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之间的结合强度及结合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WIELAND氧化锆瓷块胚体烧结制成10 mm×5 mm×5 mm大小试件33个。将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喷砂组在烧结前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剂组先喷砂处理,再烧结结合衬底瓷;对照组不做处理。3组基底瓷材料采用粉浆涂塑法烧结5 mm×5 mm×5 mm大小的饰面瓷。每组随机抽取1个基底瓷及双层瓷试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研究氧化锆底瓷与饰面瓷之间的结合情况。其余试件则通过电子拉伸机测试结合界面的剪切强度,并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喷砂组、处理剂组、对照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分别为(18.06±0.59)、(21.04±1.23)、(13.80±1.54) MPa,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氧化锆胚体烧结前喷砂处理能提高氧化锆基底冠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结合衬底瓷的应用能提高氧化锆基底冠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氧化锆表面制备薄纳米SiO2涂层对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指导氧化锆全瓷冠的制作.方法:将软质氧化锆试件切割成15 mm×10 mm×2.5 mm大小的长方形瓷块40片,分为4组,每组10件,分别采用4种处理方式.A组-仅经1450℃结晶处理;B组-先经30%纳米SiO2溶胶渗透后,再经1450℃结晶处理;C组-先经1450℃结晶,然后用30%纳米SiO2溶胶渗透,再经1450℃热处理;D组-表面涂布纳米SiO2溶胶后,1450℃结晶处理;E组-镍铬合金烤瓷组,使用失蜡铸造法制作12 mm×8 mm×2 mm长方形镍铬合金条块10件.5组试件在其表面堆塑直径为5 mm、高4 mm的饰面瓷圆柱,然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分别为A组(28.12±2.95) MPa、B组(31.09±3.94) MPa、C组(25.60±2.45) MPa、D组(31.75±4.90) MPa、E组(28.67±3.95) MP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与B组和D组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①溶胶-凝胶技术在结晶致密前氧化锆基底表面制备纳米SiO2涂层,能提高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②在结晶致密的氧化锆基底表面制备纳米SiO2涂层,能降低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③氧化锆与氧化锆专用饰面瓷的结合强度与常用金属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一致;④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在结晶致密前的氧化锆基底表面导入SiO2溶胶,提高氧化锆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技术路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饰面瓷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将70个氧化锆试件按饰面瓷烧结温度的不同随机分为7组。采用平行界面剪切实验测定各组的氧化锆/饰面瓷结合强度。结果:7组间氧化锆/饰面瓷剪切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高烧结温度860℃组及最低烧结温度800℃组,与标准组830℃组相比较剪切强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10℃、820℃、840℃、850℃组,与标准组830℃组相比较剪切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饰面瓷的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饰面瓷的剪切强度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烧结温度会降低氧化锆/饰面瓷试件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对3Y-TZP氧化锆基底表面进行冲蚀后,对其与饰面瓷间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8 mm×8 mm×3 mm(±0.02)]氧化锆试件块174个,根据不同尺寸的刚玉磨粒、不同的喷砂压强、不同的喷砂时间,采用传统喷砂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在氧化锆处理面上饰面瓷.表面未做处理的氧化锆试件直接上饰面瓷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子万能测力计检测各组试件与饰面瓷间的最大剪切力,计算剪切强度.分别用传统干式喷砂、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在相同条件下(150 μm,0.6 MPa,30 s)处理氧化锆试件块,用扫描电镜下观察处理面,再上饰面瓷,计算剪切强度,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传统干式喷砂方式,在0.4 MPa压强作用下,以110 μm A12O3喷砂粉喷砂20 s时,氧化锆与饰面瓷之间的剪切强度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改良液式冲蚀组饰面瓷的结合强度显著大于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组及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采用改良液式冲蚀的试件表面呈现均匀的粗糙面:采用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的试件表面呈现不均匀的粗糙面,部分位置可见微裂纹.