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颖  刘持善 《中国医药》2010,5(11):991-99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5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13.04±3.3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各亚组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轻型(8.25±2.49)mg/L,中型(17.02±4.76)mg/L,重型(23.86±5.12)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27,P<0.01). 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血清hs-CRP水平增高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抗血小板凝聚、脑细胞保护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ADL评分为84.21%和(78.43±8.75)分,对照组为67.64%和(66.54±10.12)分(P<0.05);研究组治疗7 d、14 d后血清TNF-α、IL-6及hs-CRP的含量分别为(2.21±0.36) ng/L和(1.86±0.44)ng/L、(54.75±3.25)pg/L和(42.36±3.62)pg/L及(7.53±3.22)mg/L和(3.19±1.90)mg/L,而对照组分别为(2.63±0.42)ng/L和(2.14±0.39)ng/L、(60.61±3.69)pg/L和(55.73±3.16)pg/L及(10.46±3.41)mg/L和(6.23±2.94)mg/L(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还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抑制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孙会秀  鲍浩月 《中国医药》2010,5(11):989-99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IL-6和IL-8水平,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 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47.45±15.89)、(57.73±43.8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3±1.87)、(12.30±2.50)ng/L,P<0.01],重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20例)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78.45±28.34)、(88.6±10.9)ng/L,明显高于中型(36例)、轻型(34例)患者[中型为(41.56±14.34)、(55.20±5.90)ng/L,轻型为(25.78±12.34)、(34.30±8.90)ng/L],均P<0.05],中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6和IL-8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安全教育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试验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4.55±0.99)分和50.91±8.55,对照组分别为(10.24±2.22)分和(7.41±1.0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疏血通注射液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内科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90.3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与速碧林注射液有同等的临床疗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作为治疗方案,进一步探究临床治疗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将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则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分析治疗成效。结果 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9.64±3.52)分,对照组为(15.33±7.61)分,此外,在Barthel生活指数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为(72.56±4.32)分,对照组则为(52.21±4.1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调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88±2.54)μg/L和(9.57±2.12)mg/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31±3.58)μg/L和(16.25±2.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0.56±0.12)ng/m L优于对照组(0.76±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脑保护、改善循环、控制血压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试验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于入院第1,14,21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NIHSS评分、hs-CRP水平在第14,2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草酸二铵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林燕妮  刘一尔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76+178-176,178
目的探讨与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本院选取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20名健康体检者,同时将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05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90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105例)且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与研究,然后对不同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与预后分析。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分别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检测与治疗1周时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强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9.
陈雨  张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62-166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两组:纤维蛋白原(2~4 g/L)正常组和纤维蛋白原(>4 g/L)增高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纤维蛋白原正常组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5.1±6.8)分及(4.6±6.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5);纤维蛋白原增高组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2±7.2)分及(12.3±5.2)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5);两组入院时及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4.18,均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有关,其水平增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抛硬币方法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血塞通、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和对照组(血塞通和阿司匹林),各为29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76%,较对照组患者的58.62%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5±7.2)分、(26.4±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7.1)分、(18.3±7.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接受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28.11±10.64)mg/L、NSE(22.36±7.52)μg/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81±5.71)分、Barthel指数(BI)评分(86.10±9.4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04±11.89)mg/L、(30.11±8.14)μg/L、(15.07±6.55)分、(72.22±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波立维75 mg/次,1次/d;他汀类药物胞磷胆碱钠注射液1.0g+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血栓通0.4 g/d静脉滴注;共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连服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 d、30 d评定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欧洲脑卒中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ESS评分分别为(54.50±15.33)分和(53.50±15.3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第14d、30d两组ESS评分分别为(69.60±17.78)分和(81.90±16.83)分、(74.18±17.65)分和(87.50±14.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12.19±5.21)分大于对照组的(12.19±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发展及演变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1例)作为试验组,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分为轻、中、重型3个亚组;选取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51例)。试验组进行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连续7 d、丹红注射液4 mL连续14 d、5%碳酸氢钠250 mL连续3 d;视情况予以肝素总量不超过12500 u抗凝)。2组均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D-二聚体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监测。比较2组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s -CRP 水平、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其hs-CRP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呈高度正相关( P<0.05);其D-二聚体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也呈正相关( P<0.05)。结论 hs-CRP水平可以独立反映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病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中韵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①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分型与血清hs-CRP的关系:轻型脑梗死组3.83±1.31mg/L,中型脑梗死组5.95±1.68mg/L,重型脑梗死组8.38±1.85mg/L,正常对照组1.28±0.79mg/L。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1);②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比较:治疗前为5.81±1.78mg/L,治疗两周后为1.52±1.28mg/L。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0.79mg/L)(P〈0.01),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CRP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3、7、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 水平,同期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 hs-CRP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 hs-CRP 在发病后第1、3、7、14天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只有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梗死体积大脑梗死患者 hs-CRP 含量大于梗死体积小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后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s-CRP 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其疗效。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丁苯酞治疗后第11天,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为(11.73±3.72)ng/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3.2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亦明显减低(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较好地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丁苯酞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脑康复、脑复素等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同时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42例,同时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较好,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I患者82例(ACI组)及健康对照者3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ACI组又分为轻型亚组30例,中型亚组27例,重型亚组25例。分别对ACI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脑梗死轻、中、重型亚组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7.63±1.26)、(11.76±1.52)、(16.49±2.38)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8±2.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亚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的(1.18±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组血清hs-CRP水平测定对判断病情及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