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微循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CVI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迈之灵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迈之灵组给予迈之灵及弹力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弹力袜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VEINES)/生活质量(QOL)/症状(Sym)问卷评分、经皮氧分压(TcPO_2)、皮肤温度]、次要疗效指标(温控血流及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和不良反应,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完成病例36例,迈之灵组22例,对照组14例。迈之灵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9.3±13.5)vs(76.7±11.9)分]、VEINES-Sym[(31.9±7.9)vs(36.0±7.4)分]、TcPO_2[(45.2±22.3)vs(56.3±16.5)mm Hg]、皮肤温度[32.6(31.5,33.9)℃vs 31.8(31.0,32.9)℃]和温控血流[(151.4±123.0)%vs(418.0±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4.0±16.1)vs(69.0±16.7)分]、VEINES-Sym[(29.3±7.7)vs(32.6±7.9)分]和TcPO_2[(39.6±16.8)vs(51.4±9.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迈之灵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温控血流差值[(266.6±170.1)%vs(-110.1±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迈之灵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CVI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其疗效可能与其对下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有关。微循环指标中TcPO_2、皮肤温度、温控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VI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变化。CV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肢微循环改变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体力活动及疲劳感、术后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 59±19. 71) min、切口长度(1. 94±0. 33) cm、术中出血量(12. 40±2. 97) m L及住院天数(7. 25±2. 5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及体力活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4. 44%(51/54)高于对照组84. 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患者的6个月内复发及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41%(4/54)明显低于对照组15. 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能明显改善其术中的相关指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 )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静脉曲张、水肿、疼痛、皮肤色素改变,甚至溃疡形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我科采用手术联合草术犀流浸液片,町以加快术后部分临床表现的改善和消退。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的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玉芝  毛淑华 《山东医药》2001,41(14):74-74
1997年2月~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8~72岁,平均48.5岁。左下肢45例,右下肢23例。其中患肢大隐静脉曲张内踝色素沉着伴有溃疡8例,均经过下肢静脉造影而确诊。 护理体会:术前护理:按一般外科疾病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修复手术对深静脉有一定的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此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为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应测凝血功能、血流变、血小板计数,对有潜在发生血栓形成危险的患…  相似文献   

5.
梯度循序减压袜是符合人体下肢静脉回流的生物力学物理康复装置,主要用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它除了对下肢静脉血管因弹性性状改变而引起血流变运动功能不全障碍有效外,对下肢软组织外伤、骨折、血肿压迫造成的下肢静脉回心血流障碍,或因久病、年老、乘趁站立等运动减少性下肢静脉回心血流减少而运动功能不全障碍,以及原发性骨质疏松膝痛、肿瘤、练气功性腿疼、中老年肌萎缩有效。  相似文献   

6.
近 2年来 ,我们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0例 ,治疗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3例 ,病变位于左下肢 6例 ,右下肢 4例。术前均经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证实。治疗方法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内侧作一 4~6cm纵行切口 ,显露出股总、股浅及股深静脉交汇处。在其下方找到股浅静脉的最高一对瓣膜 (瓣膜在静脉壁附着部位呈W形 ,略带灰白色 ) ,游离瓣膜远端股浅静脉约 2 cm,此时静脉呈痉挛状态。取自体大隐静脉或阔筋膜作为戴戒材料 ,修剪成 1cm宽的血管补片 ,于股浅静脉最高一对瓣膜稍下方绕血管一…  相似文献   

7.
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脱止-M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临床研究,对18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口服消脱止-M,连续服用60d。4片/次,3次/d。儿童患者用量减半。观察服药后30d和60d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口服消脱止-M,能够明显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P0.001),明显加快患肢溃疡的愈合速度(P0.001)。用药60d时,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未出现需要减量或停药的不良反应。结论: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郭恩浦  杨五计 《山东医药》1999,39(11):21-22
1996~1998年,我们对21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38~71岁,平均50.2岁;病程7~29年,平均14.5年。病变位于左下肢14例,右下肢7例。患...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沉重、酸胀、乏力、浅静脉曲张等,后期并发色素沉着、皮炎、肿胀和经久不愈的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2001年1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6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新  李永强 《山东医药》1999,39(15):21-21
目前,用于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但常用的术式均存在一定弊端。近年来,我院采用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该病患者18例(20条肢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32~68岁;病程4...  相似文献   

