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显性因素所致COPD急性加重(AECOPD)发生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并研究非显性因素所致AECOPD合并肺栓塞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因非显性因素所致AECOPD患者208例,年龄50~ 82岁,平均(62±12)岁.入院24 h内进行CT肺动脉造影及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合并肺栓组69例和无肺栓塞组139例.均检测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和内皮素-1.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非显性因素所致AECOPD患者合并肺栓塞者占33%( 69/208);合并肺栓塞组和无肺栓塞组卧床≥7d者分别占21.7%( 15/208)和13.7%( 19/208),双下肢不等粗≥1 cm者分别占34.8% (24/208)和15.1% (21/208),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分别占37.7% (26/208)和12.2%( 17/208),晕厥者分别占11.6% (8/208)和0.06%( 9/208),心电图表现为SⅠQⅡTⅢ综合征者分别占11.6%( 8/208)和0.04% (5/208),PaCO2下降≥5 mm Hg(1 mm Hg=0.133 kPa)者分别占27.5% (19/208)和9.3% (13/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4.32~6.79,均P<0.05).合并肺栓塞组D-二聚体水平[(760±152) μg/L]高于无肺栓塞组[(253±56) μg/L],内皮素-1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5.4 ng/L( 1.6~6.9 ng/L)]高于与无肺栓塞组[1.8 ng/L(1.3~4.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 2.946和-2.532,均P<0.01).卧床≥7d、双下肢不等粗≥1 cm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COPD合行肺栓塞的危险因素(OR值为2.31~3.24,均P<0.05).结论 非显性因素所致AECOPD患者易合并肺栓塞.卧床时间长、双下肢不等粗和深静脉血栓是合并肺栓塞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COP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住院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回顾性凋查。结果在资料完整的948例COPD患者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总的患病率约为24.5%,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组PaCO2、吸烟指数、血尿酸水平、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病率较无合并慢性肾脏病组高,而PaO2、体质量指数较无合并慢性肾脏病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与COPD严重程度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是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4、3.25、2.67和1.8,9,5%(71分别为2.01~2.75、2.95~3.77、1.99~3.27、1.18~2.63,P值均〈0.05)。结论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是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疑诊合并肺栓塞(PE)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D-二聚体阳性的37例重度AECOPD患者分为血氧分压正常组(A组)和血氧分压降低组(B组),并对两组患者进一步随机分为抗凝(A1、B1)和非抗凝(A2、B2)两个亚组.分别观察和评估A组和B组抗凝和非抗凝治疗的临床变化.结果 B1,组和B2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分析、D-二体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优于B2组·结论具有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或临床高度可疑PE、D-二体检测阳性的重度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若同时存在低氧血症,特别是存在经持续鼻导管吸氧或无创机械通气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时,在排除急性左心衰和气胸后,不必等待CTPA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确诊,而应当即刻开始给予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敏感性检测手段应用的发展和普及,病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间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这引起人们对病毒感染与AECOPD关系的重视.现就病毒与AECOPD的关系、病毒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以及病毒相关AECOPD的临床预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15例的基本情况、肺功能状况、血气水平以及心脏超声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住院时间、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P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住院时间、FEV1/FVC、PASP是影响COPD病急性加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住院时间、FEV1/FVC、PASP是影响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高风险患者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环境、遗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疾病过程。在环境因素方面除吸烟外还包括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潜伏的腺病毒感染和空气污染等。在遗传因素方面 ,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发病 ;深入了解环境及遗传的各种环节有助于更好的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含量。方法:试验组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对照组20例急性缓解期患者,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DD、TAT、PAP7项指标。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D、TAT、PAP 3项血清指标定量检测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检测D-D、TAT、PAP 3项血清标记物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可能为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过程中抗凝剂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气道炎症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两个方面,近年来围绕着AECOPD的炎症生物标记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有关在探讨病因、辅助诊断、病情程度评估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就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362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PTE组与无PTE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辅助检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卧床史(≥7 d)(32.05%vs.18.31%,P=0.009)、合并糖尿病病史(33.33%vs.20.42%,P=0.017)、双下肢不对称水肿(8.97%vs.3.52%,P=0.044)、晕厥(0.089%vs.3.17%,P=0.027)、静脉血栓(19.85%vs.8.45%,P=0.015)、白细胞(P=0.014)、血红蛋白(P=0.006)、D-二聚体(P<0.001)、Pa O2(P<0.001)、Pa CO2(P<0.001)、FEV1%(P<0.001)等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卧床史(≥7 d)、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低Pa O2、FEV1%下降可能是COPD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慢阻肺并接受外周血管检查的805例患者资料,根据检查部位及结果分组。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1)慢阻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231例,其中80.95%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慢阻肺CAS组合并高血压以及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慢阻肺无CAS组,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慢阻肺无CAS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合并高血压及高龄、高白细胞是慢阻肺患者合并CAS的危险因素。(2)慢阻肺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患者86例,其中72.09%合并下肢动脉疾病(PAD),慢阻肺PAD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年龄高于慢阻肺无PAD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合并高脂血症是慢阻肺患者合并PAD的危险因素。(3)慢阻肺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患者419例,其中11.93%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慢阻肺DVT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高于慢阻肺无DVT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是慢阻肺患者合并DVT的危险因素。(4)慢阻肺行计算机断层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患者69例,其中34.78%合并肺栓塞(PE),慢阻肺PE组合并DVT比例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慢阻肺无PE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合并DVT是慢阻肺患者合并PE的危险因素。