结论:对3Y-TZP氧化锆表面喷砂,能够增强其与饰面瓷间的结合强度;改良液式冲蚀比传统干式喷砂更适用于3Y-TZP氧化锆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Upcera氧化错基底材料与Cercon ceram kiss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切削后未做其他处理的试样为对照组,对3个实验组试样表面分别进行120号砂纸打磨、氧化铝喷砂、硅烷化的单面处理方法,并对处理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切削表面形貌对氧化锆瓷与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Upcare氧化锆基底材料以CAD/CAM切削烧结瓷块试件,随机等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打磨、喷砂及抛光等处理。实验组均采用CAD/CAM时预设程序,分别使切削产生的刀路与剪切强度测试加力方向呈垂直(A组)、平行(B组)及突起(C组),并对试件进行喷砂处理。测量并比较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剪切强度。扫描电镜观察断裂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A组(27.64±4.24)MPa、B组(27.12±5.32)、C组(36.86±7.21)MPa、对照组(24.14±2.74)MPa,其中对照组与A组、B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A组(5578.34±1165.58)Ra、B组(5227.98±1440.29)Ra、C组(5699.97±1234.28)Ra、对照组(5964.92±1013.834)Ra,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试件表面粗糙度与剪切强度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组较其他组氧化锆瓷与饰瓷结合更致密,未见气泡,无孔隙存在。结论固位突起的锆瓷表面形貌可有效增加锆瓷与饰瓷间的结合强度,而表面粗糙度对界面的结合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次烧结对牙科氧化锆陶瓷与饰面瓷双层瓷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及技工的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粉浆涂塑法将Kiss饰面瓷堆塑在直径10 mm、厚1 mm的氧化锆试件上,将20个试件随机分为A、B、C、D四组,按照常规烧结程序分别烧结不同次数,其中A组3次、B组5次、C组7次、D组9次.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试件界面的剪切强度.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扫描电镜(SEM)等研究试件界面的形貌.结果 随着烧结次数的增加,A、B、C、D四组试件的剪切强度依次为(28.07 ± 2.40)Mpa、(31.91 ± 1.47)Mpa、(27.27 ± 3.10)Mpa、(21.68 ± 1.51)Mpa.其中,D组的剪切强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均数较A组、C组略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剪切强度均数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SEM观察发现多次烧结后界面间的气孔和裂纹增多,结合性能降低.结论 超过一定的烧结次数时,烧结次数的增加对氧化锆陶瓷与饰面瓷双层瓷的结合强度有影响.技工室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氧化锆陶瓷与饰面瓷双层瓷的烧结次数.  相似文献   

8.
纳米硅涂层对Cercon氧化锆陶瓷与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进行纳米硅涂层表面处理对Cercon氧化锆陶瓷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分为4组,每组16片,分别采用4种方式(空白对照、喷砂、喷砂+硅烷偶联剂、喷砂+纳米硅涂层+硅烷偶联剂)处理氧化锆陶瓷片表面,并通过树脂黏结剂与牙本质黏结,在水浴24h后测试其黏结剪切强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陶瓷表明形貌.结果:喷砂+纳米硅涂层+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氧化锆陶瓷的黏结强度最高,与其他各组黏结剪切强度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0):喷砂+硅烷偶联剂组与喷砂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27);喷砂+硅烷偶联剂组和喷砂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喷砂后的陶瓷表面制备纳米硅涂层配合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提高Cercon氧化锆陶瓷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几种全瓷系统基底和饰瓷的结合强度。方法制作直径为8 mm、厚度为3 mm的Lava、 Cercon、IPS e.max ZirCAD、Procera试件各20个,分别为Lava组、Cercon组、IPS e.max ZirCAD组、Procera组。每组各选10个试件表面烤制厚度为1 mm的相应饰瓷,10个试件表面烤制厚度为2 mm的相应饰瓷。对试件进行剪切强度的测定和断裂模式的观察。结果饰瓷厚度为1 mm时,Lava、Cercon、IPS e.max ZirCAD、Procera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13.82±3.71)、(13.24±2.09)、(6.37±4.15)、(5.19±5.31)MPa;饰瓷厚度为2 mm时,各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38.77±1.69)、(21.67±3.34)、(12.70±4.24)、(9.94±6.67)MPa。Lava组和Cercon组的剪切强度高于IPS e.max ZirCAD组和Procera组(P<0.05),饰瓷厚度为2 mm的试件的剪切强度高于饰瓷厚度为1 mm的试件(P<0.05)。