11.
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皮肤发生营养障碍性改变的主要因素,外科治疗以手术结扎小腿功能不全的交通支为主。传统的Linton术式因创伤大,有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现已较少采用。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我们使用WOLF腹腔镜系统行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SEPS)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交通支静脉离断术的64例患者(82条肢体)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并将其定位,与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约登指数、比数积、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为分别是95.8%、96.5%、88.2%、3.5%、11.8%、0.837、206.5、98.8%、71.4%及0.766。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Kappa值为0.766>0.75,且(P<0.0001),说明其与手术结果非常吻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并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代雪娜  周涛 《山东医药》2010,50(42):89-90
目的观察Cockett穿通支离断术在下肢重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下肢重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45例(60条肢体),在Cockett穿通支离断术基础上,联合实施股静脉戴戒、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局部经皮间断环扎术治疗。结果本组45例60条肢体手术均成功,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术后12~14 d,所有患肢浅静脉曲张均消失;术后2~5周8条肢体的活动性溃疡愈合。随访6个月~1.5 a,无浅静脉曲张和溃疡复发,局部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湿疹消失。结论在Cockett穿通支离断手术基础上,联合实施股静脉戴戒、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局部经皮间断环扎术治疗下肢重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股浅静脉环缩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例东阿县人民医院(252201)李书成邢秀珍范希臣毕晓锋自1993年以来,我院对2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股浅静脉环缩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cerebrospinal venous insufficiency,CCSVI)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静脉回流发生血流梗阻的现象。由于静脉狭窄,从中枢神经系统流向心脏的血流速度变慢,静脉血向脑和脊髓反流[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综合性治疗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对2007年8月-2010年3月的该类患者127例进行综合治疗.所有患者根据CEAP分级及反流情况实施相关手术并加强术后压力治疗.结果 87例行浅静脉手术+术后压力治疗,40例行浅静脉手术+股静脉瓣膜手术(包括部分行交通静脉结扎)+术后压力治疗.其中115例酸胀疼痛症状明显改善,12例合并溃疡患者1-3个月完佥愈合.结论 对下肢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应综合多种手术方法并加强术后压力治疗,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下肢静脉造影对老年人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对老年人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及老年人下肢静脉疾病的特点。方法对36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常规或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老年病例共55侧肢体下肢静脉造影均获成功,其中54侧为阳性。根据X线表现分类:静脉阻塞性病变30侧(54.5%),静脉逆流性病变23侧(41.8%),静脉瘤样病变1侧(1.8%)。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形成后再通为主要表现。结论下肢静脉造影对老年人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价值。本组病例中老年人下肢静脉疾病以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171例老年退变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DVI)的临床表现及多普勒超声诊断。 方法 对 171例DDVI的临床和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研究 ,将该组病例与非老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病例进行比较。  结果 DDVI最常见的表现是小腿部水肿 ,占 79 9% (2 35条腿 ) ,DVI组最常见表现是浅静脉曲张 ,占 87 1% (2 76条腿 )。DDVI组平均静脉管径显著大于DVI组 ,P <0 0 1;DDVI组发生返流瓣膜组合是以多条大静脉同时出现为主 ,而DVI组则以单根为主。  结论  DDVI与一般DVI相比有特殊表现 ,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对其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下肢静脉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据上海地区成年人下肢静脉病的流行病调查,在近3万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牟东坡  潘国政 《山东医药》2009,49(50):12-12
交通支静脉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交通支静脉离断不完全往往是术后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传统Linton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静脉曲张、溃疡复发率高。2002年6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内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46例53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