结论慢阻肺患者外周血管疾病高发,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龄、高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是慢阻肺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FIB)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栓塞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慢阻肺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D-D、FIB等相关数据,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以及两者联合时的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其对肺栓塞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D-D、FIB联合检测对肺栓塞进行预测时,灵敏度为96.97%,阴性预测值为99.26%,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79~0.806),均较单项预测时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D、FIB联合检测对慢阻肺患者肺栓塞的风险评估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COPD合并PE患者24例设为病例组(COPD+PE组),选取同期COPD急性加重患者54例设为对照组(单纯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PE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的危险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SⅠQⅢTⅢ征、PaCO2、血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为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当COPD患者出现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SⅠQⅢTⅢ综合征、PaCO2降低及血D-二聚体升高时,应警惕并发P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具有肺栓塞(PE)高危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A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μ皮下注射,q12h*7天,观察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D-二聚体,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回升,D-二聚体水平降低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应常规给以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入院的214例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压力将其分为三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A组),轻度PH组(B组),中重度PH组(C组),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肝功能酶学指标、肾功能、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各组间差异,并探讨PH的危险因素。结果 C组患者血清AST、UA、BUN、BNP、PCO2、HCO-3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p H、FEV1%pred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FVC%pred低于A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9.596),HCO-3(OR=1.145),均P0.05。结论 BUN、UA、BNP、PCO2、HCO-3、FEV1%pred、FVC%pred对预测AECOPD继发PH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BUN、HCO-3是AECOPD继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患者702例,根据是否并发PH分为PH组279例和无PH组423例,PH组患者根据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又分为轻度PH亚组188例和重度PH亚组91例,分别比较PH组和无PH组以及亚组患者间的体质量指数(BMI)、B型脑钠肽(BN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氧合指数(OI)、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乳酸(LA)、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差异。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SPAP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PH组患者相比无PH组患者FEV1/预计值[(46.4±16.5)%vs(67.6±15.4)%]和OI值[(226.7±56.9)vs(352.0±49.9)mmHg(1 mmHg=0.133 k Pa)]下降,BNP[(575.9±53.2)vs(297.8±84.8)pg/ml]、CA125[(39.9±14.5)vs(15.8±12.2)U/L]和SPAP[(59.2±16.3)vs(30.4±9.1)mmHg]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相比轻度PH组患者FEV1/预计值[(37.4±16.7)%vs(59.8±14.1)%]和OI值[(156.0±80.5)vs(267.7±98.9)mmHg]下降,BNP[(698.0±125.6)vs(495.9±118.2)pg/ml]、D-D[(2.9±1.2)vs(1.3±1.2)mg/L]、FIB[(4.9±1.4)vs(3.7±1.5)g/L]、LA[(3.5±1.8)vs(1.8±1.1)mmol/L]、CA125[(52.8±38.2)vs(32.9±17.5)U/L]和SPAP[(68.3±16.1)vs(55.2±14.3)mmHg]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AP与OI(r=-0.459,P=0.021)、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42,P=0.035),与BNP(r=0.507,P=0.012)、CA125(r=0.375,P=0.048)和D-D(r=0.401,P=0.030)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NP、CA125、D-D、FEV1/预计值和OI是PH的危险因素。结论 PH是COPD患者常见并发症,检测BNP、CA125、D-D、FEV1/预计值和OI等指标有助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发肺动脉栓塞(PE)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96例AECOPD患者,按是否伴发肺动脉栓塞分为两组,观察组为26例AECOPD伴发PE患者,对照组为70例AECOPD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分析AECOPD伴发PE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干湿性罗音及晕厥症状发生率没有较大区别,观察组发热、咯血、胸痛、胸腔积液及不对称下肢水肿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压积(PCT)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WBC、Hb、肺动脉压、ET-1及D-二聚体(D-D)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长期卧床占65.38%,心功能不全占42.31%,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占26.92%,脑血栓意外占23.08%,恶性肿瘤占19.23%,6周内手术史占15.38%,下肢外伤史占11.54%;对照组长期卧床占14.29%,心功能不全占21.43%,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占2.86%,脑血栓意外占2.86%,恶性肿瘤占5.71%;观察组继发性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伴发PE的发生率较高,长期卧床、心功能不全及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135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时间长、机械通气、糖尿病、Ⅱ型呼吸衰竭等有关(P0.05),其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Ⅱ型呼吸衰竭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运用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早期脱机和控制血糖,可减少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COPD患者继发侵袭性肺曲菌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莉  王业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65-1267
目的探讨COPD患者继发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危险因素。方法将37例COPD继发IPA患者(病例组)及74例未继发IPA的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COPD继发IPA与下列4个因素密切相关:机械通气(OR值为5.625,95%CI为1.601-19.765),侵入性操作(OR值为4.876,95%CI为1.922-12.37),低蛋白血症(OR值为3.618,95%CI为1.580-8.264),使用激素(OR值为2.558,95%CI为1.086-6.026)。结论 COPD继发IPA是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使用激素等4个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OPD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COPD并发VTE的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COPD合并VTE组)和对照组(COPD无VTE组)就年龄、长期卧床、其他合并症、长期吸烟、低氧血症、长期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COPD急性加重频繁、深静脉置管等多种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长期卧床(〉7天)、COPD急性加重频繁(〉3次/年)、长期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卧床、COPD急性加重次数频繁、长期口服和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是COPD并发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