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外环境的特性,这一特性体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及体现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和修复过程中,并且神经可塑性作为一项基础理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运动再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红 《现代康复》1998,2(8):786-787,794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以后.仍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plasticity),或称功能重组.因而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往往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探讨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种种表现.及其与运动再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E)的不同干预强度对脑缺血大鼠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及神经病理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 方法: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丰富环境干预1h组、12h组、24h组。横木行走、抓握力量、触觉刺激实验评价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的变化;尼氏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皮质运动感觉区神经元及尼氏体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 结果:每天1h丰富环境干预可增加缺血大鼠触觉敏感度(P<0.05),但对横木行走能力、前肢抓握力量及神经病理学没有明显影响;12或24h丰富环境干预,可增强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增加皮质运动感觉区神经元数量,减轻尼氏体脱失程度,上调GAP-4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结论:适宜强度丰富环境干预可促进脑缺血大鼠肢体感觉功能康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AP-43蛋白表达和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脑高级皮质功能可塑性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及其他通道和躯体各部分进行着信息交换,是人的意识、智慧和行动的源泉。在蓬勃兴起的脑科学研究领域,脑功能可塑性的研究是亟待发展的一项前沿的交叉研究内容,这一研究需要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失语症学、神经康复学等领域内集成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人脑可塑性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研究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脑损伤后,功能是有可能或有条件恢复的。1930年,神经康复学家提出脑的可塑性理论,认为脑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因病损而丧失的功能,但大脑必须具有重新获得功能的形态学基础。1938年Kennard进一步提出脑功能重组理论,认为在脑损伤后,大脑在结构与功能上可以通过重组来承担已经失去的功能。实验证明,经过训练和改变外界环境,通过邻近或对侧组织的代偿、失神经过敏、轴突侧支长芽、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行为代偿等可使功能得到恢复,这些都是功能重组的结果。脑的可塑性(brainplasticity…  相似文献   

6.
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神经干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存活者会遗留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障碍,给患者本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现已证实,早期介入正规的功能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继发性残疾.其机制目前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和脑功能重组有关,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7.
突触可塑性是大脑可塑性的重要组成,也是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沉默突触作为没有传递功能的突触,存在于大脑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部位,其与功能性突触的转化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对进一步研究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机制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献综述表明,沉默突触存在于大脑的任何阶段(发育期、成年期或老年期),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沉默突触的形成、激活和消除机制对于研究和干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丰富环境对脑发育和脑损伤修复具有显的促进作用,而脑发育与脑损伤修复的基础是神经可塑性。因此,关于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已成为脑损伤修复研究的热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4-08和ELSEVER 1997-07/2004-08期间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章,检索词“Enriched environment,Neuronal plasticit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与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关系密切的进行全查找,浏览全后,筛除重复研究的献,将最新研究纳入提取精读范围。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9篇符合要求的献,其中11篇是关于丰富环境、神经可塑性及二关系的献,5篇涉及丰富环境的作用机制,3篇为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丰富环境可以提供多感官刺激、运动和社交的机会,丰富环境即可刺激和引起神经可塑性的变化,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其损伤修复都具有可塑性。丰富环境刺激可引起神经形态学结构及行为学功能的改变,其作用机制与神经生长因子、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及早期即刻基因等变化有关。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具有引起神经形态学结构和行为学功能变化的效果,使其成为一种有效而低风险的脑损伤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9.
突触传递可塑性分子水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脑可塑性研究是个日新月异的广泛领域,以海马、运动区、视觉区等为中心的研究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尤其在脑损伤的后期康复训练中,大脑可塑性成为运动感觉再学习的基础。目前,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LTP和LTD机理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中枢神经的功能具有可塑性,主要指构成可塑性的神经元具有的可塑性,人行动的变化,即学习和记忆等。早期人们用海马回作为脑可塑性模式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鄄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deression,LTD)现象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即根据电刺激频率而产…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脑的可朔性与康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冲经细胞间的联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称之可塑性,表现为树突分化的不同.突触联系的再适应.长时程强化效应.轴突的延伸和新突联系的建立。现代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具有比以往人们想象的大得多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不仅包含受损后神经系统内在的调整与代偿.而且还包含通过外在的神经生物学的手段的干预,恢复或重建受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1.