各组试件破坏模式均以界面破坏为主。结论氧化锆基底和饰瓷的结合强度因基底材料的不同而不同,饰瓷的厚度对结合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铝(Al2O3)喷砂对牙科用氧化锆基底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ISO 9693的要求,制作(25±1) mm×(3±0.1) mm×(0.5±0.05) mm的片状氧化锆试样21个,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110目Al2O3喷砂;B组进行80目Al2O3喷砂;对照组不做喷砂处理。测定所有基底瓷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基底瓷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扫描电镜(SEM)观察结合界面微观形貌,能谱分析(EDS)检测界面元素分布。结果 A组、B组和对照组基底瓷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272±0.149)、(0.622±0.113)、(0.221±0.065) μm;瓷瓷结合强度分别为(28.21±1.52)、(27.71±1.27)、(24.87±3.84) MPa。统计结果显示:各组间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之间结合强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A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坏模式以结合界面附着破坏为主。SEM观察结果显示瓷瓷结合界面结合紧密,EDS结果表明界面无明显元素渗透现象。结论 Al2O3喷砂能提高基底瓷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但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树脂水门汀和瓷表面处理对玻璃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4种不同的树脂水门汀以及2种不同的瓷表面处理方法对玻璃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IPse.Max Press热压铸瓷制作直径分别为5mm和4mm,高2mm的圆柱形瓷片。经打磨抛光后分为喇大组:(1)4%氢氟酸酸蚀40sec,(2)4%氢氟酸酸蚀40sec+硅烷化处理1min。各组内分别选用VariolinkII,Multflink Sprint,RelyX Unicem,BisCem将大小瓷片成对粘固。再分别经37℃水储24h,以及水储后冷热循环5000次测定剪切强度,并用电镜观察瓷片表面形态。结果:硅烷化处理能明显提高粘结强度。经HF+硅烷处理后Multflink Sprint(31.7±4.5MPa),BisCem(29.2±4.4MPa)和RelyX Unicem(28.1±5.5MPa)3组显示出较VafiolinkII(21.8±4.2MPa)高的粘结强度。冷热循环后除硅烷处理且用VariolinkII和RelyX Unicem粘固的实验组外,其余各组粘结强度均显著下降。结论:4种树脂水门汀与经HF和硅烷联合处理的玻璃陶瓷问能达到理想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通用型粘接剂和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剪切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氧化锆陶瓷烧结制作20 mm×10 mm×10 mm和10 mm×10 mm×10mm两种尺寸的试件,实验分为12组,将这2种试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树脂水门汀(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C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和通用粘接剂(无粘接剂、Scotchbond通用粘接剂、Clearfil SE One粘接剂)在不同的储存条件(水浴、水浴+冷热循环)下进行粘接。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分析断裂形态。结果 水门汀(F=8.41,P<0.01)和粘接剂(F=30.34,P<0.01)对氧化锆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储存条件对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83,P=0.18)。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无粘接剂、水浴+冷热循环储存时的剪切粘接强度最低(14.02 MPa±6.86 MPa),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Scotchbond通用粘接剂、水浴+冷热循环储存时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54.12 MPa±8.37 MPa)。结论 通用型粘接剂可提高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的粘接耐久性。非自粘接的树脂水门汀如不使用通用型粘接剂则其粘接耐久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通用型粘接剂和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剪切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氧化锆陶瓷烧结制作20 mm×10 mm×10 mm和10 mm×10 mm×10mm两种尺寸的试件,实验分为12组,将这2种试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树脂水门汀(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C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和通用粘接剂(无粘接剂、Scotchbond通用粘接剂、Clearfil SE One粘接剂)在不同的储存条件(水浴、水浴+冷热循环)下进行粘接。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分析断裂形态。