导患者分阶段、渐进地进行患肢足踝、膝、髋关节的主被动训练,以及下床负重时间和步态调整。结果:随访10~32个月,平均15月。1例术后16个月死于恶性肿瘤扩散转移,7例存活。术后8个月患肢功能评定:优2例,良6例。ISOI。S评分:15~26分,平均19.47分。结论:①对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积极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防止人工髋关节早期脱位;②患肢各关节分阶段有序的主动康复护理训练能提高骨盆和髋周肌肉肌力及其平衡度,对维持术后患者行走和步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方法:对24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椎体整个切除,单纯植骨或钛网、人工椎体植骨,加椎体钢板或椎体钉系统内固定,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均给予化疗、放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椎节的稳定性情况。结果:随访6~62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局部均无复发,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12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内固定物在位,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结论: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肯定,条件许可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9例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组配式半骨盆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骨盆髋臼及周围区肿瘤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9例髋臼及周围区肿瘤患者采用三维图像融合和3D打印技术,术前打印出实体模型,明确肿瘤范围和周围解剖,术前模拟手术,制订详尽术前计划。切除肿瘤后采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总结手术全过程的配合要点。结果 9例髋臼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短期随访,9例患者均存活,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综合利用三维图像融合和3D打印技术精确肿瘤切除和重建范围,个体化定制组配式关节假体是骨盆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术前准备,进行骨科专科护理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手术护理策略,术中做好体位护理,重视无菌操作和无瘤技术,主动采取综合保暖措施,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手术治疗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5例,其中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髂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采用自体髂骨、髋臼肿瘤采用异体骨重建骨盆环、自体股骨头重建髋臼骨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5例肿瘤均行根治性切除,3例骶骨肿瘤术中出血量150—800mL,术后出血300—1000mL,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髂骨翼肿瘤和髋臼周围肿瘤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0mL和4000mL,术后分别为800mL和1100mL。髂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2月后恢复关节功能,髋臼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6月后恢复功能,4例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生存良好.结论: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完整的手术切除,包膜外切除可以减少出血、预防复发,影响骨盆环稳定时应考虑重建,自体、异体骨移植能够恢复髋臼周围骨量、维持骨盆环生物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