大脑可塑性是大脑随着环境和经验变化而发生神经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能力。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可塑性。本文综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运动和太极拳等对不同脑区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丰富康复训练与神经可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可做出适应性改变的特性。神经可塑性的理论研究最早开始于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出现在数周或数月内,通常归因于脑神经的可塑性。已证实将丰富环境和一般康复训练相结合的丰富康复训练可以使大脑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如何掌握丰富康复训练的时机和持续时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康复训练、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大鼠在实验中增强分辨学习能力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3—12在泸州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脑梗死自由活动组(模型组)、脑梗死运动训练组(康复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方法:①模型制备:康复组和模型组大鼠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②运动训练:4d后对康复组大鼠进行4周的滚笼训练器、网屏洲练器、平衡训练器训练,模型组和正常组不进行特殊的运动训练。③学习记忆测试: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5天进行学习记忆行为学测试:Y型迷宫实验主要观察大鼠达到9/10正确反应(跑到暗臂)所需的训练次数;多功能条件反射箱实验主要观察大鼠在跳板上停留的时间(步入潜伏期)。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达到常握迷宫结构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②各组大鼠步入潜伏期。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Y迷宫实验检测结果:康复组和正常组达到掌握迷宫结构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分别是(68.02&;#177;11.67)次和(57.62&;#177;10.31)次,而模型组则需要(107.07&;#177;16.32)次,模型组明显多于康复组和对照组(t=2.05,P〈0.05):②多功能条件反射箱实验结果:对大鼠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测试中显示,康复组和正常组步入潜伏期中位数分别是286.7s和298.4s,模型组为126.7s,模型组明显短于康复组和正常组(T=48,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强制性运动疗法:基本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Edward Taub教授和其同事经过数年研究,以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强制性运动疗法包括一组全新的康复治疗技术,这些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卒中患者和其他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随机筛选脑梗死后的患,通过康复治疗,借助神经电生理的方法研究大脑运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采用大脑皮层电刺激仪检测12例脑梗死后拇指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分别于患病后、康复治疗前3d、康复治疗前3d、康复治疗后3d、10d、21d检测大脑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 治疗前患侧拇指皮层运动代表区明显小于健侧。通过康复治疗后患侧拇指皮层运动代表区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有显差异。结论 康复治疗是脑梗死后大脑运动功能的可塑性达到最佳程度的有效手段,MEP是评价脑可塑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丰富环境对脑发育和脑损伤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脑发育与脑损伤修复的基础是神经可塑性。因此,关于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已成为脑损伤修复研究的热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8和ELSEVER1997-07/2004-08期间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文章,检索词“Enrichedenvironment,Neuronalplasticit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与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关系密切的文摘进行全文查找,浏览全文后,筛除重复研究的文献,将最新研究纳入提取精读范围。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11篇是关于丰富环境、神经可塑性及二者关系的文献,5篇涉及丰富环境的作用机制,3篇为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丰富环境可以提供多感官刺激、运动和社交的机会,丰富环境即可刺激和引起神经可塑性的变化,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其损伤修复都具有可塑性。丰富环境刺激可引起神经形态学结构及行为学功能的改变,其作用机制与神经生长因子、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及早期即刻基因等变化有关。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具有引起神经形态学结构和行为学功能变化的效果,使其成为一种有效而低风险的脑损伤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后可引起大脑解剖结构和功能区的变化,其中功能可塑性变化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fMRI可无创、直观地显示脑区活动,目前已成为评估大脑功能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脊髓损伤后脑功能可塑性变化的fMRI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神经功能恢复和健侧突触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代偿机理。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TMS治疗28d,后者常规饲养,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健侧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TMS组大鼠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电镜下观察到TMS组大鼠脑感觉运动皮质区突触界面曲率、突触后致密物质(PSD)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变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S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健侧突触超微结构参数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脑的可塑性及功能重组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是指神经的修饰能力,这种修饰能力是短期功能改变和长期结构改变的连续统一体。病灶周围突触的长时程增强,存活的神经元纤维组织发芽,在卒中后数周内形成新的突触。一侧大脑半球卒中的患者,功能重组改变了初级感觉和运动皮质在大脑半球间的对称性。有学者利用健侧大脑半球作对照.对患侧大脑半球及与之相关的功能恢复进行了运动功能重组的评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运动再学习中枢神经系统病损以后,仍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plasticity),或称功能重组,因而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往往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探讨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种种表现,及其与运动再学习的关系。1突破及神经元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