结果 水门汀(F=8.41,P<0.01)和粘接剂(F=30.34,P<0.01)对氧化锆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储存条件对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83,P=0.18)。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无粘接剂、水浴+冷热循环储存时的剪切粘接强度最低(14.02 MPa±6.86 MPa),RelyX Ultimate树脂水门汀、Scotchbond通用粘接剂、水浴+冷热循环储存时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54.12 MPa±8.37 MPa)。结论 通用型粘接剂可提高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的粘接耐久性。非自粘接的树脂水门汀如不使用通用型粘接剂则其粘接耐久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材质粘结体和粘结基底对剪切强度测试值的影响.方法:设计粘结体与基底的5种不同组合方式(瓷基底-瓷粘结体,树脂基底-瓷粘结体,瓷基底-树脂粘结体,瓷基底-预固化树脂粘结体,瓷基底-树脂水门汀粘结体),分别采用2种树脂水门汀系统(Panavia F,Kuraray/Biscem,BISCO)将粘结体与基底粘结在一起制成剪切测试样本,并采用聚乙烯薄膜将粘结面积限定为直径2、4、6 mm的圆孔,共分为30个实验组,每组8个样本.在万能实验机上测定各样本的剪切粘结强度;体视显微镜(SMZ645)观察粘结破坏模式.结果:粘结体为瓷质的剪切强度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粘结基底材质对剪切强度值无显著影响(P>0.05).随粘结面积减小,剪切强度值提高(P<0.05).相同粘结面积组中,剪切强度较高的实验组发生混合破坏和内聚破坏的样本较多;较小粘结面积的实验组虽然获得了较高的粘结强度值,但更多地表现为粘结界面破坏.结论:粘结体和粘结基底的材质以及粘结面积对剪切强度测定值均有明显影响.在剪切粘结强度实验中,须根据所模拟的临床对象选择合适的粘结体与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应用不同氟处理方法对托槽抗剪强度影响对比。方法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96颗双尖牙,随机分为对照组、酸蚀前加氟组、酸蚀液中加氟组、酸蚀后加氟组,粘接托槽后进行冷热循环实验,测定并记录托槽抗剪切强度及黏接剂残留指数计分评估。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四组值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抗剪切强度平均值最大,其次为酸蚀后加氟组。结论三种加氟方法抗剪切强度均高于正畸所需最小的抗剪强度,酸蚀后加氟组效果较好;酸蚀前加氟组和酸蚀后加氟组托槽断裂位置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陶瓷托槽再黏结抗剪切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2—7月厦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中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70颗,随机抽取30颗用于制备脱落陶瓷托槽,其余40颗用于黏结实验。将40颗用于黏结实验的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新陶瓷托槽组,烧灼处理组,喷砂处理组,硅涂层处理组。陶瓷托槽黏结于未经酸蚀处理的微湿的离体牙上,然后用去托槽钳小心取下,形成脱落托槽。分别对陶瓷托槽底面进行烧灼处理、喷砂处理、硅涂层处理;不同方法处理后,各组托槽底面常规涂硅烷偶联剂。每组离体牙经常规牙面处理后,分别黏结新陶瓷托槽及脱落后处理的陶瓷托槽,测定并比较各组抗剪切强度。结果    新陶瓷托槽、烧灼处理、喷砂处理、硅涂层处理组抗剪切强度依次为(12.4733±3.4326)MPa、(7.2375±1.6914 )MPa、(9.1612±1.3261)MPa、(13.1671±5.0392)MPa;烧灼组和喷砂组抗剪切强度与新托槽组和硅涂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硅涂层组与新托槽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陶瓷托槽经烧灼处理及喷砂处理后再黏结其抗剪切强度均有下降,硅涂层处理后其抗剪切强度与新托槽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喷砂处理对不同树脂与纯钛粘结抗剪强度及粘结耐久力的影响。方法用牙科铸钛的方法制作φ5 mm×5 mm及φ4 mm×2 mm的圆柱形钛段各96个,两种规格的钛段配对(共96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钛粘接表面用50μm Al2O3喷砂,对照组钛表面不做处理。分别用Super-Bond C&B(SB)、Panavia F(PF)和Rely X Unicem(RU)按生产厂商提供的要求将大、小钛段成对粘接。分为SB未喷砂、SB喷砂、PF未喷砂、PF喷砂、RU未喷砂、RU喷砂6组(每组16对)。将以上每组中的一半样品(每组8对)置于37℃水浴箱内24 h,,另一半样品水储24 h后再进行5 000次冷热循环。将样品固定于MTS测试机上进行剪切强度的测试,计算粘结抗剪强度值。不同粘结剂组的粘结抗剪强度采用考虑交互作用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热循环前,RU未喷砂组的粘接抗剪强度最低,SB喷砂组粘接抗剪强度最高,为(28.03±8.40)MPa,5 000次冷热循环后,PF喷砂组粘接抗剪强度最高,为(27.12±8.68)MPa,RU未喷砂组最低。冷热循环前,SB喷砂组和SB未喷砂组,RU喷砂组和RU未喷砂组的粘接抗剪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000次冷热循环后,RU喷砂组和RU未喷砂组的粘接抗剪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未喷砂组、SB喷砂组5 000次冷热循环前、后的粘接抗剪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5 000次冷热循环前、后的粘接抗剪强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砂能显著提高铸造纯钛与SB、RU的粘接抗剪强度及粘结耐久力,但不是和所有树脂与纯钛的粘接抗剪强度及粘结耐久力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